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口黑鲈病害及防控措施(下)
1
作者 杨先乐 李罗新 《科学养鱼》 2023年第5期11-12,共2页
2.药物防治用药物防治最容易被接受,而且是最简单、最普通、价格最便宜的方法,它在病害防治手段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养殖业的发展趋势对传统的药物防治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除了它的有效性外,安全性(包括养殖对象的安全、产品的... 2.药物防治用药物防治最容易被接受,而且是最简单、最普通、价格最便宜的方法,它在病害防治手段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养殖业的发展趋势对传统的药物防治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除了它的有效性外,安全性(包括养殖对象的安全、产品的安全、环境的安全等)也是要考虑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防治 养殖对象 大口黑鲈 防控措施 病害防治 养殖业 发展趋势 安全性
下载PDF
大口黑鲈病害及防控措施(上)
2
作者 杨先乐 李罗新 《科学养鱼》 2023年第3期11-12,共2页
一、大口黑鲈病害的类型与病程特征1.大口黑鲈病害的类型根据大口黑鲈病害发生的原因,可分为传染性疾病、侵袭性疾病和非寄生性疾病。(1)传染性疾病。传染性疾病常称为传染病,是由病毒、细菌、真菌等病原微生物引起、可在大口黑鲈之间... 一、大口黑鲈病害的类型与病程特征1.大口黑鲈病害的类型根据大口黑鲈病害发生的原因,可分为传染性疾病、侵袭性疾病和非寄生性疾病。(1)传染性疾病。传染性疾病常称为传染病,是由病毒、细菌、真菌等病原微生物引起、可在大口黑鲈之间、大口黑鲈与其他水生动物之间传播的一类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口黑鲈 病原微生物 传染性疾病 防控措施 水生动物 病害 发生的原因 传染病
下载PDF
大口黑鲈病害及防控措施(中)
3
作者 杨先乐 李罗新 《科学养鱼》 2023年第4期11-12,共2页
二、大口黑鲈病害发生的原因大口黑鲈病害的发生是因病原体(或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后,引起大口黑鲈新陈代谢失调,组织器官发生病理变化,鱼的正常生命活动被扰乱。导致大口黑鲈病害的发生虽然有众多的原因,但基本可从两个方面分析,其一... 二、大口黑鲈病害发生的原因大口黑鲈病害的发生是因病原体(或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后,引起大口黑鲈新陈代谢失调,组织器官发生病理变化,鱼的正常生命活动被扰乱。导致大口黑鲈病害的发生虽然有众多的原因,但基本可从两个方面分析,其一是传统的、宏观的观点,病害的发生是病原(包括致病因素)、环境以及大口黑鲈本身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病原是最重要的因素;其二是微观的观点,大口黑鲈微生态系统严重失去平衡,导致病害发生,其中病原或致病因子起主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口黑鲈 致病因子 病害发生 微生态系统 防控措施 器官发生 新陈代谢 致病因素
下载PDF
长江常熟溆浦段中华鲟幼鱼出现时间与数量变动 被引量:8
4
作者 李罗新 张辉 +2 位作者 危起伟 杜浩 洪克明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11-618,共8页
2002—2009年,依托长江渔业资源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设立在长江常熟溆浦江段的渔业资源监测网(定置张网),对降河中华鲟似cipensersinensis)幼鱼进行了监测分析。结果表明,中华鲟幼鱼每年主要于5—7月在常熟溆浦江段出现,出现时间平... 2002—2009年,依托长江渔业资源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设立在长江常熟溆浦江段的渔业资源监测网(定置张网),对降河中华鲟似cipensersinensis)幼鱼进行了监测分析。结果表明,中华鲟幼鱼每年主要于5—7月在常熟溆浦江段出现,出现时间平均86.6d(”=8),所采获样本(n=8)全长、体长和体质量年度平均值的变化范围分别为25.2~40.1cm、23.2~33.5cm和70.7~314.8g。