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谈“和法”与脾胃 被引量:3
1
作者 李翌萌 栾雯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3期240-241,共2页
目的探讨"和法"与脾胃的关系。方法本文对中医治疗"八法"之"和法"的内涵进行了较深入的阐述,并从脾与胃的生理特点、发病机制等方面进行论述,两相印照,从而对"和法"在脾胃病中应用的理论依据... 目的探讨"和法"与脾胃的关系。方法本文对中医治疗"八法"之"和法"的内涵进行了较深入的阐述,并从脾与胃的生理特点、发病机制等方面进行论述,两相印照,从而对"和法"在脾胃病中应用的理论依据探讨。结论 "和法"与脾胃关系密切,应用广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法 脾胃 中医治法
下载PDF
升清降浊法与脂浊 被引量:12
2
作者 李翌萌 马超 白长川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9期224-224,共1页
脂浊致病是白长川教授近年提出的高脂血症中医辨证理论,本文从清、浊的概念出发,循序渐进,探讨了升清降浊法治疗脂浊病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升清降浊法 脂浊 中医基础
下载PDF
前置透明帽对结肠息肉检出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王彦斌 孙敏娴 +1 位作者 李翌萌 郑琦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5年第5期543-544,共2页
目的探讨肠镜前端安装透明帽对结肠息肉检出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普通电子结肠镜发现结肠息肉,并在1个月内由同一操作者行肠息肉内镜下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两组,A组以肠镜前端安装透明帽行复检及电切术,B组以普通肠镜行复检及电切... 目的探讨肠镜前端安装透明帽对结肠息肉检出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普通电子结肠镜发现结肠息肉,并在1个月内由同一操作者行肠息肉内镜下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两组,A组以肠镜前端安装透明帽行复检及电切术,B组以普通肠镜行复检及电切术。记录患者2次肠镜检查出的不同形态、大小的息肉数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A组42例发现漏诊息肉(息肉数56枚),B组8例发现漏诊息肉(息肉数10枚)。A,B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66枚漏诊息肉中,大小方面:直径<10 mm息肉55枚,≥10mm息肉11枚。A,B两组检查对不同大小息肉检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位置方面:肝,脾曲21枚,乙状结肠:26枚,其他19枚;A,B两组检查对不同位置检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电子结肠镜检查中结肠息肉有较高的漏诊率,且漏诊息肉大多数位于肠管迂曲部。肠镜前置透明帽可显著降低结肠息肉漏检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镜检查 结肠息肉 透明帽
下载PDF
慢性浅表性胃炎不同证型大鼠琥珀酸脱氢酶活性与细胞色素C含量对比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王丽 李翌萌 《环球中医药》 CAS 2015年第3期313-315,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浅表性胃炎(chronic superficial gastritis,CSG)脾虚与湿热证模型大鼠胃组织琥珀酸脱氢酶(succinate dehydrogenase,SDH)的活性及细胞色素C(cytochrome C,Cyt-C)的含量变化,从能量代谢的角度揭示CSG不同证候的实质。方法... 目的探讨慢性浅表性胃炎(chronic superficial gastritis,CSG)脾虚与湿热证模型大鼠胃组织琥珀酸脱氢酶(succinate dehydrogenase,SDH)的活性及细胞色素C(cytochrome C,Cyt-C)的含量变化,从能量代谢的角度揭示CSG不同证候的实质。方法用水杨酸钠溶液灌胃法复制大鼠单纯CSG模型,在此基础上,用小承气汤泻下法及饥饱失常法复制脾虚CSG模型;用肥甘辛辣饮食法复制湿热CSG模型,5周后,检测大鼠胃组织琥珀酸脱氢酶活性及细胞色素C含量。结果 SDH的含量为:湿热CSG组最高,而脾虚CSG组最低。脾虚CSG组与湿热CSG组分别与其他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胞浆中Cyt-C含量造模组均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其中脾虚CSG组最高,湿热CSG组次之,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SG不同证型大鼠胃组织SDH活性及Cyt-C含量的差异,提示同一疾病不同证型之间能量代谢状态的不同,湿热证相对于脾虚证能量代谢较亢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热证 脾虚证 琥珀酸脱氢酶 细胞色素C 慢性浅表性胃炎
下载PDF
白长川教授治疗萎缩性胃炎伴异型增生逆转经验 被引量:2
