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LT正常和低水平的慢性HBV感染者的肝穿刺病理特点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李细女 邬小萍 向天新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1年第8期73-76,共4页
目的评估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反复波动在(1~2)×ULN和ALT持续正常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脏炎症及纤维化情况,为临床指导抗病毒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符合研究标准的42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包括22例ALT反复波动在(1~2)... 目的评估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反复波动在(1~2)×ULN和ALT持续正常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脏炎症及纤维化情况,为临床指导抗病毒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符合研究标准的42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包括22例ALT反复波动在(1~2)×ULN的慢性HBV感染者和20例ALT持续正常的慢性HBV感染者,检测相关生化指标,同时做肝穿刺病理检查。结果 40.9%ALT波动在(1~2)×ULN的慢性HBV感染者肝脏病理结果≥G2/S2,10.0%ALT正常的慢性HBV感染者肝脏病理结果≥G2/S2;ALT(1~2)×ULN患者肝脏炎症和纤维化程度高于ALT正常患者(P<0.05),对其中2例ALT(1~2)×ULN肝穿刺后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患者随访10个月,均产生病毒学应答和血清学应答。结论慢性HBV感染者肝穿刺病理可作为是否需要抗病毒治疗的可靠依据,特别是ALT反复波动在ALT(1~2)×ULN的慢性HBV感染者应积极推荐其进行肝病理穿刺以指导临床抗病毒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正常值上限 肝病理穿刺
下载PDF
狼疮性肾炎血清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阳性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
2
作者 李细女 胡菊兰 +1 位作者 蒋芳 周群 《当代医学》 2023年第23期42-45,共4页
目的分析狼疮性肾炎(LN)血清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阳性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选取2018年11月至2020年10月于本院治疗的30例LN血清ANCA阳性患者作为ANCA阳性组,另选取同期于本院治疗的30例LN血清ANCA阴性患者作为A... 目的分析狼疮性肾炎(LN)血清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阳性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选取2018年11月至2020年10月于本院治疗的30例LN血清ANCA阳性患者作为ANCA阳性组,另选取同期于本院治疗的30例LN血清ANCA阴性患者作为ANCA阴性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实验室指标、病理结果、预后结果。结果ANCA阳性组狼疮活动度指数(SLEDAI)评分、光过敏及皮损、面部红斑发生率均高于ANCA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NCA阳性组的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补体C_(3)均低于ANCA阴性组,红细胞沉降率高于ANCA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NCA阳性组慢性指数(CI)评分、肾小球硬化、新月体形成率高于ANCA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NCA阳性组尿蛋白转阴率低于ANCA阳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N血清ANCA阳性患者光过敏及皮损、面部红斑发生率较高,疾病活动性强、肾脏可逆程度差,临床应及时采取有效治疗,以改善患者病情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疮性肾炎 系统性红斑狼疮 血清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阳性 临床表现 病理特征 预后
下载PDF
HMGB1在急性肝衰竭大鼠中的表达及作用 被引量:2
3
作者 刘娟 许海波 +2 位作者 向天新 李细女 邬小萍 《中国肝脏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14年第4期57-62,共6页
目的探讨HMGB1在急性肝衰竭大鼠肝组织和血中的变化规律及作用。方法将48只健康雌性SD大鼠按数字表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每组24只,采用腹腔内注射D-Gal N(400 mg/kg)+LPS(100μg/kg)的方法诱导急性肝衰竭,同时对照组予腹腔注射等量... 目的探讨HMGB1在急性肝衰竭大鼠肝组织和血中的变化规律及作用。方法将48只健康雌性SD大鼠按数字表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每组24只,采用腹腔内注射D-Gal N(400 mg/kg)+LPS(100μg/kg)的方法诱导急性肝衰竭,同时对照组予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两组大鼠均在4、8、12小时时间点取血液及肝组织标本,检测血清ALT、AST水平,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ELISA法检测血清HMGB1浓度,RT-PCR法检测肝组织HMGB1 m RNA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组织HMGB1的表达。结果 D-Gal N(400 mg/kg)+LPS(100μg/kg)的方法能成功诱导急性肝衰竭模型。对照组血清HMGB1浓度及肝组织HMGB1 m RNA表达在各时间点均较低,而模型组随时间延长而升高。对照组肝细胞核与胞浆中仅见少量HMGB1蛋白表达,模型组肝组织HMGB1蛋白表达随时间延长升高。结论急性肝衰竭时血和肝组织中HMGB1水平均随时间延长而升高,且两者变化与肝损程度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肝衰竭 高迁移率族蛋白1 免疫组化 RT-PCR
下载PDF
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不同免疫阶段IFN-γ斑点水平及其在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抗病毒治疗中的作用 被引量:7
4
作者 向天新 陶学萍 +5 位作者 李细女 刘娟 程娜 邓敏 范骏 邬小萍 《国际病毒学杂志》 2015年第3期157-161,共5页
目的 探讨ELISPOT(Enzyme-linked immuno-spot assay,酶联免疫斑点检测)技术检测IFN-γ斑点数在评价慢性乙肝感染者免疫状态和指导慢性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入选的慢性乙肝感染者(低水平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组17例、免... 目的 探讨ELISPOT(Enzyme-linked immuno-spot assay,酶联免疫斑点检测)技术检测IFN-γ斑点数在评价慢性乙肝感染者免疫状态和指导慢性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入选的慢性乙肝感染者(低水平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组17例、免疫耐受组14例、免疫清除组16例)和正常对照组15例研究对象分离PMBC(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用HBsAg刺激物与实验对象的PBMC细胞孵育,采用ELISPOT检测慢性乙肝感染者IFN-γ斑点水平,同时对17例低水平ALT(Manine aminotransferase,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组行肝穿刺病理检查,分析其IFN-γ斑点水平与肝脏病理炎症分级的相关性;其中9例肝穿病理结果≥G2/S2并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肝感染者3个月后再次采用ELISPOT检测IFN-γ斑点水平.结果 HBsAg刺激PBMC产生IFN-γ斑点水平在各组分别为免疫清除组117 &#177;53、低ALT组15 &#177;2、免疫耐受组13 &#177;2)和正常对照组59&#177;10,除低ALT组与免疫耐受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外(P =0.85 >0.05),其余均有显著性差异.免疫清除组的慢性乙肝感染者中,HBsAg刺激物的IFN-γ斑点水平与血清ALT有显著相关性(r=0.976,P<0.05).肝病理穿刺中17例低水平ALT慢性乙肝感染者,其中肝组织病理分期≥G2/S2的共9例,占52.9%;同时其IFN-γ斑点水平与肝脏炎症分级有显著相关性(r=0.630,P=0.009).9例肝穿病理结果≥G2/S2并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肝感染者抗病毒治疗前后IFN-γ斑点水平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 慢性乙肝感染者免疫清除组IFN-γ斑点水平最高,低水平ALT的慢性乙肝感染者肝穿刺病理结果提示有很大一部分达到抗病毒指征,且其IFN-γ斑点水平与肝脏炎症程度呈正相关,通过ELISPOT检测IFN-γ斑点水平,可更好地判断慢性乙肝感染者免疫状态和评估慢性乙肝感染者抗病毒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肝 低水平ALT IFN-γ斑点 肝穿刺 抗病毒治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