各年采获样本数量差异较大,从2002至2009年呈现出较明显的递减趋势,各年采获样本数量最多的旬也不一致,变化时间为5月中旬至6月下旬。从幼鲟生长来看,不同年份相同时期采获样本的规格差异较大,同一年份同一时间采获样本的规格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与三峡工程截流以前进行比较,中华鲟幼鱼在长江口出现的时间没有明显变化,但出现较高数量比例的时间由以前的6月变为5月中下旬和6月,幼鲟规格较截流前也有较大变化,推测造成这种改变的原因可能是因为人工增殖放流活动和三峡工程截流所导致的水文状况的变化。分析认为,水文状况可能是影响中华鲟幼鱼到达长江口时间的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鲟 幼鱼 资源 长江口
下载PDF
中华鲟苗种集约化培育技术 被引量:3
5
作者 李罗新 危起伟 +1 位作者 朱永久 杨德国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52-54,共3页
2004年10月在长江葛洲坝下捕获野生中华鲟亲本,人工催产孵化获得55700尾仔鱼。采用集约化培育方式,至2005年6月,苗种成活率达85%。分阶段培育、养殖密度适当、合理转食驯化是获得高成活率的关键。
关键词 中华鲟 苗种培育 集约化
下载PDF
中华鲟全人工繁殖技术研究 被引量:50
6
作者 危起伟 李罗新 +14 位作者 杜浩 张晓雁 熊伟 张辉 沈丽 吴金明 张书环 王成友 李创举 柴毅 李奕慰 乔新美 刘志刚 高宇鹏 甘芳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1,共11页
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在人工驯养条件下性腺发育并最终成熟是突破中华鲟全人工繁殖技术的关键环节,有效的养殖模式对促进中华鲟性腺发育成熟、提前成熟以及实现雌雄同步成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在不同养殖模式(水温和... 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在人工驯养条件下性腺发育并最终成熟是突破中华鲟全人工繁殖技术的关键环节,有效的养殖模式对促进中华鲟性腺发育成熟、提前成熟以及实现雌雄同步成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在不同养殖模式(水温和营养调控)下对中华鲟性腺发育状况进行长期观测。结果显示,中华鲟在仿自然变温或恒温的养殖环境中,性腺均可发育至III期。采用配合饲料、饲料中添加鲜活鱼或冰鲜鱼以及仅用鲜活鱼或冰鲜鱼饲喂,均能够使部分中华鲟性腺发育启动,但添加鲜活鱼或冰鲜鱼组性腺发育启动的比例较高,其中,有3尾中华鲟性腺达IV期。成功对性腺发育至IV期的1尾雌鲟(12龄,体质量57 kg)和1尾雄鲟(14龄,体质量64 kg)实施了人工催产和授精,采获卵6.25万粒,精液2 850 mL,受精率为60.1%(36.3%~80.4%)。在(19.3±0.2)℃下经过约125 h,仔鱼大量孵出,获初孵仔鱼2.3万余尾。此次中华鲟全人工繁殖技术研究的有效尝试可为今后养殖中华鲟的规模化繁育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鲟 水温 饵料 生态调控 人工繁殖 性腺 发育
下载PDF
秦岭细鳞鲑的年龄与生长 被引量:18
7
作者 薛超 危起伟 +2 位作者 孙庆亮 吴金明 李罗新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43-749,共7页
2009—2012年于陕西省陇县秦岭细鳞鲑(Brachymystax lenok tsinlingensis)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采集秦岭细鳞鲑样本397尾。以鳞片为年龄鉴定材料,显微镜下观察发现,秦岭细鳞鲑鳞片上的年轮特征主要表现为普通切割形;研究样本的年龄共分为... 2009—2012年于陕西省陇县秦岭细鳞鲑(Brachymystax lenok tsinlingensis)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采集秦岭细鳞鲑样本397尾。以鳞片为年龄鉴定材料,显微镜下观察发现,秦岭细鳞鲑鳞片上的年轮特征主要表现为普通切割形;研究样本的年龄共分为5个年龄组,其中以1~3龄为主,约占85.64%;体长(L,mm)和鳞径(R,mm)具有显著的相关性(L=5.83R2+208.06R+34.99,r2=0.88);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分别为:Lt=729.38[1 e 0.08(t+0.5)],Wt=6 288.74[1 e 0.08(t+0.5)]2.968 1,雌雄个体的生长速率无显著差异;生长系数为0.08,拐点年龄为13.10龄,对应的的体长和体质量分别为483.66 mm和1 857.86 g。结论认为,秦岭细鳞属生长缓慢型鱼类,在所调查的保护区中秦岭细鳞鲑显现出个体小型化趋势。在制定资源保护策略时,应考虑采取人工增殖放流措施来扩大自然种群数量,增强种群的自然调节能力,恢复种群数量。本研究旨在了解秦岭细鳞鲑的生长规律,为秦岭细鳞鲑的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岭细鳞鲑 年龄 生长 陕西 陇县
