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6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构的场所与集体意向——奥洛特卡索旧宅废墟的遗产场地干预及其适应性策略解析
1
作者 黄磊 李翔 《住宅科技》 2024年第1期9-16,共8页
场所精神是与特定场地有着根本性联系的空间品质,人们可以透过场所来认识、挖掘,再阐释地方具体的意义。然而在历史建成环境更新中,适应性再利用在重塑场所精神潜能方面缺乏深入研究。文章在回顾场所精神概念及其在建筑学、遗产保护等... 场所精神是与特定场地有着根本性联系的空间品质,人们可以透过场所来认识、挖掘,再阐释地方具体的意义。然而在历史建成环境更新中,适应性再利用在重塑场所精神潜能方面缺乏深入研究。文章在回顾场所精神概念及其在建筑学、遗产保护等领域研究的基础上,首先从理论层面讨论场所精神与适应性再利用的关系;接着以西班牙奥洛特古城卡索旧宅的废墟更新为例,通过对其复合立面、材料语言、场所结构的分析,归纳适应性再利用策略分别在文脉性、过程性和见证性3个维度上对场所精神的重塑;最后指出建筑师对适应性再利用的创新性实践,不仅巧妙地回应了现实的、场地的时空特质,并透过融合日常生活的文化基因,重新定义教堂的纪念性存在,为当代历史建成环境中的遗产场地干预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更新 公共空间 遗产场地 干预 适应性再利用 集体意向 场所精神
下载PDF
从方法研究到设计实践——李翔宁与袁烽的对话 被引量:1
2
作者 李翔 袁烽 《新建筑》 2014年第1期50-53,共4页
通过李翔宁与袁烽的对话,探究袁烽个人创作成长之路,深入剖析袁烽在实践建筑师和教师的双重身份下,对数字建构在教学与实践上作出的探索和示范意义,进而探讨中国当代建筑语境下的数字设计之涵义,以及其对建筑本体的影响。
关键词 数字设计 数字建构 建筑本体 当代性
下载PDF
李翔宁:互联网时代与当代中国建筑传媒 被引量:1
3
作者 李翔 欧雄全 《住区》 2017年第5期64-66,共3页
欧雄全(以下简称"欧"):李老师,首先感谢您接受访谈,今天我们要聊的话题是关于互联网时代的建筑传媒。随着时代的进步、互联网的普及,传统建筑媒体的受众群已经不单局限于专业人士,越来越为普通大众所熟知。近年来,以互联网为平台... 欧雄全(以下简称"欧"):李老师,首先感谢您接受访谈,今天我们要聊的话题是关于互联网时代的建筑传媒。随着时代的进步、互联网的普及,传统建筑媒体的受众群已经不单局限于专业人士,越来越为普通大众所熟知。近年来,以互联网为平台的新兴建筑媒体,如ArchDaily、谷德、有方、UED等,却在当今的建筑传播领域占据的话语权和影响力越来越大,您怎么看待这些新兴网络媒体的崛起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传媒 当代中国建筑 新兴网络 建筑理论 纸媒 传播领域 李老师 青年建筑师 受众
下载PDF
触媒、并生与适应:城市后工业地块居住再开发引导的工业遗产建筑再利用研究
4
作者 黄磊 李翔 《住宅科技》 2024年第5期39-45,共7页
近年来,工业遗产建筑通过保护与再利用方式积极融入后工业地块的居住再开发中。尽管“土地收储、挂牌交易、拆除新建”的模式无法保全没有历史身份的工业遗产建筑,但开发企业在局部已积极探索保护再利用与高密度开发相结合的平衡,在活... 近年来,工业遗产建筑通过保护与再利用方式积极融入后工业地块的居住再开发中。尽管“土地收储、挂牌交易、拆除新建”的模式无法保全没有历史身份的工业遗产建筑,但开发企业在局部已积极探索保护再利用与高密度开发相结合的平衡,在活化利用局部工业遗产建筑的同时,促进居住区开发模式的文化升级和整体增值。文章选取万科集团3个居住区开发项目为研究对象,将空间生产理论应用于工业遗产建筑形态演化的微观分析中,探讨后工业地块居住再开发与工业遗产建筑再利用在多重维度上的关联。研究指出,工业遗产建筑再利用的文化价值及其外部性在居住生产模式中具有示范意义,工业遗产建筑不仅通过再利用积极参与居住开发的叙事,也借由场地结构、时空秩序、关联性的建筑语言和材料语言,与高密度居住区之间形成高效互动;此外,遗产建筑再利用也面临公共性不足、符号化和绅士化等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遗产建筑 居住区再开发 适应性再利用 文化价值 交互建构
下载PDF
李翔宁自述
5
作者 李翔 《世界建筑》 2016年第5期72-72,共1页
