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右美托咪定预防椎管内麻醉后寒颤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3
1
作者 李肇端 周汾 +1 位作者 余剑波 文硕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89-190,共2页
围术期发生寒颤的主要原因有散热过度、交感兴奋、疼痛以及全身致热原的释放等。椎管内麻醉通过抑制血管收缩影响体温调节系统,使局部热量从下肢(阻断水平以下)到外周组织重新分布,导致椎管内麻醉患者易产生低血压和寒颤。寒颤易带... 围术期发生寒颤的主要原因有散热过度、交感兴奋、疼痛以及全身致热原的释放等。椎管内麻醉通过抑制血管收缩影响体温调节系统,使局部热量从下肢(阻断水平以下)到外周组织重新分布,导致椎管内麻醉患者易产生低血压和寒颤。寒颤易带来种种不良反应,如增加耗氧,乳酸酸中毒,产生过多的CO2,代谢率增加300%等。多种方法可减少术后寒战的发生。右美托咪定是其中之一,但目前关于其对椎管内麻醉后寒颤中的应用报道较为少见。因此,本文观察右美托咪定对椎管内麻醉后寒颤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管内麻醉 麻醉后 寒颤 临床观察 预防 乳酸酸中毒 交感兴奋 调节系统
下载PDF
静注利多卡因对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患者镇痛和肠蠕动的影响 被引量:12
2
作者 李肇端 周汾 +4 位作者 徐进 张圆 王曼 宫丽荣 余剑波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49-551,共3页
目的观察静脉输注利多卡因对行腹腔镜胆管探查术患者术后镇痛和肠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患者80例,年龄23~55岁,ASAⅠ或Ⅱ级,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诱导期静注利多卡因1.5mg/kg,术中以2mg·kg-1·... 目的观察静脉输注利多卡因对行腹腔镜胆管探查术患者术后镇痛和肠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患者80例,年龄23~55岁,ASAⅠ或Ⅱ级,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诱导期静注利多卡因1.5mg/kg,术中以2mg·kg-1·h-1持续输注,术后24h内改为1.2mg·kg-1·h-1持续静脉输注。对照组给予等剂量的生理盐水。记录两组患者术中七氟醚总量,术后抽取静脉血检测利多卡因浓度并记录术后2h(T1)、4h(T2)、8h(T3)、12h(T4)、24h(T5)、术后第2天(T6)和第3天(T7)两组VAS评分以及术后首次排气、排便时间,住院天数和恶心呕吐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T1~T5时治疗组VAS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术中七氟醚总量降低,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以及住院天数均缩短(P<0.05)。结论小剂量利多卡因静注可促进腹腔镜胆管探查术患者肠蠕动恢复,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有利于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多卡因 胆总管探查术 术后镇痛 肠功能
下载PDF
右美托咪啶联合异丙酚预处理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李肇端 王准 +1 位作者 吕丹 余剑波 《山东医药》 CAS 2014年第4期25-27,共3页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啶联合异丙酚预处理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9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异丙酚组(P组)、右美托咪啶组(D组)和异丙酚联合右美托咪啶组(PD...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啶联合异丙酚预处理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9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异丙酚组(P组)、右美托咪啶组(D组)和异丙酚联合右美托咪啶组(PD组),每组18只。除S组外,余组均采用夹闭单侧颈总动脉联合低血压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夹闭单侧颈总动脉前20 min,P组输注异丙酚,D组输注右美托咪啶,PD组输注异丙酚和右美托咪啶。再灌注后6、12、24 h,行神经功能缺陷评分(NDS评分);处死后制备脑组织匀浆或切片,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检测SOD,硫代巴比妥酸法检测MDA,ELISA法检测TNF-α和IL-1β,免疫组化法检测Caspase-3,Western blot法检测AKT。结果各组大鼠各时点NDS评分和脑组织MDA、TNF-α、IL-1β水平、Caspase-3表达比较,S组低于其余各组,P组和D组均高于PD组、低于I/R组,P均<0.05。各组大鼠脑组织SOD表达比较,S组高于其余各组,P组和D组均低于PD组、高于I/R组,P均<0.05。各组大鼠脑组织AKT表达比较,I/R组低于其余各组,P组和D组均低于PD组、高于S组,P均<0.05。结论右美托咪啶联合异丙酚预处理可通过降低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组织MDA、TNF-α和IL-1β水平和Caspase-3表达,增加SOD和AKT表达,从而减轻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右美托咪啶 异丙酚 大鼠
下载PDF
关节腔内注射消炎镇痛液复合玻璃酸钠治疗膝关节炎 被引量:15
4
作者 李肇端 周汾 +1 位作者 王曼 余剑波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13年第5期583-585,共3页