下载PDF
秦岭细鳞鲑早期发育观察 被引量:22
8
作者 施德亮 危起伟 +2 位作者 孙庆亮 李罗新 杜浩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57-567,共11页
研究所用性成熟秦岭细鳞鲑(Brachymystax lenok tsinlingensis)亲鱼为野生捕获。对其进行人工繁殖,并观察其胚胎和仔鱼发育。结果表明:在水温9.31~12.80℃,受精卵历经408 h出膜,所需积温为193.35℃.d,初孵仔鱼体长为(9.64±1.03)m... 研究所用性成熟秦岭细鳞鲑(Brachymystax lenok tsinlingensis)亲鱼为野生捕获。对其进行人工繁殖,并观察其胚胎和仔鱼发育。结果表明:在水温9.31~12.80℃,受精卵历经408 h出膜,所需积温为193.35℃.d,初孵仔鱼体长为(9.64±1.03)mm。整个胚胎发育过程可划分为6个阶段(受精卵、卵裂阶段、囊胚阶段、原肠胚阶段、神经胚阶段、器官形成阶段)、26个时期。刚出膜的仔鱼体色透明,肌节明显,无游泳能力,出膜第5天体表出现大量黑色素,12 d后卵黄囊开始消失,46 d的仔鱼各鳍条与幼鱼相似,出现幼鲑斑。通过探讨水温、溶氧和水质等对秦岭细鳞鲑早期发育的影响,建议秦岭细鳞鲑人工繁殖的水温不宜超过14℃,最适宜水温应控制在6~10℃;孵化水体DO应在6.00~8.55 mg/L,如果低于这个水平将会导致发育迟缓、坏死或是出膜幼苗畸形。本研究旨在为秦岭细鳞鲑的人工繁殖和鱼种培育提供科学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岭细鳞鲑 胚胎发育 积温 仔稚鱼
下载PDF
中华鲟常见病害及其防治 被引量:13
9
作者 朱永久 危起伟 +4 位作者 杨德国 王凯 陈细华 刘鉴毅 李罗新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7-50,共4页
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 Gray )是国家一级保护水生野生动物,我国采取了人工增殖放流等技术措施.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每年向长江放流约5万尾15 cm以上的中华鲟幼鱼,这些幼鲟是人工养殖获得,同时为实现中华鲟的全人工繁... 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 Gray )是国家一级保护水生野生动物,我国采取了人工增殖放流等技术措施.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每年向长江放流约5万尾15 cm以上的中华鲟幼鱼,这些幼鲟是人工养殖获得,同时为实现中华鲟的全人工繁殖,从1997年开始我们人工养殖了部分后备亲鱼.在中华鲟的幼鲟培育和后备亲鱼的人工养殖过程中,养殖集约化程度高,生活环境和行为状态的改变以及人工饲料的营养不平衡都可直接或间接导致中华鲟机体病变.由于中华鲟人工养殖历史较短,对中华鲟病害的系统研究还未开展,历来关于中华鲟病害的报道仅见于文献[1]中列举的几例.目前,对多数中华鲟病害的诊治均采用一般水生动物疾病的诊疗程序,参照常规养殖品种和其他鲟鱼疾病的研究结果进行防治.本文对近几年中华鲟养殖过程中所遇见的病害及其防治方法进行总结,以期为中华鲟物种保护技术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鲟 常见病害 人工增殖放流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防治 水生野生动物 人工养殖 后备亲鱼 水产研究所 全人工繁殖
下载PDF
茜素络合物浸泡标记秦岭细鳞鲑发眼卵及仔鱼耳石 被引量:15
10
作者 靳建波 危起伟 +2 位作者 孙庆亮 李罗新 甘芳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0-17,共8页
