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草坪2^#隧道洞口段减震措施的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31
1
作者 李育枢 李天斌 +2 位作者 王栋 徐华 刘吉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128-1136,共9页
以国道318线黄草坪2#隧道进洞口段为原型,开展减震措施的大型振动台物理模型试验研究。首先系统介绍整个试验方案,包括试验装置、模型相似设计、模型箱体设计、相似材料设计、测试方案和地震输入及加载制度。然后,结合试验结果对洞口段... 以国道318线黄草坪2#隧道进洞口段为原型,开展减震措施的大型振动台物理模型试验研究。首先系统介绍整个试验方案,包括试验装置、模型相似设计、模型箱体设计、相似材料设计、测试方案和地震输入及加载制度。然后,结合试验结果对洞口段减震设防区域进行研究,对横向减震层、纵向减震层以及加固围岩等措施的减震效果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一般从模型洞口进入洞内120~150 cm(对应原型48~60 m)后,地震反应逐步趋于平稳,该范围是隧道减震设防的重点区域。设置横向减震层和系统锚杆加固围岩均能有效减少衬砌的动土压力和加速度反应,而且加固围岩的效果相对弱于设置横向减震层。通过合理设置纵向减震层间距,可将衬砌动应变量级降低至工程安全可接受水平。最后提出,对山岭隧道洞口段进行地震安全设计时,应该在上述认识基础上采取综合减震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 隧道洞口段 减震措施
下载PDF
偏压隧道洞口边坡地震动力反应及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36
2
作者 李育枢 高广运 李天斌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2006年第5期738-743,共6页
用动力有限元法研究了偏压隧道洞口横向边坡在水平地震、垂直地震以及水平和垂直地震同时作用下的全时程动力反应规律。在动应力计算结果的基础上,叠加静应力场,分析三种工况下最危险滑动面的动力安全系数时程,并采用平均动力安全系数... 用动力有限元法研究了偏压隧道洞口横向边坡在水平地震、垂直地震以及水平和垂直地震同时作用下的全时程动力反应规律。在动应力计算结果的基础上,叠加静应力场,分析三种工况下最危险滑动面的动力安全系数时程,并采用平均动力安全系数法和地震永久性变形评价洞口横向边坡的地震动力稳定性,最终建立了偏压隧道洞口横向边坡的地震动力响应分析及稳定性评价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压隧道 横向边坡 地震动力反应 动力有限元 稳定性分析
下载PDF
单桩竖向抗拔极限承载力的灰色预测方法 被引量:7
3
作者 李育枢 高广运 凌辉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2005年第2期209-213,共5页
如何利用现场抗拔静载试验中未达到破坏的工程试桩数据来确定其抗拔极限承载力是一个重要的工程问题。运用灰色预测理论,建立了预测单桩竖向抗拔极限承载力的非等步长GM( 1 ,1 )模型和等维灰数递补动态预测GM( 1 ,1 )模型。工程实例表明... 如何利用现场抗拔静载试验中未达到破坏的工程试桩数据来确定其抗拔极限承载力是一个重要的工程问题。运用灰色预测理论,建立了预测单桩竖向抗拔极限承载力的非等步长GM( 1 ,1 )模型和等维灰数递补动态预测GM( 1 ,1 )模型。工程实例表明,两者均有相当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而且后者的预测结果更接近实测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限承载力 灰色预测方法 抗拔 竖向 单桩 等维灰数递补动态预测 灰色预测理论 工程问题 工程试桩 静载试验 非等步长 工程实例 预测结果 可靠性 准确性 实测值 模型
下载PDF
高烈度地震区山岭隧道洞口减震问题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李育枢 李天斌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00-104,共5页
