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略论现代禅茶文化 被引量:1
1
作者 李统亚 《福建茶叶》 2018年第9期386-386,共1页
在现代生活方式深入大众日常生活习惯的今天,健康、绿色消费已经成为普遍性共识。伴随人们消费水平全面提升而来的,是生活元素中所期待的精神化与理念化。因此,围绕"禅"这一独特心态的现代饮茶文化,就成为优化大众生活的重要... 在现代生活方式深入大众日常生活习惯的今天,健康、绿色消费已经成为普遍性共识。伴随人们消费水平全面提升而来的,是生活元素中所期待的精神化与理念化。因此,围绕"禅"这一独特心态的现代饮茶文化,就成为优化大众生活的重要内容。本文拟从禅茶文化的内涵特征分析入手,结合现代生活与禅茶文化的内涵"碰撞",从而探究禅茶文化的现代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生活 禅茶文化 价值启迪 思维理念 文化心态
下载PDF
走出痛苦的轮回——论佛教生死观 被引量:1
2
作者 李统亚 《黑龙江史志》 2009年第7X期93-94,共2页
生死是佛教思想的核心问题。佛教认为死亡非苦的结束,人们应给予极大关怀的人生根本问题,是如何从人生的种种痛苦中得到解脱。佛教不同于多数宗教都将终极关怀的解决托之于对天地神明的绝对信仰,它指出了要依赖人类自身的特长:理性,意... 生死是佛教思想的核心问题。佛教认为死亡非苦的结束,人们应给予极大关怀的人生根本问题,是如何从人生的种种痛苦中得到解脱。佛教不同于多数宗教都将终极关怀的解决托之于对天地神明的绝对信仰,它指出了要依赖人类自身的特长:理性,意志力和进取心,才能得以自我解放,摆脱生死,最终走出痛苦的轮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死 痛苦 佛教 解脱
下载PDF
从茶文化看中国人的人生哲学
3
作者 李统亚 《福建茶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23-224,共2页
茶叶源于中国,早在四千七百多年,茶叶就使用在人们的生活中,在历史的不断发展中,逐渐形成了相应的茶文化。不同地区的茶文化各有不同,但是从整体上来看,这些茶文化也代表了中国人的哲学思想。目前,人们对茶文化所代表的人生哲学有了更... 茶叶源于中国,早在四千七百多年,茶叶就使用在人们的生活中,在历史的不断发展中,逐渐形成了相应的茶文化。不同地区的茶文化各有不同,但是从整体上来看,这些茶文化也代表了中国人的哲学思想。目前,人们对茶文化所代表的人生哲学有了更新的认识,如今茶文化正在繁荣的发展,结合历史的茶文化和当今人们的思想,可以从茶文化的整体和茶道等方面,来对中国人的人生哲学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文化 中国人 人生哲学
下载PDF
瑜伽与佛教渊源初探
4
作者 李统亚 《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4年第1期45-47,共3页
瑜伽与佛教发源于印度,而佛教又是以瑜伽禅定为基础而创立。两者在发展过程中互相影响。本分从佛教起源、瑜伽禁戒和佛教五戒以及慈悲心来阐述瑜伽与佛教的渊源。这对我们更好的理解印度文化、更清晰的认识我们内·心有着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 印度 瑜伽 佛教 渊源
下载PDF
浅析《清静道论》在南传佛教中的地位
5
作者 李统亚 《黑龙江史志》 2014年第13期207-,210,共2页
大约公元五世纪,一位虔诚的印度佛教徒佛音来到斯里兰卡,他引用了整个南传三藏的要点并参考当时斯里兰卡流传的许多古代三藏义疏和史书写成了《清净道论》。汉译《清净道论》全书大约60余万字,从不同角度对禅法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详细... 大约公元五世纪,一位虔诚的印度佛教徒佛音来到斯里兰卡,他引用了整个南传三藏的要点并参考当时斯里兰卡流传的许多古代三藏义疏和史书写成了《清净道论》。汉译《清净道论》全书大约60余万字,从不同角度对禅法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可以说是南传上座部教理的代表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静道论 佛印尊者 南传佛教 地位
下载PDF
德宏州南传佛教佛像塑造特点分析--以芒市地区为例
6
作者 李统亚 《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2年第2期95-101,共7页
佛教艺术源远流长,是文明传播的重要载体。南传上座部佛教艺术作为其中的一个分支,别具特色。德宏州内的佛像雕塑在佛教传播过程中受南传佛教教义及地域经济、文化、审美等影响,形成了主佛像专一、佛像造型风格迥异、造像材质多样化、... 佛教艺术源远流长,是文明传播的重要载体。南传上座部佛教艺术作为其中的一个分支,别具特色。德宏州内的佛像雕塑在佛教传播过程中受南传佛教教义及地域经济、文化、审美等影响,形成了主佛像专一、佛像造型风格迥异、造像材质多样化、动物塑像题材丰富等特点。本文以德宏州芒市地区的南传寺庙内的佛像为例,简要对此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宏 上座部佛像 塑造特点
下载PDF
浅析南传佛教中的女性地位
7
作者 李统亚 《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4年第2期24-26,共3页
南传佛教在教义上传承了上座部佛教系统,完全以佛陀及其声闻弟子们的言行修行生活,甚至就连用来记录佛经的语言都不敢随意改动,属于“保守派”。南传佛教典籍中虽有断言解脱与进德修学有关,与性别无关的教义,但在组织形态上,佛教又是最... 南传佛教在教义上传承了上座部佛教系统,完全以佛陀及其声闻弟子们的言行修行生活,甚至就连用来记录佛经的语言都不敢随意改动,属于“保守派”。南传佛教典籍中虽有断言解脱与进德修学有关,与性别无关的教义,但在组织形态上,佛教又是最早招收女众学徒的宗教派别之一,事实上,南传佛教自身又奉行“女性有五障、三从、十恶及女身不能成佛”的说法,而且女性加入僧团后,仍必须接受男尊女卑的父权秩序——“八敬法”。在南传佛教发展史上,比丘尼传承曾一度中断。时至今日,在信仰南传佛教的泰国等地,仍然没有独立的尼姑庵,女性不能合法的剃度出家,只能以居士的身份寄居寺庙,成为寺庙的“仆人”。女性在南传佛教中属于弱势群体,地位低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传佛教 女性 地位
下载PDF
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的少数民族刻板印象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孙晓川 李统亚 《山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58-59,共2页
刻板形象这一概念起源于传播学研究,是指关于某类人的固定印象,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塑造了偏远、原始原生态的地域刻板形象、理想化的少数民族女性和陪衬作用的少数民族男性的刻板印象,正面正确的刻板印象关系到民族团结大计,所以将美... 刻板形象这一概念起源于传播学研究,是指关于某类人的固定印象,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塑造了偏远、原始原生态的地域刻板形象、理想化的少数民族女性和陪衬作用的少数民族男性的刻板印象,正面正确的刻板印象关系到民族团结大计,所以将美丽的自然风景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相结合,将追求原生态与保护少数民族风俗文化相结合,才能消除地域隔阂与歧视,塑造积极正面的少数民族刻板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少数民族 电影 刻板印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