采用茜素络合物(ALC)在秦岭细鳞鲑(Brachymystax lenok tsinlingensis)发眼卵和仔鱼阶段进行浸泡标记试验,为确定合适浸泡浓度和持续浸泡时间,试验设置了6个的浓度组和4个时间梯度组。结果显示: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被浸泡的仔鱼和经浸泡... 采用茜素络合物(ALC)在秦岭细鳞鲑(Brachymystax lenok tsinlingensis)发眼卵和仔鱼阶段进行浸泡标记试验,为确定合适浸泡浓度和持续浸泡时间,试验设置了6个的浓度组和4个时间梯度组。结果显示: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被浸泡的仔鱼和经浸泡处理的发眼卵而出膜后的仔鱼,其耳石都出现橘红色荧光标记。浸泡发眼卵组最适处理条件是茜素络合物溶液浓度30 mg/L持续浸泡18 h,标记率100%,孵化率91%,出膜后15 d仔鱼存活率91%,标记环"非常明显";仔鱼浸泡组最适处理条件是茜素络合物溶液浓度120 mg/L持续浸泡12 h,标记率83.3%,处理15 d后仔鱼存活率92.3%,相比对照组统计检验无差异(P<0.05),标记环"较明显"。相比上述两种方法,浸泡发眼卵试验组相比浸泡30日龄仔鱼试验组所需要的茜素络合物(ALC)溶液浓度更低,而且在标记成功率、标记效果、标记后仔鱼存活率以及标记成本等方面也更为理想。因此,用茜素络合物(ALC)在秦岭细鳞鲑发眼卵阶段进行荧光标记是可行的,这种方法也可在其它鱼类标记中尝试,同时将人工繁育鱼苗与野生鱼苗加以区别,有利于开展人工增殖放流效果及早期生活史等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岭细鳞鲑(Brachymystax lenok tsinlingensis) 茜素络合物 耳石 标记 发眼卵及仔鱼
下载PDF
达氏鲟视网膜早期发育及其相关机能 被引量:13
11
作者 史玲玲 危起伟 +3 位作者 柴毅 杜浩 李罗新 谢晓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58-967,共10页
本研究采用石蜡连续切片技术, 对出膜后0-64 d 的达氏鲟(Acipenser dabryanus)视网膜结构、视觉特性及相关机能进行研究。结果显示, 达氏鲟初孵仔鱼的视网膜没有分化, 视单锥细胞在36 h 出现, 视杆细胞在6 d 时出现, 7 d 时视网膜各... 本研究采用石蜡连续切片技术, 对出膜后0-64 d 的达氏鲟(Acipenser dabryanus)视网膜结构、视觉特性及相关机能进行研究。结果显示, 达氏鲟初孵仔鱼的视网膜没有分化, 视单锥细胞在36 h 出现, 视杆细胞在6 d 时出现, 7 d 时视网膜各层分化完毕。最小分辨角由8 d 的13.26′下降到64 d 的3.37′, 仔鱼发育到13 d 时表现出明显的视网膜运动反应。随着仔鱼发育, 视单锥细胞及神经节细胞密度不断降低, 视杆细胞密度不断增加, 外核层细胞核与视锥细胞及神经节细胞数量的比值均不断增大。结果表明6-12 d 是达氏鲟视网膜结构快速发育和视觉特性发生明显变化的时期, 这种变化与其生态变迁、趋光性及摄食方式的变化相适应。本研究旨在探明达氏鲟视网膜的发育特性及其相关机能特点, 为开展规模化繁育与种群资源的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氏鲟 视网膜 早期发育 相关机能
下载PDF
中华鲟子一代配子质量及其子二代生长特征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柴毅 龚进玲 +3 位作者 杜浩 李罗新 杨文杰 危起伟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50-355,共6页
通过测定卵的直径、卵粒质量、受精率和孵化率系列指标以及精子的激活率、快速运动时间和寿命系列指标对人工驯养子一代中华鲟配子进行质量评价,并通过该批受精卵孵出的子二代系列生长指标进行其发育状况分析。结果显示,子一代所产卵子... 通过测定卵的直径、卵粒质量、受精率和孵化率系列指标以及精子的激活率、快速运动时间和寿命系列指标对人工驯养子一代中华鲟配子进行质量评价,并通过该批受精卵孵出的子二代系列生长指标进行其发育状况分析。结果显示,子一代所产卵子形态饱满,卵径平均3.71 mm,小于自然繁殖群体。与历年在本基地养殖的自然繁殖群体统计资料相比,其受精率(60.1%)和孵化率(36.8%)处在中等偏下的水平。2012年和2013年的精子活力监测结果发现,子一代精子有效运动时间(漩涡运动+快速运动)均较野生群体高。表明子一代卵子质量较野生群体有所降低,而精子活力则较野生群体高。与历年该基地集约化养殖系统培育出的子一代中华鲟相比,子二代的生长表现出显著的阶段差异性,其中仔鱼阶段生长较慢,稚鱼和幼鱼阶段生长优势则较明显。研究表明,促进人工驯养条件下的子一代后备亲鱼性腺发育完善,以获得较高质量的配子和子二代,对防止中华鲟种质退化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鲟 配子 子代 生长 保护动物
