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关于博物馆科研工作的探索
被引量:5
- 1
-
-
作者
李经汉
-
出处
《中国博物馆》
1986年第3期62-66,共5页
-
文摘
科研工作是博物馆工作的核心.搞好科研工作是不断提高博物馆业务水平和社会效益的保证.但是,目前我国博物馆科研工作状况是不能令人满意的,它不能适应业务工作要求,也很难满足社会需要.究其原因,固然受某些客观条件限制,但不可讳言,与工作中存在问题也不无关系,所以深入探索,正确认识博物馆科研工作规律。
-
关键词
博物馆工作
博物馆学
博物馆事业
博物馆研究
科研成果
学术委员会
科研队伍
历史博物馆
工作规律
学术带头人
-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天津蓟县围坊遗址发掘报告
被引量:24
- 2
-
-
作者
李经汉
梁宝玲
-
机构
天津市文物管理处考古队
-
出处
《考古》
1983年第10期877-893,961-963,共20页
-
文摘
围坊位于蓟县城东2.5公里的翠屏湖畔(图一)。近山傍水,交通方便。遗址南北3—5里均为蜿蜒东去的燕山余脉,周围丘陵起伏。州河(蓟运河)在南面山脚下流过,东面的沙河是条季节性小河。京遵(化)公路在围坊村的北面。遗址是1960年文物普查时发现的。1977年春复查。1977年秋配合农田建设进行发掘。1979年春又作了补充发掘。1977年秋天的发掘工作由10月11日开始,11月18日结束。开探方(沟)七个,依工作先后次序编号(T1—T7)。1979年春天的发掘工作由5月7日开始,5月12日结束,开探沟三条(T8—T10)。合计开探沟十条(图二)。发掘面积共计164平方米。参加发掘和整理工作的人员有马士军、马大东、梁宝玲和李经汉。
-
关键词
夏家店下层文化
遗址
绳纹
天津蓟县
二期文化
泥质
口径
发掘
陶器
灰陶
-
分类号
K85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天津蓟县张家园遗址第二次发掘
被引量:15
- 3
-
-
作者
李经汉
-
机构
天津市历史博物馆考古队
-
出处
《考古》
1984年第8期698-705,共8页
-
文摘
张家园位于县城西北20公里处的近山丘陵地区,北靠燕山余脉,东临小沙河。遗址座落在高出河底18米的土岗上。张家园遗址是天津地区现存古遗址中比较重要的一处,它含有燕南类型的夏家店下层文化和晚于它的围坊第三期文化两种遗存。1965年第一次发掘之后,遗址损坏较大。1979年春我们又进行了第二次发掘。发掘工作从4月16日开始,4月28日结束。开探方3个,
-
关键词
夏家店下层文化
张家园
古遗址
第二次发掘
绳纹
天津地区
文化遗存
西周早期
口径
泥质
-
分类号
K85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河南陕县七里铺遗址内涵的再分析
被引量:3
- 4
-
-
作者
李经汉
-
出处
《考古》
1982年第2期182-185,共4页
-
文摘
陕县七里铺遗址,以商代早、中期文化为主要遗存。1958年发掘,发掘面积657平方米,共发现灰坑四十五个、灰沟三条、烧坑三个、墓九座,出土较完整的遗物一百七十余件。这次发掘的成果,《考古学报》1960年1期所载《河南陕县七里铺商代遗址的发掘》(下简称《报告》)一文作了详尽的介绍。七里铺商代遗址时间较早,内涵丰富,并经过科学发掘和整理,所以迄今仍是研究商文化,尤其是商代早、中期文化的重要资料,为许多研究者所引用。不过我们认为《报告》对遗址内涵的分析欠妥当。为了更确切地认识和使用这批资料,很有进行再研究的必要。
-
关键词
二里冈
二里头遗址
二里头文化
大口尊
出土
洛达庙
内涵
文化遗存
商文化
发掘
-
分类号
K85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郑州二里岗期商文化的来源及相关问题的讨论
被引量:17
- 5
-
-
作者
李经汉
-
出处
《中原文物》
1983年第3期34-40,44,共8页
-
文摘
二里岗、洛达庙、南关外、商城诸遗址的发掘,是郑州地区考古工作的重要收获。二里岗期商文化是安阳殷商文化的前身,这一科学结论已得到学术界的普遍承认。因此二里岗期商文化,自然就成了确认更早阶段商文化的础石,也是探索夏文化可靠的比较材料。近年来一些重要资料和研究成果的相继发表,使二里岗期商文化的研究不断深入,随之也提出了不少新问题。如文化分期、文化性质,以及文化的来源等等。本文仅就与此相关的问题谈些看法。
-
关键词
二里头文化
早商文化
二里岗期
二里冈
大口尊
夏文化
二里头遗址
殷商文化
相关问题
青铜礼器
-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从考古学上看秦和东方各国的社会差别
- 6
-
-
作者
杨锡璋
李经汉
-
出处
《考古》
1974年第5期294-298,共5页
-
文摘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时期,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都发生了急剧的变化。战国中叶,各诸侯国已相继程度不等的完成了向封建制的转化。进一步消灭落后的奴隶制的残余,巩固和发展新兴的封建制度,结束封建诸侯王国割据的局面,是当时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
关键词
奴隶主贵族
社会差别
考古学
奴隶制
封建制度
秦国
韩非子
春秋战国时期
诸侯国
地主阶级
-
分类号
K85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