目的:评价关节腔内注射消炎镇痛液复合玻璃酸钠治疗膝关节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64例膝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口服双氯芬酸钠和氨基葡萄糖胶囊,治疗组关节腔内注射消炎镇痛液复合玻璃酸钠,共治疗4周;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 目的:评价关节腔内注射消炎镇痛液复合玻璃酸钠治疗膝关节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64例膝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口服双氯芬酸钠和氨基葡萄糖胶囊,治疗组关节腔内注射消炎镇痛液复合玻璃酸钠,共治疗4周;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1个月和3个月的疼痛评分(VAS评分)、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VAS评分以及治疗效果均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提高(P<0.05)。结论:关节腔内注射消炎镇痛液复合玻璃酸钠治疗膝关节炎是可行、安全、有效的方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安奈德 玻璃酸钠 膝关节炎 注射疗法
下载PDF
神经阻滞治疗头痛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5
作者 李肇端 周汾 +1 位作者 余剑波 文硕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12年第3期325-327,共3页
周围神经阻滞常常用于治疗原发性头痛综合征,如偏头痛、丛集性头痛等。神经阻滞选择的药物主要是酰胺类局麻药利多卡因和布比卡因,阻滞的神经包括:枕大神经、枕小神经、耳颞神经、滑车上神经、眶上神经、蝶腭神经节、颈神经根阻滞等。... 周围神经阻滞常常用于治疗原发性头痛综合征,如偏头痛、丛集性头痛等。神经阻滞选择的药物主要是酰胺类局麻药利多卡因和布比卡因,阻滞的神经包括:枕大神经、枕小神经、耳颞神经、滑车上神经、眶上神经、蝶腭神经节、颈神经根阻滞等。本文就神经阻滞用于治疗头痛的概况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痛 局麻药 神经阻滞 枕大神经
下载PDF
预注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对丙泊酚注射痛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李肇端 周汾 +1 位作者 王曼 余剑波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13年第1期30-32,共3页
目的:观察预注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对丙泊酚注射痛的作用。方法:将76例ASAⅠ~Ⅱ级患者随机分为A、B、C和D组。A组注射丙泊酚前5min给予生理盐水,B组、C组和D组给予丙泊酚前5min分别给予给予0.1μg/kg、0.2μg/kg和0.4μg/kg舒芬太尼,5min... 目的:观察预注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对丙泊酚注射痛的作用。方法:将76例ASAⅠ~Ⅱ级患者随机分为A、B、C和D组。A组注射丙泊酚前5min给予生理盐水,B组、C组和D组给予丙泊酚前5min分别给予给予0.1μg/kg、0.2μg/kg和0.4μg/kg舒芬太尼,5min后静注2mg/kg丙泊酚麻醉,并行VAS疼痛评分。结果:与A组相比,C组和D组注射痛发生率明显下降(P<0.05);D组严重程度明显轻于A、B组(P<0.05)。结论:麻醉前静脉给予0.4μg/kg舒芬太尼,可有效减少丙泊酚注射痛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芬太尼 丙泊酚 麻醉 注射痛
下载PDF
鞘内注射咪唑安定对蛛网膜下腔麻醉效果的影响
7
作者 李肇端 周汾 +2 位作者 宫丽荣 闫雨苗 余剑波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254-1255,共2页
目的:研究鞘内注射布比卡因复合咪唑安定对妇科手术蛛网膜下腔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86例择期行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3例。A组蛛网膜下腔给予0.5%布比卡因3.0mL+0.4mL生理盐水;B组给予0.5%布比卡因3.0mL+0.4mL咪唑安定(2... 目的:研究鞘内注射布比卡因复合咪唑安定对妇科手术蛛网膜下腔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86例择期行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3例。A组蛛网膜下腔给予0.5%布比卡因3.0mL+0.4mL生理盐水;B组给予0.5%布比卡因3.0mL+0.4mL咪唑安定(2mg)。观察2组躯体感觉阻滞、运动阻滞开始时间、持续时间,不同时间的Ramsay镇静评分及术后不良反应等。结果:B组感觉阻滞持续时间较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运动阻滞时间、持续时间及镇静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鞘内注射布比卡因复合2mg咪唑安定可延长麻醉镇痛时间,减少不良反应,但不延长运动阻滞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和镇痛 注射 脊髓 蛛网膜下腔 平滑肌瘤 布比卡因 咪唑安定
下载PDF
MicroRNA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作用
8
作者 李肇端 周汾 余剑波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16年第3期303-306,共4页
MicroRNA(miRNA)是一类进化上保守的非编码小分子RNA,具有在翻译水平调控基因表达的功能,目前已成为许多疾病包括肿瘤和心血管疾病的重要生物学标志物和调节因子。最近越来越多研究显示microRNA在各种神经病理性疼痛中扮演重要角色,如... MicroRNA(miRNA)是一类进化上保守的非编码小分子RNA,具有在翻译水平调控基因表达的功能,目前已成为许多疾病包括肿瘤和心血管疾病的重要生物学标志物和调节因子。最近越来越多研究显示microRNA在各种神经病理性疼痛中扮演重要角色,如中枢敏化、调控疼痛基因等。本文综述miRNA作为疼痛疾病的一种微型介质,生物学标志物以及可能的治疗靶点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RNA 神经病理性疼痛 中枢敏化 生物学标志物
下载PDF
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用于术后镇痛的协同作用 被引量:17
9