下载PDF
中华鲟苗种工厂化养殖系统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杨德国 危起伟 +2 位作者 朱永久 杜浩 李罗新 《渔业现代化》 2007年第3期1-3,7,共4页
根据中华鲟苗种的特殊生物学和生态学习性,设计出一套中华鲟苗种大规模批量培育的养殖系统。系统包括养殖容器、供水及水处理、水温调节、增氧、饵料供应等配套设施。通过多池型、多处理措施的综合协调处理方案,实现中华鲟苗种培育对养... 根据中华鲟苗种的特殊生物学和生态学习性,设计出一套中华鲟苗种大规模批量培育的养殖系统。系统包括养殖容器、供水及水处理、水温调节、增氧、饵料供应等配套设施。通过多池型、多处理措施的综合协调处理方案,实现中华鲟苗种培育对养殖容器物理和水质环境的特殊要求,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生产效果,使中华鲟批量苗种培育成活率达到8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鲟 苗种培育 工厂化养殖系统 设计
下载PDF
中华鲟苗种的集约化生产系统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德国 危起伟 +4 位作者 朱永久 刘鉴毅 王凯 陈细华 李罗新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14-217,共4页
以满足中华鲟苗种培育关键生态要素为依据,研制出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Gray)苗种集约化生产系统,实现了中华鲟幼鲟的批量生产。该系统由生产主设施系统和配套设施系统构成,其中主设施包括4种不同规格养殖池共2534.8m2及授精和孵... 以满足中华鲟苗种培育关键生态要素为依据,研制出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Gray)苗种集约化生产系统,实现了中华鲟幼鲟的批量生产。该系统由生产主设施系统和配套设施系统构成,其中主设施包括4种不同规格养殖池共2534.8m2及授精和孵化设施;配套设施系统包括亲鲟运输车、供水及水处理、增氧、保温升温、饵料供应及其它辅助设施。该系统鱼池采用不同的池型、建筑材料和制作工艺以适应苗种不同发育阶段生态要求,水温可调控,进排水方式可灵活调节,自流式排污,保证了池水的不同流态及良好稳定的水环境。该系统4个月可催产中华鲟亲鲟16尾以上,孵化166.4万粒中华鲟受精卵,抚育235.5万尾1~15日龄仔鱼,培育全长10~15cm稚鱼31.31万尾。该系统的设施具有较好通用性,也适用于其它鱼类特别是珍稀名贵鱼类苗种的集约化批量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鲟 人工繁殖 苗种培育 集约化系统
下载PDF
不同水深和光照强度对中华鲟受精卵孵化率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柴毅 谢从新 +1 位作者 危起伟 李罗新 《水利渔业》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2-33,共2页
试验研究了不同水深和光照强度对中华鲟受精卵孵化率的影响。不同水深试验结果表明,在0~40 cm水层中,随水深增加,中华鲟受精卵孵化率逐渐升高,其中在水深40 cm时孵化率达85.2%,此后孵化率又有所下降,在水深60 cm时孵化率为82.6%。可见... 试验研究了不同水深和光照强度对中华鲟受精卵孵化率的影响。不同水深试验结果表明,在0~40 cm水层中,随水深增加,中华鲟受精卵孵化率逐渐升高,其中在水深40 cm时孵化率达85.2%,此后孵化率又有所下降,在水深60 cm时孵化率为82.6%。可见中华鲟受精卵最佳孵化水深为40 cm,最适孵化水深范围为40~60 cm。不同光照强度试验结果表明,中华鲟受精卵在强光750 lx以上和弱光100 lx以下孵化率均较低,受精卵孵化最适光照强度范围为250~500 lx,其中在250 lx时可获得最佳孵化率,达83.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鲟 受精卵 水深 光照 孵化率
下载PDF
几种化学因子对白缘鱼央精子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柴毅 李罗新 +1 位作者 张彦宁 陈丽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中旬)》 CAS 2009年第2期30-31,41+2,共4页