5
作者 马超 李翌萌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08年第6期6-7,共2页
关键词 萎缩性胃炎 老中医经验 辨证论治
下载PDF
白长川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经验
6
作者 李翌萌 白长川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 99,共1页
肠易激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以腹痛、腹泻、便秘或腹泻与便秘交替发作为主要症状.白长川临床以中医理论为基础,以辨证论治为指导,治疗该病,疗效显著.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中医药疗法 白长川 老中医经验
下载PDF
白长川谈中医药治疗Barrett食管 被引量:7
7
作者 李翌萌 阎超 白长川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年第8期1063-1066,共4页
Barrett食管(BE)是食管下段的鳞状上皮异生为柱状上皮的病理现象,如伴有肠上皮化生,则属于食管腺癌的癌前病变。现代医学对于BE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目前认为BE的发生与食管抗反流屏障障碍、食管酸清除能力下降、食管黏膜防御功能低... Barrett食管(BE)是食管下段的鳞状上皮异生为柱状上皮的病理现象,如伴有肠上皮化生,则属于食管腺癌的癌前病变。现代医学对于BE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目前认为BE的发生与食管抗反流屏障障碍、食管酸清除能力下降、食管黏膜防御功能低下及胃排空延迟等多种因素有关。治疗上以应用抑酸剂、促动力药、黏膜保护剂为主要手段,但疗程较长,并且疗效不尽如人意。随着生活环境、饮食结构等的改变,以及胃镜检查技术的发展普及,BE的检出率逐年增高。我国是食管癌的高发区,由于部分BE病例存在一定程度的恶性潜能,对于BE的诊治愈来愈被临床所重视。近年来,对BE的中医药诊治屡见报端。文章介绍了白长川教授应用中医药治疗BE的经验体会,并从现代医学与中医学相契合的角度对BE的发病机理、诊治等方面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RRETT食管 中西医结合 辨证论治 老中医经验
下载PDF
从中西医结合角度谈胃食管反流病中医辨治要点 被引量:8
8
作者 李翌萌 阎超 白长川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9期141-143,共3页
胃食管反流病是消化科多发病,西医药治疗常需维持治疗,长期应用PPIs抑酸剂,其中有部分患者会有进展为Barrett食管,甚而有发生食管腺癌的风险。中医药对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有确切疗效,但众家辨证、用药各有特点。该文从中西医结合角度出... 胃食管反流病是消化科多发病,西医药治疗常需维持治疗,长期应用PPIs抑酸剂,其中有部分患者会有进展为Barrett食管,甚而有发生食管腺癌的风险。中医药对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有确切疗效,但众家辨证、用药各有特点。该文从中西医结合角度出发,将胃食管反流病的西医病生理等与中医辨病、辨证相呼应,以此来探讨中医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标准化及科学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病 中西医结合 辨证论治 老中医经验
下载PDF
白长川教授谈溃疡性结肠炎中西医辨治 被引量:5
9
作者 李翌萌 阎超 白长川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10期81-85,共5页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病因尚不十分明确的直肠和结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目前尚没有方法能够治愈UC,而UC反复发作、难以长期有效缓解,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健康状态、寿命,并造成了巨大的社会消耗。近年来,应用中...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病因尚不十分明确的直肠和结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目前尚没有方法能够治愈UC,而UC反复发作、难以长期有效缓解,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健康状态、寿命,并造成了巨大的社会消耗。近年来,应用中医药治疗UC愈来愈受到医学界的重视。该文总结了白长川教授在应用中医药治疗UC的经验体会,并从现代医学与中医相契合的角度对UC的发病机理、诊治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以期对中医药治疗UC的理论、临床研究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中西医结合 辨证论治 老中医经验
下载PDF
因滞而病论脾胃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翌萌 王宝成 白长川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5期9-12,共4页
