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氮负荷对短程反硝化耦合厌氧氨氧化生物膜系统脱氮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9
1
作者 彭永臻 王锦程 +2 位作者 李翔晨 杜睿 刘莹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367-1376,共10页
短程反硝化作为厌氧氨氧化反应基质亚硝酸盐(NO_(2)^(-)-N)获取的新途径,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短程反硝化与厌氧氨氧化耦合的污水脱氮工艺具有重要应用潜力.然而,城市污水基质浓度较低且波动频繁,有效实现厌氧氨氧化菌持留与富集是该工... 短程反硝化作为厌氧氨氧化反应基质亚硝酸盐(NO_(2)^(-)-N)获取的新途径,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短程反硝化与厌氧氨氧化耦合的污水脱氮工艺具有重要应用潜力.然而,城市污水基质浓度较低且波动频繁,有效实现厌氧氨氧化菌持留与富集是该工艺稳定脱氮的关键.针对上述问题,构建了基于生物膜的短程反硝化耦合厌氧氨氧化工艺,采用2种结构不同的生物填料为载体,对比系统长期脱氮性能,重点考察氮负荷降低过程中系统氮素转化规律及菌群活性变化,深入分析生物膜胞外聚合物(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EPS)产生特性.结果表明,以含氨氮(NH_(4)^(+)-N)与硝酸盐氮(NO_(3)^(-)-N)废水为处理对象,乙酸钠为有机碳源,分别采用聚氨酯海绵填料(R1)和聚乙烯空心环填料(R2)成功构建了短程反硝化耦合厌氧氨氧化生物膜系统.进水NH_(4)^(+)-N与NO_(3)^(-)-N由150 mg/L逐渐降低至50 mg/L、氮负荷由0.6 kg/(m^(3)·d)降为0.2 kg/(m^(3)·d)时,R1和R2维持高效稳定脱氮,低负荷阶段平均总氮(TN)去除率分别为87.6%和83.6%.厌氧氨氧化作用始终为主要脱氮途径,其占两系统TN去除的贡献率分别高达98.2%和97.4%.生物膜短程反硝化速率随氮负荷减少而降低,但高NO_(2)^(-)-N积累特性未受影响,R1系统NO_(2)^(-)-N积累效率达到95.1%且高于R2(89.8%),其厌氧氨氧化活性降低程度小于R2,表明聚氨酯填料更适合低负荷下该工艺长期运行.低负荷下微生物分泌更多EPS,蛋白质含量增加有助于系统应对氮负荷变化.综上,短程反硝化耦合厌氧氨氧化生物膜工艺处理低基质废水时具有稳定高效的重要优势,为解决厌氧氨氧化应用的瓶颈问题提供了新方法,具有研究意义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程反硝化 厌氧氨氧化 生物膜 氮负荷 胞外聚合物(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 EPS) 生物脱氮
下载PDF
为耦合厌氧氨氧化产生NO2^-的城市污水中试研究 被引量:18
2
作者 彭永臻 范泽里 +3 位作者 杜睿 李翔晨 史彦伟 曹之淇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29-337,共9页
厌氧氨氧化技术因其节省曝气能耗和有机碳源等突出优势,被认为是迄今为止最经济高效的污水脱氮工艺.然而该技术尚未实现主流城市污水处理的工程化应用,其瓶颈在于厌氧氨氧化所需基质亚硝酸盐(NO2^-)难以稳定获取.目前普遍采用的短程硝... 厌氧氨氧化技术因其节省曝气能耗和有机碳源等突出优势,被认为是迄今为止最经济高效的污水脱氮工艺.然而该技术尚未实现主流城市污水处理的工程化应用,其瓶颈在于厌氧氨氧化所需基质亚硝酸盐(NO2^-)难以稳定获取.目前普遍采用的短程硝化方法在主流条件下难以维持稳定的NO2^-积累.短程反硝化是指将废水中的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NO3^-→NO2^-)的过程.短程反硝化技术具有长期稳定的NO2^-积累特性,反应速率快,节省有机碳源,是为厌氧氨氧化菌提供底物NO2^-的新途径.基于此,本研究通过中试规模试验研究验证短程反硝化为厌氧氨氧化提供底物NO2^-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接种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具有一定的短程反硝化潜势,以城市污水及其硝化液为进水,通过对进水比例和水力停留时间(hydraulic retention time,HRT)等参数进行调控,成功启动了短程反硝化系统.