我或许就是人们常说的"三同",即学士、硕士、博士学位都在同济获得。同济给我最大的教益是开放平等的学术心态和质疑权威的批判性思维。人们常说同济建筑有着包豪斯的传统,这源自同济和德国的渊源,也源自我们建筑系的主要创办人黄作... 我或许就是人们常说的"三同",即学士、硕士、博士学位都在同济获得。同济给我最大的教益是开放平等的学术心态和质疑权威的批判性思维。人们常说同济建筑有着包豪斯的传统,这源自同济和德国的渊源,也源自我们建筑系的主要创办人黄作燊先生是格罗庇乌斯的学生。事实上,黄先生就读的是格罗庇乌斯执教时的哈佛设计研究生院(GsD)。无论包豪斯也好,哈佛GSD也好,其共同的特征都是开放多元,敢开风气之先,突破传统的桎梏。这些或许也正是我对同济建筑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罗庇乌斯 包豪斯 开放多元 建筑系 建筑观 中国建筑师 博士学位 建筑专业 瓦尔特 人黄
下载PDF
“中国建造”展与当代中国建筑师群像图谱 被引量:1
6
作者 李翔 江嘉玮 《时代建筑》 2023年第1期40-44,共5页
文章通过简要回溯西方现代建筑理论纷繁复杂的门派和思想,结合其与中国建筑超过100年的“外来vs.本土”的对话过程,尝试为2022年“中国建造”展览建立一个基于当代中国建筑师群像的图谱。以建筑批评家查尔斯·詹克斯、亚历杭德罗... 文章通过简要回溯西方现代建筑理论纷繁复杂的门派和思想,结合其与中国建筑超过100年的“外来vs.本土”的对话过程,尝试为2022年“中国建造”展览建立一个基于当代中国建筑师群像的图谱。以建筑批评家查尔斯·詹克斯、亚历杭德罗·薛拉-波洛的图谱为例,文章论述并归纳了当代中国建筑师的思潮、立场、实践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建造 中国现代建筑 知识图谱 建筑思潮
下载PDF
艺术点亮城市——艺术事件赋能城市更新的实践与思考
7
作者 李翔 姚伟伟 《上海艺术评论》 2023年第6期31-33,共3页
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调研时强调关于未来在城市建设和城市面貌中更多引入艺术精神。在这一指引之下,当代中国如何在高品质城市建设与城市更新进程当中,通过空间策展和公共艺术实践来推进城市高品质提升。
关键词 城市更新 公共艺术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品质提升 城市面貌 实践与思考 高品质
下载PDF
工业遗存更新的人本主义与价值重构阅读上海华谊万创·新所 被引量:1
8
作者 于振雷 李翔 施季如 《时代建筑》 2023年第2期146-153,共8页
工业遗存更新是当下城市存量更新活化的重要内容,但因其自身所特有的巨大体量与空间尺度,在更新改造过程中容易忽略人的感受.当我们为旧工业建筑赋予新功能时,如何通过具体的设计手段体现人本主义的规划思想成为重要议题.文章简要回顾... 工业遗存更新是当下城市存量更新活化的重要内容,但因其自身所特有的巨大体量与空间尺度,在更新改造过程中容易忽略人的感受.当我们为旧工业建筑赋予新功能时,如何通过具体的设计手段体现人本主义的规划思想成为重要议题.文章简要回顾了人本主义的发展背景,从使用价值、场地价值、精神价值三个层面解读上海华谊万创·新所项目,分析如何通过人性化的设计手段实现工业遗存的价值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更新 工业遗存 人本主义 价值重构 华谊万创·新所
下载PDF
追问密斯奖中的“再-”——一种基于奖项案例库视角的研究
9
作者 高长军 李翔 邱嘉玥 《建筑遗产》 2023年第1期88-100,共13页
密斯·凡·德·罗欧洲建筑奖迄今已有30多年历史,历年整理发表的评奖概况、入围及获奖作品的资料库构成了一种观察地缘性建筑风向的全景视角。文章基于对资料库数据的研究、对基金会负责人的访谈和获奖案例分析,指出密斯奖... 密斯·凡·德·罗欧洲建筑奖迄今已有30多年历史,历年整理发表的评奖概况、入围及获奖作品的资料库构成了一种观察地缘性建筑风向的全景视角。文章基于对资料库数据的研究、对基金会负责人的访谈和获奖案例分析,指出密斯奖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欧洲建筑的集体状态,同时也反映出欧洲建筑近年来从关注建筑个体话题到关注城市议题乃至历史建成环境的转向;文章注意到提名和获奖作品中日益增多的各种“再-”利用设计,通过代表性案例进一步说明这种转向包含着如何在遗产语境中理解可持续性、日常化、新与旧、历史的过程等问题,以及欧洲建筑师尝试提供的多样、当代的设计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斯·凡·德·罗欧洲建筑奖 城市议题 “再-” 再利用 遗产 可持续性