作者 王曼 宫丽荣 +2 位作者 穆蕊 李肇端 余剑波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11年第6期619-620,共2页
目的:评价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用于术后镇痛的协同作用。方法:选择80例择期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S组:舒芬太尼2μg/kg与昂丹斯琼8mg,加入到生理盐水注射液至100mL;D组:舒芬太尼1μg/kg、地佐辛0.4mg/kg与昂丹斯琼8mg,加入到生理盐水注... 目的:评价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用于术后镇痛的协同作用。方法:选择80例择期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S组:舒芬太尼2μg/kg与昂丹斯琼8mg,加入到生理盐水注射液至100mL;D组:舒芬太尼1μg/kg、地佐辛0.4mg/kg与昂丹斯琼8mg,加入到生理盐水注射液至100mL。选择负荷剂量加维持剂量接微泵连续给药方式行静脉镇痛,持续给药速度为2mL/h,单次PCA剂量为lmL,锁定时间15min。结果:两组的镇痛评分、镇静评分、各时段按压次数和有效按压次数比较无差异,总体满意率亦无显著差异性,恶心呕吐、尿潴留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亦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地佐辛与舒芬太尼用于术后静脉自控镇痛,其协同作用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佐辛 舒芬太尼 术后静脉自控镇痛 协同作用
下载PDF
褪黑素在围手术期的应用 被引量:6
10
作者 周汾 李肇端 余剑波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02-304,共3页
术前焦虑和术后疼痛是麻醉医师要考虑的两大关键问题,而术前焦虑可能会加重术后疼痛。目前苯二氮类药是术前抗焦虑的最主要药物,然而苯二氮类药物有可能损害精神运动性行为,产生过度镇静,同时减少快速动眼睡眠期(REM)。褪黑素,作为人... 术前焦虑和术后疼痛是麻醉医师要考虑的两大关键问题,而术前焦虑可能会加重术后疼痛。目前苯二氮类药是术前抗焦虑的最主要药物,然而苯二氮类药物有可能损害精神运动性行为,产生过度镇静,同时减少快速动眼睡眠期(REM)。褪黑素,作为人体固有的一种胺类激素,用于围手术期抗焦虑作用目前越来越受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褪黑素 围手术期 苯二氮类药物 术前焦虑 抗焦虑作用 术后疼痛 过度镇静 术后谵妄 精神运动性行为 快速动眼睡眠
下载PDF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病理生理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29
11
作者 周汾 李肇端 余剑波 《医学综述》 2011年第7期1026-1029,共4页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是麻醉手术后较严重的并发症之一,POCD具有多因素的发病机制,而术中全麻药和阿片类药物的应用加之睡眠紊乱患者术后较易发生POCD。另外,外科手术尤其心脏手术介导的炎性反应与POCD密切相关。因此,合理使用各类麻...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是麻醉手术后较严重的并发症之一,POCD具有多因素的发病机制,而术中全麻药和阿片类药物的应用加之睡眠紊乱患者术后较易发生POCD。另外,外科手术尤其心脏手术介导的炎性反应与POCD密切相关。因此,合理使用各类麻醉药以及减少炎性反应将会减少POCD的发生。在此重点就近年来POCD的发生因素、机制及防治措施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病理生理研究 防治措施
下载PDF
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对梗阻性黄疸患者手术时肝功能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周汾 李肇端 +3 位作者 张圆 董树安 王丽 余剑波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11年第3期258-260,共3页
目的:观察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剂对梗阻性黄疸患者行胆管探查术时肝功能影响。方法:择期行开腹胆管探查术患者40例,ASAII~III,随机分为A、B两组。A组采用1%丙泊酚长链脂肪乳注射液行麻醉维持,B组采用1%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行麻醉... 目的:观察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剂对梗阻性黄疸患者行胆管探查术时肝功能影响。方法:择期行开腹胆管探查术患者40例,ASAII~III,随机分为A、B两组。A组采用1%丙泊酚长链脂肪乳注射液行麻醉维持,B组采用1%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行麻醉维持。连续监测心电图、血压、血氧饱和度,于术前和术毕测定肝功能各项指标。结果:两组术毕肝功能血清ALT、AST、TBIL和DBIL均升高;但B组与A组相比,其上述4项指标上升幅度明显低于A组(P<0.05)。结论: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剂对梗阻性黄疸患者行胆管探查术时肝功能影响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中长链 脂肪剂 梗阻性黄疸 胆管探查术 肝功能
下载PDF
右美托咪啶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3
作者 周汾 李肇端 余剑波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13年第2期215-217,共3页
右美托咪啶是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可广泛作用于哺乳动物的大脑,产生镇静、减少麻醉药用量、镇痛和抗交感作用。近期大量的研究证实,它有利于提高危重症患者的预后,改善远期脑功能。这些作用可能源于其神经保护作用,包括减少谵妄,保... 右美托咪啶是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可广泛作用于哺乳动物的大脑,产生镇静、减少麻醉药用量、镇痛和抗交感作用。近期大量的研究证实,它有利于提高危重症患者的预后,改善远期脑功能。这些作用可能源于其神经保护作用,包括减少谵妄,保护正常的睡眠结构、换气功能,降低交感紧张和炎症反应等。右美托咪啶作为局麻药辅助用药也是非常有价值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啶 细胞效应 神经保护 镇静 镇痛