长期试验结果表明,短程反硝化产生NO2^-的性能逐渐提高,NO3-还原为NO2^-的转化率(nitrate translation rate,NTR)高于75%,且在低温(13.7~16.2℃)条件下仍具有较高的产亚硝酸盐性能,低温阶段平均NTR可达62.3%.本研究为解决城市污水厌氧氨氧化脱氮过程底物NO2^-难以稳定获取的问题提供了思路和方法,对短程反硝化耦合厌氧氨氧化技术在城市污水处理领域的推广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和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氨氧化 短程反硝化 城市污水 水力停留时间(HRT) 产亚硝酸盐性能 转化率(NTR)
下载PDF
最大离差与熵法在导弹预警系统作战效能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李翔晨 《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84-288,共5页
针对目前导弹预警系统作战效能评估指标体系主观性较强、无法量化的问题,通过分析系统主要情报产品的技战术指标,构建导弹预警系统作战效能评估指标体系。参考现有效能评估指标体系权值确定方法,运用最大离差与熵法对效能指标权值进行... 针对目前导弹预警系统作战效能评估指标体系主观性较强、无法量化的问题,通过分析系统主要情报产品的技战术指标,构建导弹预警系统作战效能评估指标体系。参考现有效能评估指标体系权值确定方法,运用最大离差与熵法对效能指标权值进行确定。同时,通过仿真实验数据,结合定量分析,比较了熵权法、最大离差法、最大离差与熵法三种方法之间的异同,验证了最大离差与熵法在导弹预警系统作战效能评估中的可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大离差与熵 熵权法 最大离差 效能评估 导弹预警系统
下载PDF
基于最大离差与熵法的弹道导弹威胁度评估
4
作者 李翔晨 张亦弛 《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84-488,共5页
弹道导弹威胁度评估是导弹预警系统工作流程中的重要一环。针对多方向多批次导弹来袭的复杂作战场景特点,对影响弹道导弹威胁度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建立弹道导弹威胁度评估指标体系。参考现有威胁度评估指标体系权值确定方法,运用最大... 弹道导弹威胁度评估是导弹预警系统工作流程中的重要一环。针对多方向多批次导弹来袭的复杂作战场景特点,对影响弹道导弹威胁度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建立弹道导弹威胁度评估指标体系。参考现有威胁度评估指标体系权值确定方法,运用最大离差与熵法对弹道导弹威胁度评估指标进行权值确定。通过仿真实验进行定量分析,验证了最大离差与熵法在弹道导弹威胁度评估中的可用性。对支撑导弹预警系统进一步优化发展具有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大离差与熵 弹道导弹 威胁度评估 导弹预警系统
下载PDF
基于信息熵的谣言信息度量方法 被引量:5
5
作者 陈曦 李翔晨 +1 位作者 李炜 楼宗元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413-417,共5页
在对谣言传播机制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如何根据谣言传播者的各种特征对谣言信息以及传播情况进行有效地度量,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针对此问题,以地震谣言消息为例,提出了谣言消息的量化方法,并对谣言传播中个体的属性进行分类.在此基础上... 在对谣言传播机制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如何根据谣言传播者的各种特征对谣言信息以及传播情况进行有效地度量,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针对此问题,以地震谣言消息为例,提出了谣言消息的量化方法,并对谣言传播中个体的属性进行分类.在此基础上,利用信息熵原理定义了不同类型的谣言信息熵,并通过对谣言传播计算机仿真结果的熵值分析,验证了谣言信息度量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熵 信息度量 度量方法 地震谣言 谣言传播机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