下载PDF
解体与重构 解读矶崎新在策展实践中对“日本性”表达的探索
10
作者 支小咪 李翔 《时代建筑》 2023年第6期74-80,共7页
文章基于国际视野对矶崎新在各领域与“日本性”的密切关系进行了梳理,同时以在西方反响热烈的、由矶崎新担任主策展人的三个文化展为线索,解读在这些展览中矶崎新所带来的那些远远超越建筑本身的文化与思想实践,回溯与反思他对“日本... 文章基于国际视野对矶崎新在各领域与“日本性”的密切关系进行了梳理,同时以在西方反响热烈的、由矶崎新担任主策展人的三个文化展为线索,解读在这些展览中矶崎新所带来的那些远远超越建筑本身的文化与思想实践,回溯与反思他对“日本性”的解体与重构,并探寻矶崎新的思想对“中国性”的启发与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矶崎新 日本性 国际视野 策展实践
下载PDF
建筑与民俗——建筑空间的文化人类学探讨 被引量:9
11
作者 张晓春 李翔 《华中建筑》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28-29,共2页
面对我国地域习俗和文化传统正悄悄消失的危险,文章以文化人类学的视角,审视建筑空间,认为建筑环境、都市的多种选择性源自于不同的民俗文化。建筑空间和民俗文化之间存在着互相影响和同构的关系。
关键词 文化人类学 建筑空间 乡土建筑 环境 民俗 建筑
下载PDF
展·城:大型公共艺术事件与城市文化更新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翔 姚微微 《上海城市规划》 2014年第6期82-84,共3页
21世纪城市的竞争,除了就业机会和经济发展水平的竞争,城市的舒适度也是非常重要的方面,而舒适度包括这个城市所能提供的文化艺术享受。上海作为新文化大都市,要想吸引世界500强精英群体在沪安居,除了经济基础之外,还要不断有惊... 21世纪城市的竞争,除了就业机会和经济发展水平的竞争,城市的舒适度也是非常重要的方面,而舒适度包括这个城市所能提供的文化艺术享受。上海作为新文化大都市,要想吸引世界500强精英群体在沪安居,除了经济基础之外,还要不断有惊喜和“意外”,这个“意外”需要城市经营者、建筑师、艺术家等一起创造。生活在此的居民不仅需要获得知识与信息,更重要的是要获得感受与体验。大型公共艺术事件往往可以激发城市的活力,以下举5个重要案例来说明大型文化事件对城市文化更新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文化 公共艺术 事件 经济发展水平 就业机会 文化艺术 舒适度 大都市
下载PDF
我们的乡村 关于2018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中国国家馆的思考 被引量:13
13
作者 张晓春 李翔 《时代建筑》 2018年第5期68-75,共8页
文章介绍了第16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中国国家馆的主题展览——"我们的乡村",该展览呈现了近十多年来中国建筑师的乡村建筑实践作品。文章指出,建筑师或艺术家的建造实践,已经不再停留于在乡村环境中一次性地做出一个富有个性... 文章介绍了第16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中国国家馆的主题展览——"我们的乡村",该展览呈现了近十多年来中国建筑师的乡村建筑实践作品。文章指出,建筑师或艺术家的建造实践,已经不再停留于在乡村环境中一次性地做出一个富有个性的好作品,而是尝试延伸为一系列多角度、多层次的建造行动和社会活动来持续性地参与乡村环境的改造、乡村经济的发展、产业的转型乃至文化的复兴;不仅完成空间环境的重建,某种程度上,更包含了对"乡土建造"观念的"重建",激发了对乡村问题的反思。这是一个既向乡村输出、又向乡村学习的过程,绝非仅是一波建设热潮,而是早已成为一种经济的、社会的和文化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8威尼斯建筑双年展 中国国家馆 乡村重建 乡村复兴
下载PDF
建筑评论 被引量:2
14
作者 青锋 方振宁 +6 位作者 冯路 葛明 李翔 鲁安东 唐克扬 张昕楠 周榕 《世界建筑》 2018年第1期122-125,共4页
