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棉花黄萎病菌毒素检测棉花抗病性的研究 被引量:20
1
作者 章元寿 王建新 +1 位作者 顾本康 李经仪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2-4,共3页
用棉花黄萎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 Kleb.)毒素,检测二叶期棉花苗的致萎反应,经1989-1990年两年的120个棉花品种和品系的室内毒素检测,其致萎度和田间病圃鉴定调查的病情指数之间呈正相关,1989年的r=0.498^(**):1990年的r=0.72... 用棉花黄萎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 Kleb.)毒素,检测二叶期棉花苗的致萎反应,经1989-1990年两年的120个棉花品种和品系的室内毒素检测,其致萎度和田间病圃鉴定调查的病情指数之间呈正相关,1989年的r=0.498^(**):1990年的r=0.725^(**),两年均达1%的极显著相关,说明在室内用病菌毒素检测棉苗的致萎度,能够反应棉花在田间病圃内的抗病或感病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黄萎病 毒素 抗病性
下载PDF
江苏省大丽轮枝菌(Verticillum dahliae)营养体亲和性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顾本康 夏正俊 +2 位作者 陆迅 李经仪 吴蔼民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79-86,共8页
用硝酸还原酶缺陷型(Nit)突变体技术,对来自江苏省80年代及1991年不同菌株进行了营养体亲和性研究。80年代的65个大丽轮枝菌菌株经含氯酸钾培养基诱导,表型鉴定获得突变体A型(Nit 1)73株,B型(Nit M)77株,C型27株,其它类型4株。亲和性测... 用硝酸还原酶缺陷型(Nit)突变体技术,对来自江苏省80年代及1991年不同菌株进行了营养体亲和性研究。80年代的65个大丽轮枝菌菌株经含氯酸钾培养基诱导,表型鉴定获得突变体A型(Nit 1)73株,B型(Nit M)77株,C型27株,其它类型4株。亲和性测定表明,仅一株(VD8)与国外落叶型群相亲和,属同一亲和群,其余菌株为非落叶型群。对1991年的35个菌株诱导获得78个A型突变体,19个B型突变体。有5个菌株与国外落叶型群相一致,呈强亲和性反应,其中JC1B及SY12两菌株获得A、B两型突变体,可成为我国的落叶型的标准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丽轮枝菌 营养体亲和性 棉花
下载PDF
用棉花黄萎病菌毒素快速检测棉花抗病性研究初报 被引量:4
3
作者 章元寿 王建新 +2 位作者 顾本康 李经仪 朱月英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107-108,共2页
棉花黄萎病是棉花的主要病害之一,对生产的威胁很大。迄今,仍以选育抗病品种为主要防治措施。为了筛选抗病或耐病品种,采用人工接种或自然诱发的田间鉴定的常规方法需要的时间长,且工作量大。为寻找简便、快速,准确的检测棉花抗病性的方... 棉花黄萎病是棉花的主要病害之一,对生产的威胁很大。迄今,仍以选育抗病品种为主要防治措施。为了筛选抗病或耐病品种,采用人工接种或自然诱发的田间鉴定的常规方法需要的时间长,且工作量大。为寻找简便、快速,准确的检测棉花抗病性的方法,先在室内用黄萎病菌代谢物——毒素对大量棉花育种材料进行抗病性初选,然后将初选材料再参加田间抗病性鉴定。这样,既可节省田间的工作量,又可达到加快抗病育种进程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黄菱病菌素 检测 抗病性
下载PDF
土壤中棉花黄萎病菌分离法之一 被引量:4
4
作者 夏正俊 顾本康 +1 位作者 李经仪 陈春泉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1991年第3期50-51,共2页
棉花黄萎病菌(Verticillium dahliae Kleb)的微菌核长期在土壤中存活,检测其土壤中的数量是开展该菌生态学研究的基本条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籍秀琴,1986;Ashworth,1972;Butterfield,1977;Harrison,1974),探索出一种简便易行,识辨力... 棉花黄萎病菌(Verticillium dahliae Kleb)的微菌核长期在土壤中存活,检测其土壤中的数量是开展该菌生态学研究的基本条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籍秀琴,1986;Ashworth,1972;Butterfield,1977;Harrison,1974),探索出一种简便易行,识辨力强的分离方法,并可用于开展该菌生态学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分离 土壤 黄萎病菌
