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观察沙格列汀治疗老年糖尿病肾病对外周血TNF-α、IL-1和IL-6水平以及外周血单核细胞PI3K、Akt的磷酸化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许昌市中心医院60例早期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比较治疗前后对照组和实验组各项指标变化。另外,沙格列汀治疗...目的观察沙格列汀治疗老年糖尿病肾病对外周血TNF-α、IL-1和IL-6水平以及外周血单核细胞PI3K、Akt的磷酸化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许昌市中心医院60例早期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比较治疗前后对照组和实验组各项指标变化。另外,沙格列汀治疗8周后观察临床各项指标包括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 A1 c)、24 h尿白蛋白量(24 h UPro)和血肌酐(Cr),以及血浆中TNF-α、IL-6和IL-1水平。同时,检测外周血提取的单核细胞的PI3K和Akt的磷酸化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外周血清空腹血糖水平显著下降(P<0.05),同时Hb A1 c显著下降(P<0.05),24 h UPro显著下降(P<0.05),血肌酐(Cr)水平显著降低(P<0.05);另外,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血浆中炎症因子TNF-α、IL-6和IL-β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外周血提取的单核细胞中PI3K的磷酸化水平和Akt表达水平也显著升高(P<0.05)。结论沙格列汀治疗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可显著降低Hb A1 c、24 h UPro和Cr,进而改善肾功能,同时可降低外周血TNF-α、IL-6和IL-1β水平,缓解外周炎症免疫反应,并显著上调外周血单核细胞的PI3K和Akt磷酸化水平。沙格列汀在改善外周血高血糖状态时,进一步恢复PI3K/Akt磷酸化活化水平,参与抑制炎症反应。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所致缺血性脑血管病板块形成过程中血脂组分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在该院住院并接受治疗的300例T2DM患者,分为两组各150例。比较两组患者血糖和血脂等实验指标的差异;采用回归分析法分析...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所致缺血性脑血管病板块形成过程中血脂组分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在该院住院并接受治疗的300例T2DM患者,分为两组各150例。比较两组患者血糖和血脂等实验指标的差异;采用回归分析法分析缺血性脑血管病斑块的形成是否与血糖和血脂组分的变化有关。结果两组患者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以及甘油三酯(TG)相比差异显著(P<0.05);患者的年龄、病程、空腹血糖(FPG)、体质量指数(BMI)、收缩压(SBP)以及血脂成分中的TC、FPG、餐后2 h血糖(2 h PG)、HDL-C、LDL-C和TG均明显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脂成分中仅有HDL-C是缺血性脑血管病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观察组发生脑梗死的概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患者的血脂成分在T2DM所致缺血性脑血管病斑块形成过程中有重要作用,其中血脂成分中的TC、FPG、2 h PG、HDL-C、LDL-C和TG均与斑块形成有关,且HDL-C过低是其斑块形成的高危因素;此外,缺血性脑血管斑块的形成会使脑梗死的发生率提高,提示应调节患者的血脂以避免不良并发症的发生。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观察沙格列汀治疗老年糖尿病肾病对外周血TNF-α、IL-1和IL-6水平以及外周血单核细胞PI3K、Akt的磷酸化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许昌市中心医院60例早期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比较治疗前后对照组和实验组各项指标变化。另外,沙格列汀治疗8周后观察临床各项指标包括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 A1 c)、24 h尿白蛋白量(24 h UPro)和血肌酐(Cr),以及血浆中TNF-α、IL-6和IL-1水平。同时,检测外周血提取的单核细胞的PI3K和Akt的磷酸化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外周血清空腹血糖水平显著下降(P<0.05),同时Hb A1 c显著下降(P<0.05),24 h UPro显著下降(P<0.05),血肌酐(Cr)水平显著降低(P<0.05);另外,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血浆中炎症因子TNF-α、IL-6和IL-β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外周血提取的单核细胞中PI3K的磷酸化水平和Akt表达水平也显著升高(P<0.05)。结论沙格列汀治疗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可显著降低Hb A1 c、24 h UPro和Cr,进而改善肾功能,同时可降低外周血TNF-α、IL-6和IL-1β水平,缓解外周炎症免疫反应,并显著上调外周血单核细胞的PI3K和Akt磷酸化水平。沙格列汀在改善外周血高血糖状态时,进一步恢复PI3K/Akt磷酸化活化水平,参与抑制炎症反应。
文摘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所致缺血性脑血管病板块形成过程中血脂组分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在该院住院并接受治疗的300例T2DM患者,分为两组各150例。比较两组患者血糖和血脂等实验指标的差异;采用回归分析法分析缺血性脑血管病斑块的形成是否与血糖和血脂组分的变化有关。结果两组患者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以及甘油三酯(TG)相比差异显著(P<0.05);患者的年龄、病程、空腹血糖(FPG)、体质量指数(BMI)、收缩压(SBP)以及血脂成分中的TC、FPG、餐后2 h血糖(2 h PG)、HDL-C、LDL-C和TG均明显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脂成分中仅有HDL-C是缺血性脑血管病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观察组发生脑梗死的概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患者的血脂成分在T2DM所致缺血性脑血管病斑块形成过程中有重要作用,其中血脂成分中的TC、FPG、2 h PG、HDL-C、LDL-C和TG均与斑块形成有关,且HDL-C过低是其斑块形成的高危因素;此外,缺血性脑血管斑块的形成会使脑梗死的发生率提高,提示应调节患者的血脂以避免不良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