探讨了白缘鱼央(Liobagrus marginatus Günther)精子在不同浓度的钠、钾、钙、镁、葡萄糖溶液和果糖溶液中的活动情况。结果显示,钠和钾对白缘鱼央精子活动影响的浓度值接近且规律相似,精子活力在钠75mmol/L时最高,达52s,在钾50mmo... 探讨了白缘鱼央(Liobagrus marginatus Günther)精子在不同浓度的钠、钾、钙、镁、葡萄糖溶液和果糖溶液中的活动情况。结果显示,钠和钾对白缘鱼央精子活动影响的浓度值接近且规律相似,精子活力在钠75mmol/L时最高,达52s,在钾50mmol/L时最高,为55s。与钠、钾相反,10mmol/L的钙、镁已构成对白缘鱼央精子活动的抑制,开始呈现精子的聚集现象。白缘鱼央精子活力在果糖溶液78mmol/L时为69s,在葡萄糖溶液125mmol/L时最高,达78s,较钠、钾、钙、镁有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缘鱼央(Liobagrus marginatus Günther) 精子活力 葡萄糖 果糖
下载PDF
中国鲟鱼饲料营养成分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陈细华 吴金平 +4 位作者 唐丹 褚志鹏 李艳 刘伟 李罗新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7-76,共10页
为评估中国鲟鱼饲料质量的整体现状,2017年7月收集了来自全国8家饲料企业的8个鲟鱼饲料品牌的22个饲料样本,涉及苗料、幼鱼料和亲鱼料,对其营养成分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发现,8家饲料公司的苗料、幼鱼料和亲鱼料的水分含量分别为(7. 23... 为评估中国鲟鱼饲料质量的整体现状,2017年7月收集了来自全国8家饲料企业的8个鲟鱼饲料品牌的22个饲料样本,涉及苗料、幼鱼料和亲鱼料,对其营养成分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发现,8家饲料公司的苗料、幼鱼料和亲鱼料的水分含量分别为(7. 23±2. 50)%、(7. 80±1. 18)%和(7. 95±1. 85)%,粗蛋白质含量分别为(49. 71±6. 61)%、(41. 53±1. 60)%和(43. 60±2. 70)%,粗脂肪含量分别为(10. 02±1. 74)%、(12. 50±3. 41)%和(11. 81±1. 39)%,能量水平分别为(19. 03±1. 16) k J/g、(19. 46±1. 21) k J/g和(18. 97±0. 69) k J/g,钙含量分别为(2. 13±0. 99)%、(1. 74±0. 40)%和(2. 63±2. 31)%,磷含量分别为(1. 74±0. 58)%、(1. 65±0. 21)%和(1. 55±0. 15)%,粗纤维含量分别为(3. 24±1. 73)%、(4. 34±0. 76)%和(4. 19±1. 05)%。检测到10种必需氨基酸和8种非必需氨基酸,总氨基酸含量分别在40. 93%~67. 44%、39. 04%~47. 37%和40. 53%~52. 43%。其中4家饲料公司的幼鱼料SFA(饱和脂肪酸)分别为24. 40%、22. 59%、25. 37%和28. 62%; n-3PUFA分别为14. 00%、11. 40%、13. 44%和15. 81%; n-6PUFA分别为33. 53%、37. 86%、30. 26%和23. 39%;DHA/EPA分别为1. 57、1. 53、1. 89和1. 50。亲鱼料SFA分别为23. 39%、23. 09%、25. 45%和27. 48%; n-3PUFA分别为13. 26%、12. 52%、13. 30%和14. 79%; n-6PUFA分别为33. 56%、37. 07%、29. 09%和25. 62%;DHA/EPA分别为1. 56、1. 53、1. 75和1. 47。对照现有的鲟鱼营养学资料,认为各品牌饲料的营养素水平基本能满足鲟鱼生长的需要,但存在粗蛋白质含量偏高、苗料氨基酸不平衡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鲟鱼 饲料 营养成分 氨基酸平衡 脂肪酸
下载PDF
鲟鱼适养品种及其种质特性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细华 褚志鹏 +1 位作者 李罗新 李创举 《科学养鱼》 2020年第2期1-2,共2页