下载PDF
舒芬太尼复合小剂量纳美芬对术后静脉自控镇痛效能的作用 被引量:9
14
作者 周汾 李肇端 余剑波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14年第3期262-264,共3页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复合小剂量纳美芬用于术后静脉自控镇痛效果和对胃肠动力变化的影响。方法:选择全麻术后静脉自控镇痛患者5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舒芬太尼组)镇痛泵配方为舒芬太尼2μg/kg、氟哌利多2.5 mg稀释至100...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复合小剂量纳美芬用于术后静脉自控镇痛效果和对胃肠动力变化的影响。方法:选择全麻术后静脉自控镇痛患者5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舒芬太尼组)镇痛泵配方为舒芬太尼2μg/kg、氟哌利多2.5 mg稀释至100 mL,纳美芬组(纳美芬-舒芬太尼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纳美芬0.5μg/kg。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纳美芬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降低,首次排气时间明显缩短(P<0.05)。结论:小剂量纳美芬可增强镇痛效果,减少舒芬太尼术后镇痛恶心呕吐发生率,同时促进肠蠕动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美芬 舒芬太尼 术后静脉镇痛 胃肠动力
下载PDF
右美托咪啶对老年手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刘强 李肇端 +1 位作者 谭建强 余剑波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13年第2期198-200,共3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老年腹部手术后自控静脉镇痛效果的作用。方法:择期行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42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于麻醉诱导前10min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啶,对照组给予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术后24h内行PCIA。结果:观察组术后24h内...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老年腹部手术后自控静脉镇痛效果的作用。方法:择期行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42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于麻醉诱导前10min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啶,对照组给予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术后24h内行PCIA。结果:观察组术后24h内舒芬太尼用量降低、PCIA总按压次数减少、Ramsay镇静评分升高,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降低(P<0.05)。结论: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可增强老年腹部手术后镇痛效果,减少PCIA舒芬太尼的使用量,且减少恶心呕吐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啶 老年 腹部手术 镇痛
下载PDF
右美托咪啶复合地佐辛麻醉在胰胆管造影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曼 周汾 +2 位作者 李肇端 宫丽荣 余剑波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13年第1期78-80,共3页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啶复合地佐辛应用于ERCP中的麻醉效果。方法:拟行择期ERCP的ASAⅠ~Ⅱ级患者60例,随机分成右美托咪啶组(A组)和右美托咪啶复合地佐辛组(B组),分别实施相应的麻醉方法。结果:与A组比较,B组术中体动发生率减低、麻醉医...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啶复合地佐辛应用于ERCP中的麻醉效果。方法:拟行择期ERCP的ASAⅠ~Ⅱ级患者60例,随机分成右美托咪啶组(A组)和右美托咪啶复合地佐辛组(B组),分别实施相应的麻醉方法。结果:与A组比较,B组术中体动发生率减低、麻醉医师和手术医师满意度升高(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地佐辛应用于ERCP,患者循环功能稳定,呼吸功能抑制轻微,术中体动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啶 地佐辛 ERCP
下载PDF
长寿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麻醉体会 被引量:1
17
作者 周汾 李肇端 余剑波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12年第5期511-513,共3页