大海与虚无方振宁建筑及艺术评论家我喜欢大海,一个是自然的海,另一个是绘画中的海。每次见到自然的海,都有另一个大海的世界在我脑海中出现,那就是19世纪德国早期浪漫主义风景画家卡斯帕·大卫·弗里德里希(Caspar David Frie... 大海与虚无方振宁建筑及艺术评论家我喜欢大海,一个是自然的海,另一个是绘画中的海。每次见到自然的海,都有另一个大海的世界在我脑海中出现,那就是19世纪德国早期浪漫主义风景画家卡斯帕·大卫·弗里德里希(Caspar David Friedrich,1774-1840)所画的大海,其中最著名、给我启示最大的作品,就是他在1809年所画的油画“海边的僧侣”。2017年6月,在我离开柏林的最后一天的下午,我来到柏林博物馆的老博物馆的三层常设陈列弗里德里希绘画的展厅,第一次看到这幅名作的原作,有着按耐不住的激动。我是20多年前阅读一本日文版的美国美术史家和策展人罗布特·罗森布卢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评论 艺术评论 浪漫主义 博物馆 大海 美术史 日文版 自然
下载PDF
威尼斯建筑双年展展示空间的演变与利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任少峰 李翔 《南方建筑》 2012年第3期42-44,共3页
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作为世界最为重要的建筑展览之一,其成功不仅在于先锋建筑理念的推广与优秀建筑师的参与,同样包括其对建筑展示空间与场地的利用。本文通过两个侧面对这一问题进行阐释。首先通过场地与场馆演变的介绍说明其对历史空间... 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作为世界最为重要的建筑展览之一,其成功不仅在于先锋建筑理念的推广与优秀建筑师的参与,同样包括其对建筑展示空间与场地的利用。本文通过两个侧面对这一问题进行阐释。首先通过场地与场馆演变的介绍说明其对历史空间的利用所产生的独特场所特征;同时通过对策展理念的分析阐述其对展示空间应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尼斯建筑双年展 展示空间 策展
下载PDF
自然建造与风景中的建筑:一种价值的维度 被引量:7
16
作者 李翔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34-39,共6页
建筑是风景中一种独特的存在。"风景"在建筑学语境中应被拓展为更广义的"景观",当代建筑和城市研究与景观已形成多重维度的互动,中外建筑师与艺术家在创作实践和理论研究中表达出不同的自然建造观念和思考,既有对... 建筑是风景中一种独特的存在。"风景"在建筑学语境中应被拓展为更广义的"景观",当代建筑和城市研究与景观已形成多重维度的互动,中外建筑师与艺术家在创作实践和理论研究中表达出不同的自然建造观念和思考,既有对自然哲学的追求,也有对自然资源和风景的利用。景观与建筑、城市之间形成了一种共构的复杂关系。从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艺术与自然关系的双重关照出发,尝试论述将一种更深入的自然观作为价值的维度引领当代设计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自然 建造 建筑
下载PDF
对话坂本一成:认知建筑 被引量:4
17
作者 郭屹民 坂本一成 +8 位作者 王骏阳 王方戟 李翔 丁沃沃 葛明 李凯生 大舍 柳亦春 李斌 《建筑师》 2010年第4期83-93,共11页
李翔宁:今天晚上非常高兴我们在这里齐聚一堂。今天在场有多位当代中国非常重要的建筑师.建筑理论家和建筑教育家。他们都是当代中国建筑界非常重要的思想力量。当然更为重要的是.我们今天非常荣幸地邀请到了东京工业大学的坂本一成... 李翔宁:今天晚上非常高兴我们在这里齐聚一堂。今天在场有多位当代中国非常重要的建筑师.建筑理论家和建筑教育家。他们都是当代中国建筑界非常重要的思想力量。当然更为重要的是.我们今天非常荣幸地邀请到了东京工业大学的坂本一成”’教授。正如大家所知.