采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 3.0研究隧道洞口段的抗震设防长度和衬砌刚度对地震反应的影响,分析设置横向减震层、纵向减震层和加固围岩对衬砌结构的减震效果,并总结山岭隧道洞口减震的思路和措施。结果表明:一般进入洞内25~30 m后地震放... 采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 3.0研究隧道洞口段的抗震设防长度和衬砌刚度对地震反应的影响,分析设置横向减震层、纵向减震层和加固围岩对衬砌结构的减震效果,并总结山岭隧道洞口减震的思路和措施。结果表明:一般进入洞内25~30 m后地震放大效应开始趋于平稳,该距离可为确定洞口抗震设防长度参考;衬砌刚度过大在一定程度上将加大震害;设置横向减震层和纵向减震层都能使地震反应明显减弱,使应力分布更趋均匀,且前者效果明显好于后者;通过设置锚杆增强围岩整体性,可有效减少作用在衬砌上的地震荷载,且对软质围岩效果更佳。最后,提出山岭隧道洞口必须综合减震,衬砌应该刚、柔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减震 数值模拟 地震反应 高烈度地区
下载PDF
电站隧洞岩爆岩石的微观破坏力学机制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李育枢 郑建国 李天斌 《水力发电》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7-20,共4页
分析总结西南某电站辅助隧洞的岩爆发育特征,然后用扫描电镜技术(SEM)对岩爆岩石断口进行微观断裂形貌研究,并总结其破坏力学机制,最终建立起岩爆岩石的微观断裂方式和破坏力学机制与宏观岩爆特征及其烈度的关系。
关键词 岩爆 扫描电镜 微观破坏力学机制
下载PDF
唐家湾东古滑坡成因与现代复活机制分析 被引量:13
6
作者 李育枢 钟东 周灏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52-658,共7页
以唐家湾东古滑坡为例,基于地质详勘资料,采用滑坡结构剖析、地形恢复反演、历史地震资料分析、动力有限元计算验证等手段,通过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相结合对该古滑坡成因进行详细阐述和论证;然后,结合影响斜坡稳定的各相关因素,对其现代... 以唐家湾东古滑坡为例,基于地质详勘资料,采用滑坡结构剖析、地形恢复反演、历史地震资料分析、动力有限元计算验证等手段,通过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相结合对该古滑坡成因进行详细阐述和论证;然后,结合影响斜坡稳定的各相关因素,对其现代复活机制和稳定性状态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古地震是古滑坡产生的直接原因,其当前复活除了与固有地质背景和降雨条件有关外,人类工程活动(包括城镇建设和大坝蓄水)是最主要的直接诱发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滑坡 动力有限元 稳定性分析 复活机制
下载PDF
西南某电站辅助隧洞岩爆地质力学模式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李育枢 李天斌 郑建国 《现代隧道技术》 E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1-46,共6页
在现场大量调研的基础上,结合隧洞施工记录中上百次的岩爆资料,分析西南某电站辅助隧洞岩爆的典型发育特征,结果表明洞内岩爆现象总体以轻微岩爆(Ⅰ级)和中等岩爆(Ⅱ级)为主,局部地段有强烈岩爆(Ⅲ级)发生。总结了隧道内岩爆变形破坏的... 在现场大量调研的基础上,结合隧洞施工记录中上百次的岩爆资料,分析西南某电站辅助隧洞岩爆的典型发育特征,结果表明洞内岩爆现象总体以轻微岩爆(Ⅰ级)和中等岩爆(Ⅱ级)为主,局部地段有强烈岩爆(Ⅲ级)发生。总结了隧道内岩爆变形破坏的六种基本地质力学模式,即张裂-剥落、张裂-倾倒、张裂-滑移、张裂-剪断、弯曲-鼓折和穹状爆裂,最后得出了基本地质力学模式与岩爆烈度等级的关系,即张裂-剥落和张裂-倾倒模式的岩爆烈度较低,多为Ⅰ级,围岩以张性破坏为主;张裂-滑移、张裂-剪断模式的岩爆,烈度可达Ⅱ级,围岩以张剪破坏为主;弯曲-鼓折或穹状爆裂模式的岩爆烈度可达Ⅱ~Ⅲ级,岩石以剪切破坏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助隧洞 岩爆 地质力学模式 岩爆烈度分级
下载PDF
山岭偏压隧道洞口段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方案设计 被引量:4
8
作者 李育枢 李天斌 +1 位作者 王栋 徐华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61-65,共5页