脾胃学说是中医脾胃病治疗的核心理论,医家传承李东垣的"内伤脾胃,百病由生"论述,多尊其温补升清。随着时代进步,自然、社会环境的变化,脾胃病的病因病机必然有所改变。笔者立足对当代脾胃病诊治规律和脾胃学说理论的思辨,首... 脾胃学说是中医脾胃病治疗的核心理论,医家传承李东垣的"内伤脾胃,百病由生"论述,多尊其温补升清。随着时代进步,自然、社会环境的变化,脾胃病的病因病机必然有所改变。笔者立足对当代脾胃病诊治规律和脾胃学说理论的思辨,首次提出"因滞而病"是当代脾胃病的核心病机。以期该文能对中医学理论的创新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胃学说 因滞而病 理论创新
下载PDF
和胃汤对FD患者的胃排空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1
作者 白长川 李吉彦 +5 位作者 丛振日 张文辉 马超 吴非 王庆莉 李翌萌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4期46-47,共2页
目的 :探讨和胃汤对FD患者的胃排空作用。方法 :采用X线胃内钡条排空率、胃电图节律的变化及检测胃动素、胃泌素水平。结果 :FD患者胃内钡条排空率较健康者有显著差异 (P <0 .0 1) ,经和胃汤治疗后有明显改善 ;FD患者与健康者比较其... 目的 :探讨和胃汤对FD患者的胃排空作用。方法 :采用X线胃内钡条排空率、胃电图节律的变化及检测胃动素、胃泌素水平。结果 :FD患者胃内钡条排空率较健康者有显著差异 (P <0 .0 1) ,经和胃汤治疗后有明显改善 ;FD患者与健康者比较其胃动素有显著差异 (P <0 .0 1) ,经和胃汤治疗后有明显提高 (P <0 .0 1) ,而胃泌素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 ,经和胃汤治疗后亦无明显差异 ;FD患者与健康者相比较 ,其餐前、餐后N %、B %、T %均有显著差异 (P <0 .0 1) ,经和胃汤治疗后有明显改变 (P <0 .0 1)。结论 :和胃汤对FD患者胃排空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胃汤 FD 胃排空 胃动素 胃泌素
下载PDF
中医辨证论治霉菌性食管炎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翌萌 白长川 《中医临床研究》 2019年第26期65-66,共2页
霉菌性食管炎(Candida Esophagitis,CE)多发生于免疫力低下人群,社区人群不规范用药导致本病的发病率有所升高。本文探讨了应用中医药方法治疗本病的经验,提出中医药治疗霉菌性食管炎的辨证要点,以期进一步提高中医药治疗霉菌性食管炎... 霉菌性食管炎(Candida Esophagitis,CE)多发生于免疫力低下人群,社区人群不规范用药导致本病的发病率有所升高。本文探讨了应用中医药方法治疗本病的经验,提出中医药治疗霉菌性食管炎的辨证要点,以期进一步提高中医药治疗霉菌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并期促进中医药在本病方面的进一步研究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霉菌性食管炎 中医药 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 老中医经验
下载PDF
基于“毒热”理论辨治感染性休克 被引量:7
13
作者 郜贺 王宝成 +1 位作者 李翌萌 白长川(指导)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8-101,I0030,共5页
介绍白长川教授治疗感染性休克的经验。从毒热辨析,因毒生热,毒热炽盛则粪毒、痰毒、瘀毒等诸毒内生,内外之毒相合,相兼为因,发为休克。因毒热壅盛,故病势急重多变,易生痉、厥、神昏之证,引发休克重症或危重症。分二期辨治感染性休克,... 介绍白长川教授治疗感染性休克的经验。从毒热辨析,因毒生热,毒热炽盛则粪毒、痰毒、瘀毒等诸毒内生,内外之毒相合,相兼为因,发为休克。因毒热壅盛,故病势急重多变,易生痉、厥、神昏之证,引发休克重症或危重症。分二期辨治感染性休克,即休克前期和休克期。休克前期毒热内扰、胃肠腑实、热耗营血、脉道涩滞、络脉瘀滞并存,毒热、粪毒、痰毒、瘀毒、药毒等诸毒混杂,清法、透法、泄法、扭转截断法等多法并治,减缓毒热之病势,防止休克的发生,促使疾病向愈;休克期急则治其标,治以回阳救逆、益气复脉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休克 毒热 白长川 名医经验
下载PDF
《伤寒论》中的方证辨证体系 被引量:13
14
作者 白长川 郜贺 +2 位作者 李翌萌 王宝成 阎超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3期1130-1134,共5页
张仲景传承发展《汉书·艺文志》中记载的医经七家和经方十一家,并论广汤液,合为《伤寒杂病论》十六卷,后世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部分。认为《伤寒论》中的方证辨证体系包括主方辨证、类方辨证、合方辨证、药证辨证、类... 张仲景传承发展《汉书·艺文志》中记载的医经七家和经方十一家,并论广汤液,合为《伤寒杂病论》十六卷,后世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部分。认为《伤寒论》中的方证辨证体系包括主方辨证、类方辨证、合方辨证、药证辨证、类证辨证和随证辨证(坏病、或然证、若然证)六类并对其进行了总结和梳理,从系统思维出发以促进对张仲景思维模式的认识与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论 金匮要略 方证辨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