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永留人间影与情——《历史不会忘记》影展略记
- 1
-
-
作者
李翼振
-
出处
《中国记者》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32-33,共2页
-
文摘
时光流逝,新闻摄影作品用真实的形象,生动地记录了长河般的历史的瞬间,其景其情使人们永远受到启迪、鼓舞和教益。历史的真实,通过摄影艺术的魅力,催人奋发前进! 年前,中国老摄影记者联谊会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历史不会忘记——已故摄影记者作品联展》。络绎不绝的参观人群进入展厅,逐一观赏陈列着130多位已故优秀摄影记者当年拍摄的160多幅珍贵照片。人们深深为这些记录中华儿女悲壮、豪迈。
-
关键词
摄影记者
摄影作品
新闻摄影工作
珍贵照片
影展
志愿军
八路军
留言簿
摄影采访
天安门城楼
-
分类号
J419.1
[艺术—摄影艺术]
-
-
题名上甘岭前线报道回顾(续)
- 2
-
-
作者
李翼振
-
出处
《中国记者》
北大核心
1993年第7期48-49,共2页
-
文摘
(四) 我高射炮兵在上甘岭前线对空作战取得了很大胜利。我在采写了步兵强大反击的战斗报道后,接着就去采访高炮部队打击敌机的战斗情况。我先找炮兵作战室副主任靳钟同志,他也是我的老熟人,热情而生动地向我介绍上甘岭击落击伤敌机的战例战绩。这些已编写成新闻发出。随后我又赶到高射炮阵地深入采访。夜色苍茫中,我与同行的一位参谋在崎岖山道上行进。路上影影绰绰,志愿军战士和朝鲜老乡肩扛弹药箱,一个挨一个向前运送。人流中还有朝鲜妇女,她们头顶子弹箱,衣衫飘拂,同男子汉一样,勇敢地朝前方迈进。当夜,我到了五圣山上我军高射炮阵地。这是敌机轰炸扫射的重要目标。高炮阵地周围,弹痕累累。
-
关键词
高炮部队
高炮阵地
副军长
炮兵作战
杨得志
李德生
金城反击战
秦基伟
副司令员
参战部队
-
分类号
G214.2
[文化科学—新闻学]
-
-
题名记者笔墨写真情——李普著《记刘帅》读后
- 3
-
-
作者
李翼振
-
出处
《中国记者》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0期52-53,共2页
-
文摘
李普同志是新闻界的老前辈,当年任《新华日报》和新华总社特派记者,跟随刘(伯承)邓(小平)大军强渡黄河,激动人心地报道人民解放军揭开大反攻的序幕,胜利信息传遍中外。刘伯承元帅是“军事的奇才”,这是朱德总司令对他的评价。陈毅同志也曾以“论兵新孙吴”的诗句称颂刘帅。李普作为随军记者曾在刘邓部队生活将近两年,经常在刘邓身边亲聆教诲。这几年。
-
关键词
记刘帅
强渡黄河
部队生活
《新华日报》
陈毅同志
朱德总司令
无所不谈
孙吴
第三天
华北解放区
-
分类号
G214.2
[文化科学—新闻学]
-
-
题名上甘岭前线报道回顾
- 4
-
-
作者
李翼振
-
机构
新华社对外部
-
出处
《中国记者》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30-31,共2页
-
文摘
上甘岭战役自1952年10月14日开始至11月25日结束,历时43天。12月18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祝贺上甘岭前线我军的伟大胜利》的社论。社论说:“侵朝美军在金化以北上甘岭发动的自吹为一年来最猛烈的攻势,已经被英勇的朝、中人民军队彻底击碎了。我军在上甘岭一个半月的战斗中,歼灭敌军25000多名,缴获和消耗敌人大批军用物资。我们谨向上甘岭牺牲的烈士们致永恒的悼念,谨向上甘岭前线的英雄部队和战斗英雄们致以崇高的敬礼。” 40年前。
-
关键词
侵朝美军
秦基伟
崔建功
值班参谋
黄继光
战争回忆录
谷景生
杨得志
副司令员
向守志
-
分类号
G214.2
[文化科学—新闻学]
-
-
题名淮海前线采访散记
- 5
-
-
作者
李翼振
-
出处
《中国记者》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45-47,共3页
-
文摘
解放战争形势发展迅速。1948年10月,我参加解放郑州的报道工作。11月,我即离郑州赴淮海前线。其时,华东野战军已经揭开淮海大战的序幕,被围的国民党黄伯韬兵团即将全部就歼,徐州临近解放,蒋介石急电远在豫南的黄维兵团火速东驰救援。黄维兵团是蒋介石嫡系中的精锐部队,自恃武器装备好,机械化程度高,不可一世,从河南到安微,直向徐州方向扑来。我中原野战军奉命参加淮海决战。
-
关键词
淮海大战
黄维兵团
黄伯韬
廖运周
中原野战军
吴绍周
双堆集
袋形阵地
起义部队
徐州城
-
分类号
G214.2
[文化科学—新闻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