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型种植支抗对上颌前突畸形患者矫治效果及咀嚼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1
作者 李联钦 杨曾 《海南医学》 CAS 2018年第5期720-722,共3页
目的探讨微型种植支抗对上颌前突畸形患者矫治效果及咀嚼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南充市营山县人民医院收治上颌前突畸形患者5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口外支抗矫治方法... 目的探讨微型种植支抗对上颌前突畸形患者矫治效果及咀嚼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南充市营山县人民医院收治上颌前突畸形患者5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口外支抗矫治方法,观察组采用微型种植支抗矫治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头影影像资料、咀嚼功能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上颌突度(SNA)、上颌中切牙与前颅底相对倾斜度(U1-SN)、颌凸角(NA-PA)、上齿槽座点A至鼻根N与眼耳平面垂直距离(Nv)(A-Nv)、上颌切中相突度(U1-NP)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咬合力和咀嚼效率分别为(150.62±20.12)1bs、(90.56±10.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25.35±14.36)1bs、(80.35±9.1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型种植支抗有助于改善上颌前突畸形患者前突面型,提高咀嚼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前突畸形 微型种植支抗 三维影像 咀嚼功能
下载PDF
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临床中的应用 被引量:24
2
作者 李联钦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1年第30期45-45,共1页
目的: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临床中的应用。方法:选择需要强支抗的患者15例,共计26枚微型种植体,植入微型钛钉种植体进行治疗。结果:本组15例患者经过9个月的治疗,患者耐受了微型种植体,矫治结束后正畸患者上中切牙倾角差:27.61°... 目的: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临床中的应用。方法:选择需要强支抗的患者15例,共计26枚微型种植体,植入微型钛钉种植体进行治疗。结果:本组15例患者经过9个月的治疗,患者耐受了微型种植体,矫治结束后正畸患者上中切牙倾角差:27.61°±7.10°,上中切牙凸距差4.01mm±1.61mm,磨牙位移371±0.32,均达到了正常的覆牙合、覆盖,面形良好,无感染、无明显不适感。结论:微型种植体能可以作为稳定的骨性正畸支抗,本法治疗口腔正畸操作简单、方便,疗效显着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根吸收 种植支抗 口腔正畸
下载PDF
正畸治疗后牙釉质脱矿38例 被引量:3
3
作者 李联钦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2年第8期47-48,共2页
目的探讨正畸固定矫治后牙釉质脱矿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收集我院2008年2月至2011年11月治疗的74例,采用方丝弓固定矫治技术进行治疗,对其疗效进行回顾性观察。结果 74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发生牙釉质脱矿现象38例,牙釉质脱矿发病率... 目的探讨正畸固定矫治后牙釉质脱矿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收集我院2008年2月至2011年11月治疗的74例,采用方丝弓固定矫治技术进行治疗,对其疗效进行回顾性观察。结果 74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发生牙釉质脱矿现象38例,牙釉质脱矿发病率为51.35%,其中男21例,女17例,在74例患者1456颗牙齿中发生釉质脱矿213颗,其中上颌牙740颗,发生釉质脱矿122颗,发生率为16.5%,下颌牙716颗,发生釉质脱矿91颗,发生率为12.7%,总发生率为14.6%。结论正畸固定矫治引起的牙釉质脱矿应引起重视,降低或避免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 固定矫治器 牙釉质脱矿
下载PDF
平面导板矫治深覆(牙合)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李联钦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年第26期114-115,共2页
目的:研究上颌前牙平面导板在矫治深覆的作用,以进一步总结经验,提高临床治疗疗效。方法:应用平面导板矫治患者8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纯使用固定矫治技术,观察组采用上颌前牙平面导板进行矫治。结果:对照组前牙覆... 目的:研究上颌前牙平面导板在矫治深覆的作用,以进一步总结经验,提高临床治疗疗效。方法:应用平面导板矫治患者8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纯使用固定矫治技术,观察组采用上颌前牙平面导板进行矫治。结果:对照组前牙覆时间6.1±1.2分钟,打开咬颌时间5.2±1.5个月,矫治结束时间18.2±3.9个月。观察组前牙覆合时间5.8±1.2分钟,打开咬时间2.9±1.1个月,矫治结束时间13.9±3.0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治疗前曲角88.61°±3.61°,治疗后87.99°±4.32°;Z角治疗前72.9°±7.59°,治疗后69.12°±7.56°,颈凸角治疗前85.24°±5.98°,治疗后83.65°±5.73°,下唇缘点到E线治疗前0.05±0.03mm,治疗后0.04±0.02mm,上唇缘点到E线治疗前0.26±0.14mm,治疗后0.26±0.16mm;对照组曲角88.60°±3.60°,治疗后86.72°±4.13°;Z角治疗前73.0°±7.60°,治疗后68.11°±7.34°,颈凸角治疗前85.31°±5.65°,治疗后82.13°±5.21°,下唇缘点到E线治疗前0.06±0.04mm,治疗后0.02±0.01mm,上唇缘点到E线治疗前0.27±0.15mm,治疗后0.26±0.14mm;两组比较只有唇缘点到E线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平面导板矫治深覆(牙合)合临床疗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前牙平面导板 深覆 矫治 研究
下载PDF
探讨Ⅱ类2分类错合正畸治疗前后硬组织的变化
5
作者 李联钦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年第11期127-127,共1页
目的:探讨直丝弓矫治器矫治成年患者Ⅱ类2分类错正畸治疗前后硬组织的变化。方法:收治Ⅱ类2分类错合患者13例,运用直丝弓矫治器进行治疗,治疗前后的X线头影测量研究。结果:13例患者治疗前后硬组织变化指标变化:L1-Apo(mm)、<L1-Apo... 目的:探讨直丝弓矫治器矫治成年患者Ⅱ类2分类错正畸治疗前后硬组织的变化。方法:收治Ⅱ类2分类错合患者13例,运用直丝弓矫治器进行治疗,治疗前后的X线头影测量研究。结果:13例患者治疗前后硬组织变化指标变化:L1-Apo(mm)、<L1-Apo、L1-NB(mm)、<L1-NB、<L1-MP、U1-APo(mm)、<U1-Apo、U1-NA(mm)、<U1-NA、<U1-SN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MP-FH、Ptm-6(mm)、ANB、SNB、SNA指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Ⅱ类2分类错患者经过上颌拔牙矫治后,面形有所改善,取得了理想的矫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Ⅱ类2分类错牙合 直丝弓矫治器 正畸治疗 硬组织
下载PDF
骨钙素在体内的表达 被引量:3
6
作者 叶凌 李江宁 +1 位作者 李联钦 陈扬熙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 CAS 2002年第4期228-229,共2页
骨钙素又称为γ-羧基谷氨酸蛋白或骨依赖维生素K蛋白,是一种非胶原蛋白,普遍存在于脊椎动物的钙化组织骨、牙本质及牙骨质中,具有骨代谢调节激素的作用,参与调节骨转化过程。本文着重讨论了骨钙素在骨、软骨及血中的表达及意义。
关键词 骨钙素 软骨 骨转化过程 血液 蛋白表达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