目的:总结90岁以上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麻醉经验。方法:对我院48例90岁以上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采用静吸复合麻醉维持。结果:48例气腹后血压均升高,气腹后21例发生高CO2血症,25例出现不同程度的高血压... 目的:总结90岁以上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麻醉经验。方法:对我院48例90岁以上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采用静吸复合麻醉维持。结果:48例气腹后血压均升高,气腹后21例发生高CO2血症,25例出现不同程度的高血压。结论:90岁以上患者行LC手术中应维持适宜的麻醉深度,控制输液速度和输液量,术后充分止痛,监测各项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并处理高血压及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静吸复合全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对腰麻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校正 QT间期和 Tp-e 间期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吴伟 李肇端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183-1185,共3页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对腰麻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校正QT间期(QTc)和T波峰值至终点时间(Tp-e间期)的影响。方法 70例腰麻下行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年龄45~75岁,ASAⅠ或Ⅱ级,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例。腰麻后15min,D组10min内给予...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对腰麻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校正QT间期(QTc)和T波峰值至终点时间(Tp-e间期)的影响。方法 70例腰麻下行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年龄45~75岁,ASAⅠ或Ⅱ级,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例。腰麻后15min,D组10min内给予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0.6μg/kg,然后以0.4μg·kg^(-1)·h^(-1)维持。C组注射同样剂量的生理盐水。记录腰麻前(T_0)、腰麻后5min(T_1)、10min(T_2)、15min(T_3)以及给予静脉注射后10min(T_4)、30min(T_5),60min(T_6)时QTc间期、Tp-e间期,记录术后24h内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与T_0时比较,两组患者T_1~T_3时QTc间期明显延长(P<0.05)。与T_3时比较,D组患者T_4~T_6时QTc间期明显缩短(P<0.05)。与C组比较,D组T_4、T_5时QTc间期明显缩短(P<0.05)。术后24h内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右美托咪定可以改善腰麻下行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导致的QTc间期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心电图 腰麻
下载PDF
硬膜外注射甲强龙联合鞘内注射咪达唑仑对腰骶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迟杰骏 李肇端 吴玉莲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8-59,63,共3页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 cneuralgia,PHN)的发病部位以胸段和腰骶段为主,对于常规药物难以控制的PHN,临床上常通过硬膜外或鞘内给予激素和局麻药,但均不能达到长期镇痛效果。咪达唑仑是苯二氮卓类药物,鞘内注射咪达唑仑可...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 cneuralgia,PHN)的发病部位以胸段和腰骶段为主,对于常规药物难以控制的PHN,临床上常通过硬膜外或鞘内给予激素和局麻药,但均不能达到长期镇痛效果。咪达唑仑是苯二氮卓类药物,鞘内注射咪达唑仑可阻断交感神经系统对伤害性刺激的传导。鞘内注射咪达唑仑治疗急性或慢性疼痛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合鞘内注射 硬膜外注射 咪达唑仑 腰骶部 甲强龙 苯二氮卓类药物 患者
下载PDF
术中保温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和应激的影响
20
作者 赖肖梅 王丽 +1 位作者 余剑波 李肇端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14年第6期644-645,共2页
目的:探讨围术期体温保护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应激影响。方法:选取择期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4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和保温组(T组),C组取常规保温法,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即刻为患者覆盖单层薄棉被,范围为颈部以下覆盖到双足。T组... 目的:探讨围术期体温保护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应激影响。方法:选取择期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4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和保温组(T组),C组取常规保温法,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即刻为患者覆盖单层薄棉被,范围为颈部以下覆盖到双足。T组在麻醉诱导前以充气毯43℃预加热20 min,保温直至术毕。结果:两组不同时间点中心温度变化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毕血浆去甲肾上腺素质量浓度均较麻醉前显著增高,C组(742.78±155)mg/L,T组(689.68±91.16)mg/L,C组增加幅度显著高于T组(P<0.01)。结论:术中采用充气毯加温,可保持患者体温平稳,降低血浆去甲肾上腺素浓度,减轻围术期的应激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温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体温 应激反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