以国道318线黄草坪2#隧道进洞口段为原型开展大型振动台物理模型试验方案设计。首先对模型箱体设计以及模拟相似材料的物理力学特性和制作方法进行分析和介绍。在此基础上结合既有研究成果和精简原则,对量测仪器进行了合理布置,最后介... 以国道318线黄草坪2#隧道进洞口段为原型开展大型振动台物理模型试验方案设计。首先对模型箱体设计以及模拟相似材料的物理力学特性和制作方法进行分析和介绍。在此基础上结合既有研究成果和精简原则,对量测仪器进行了合理布置,最后介绍模型的浇筑过程和地震输入及加载制度。试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试验方案设计是合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洞口段 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 地震反应
下载PDF
多期次泥石流堆积体上的公路地质灾害——以川藏公路二郎山隧道西引道公路别托段为例 被引量:3
9
作者 李育枢 李天斌 +1 位作者 高广运 陈刚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04年第3期260-267,共8页
我国西部交通干线多处于山岭地带,此类地区历史上产生的多期次泥石流堆积体在天然状态下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结构强度,如何合理利用并避免产生工程地质灾害具有实际意义。本文通过分析二郎山隧道西引道别托段多期次泥石流堆积体的发育分... 我国西部交通干线多处于山岭地带,此类地区历史上产生的多期次泥石流堆积体在天然状态下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结构强度,如何合理利用并避免产生工程地质灾害具有实际意义。本文通过分析二郎山隧道西引道别托段多期次泥石流堆积体的发育分布特征和演化趋势,对该路段内产生的滑坡、路基不均匀沉降以及桥基变形等公路工程地质灾害进行分析与评价,并指出在多期次泥石流堆积体上修筑公路时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 川藏公路 地质灾害 堆积体
下载PDF
高烈度地震区隧道洞口段地震安全性分析及评价 被引量:9
10
作者 李育枢 李天斌 《现代隧道技术》 E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6-52,共7页
目前,有关高烈度地震区山岭隧道地震安全性分析与评价的研究尚不多见。文章以国道318线黄草坪2#隧道为工程原型,在数值模拟计算和振动台物理模型试验结果分析的基础上,分别从洞口边坡、洞门建筑、洞口段衬砌及围岩三个部位对该隧道洞口... 目前,有关高烈度地震区山岭隧道地震安全性分析与评价的研究尚不多见。文章以国道318线黄草坪2#隧道为工程原型,在数值模拟计算和振动台物理模型试验结果分析的基础上,分别从洞口边坡、洞门建筑、洞口段衬砌及围岩三个部位对该隧道洞口段进行地震安全性分析,并结合各部位拟设抗、减震措施,对其进行了整体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表明,该隧道洞口段在设计地震作用下是足够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洞口段 高烈度地震区 安全性
下载PDF
西南某电站辅助隧洞岩爆岩石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育枢 李天斌 郑建国 《水力发电》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5-18,43,共5页
在分析、总结西南某电站交通辅助隧洞岩爆发育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岩石单轴应力-应变全过程试验和岩石弹性能量指数测试,研究岩爆产生的基本条件,然后通过岩石断口扫描电镜分析和卸荷三轴试验,分别从微观和宏观角度探讨不同烈度岩爆的破... 在分析、总结西南某电站交通辅助隧洞岩爆发育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岩石单轴应力-应变全过程试验和岩石弹性能量指数测试,研究岩爆产生的基本条件,然后通过岩石断口扫描电镜分析和卸荷三轴试验,分别从微观和宏观角度探讨不同烈度岩爆的破裂机理和形成力学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辅助隧洞 岩爆 扫描电镜分析 卸荷三轴试验
下载PDF
川西山区某公路拱桥变形破裂成因及处理措施探讨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育枢 李天斌 +1 位作者 赵其华 王兰生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CSCD 2003年第2期50-55,共6页