坂本教授作为同济大学引资讲席教授在这里进行两个月的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理论 对话 东京工业大学 当代中国 同济大学 教育家 建筑师 建筑界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自我效能潜类别与体力活动阶段的关系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林 阚吟诗 +2 位作者 李翔 房丽 张瑜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3-27,共5页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自我效能的潜在类别,分析其与体力活动行为阶段的关系,为制订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运动自我效能量表、国际体力活动问卷和体力活动阶段算法对315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采用...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自我效能的潜在类别,分析其与体力活动行为阶段的关系,为制订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运动自我效能量表、国际体力活动问卷和体力活动阶段算法对315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采用潜在剖面分析对运动自我效能进行特征分类,通过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体力活动行为阶段的影响因素。结果患者运动自我效能得分45.52±19.78,运动自我效能分为4个类别,高组、中高组、中低组、低组分别占18.1%、30.1%、34.0%和17.8%。糖尿病病程和自我效能潜在类别是体力活动变化阶段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运动自我效能是体力活动行为阶段的重要预测因子,应根据患者自我效能类别给予针对性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体力活动 运动 自我效能 潜类别 潜在剖面分析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从都市到乡村:建造一种新的传统 被引量:7
19
作者 李翔 《新建筑》 2017年第3期14-17,共4页
过去的二十年间,中国经济大发展的背景给这一代建筑师提供了一种特殊的契机——从中国独特的文化特征和过去的建造传统当中寻找新的当代样式。分别从中国城市的建造演进、建筑师的乡村实践、数字化建造的发展等几个方面进行讨论,指出当... 过去的二十年间,中国经济大发展的背景给这一代建筑师提供了一种特殊的契机——从中国独特的文化特征和过去的建造传统当中寻找新的当代样式。分别从中国城市的建造演进、建筑师的乡村实践、数字化建造的发展等几个方面进行讨论,指出当代中国的建筑实践以多元的状态和深刻的认识,逐渐推动着整个建筑专业及人员乃至普罗大众对于传统的有批判性和创新性的再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国建筑 建筑形式 建造传统 城市 乡村 演进 趋势
下载PDF
建筑展览:当代建筑文化的推进器 被引量:5
20
作者 李翔 曹晓弘 +1 位作者 姜爽 任少峰 《建筑创作》 2016年第4期74-79,共6页
一、国际现当代建筑展览的历史发展综述在今天的信息化时代人们置身于各种媒介的包围中,各种信息的传播以及信息间的无限广阔的影响和联系在瞬间就可以发生。而在几十年前,展览对于人们获知信息,或者说对一种新兴事物的传播有着不可替... 一、国际现当代建筑展览的历史发展综述在今天的信息化时代人们置身于各种媒介的包围中,各种信息的传播以及信息间的无限广阔的影响和联系在瞬间就可以发生。而在几十年前,展览对于人们获知信息,或者说对一种新兴事物的传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现代先锋建筑运动一百余年的历史中,各种各样的展览是先锋派建筑师活动的主要舞台,现代建筑和现代建筑的开创者们在早年也同样活跃于各种展览的舞台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理论 先锋派 策展人 中国当代建筑 博物馆建筑 现代主义建筑 现代艺术博物馆 中国馆 超级工作室 巴拉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