鲟鱼是鲟形目鱼类的俗称,在自然界中现存2科(鲟科和匙吻鲟科)、6属、27种,但都处于不同程度的濒危状况,有的濒临灭绝,例如分布于中国长江的白鲟(Psephurus gladius)自2003年以来就没有被发现过。鲟鱼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鱼肉脂肪少,无刺... 鲟鱼是鲟形目鱼类的俗称,在自然界中现存2科(鲟科和匙吻鲟科)、6属、27种,但都处于不同程度的濒危状况,有的濒临灭绝,例如分布于中国长江的白鲟(Psephurus gladius)自2003年以来就没有被发现过。鲟鱼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鱼肉脂肪少,无刺,脊椎骨是软骨,特别是由其卵加工成的鱼子酱更是国际高端食品。依鲟鱼种类不同,目前每千克鱼子酱售价300~1500美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质特性 濒危状况 鱼子酱 鲟鱼 濒临灭绝 鲟形目
下载PDF
鱼类早期营养程序化对后期生长与代谢影响的研究进展
19
作者 刘伟 李罗新 +3 位作者 洪宇聪 孙凯辉 陈细华 柴毅 《水产研究》 2022年第2期55-64,共10页
动物生命早期来自内源(亲本)和外源(饲料)的营养,可引发对机体或各器官功能产生长期以至终身的影响,即营养程序化。在鱼类中,亲本性腺发育阶段和鱼苗生命早期是营养程序化的关键窗口期。从养殖的经济性、环保性和成鱼的品质角度考虑,将... 动物生命早期来自内源(亲本)和外源(饲料)的营养,可引发对机体或各器官功能产生长期以至终身的影响,即营养程序化。在鱼类中,亲本性腺发育阶段和鱼苗生命早期是营养程序化的关键窗口期。从养殖的经济性、环保性和成鱼的品质角度考虑,将植物原料、碳水化合物、多不饱和脂肪酸等的营养程序化应用于鱼类的培育,将为提高鱼类生产性能提供有力支撑。本文简述了近期营养程序化对鱼类生长与代谢影响的研究概况,以期为鱼类营养调控研究与应用提供理论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生长 多不饱和脂肪酸 营养调控 成鱼 植物原料 性腺发育 后期生长 窗口期
下载PDF
杂交鲟幼鱼饲料中有效磷需要量的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周文博 褚志鹏 +5 位作者 李罗新 刘伟 陈细华 柴毅 洪宇聪 孙凯辉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63-71,共9页
为研究杂交鲟(Acipenser baerii♀×Acipenser schrenckii♂)幼鱼对饲料中有效磷的需要量,实验以磷酸二氢钙为磷源,配制了有效磷水平分别为0.37%(对照组)、0.65%、0.96%、1.22%和1.48%的5组等氮等能饲料。每组饲料设置3个重复,每个... 为研究杂交鲟(Acipenser baerii♀×Acipenser schrenckii♂)幼鱼对饲料中有效磷的需要量,实验以磷酸二氢钙为磷源,配制了有效磷水平分别为0.37%(对照组)、0.65%、0.96%、1.22%和1.48%的5组等氮等能饲料。每组饲料设置3个重复,每个重复22尾鱼,饲喂初重(10.06±0.39)g杂交鲟幼鱼8周。结果显示:(1)饲料中不同有效磷水平对实验鱼的成活率、肝体比、脏体比和肥满度均无显著影响。随饲料有效磷水平增加,实验鱼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呈先升高后趋于平稳的趋势,0.96%、1.22%和1.48%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显著高于0.37%组和0.65%组;全鱼粗脂肪含量呈降低趋势;饲料效率和蛋白质效率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2)不同有效磷水平饲料对全鱼水分、粗蛋白和肌肉水分、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磷含量均无显著影响。0.96%、1.22%和1.48%组全鱼粗灰分、磷含量和脊椎粗灰分、磷含量均显著高于0.37%组和0.65%组。(3)随饲料有效磷水平增加,实验鱼血清磷含量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均呈先升高后趋于平稳的趋势。0.96%、1.22%和1.48%组血清磷含量显著高于0.37%组和0.65%组,对照组的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低于其他组。(4)分别利用折线模型拟合分析实验鱼的增重率、全鱼磷含量和脊椎磷含量与饲料有效磷水平的相关性,得到饲料中适宜有效磷需要量分别为0.93%、1.02%和0.95%。综上所述,建议杂交鲟幼鱼饲料中有效磷添加水平为0.93%~1.02%为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鲟(Acipenser baerii♀×Acipenser schrenckii♂) 有效磷 生长性能 体成分 血清生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