川西山区某公路桥为一长16m的双曲偏心单孔坡条石拱桥,横跨于一小型冲沟上。东侧桥基为强-中风化钙质泥岩,西侧桥基置于一多期泥石流堆积体斜坡上(未做特殊处理)。1996年建成通车后,1997年桥身开始出现裂缝,到1999年已发展成为一座危桥... 川西山区某公路桥为一长16m的双曲偏心单孔坡条石拱桥,横跨于一小型冲沟上。东侧桥基为强-中风化钙质泥岩,西侧桥基置于一多期泥石流堆积体斜坡上(未做特殊处理)。1996年建成通车后,1997年桥身开始出现裂缝,到1999年已发展成为一座危桥,且变形破裂迹象呈进一步发展的趋势。在这个过程中,为了缓解这一趋势并彻底查清变形破裂成因,以便为危桥的全面整治提供科学依据。先后进行了桥体及周边边坡变形破裂迹象的调查、桥体三维位移长期监测、桥基灌浆加固及效果检测、周围地质环境勘察以及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等工作。文章在大量勘察、试验以及监测数据的基础上,运用工程地质的基本分析方法,并引入结构力学理论及断裂动力学理论,对该公路拱桥的变形破裂成因进行了深入地分析和探讨。研究表明,双曲偏心拱的桥身结构不能与周边复杂的地质环境相适应是桥体变形破裂的根本原因。西侧斜坡体侧向主动土压力和两桥台间的不均匀沉降是拱桥变形破裂的起因和触发因素。而桥面间歇性动荷载作用则是促使桥体已有裂纹进一步扩展的主要原因。针对桥体的病害原因,为危桥整治提出了将原拱桥桥身结构改为对桥基变形适应性强的桥梁结构,将西侧较软弱的桥基进行灌浆加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拱桥 变形破裂 泥石流 处理措施 四川 边坡 结构力学 断裂动力学 不均匀沉降
下载PDF
成都地铁车站深基坑开挖变形的时空效应初步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李育枢 谭建忠 +1 位作者 高美奔 李文辉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12年第6期118-121,共4页
在特定砂卵石地层中有关地铁车站深基坑开挖变形的时空效应研究还不多见。以成都地铁2号线羊西二环路地铁站深基坑为例,通过变形监测数据分析基坑各代表性围护桩单体的变形过程及其在平面和竖向上的空间差异,然后采用有限元模拟施工开挖... 在特定砂卵石地层中有关地铁车站深基坑开挖变形的时空效应研究还不多见。以成都地铁2号线羊西二环路地铁站深基坑为例,通过变形监测数据分析基坑各代表性围护桩单体的变形过程及其在平面和竖向上的空间差异,然后采用有限元模拟施工开挖,再现典型基坑断面的变形过程、应力分布和塑性区分布,总结成都地铁车站深基坑的时空演化规律,并给出其设计和安全施工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基坑开挖 变形过程 地铁车站 时空效应 成都 时空演化规律 砂卵石地层 地铁2号线
下载PDF
煤系地层中炭质泥岩滑带土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3
14
作者 李育枢 李天斌 《岩土工程技术》 2006年第2期88-90,93,共4页
通过化学成分、X-射线衍射以及红外吸收光谱分析,研究了原状炭质泥岩及其生成的炭质泥岩滑带土在物质成分上的变化过程,揭示了两者在干燥和浸润条件下力学性能存在巨大差异的根本原因;通过对炭质泥岩滑带土重塑样的分组快剪试验结果分析... 通过化学成分、X-射线衍射以及红外吸收光谱分析,研究了原状炭质泥岩及其生成的炭质泥岩滑带土在物质成分上的变化过程,揭示了两者在干燥和浸润条件下力学性能存在巨大差异的根本原因;通过对炭质泥岩滑带土重塑样的分组快剪试验结果分析,探讨了含水量、干密度等物理指标与抗剪强度参数之间的相关规律性,最终建立了具有实用参考价值的经验性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质泥岩 滑带土 煤系地层
下载PDF
桩锚支护体系在成都深基坑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5
作者 李育枢 谭建忠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7-80,共4页
以成都某商住楼地下停车场深基坑工程为例,采用桩锚支护体系解决了基坑紧邻已有住宅楼和交通要道的安全及施工场地复杂的支护难题。在交代基坑周边环境和场地地质条件的基础上,系统介绍了桩锚支护的设计计算过程及施工组织和施工监测情... 以成都某商住楼地下停车场深基坑工程为例,采用桩锚支护体系解决了基坑紧邻已有住宅楼和交通要道的安全及施工场地复杂的支护难题。在交代基坑周边环境和场地地质条件的基础上,系统介绍了桩锚支护的设计计算过程及施工组织和施工监测情况,最后提出了桩锚支护在设计施工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基坑 桩锚支护 支护结构 施工监测
下载PDF
政产学研深度协同创新框架下的军转民成果转化实践与探索——以“空气动压轴承技术”中试孵化项目为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育枢 李志伟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19年第8期163-164,共2页