下载PDF
棉花蕾期摘除基部果枝对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顾本康 陈春泉 +5 位作者 李经仪 夏正俊 赵之刚 金中时 朱兆庆 李世兴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1990年第2期7-12,共6页
1987年在江苏大丰,试验摘除棉株基部1—3、1—5、1—7台果枝,40天后调查,果枝数分别为13.09、11.45和10.37,而对照为14.95;8月中旬铃病调查,相对防效为26.7%,57.2%和86.11%。回归分析表明,每株平均约摘除3台果枝时,可获得最高期望值... 1987年在江苏大丰,试验摘除棉株基部1—3、1—5、1—7台果枝,40天后调查,果枝数分别为13.09、11.45和10.37,而对照为14.95;8月中旬铃病调查,相对防效为26.7%,57.2%和86.11%。回归分析表明,每株平均约摘除3台果枝时,可获得最高期望值产量。1988年,在江苏省的5个试点上,统一摘除基部3台果枝,42天后,果枝数与对照差异减少至1.64台,果节数几乎不减,而脱落率降低5.28%,单株成铃数超过对照,且提高了售棉等级,铃病防效达57%以上,效益显著。若结合药剂防治,防病增产效果尤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摘果枝 产量 防治 烂铃
下载PDF
棉花黄萎病落叶型菌系检测新技术
6
作者 顾本康 夏正俊 +1 位作者 陆迅 李经仪 《植物检疫》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420-421,共2页
在30g/LKCIO_3浓度下,可诱导较多不能还原利用硝酸盐作为氮原生长的营养缺陷型突变体。对棉黄萎病分离菌株的亲和性测定,能正确划分出落叶型和非落叶型菌系。中国的落叶型菌系 VD8与美国落叶型菌系 T_9同可作标准菌系用,经测定,JC_1(常... 在30g/LKCIO_3浓度下,可诱导较多不能还原利用硝酸盐作为氮原生长的营养缺陷型突变体。对棉黄萎病分离菌株的亲和性测定,能正确划分出落叶型和非落叶型菌系。中国的落叶型菌系 VD8与美国落叶型菌系 T_9同可作标准菌系用,经测定,JC_1(常熟碧溪9大队)、JC_4(常熟徐市15大队)、JC_5(常熟徐市13大队)、SY_(11)(南通三余镇北队)、SY_(12)(南通新垦2队)5个分离菌株突变体均能与 VD8和 T_9菌株突变体融合,其菌丝体接种棉株可致萎呈落叶型。这一技术可以应用到棉黄萎病落叶型菌系的检测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黄萎病 菌系 检测 植物检疫
下载PDF
棉铃生理与铃病发生关系初探
7
作者 陈春泉 顾本康 +2 位作者 夏正俊 李经仪 顾萍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42-43,共2页
随着棉花生产对产量、品质要求的不断提高,烂铃的防治工作也逐渐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尽管各地在防治技术的研究方面取得进展,如铃衣剂。
关键词 棉花 棉铃 生理 铃病 发生
下载PDF
棉花品种抗黄萎病性与体内生化成分相关分析 被引量:30
8
作者 夏正俊 顾本康 +3 位作者 吴蔼民 李经仪 陈轶林 陈小波 《植物保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305-310,共6页
对棉花不同抗感黄萎病性品种生化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棉花品种在无菌土中体内可溶性还原糖含量相应地高于接菌土中的含量。蕾期抗耐品种平均含量为2.276%,高于感性品种的1.417%,而铃期趋势相反。叶片单宁含量高于根部。在无菌土中,抗耐... 对棉花不同抗感黄萎病性品种生化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棉花品种在无菌土中体内可溶性还原糖含量相应地高于接菌土中的含量。蕾期抗耐品种平均含量为2.276%,高于感性品种的1.417%,而铃期趋势相反。叶片单宁含量高于根部。在无菌土中,抗耐品种叶片单宁含量平均为3.58%,高于感病品种的3.28%;而在接菌条件下趋势相反。根部棉酚含量显著高于叶部,但两者极显著相关。在无菌土和接菌土中,抗性品种棉酚含量均高于耐性品种,而耐性品种又高于感性品种。棉株体内棉酚含量与棉花品种抗黄萎病性显著正相关。同工酶谱测定显示,过氧化物酶在抗感品种的无病症叶片中,酶带特征基本一致,叶片显症后表现主酶带区加宽,主酶带数增多,变化趋势与症状严重度正相关。在显症条件下,抗性品种酯酶同工酶活性略强于感性品种;与无症叶相比,显症叶的SOD酶带数由原来的4—6条减少至3—4条,抗性品种的酶带数少于感性品种1—2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品种 抗性生化成分 同工酶 黄化萎缩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