长期以来,受体制机制约束、市场准入障碍及转化环境不完善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军方新技术向民间的转移转化并不容易。文章以德阳市首个重大军转民技术中试孵化项目“空气动压轴承技术”为例,从项目背景、四方协同组织推动、项目实施进展... 长期以来,受体制机制约束、市场准入障碍及转化环境不完善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军方新技术向民间的转移转化并不容易。文章以德阳市首个重大军转民技术中试孵化项目“空气动压轴承技术”为例,从项目背景、四方协同组织推动、项目实施进展与效益等方面,介绍了政产学研深度协同创新框架下的成果转化工作实践,总结了可供复制推广的经验,并提出下一步有待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民融合 军转民 政产学研协同创新 成果转化
下载PDF
红层软岩填料的工程特性与填筑施工控制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育枢 丰甦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13年第7期155-157,共3页
红层软岩广泛分布于我国西南、西北、华中及华南地区,其具有易崩解、易风化、遇水易软化等特点。其作为地基填料,若未经科学合理处理,往往容易引发不同程度的开裂、沉陷甚至滑塌等病害。以中-贵联络线广元分输压气站填方工程为例,在对... 红层软岩广泛分布于我国西南、西北、华中及华南地区,其具有易崩解、易风化、遇水易软化等特点。其作为地基填料,若未经科学合理处理,往往容易引发不同程度的开裂、沉陷甚至滑塌等病害。以中-贵联络线广元分输压气站填方工程为例,在对场地内红层软岩崩解性、压实性以及压实体水稳定性和膨胀性充分试验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场地试验段工程实践,提出了一整套红层软岩填料的合理填筑施工工艺,最终取得了良好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层软岩填料 工程特性 填筑施工控制
下载PDF
榛子林滑坡治理工后的变形观测分析与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育枢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0年第19期92-93,共2页
在交代滑坡地质背景和工程治理概况基础上,介绍治理后的变形监测布置方案,并详细分析监测数据。结果表明:滑体上的路基沉降和坡体位移已趋于稳定,达到治理目标,治理措施效果成功、有效。
关键词 滑坡 治理工程 变形观测 地质灾害
下载PDF
黄草坪2^#隧道洞口段大型振动台物理模型试验研究
19
作者 李育枢 李天斌 王栋 《岩土工程技术》 2009年第3期109-114,118,共7页
以国道318线黄草坪2^#隧道进洞口为原型开展大型振动台物理模型试验研究。介绍试验模型相似关系、模型材料、模型箱体设计、测试方案和加载制度,对隧道洞口段衬砌结构、洞门建筑以及洞口仰坡的加速度、动土压力、动态位移及动态应变反... 以国道318线黄草坪2^#隧道进洞口为原型开展大型振动台物理模型试验研究。介绍试验模型相似关系、模型材料、模型箱体设计、测试方案和加载制度,对隧道洞口段衬砌结构、洞门建筑以及洞口仰坡的加速度、动土压力、动态位移及动态应变反应规律进行系统分析,对黄草坪2^#隧道洞口段的地震安全性进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洞口段 振动台模型试验
下载PDF
路堑边坡岩体强度参数的模糊折减方法研究
20
作者 李育枢 丰甦 《岩土工程技术》 2014年第2期76-78,共3页
岩体强度是岩体工程设计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参数。通过岩块获得相应岩体强度参数的经验折减方法往往具体指标难以确定,且与实际出入较大。引入现代模糊数学理论,首先对基于岩块获得岩体强度参数的模糊折减理论方法进行介绍,然后以一处深... 岩体强度是岩体工程设计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参数。通过岩块获得相应岩体强度参数的经验折减方法往往具体指标难以确定,且与实际出入较大。引入现代模糊数学理论,首先对基于岩块获得岩体强度参数的模糊折减理论方法进行介绍,然后以一处深挖路堑高边坡岩体为例,利用原位岩体质量特征信息,对其强度参数进行了模糊折减实例分析,并与原位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堑边坡 岩体 强度参数 模糊折减 岩体质量特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