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毫米波雷达稀疏点云的人体行为识别方法
1
作者 李育臣 张之江 +1 位作者 曾丹 李佳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2024年第2期198-205,共8页
目前利用毫米波雷达进行人体行为识别的方法在复杂场景下无法很好地区分相似动作,与此同时模型的鲁棒性和抗干扰能力也相对较差;针对以上两个问题,提出了一种通用的基于毫米波雷达稀疏点云的人体行为识别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K-means++... 目前利用毫米波雷达进行人体行为识别的方法在复杂场景下无法很好地区分相似动作,与此同时模型的鲁棒性和抗干扰能力也相对较差;针对以上两个问题,提出了一种通用的基于毫米波雷达稀疏点云的人体行为识别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K-means++聚类算法对点云进行采样,然后使用基于注意力特征融合的点云活动分类网络进行人体行为特征的提取和识别,该网络可以兼顾点云的空间特征以及时序特征,对稀疏点云的运动有灵敏的感知能力;为了验证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和鲁棒性,分别在MMActivity数据集和MMGesture数据集上进行了实验,并在两个数据集上取得97.50%和94.10%的准确率,均优于其它方法;此外,进一步验证了K-means++点云采样方法的有效性,相较于随机采样,准确率提升了0.4个百分点,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方法能够有效地提升人体行为识别的准确率,且模型具有较好的泛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毫米波雷达 人体感知 行为识别 稀疏点云 特征融合
下载PDF
银杏叶提取物对脑缺血大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4
2
作者 李育臣 董玉娟 +1 位作者 王建茹 王冰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4-56,共3页
目的 观察银杏叶提取物 (GBE)对局灶脑缺血大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BDNF)表达的影响 ,探讨GBE与缺血损伤神经元可塑性的关系。方法 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 (MCAO)模型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不同缺血时间 GBE治疗组及脑缺血组 BDNF... 目的 观察银杏叶提取物 (GBE)对局灶脑缺血大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BDNF)表达的影响 ,探讨GBE与缺血损伤神经元可塑性的关系。方法 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 (MCAO)模型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不同缺血时间 GBE治疗组及脑缺血组 BDNF阳性细胞数 ,并进行图像分析。结果 坏死灶中心区 GBE组及缺血组BDNF阳性神经元均消失 ,但在坏死灶周围区 ,两组 BDNF阳性细胞均显著增加。两组细胞形态无明显不同 ,但GBE治疗组阳性细胞数又显著高于相应缺血对照组。结论 银杏叶提取物可提高大鼠局灶脑缺血半暗带区 BDNF的表达水平 ,促进神经元的修复及重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DNF 大鼠 银杏叶提取物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局灶脑缺血 阳性细胞 治疗组 表达水平 阳性神经元 细胞形态
下载PDF
实验性动脉穿刺病理改变及修复─颈动脉灌注穿刺损伤研究(一) 被引量:9
3
作者 李育臣 史伶兵 +4 位作者 魏梅新 李风林 王晓朦 李向印 王丽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267-268,共2页
本文采用光镜及扫描电镜技术,观察反复穿刺动脉局部是否有管壁增厚、管腔狭窄等穿刺损伤。采用15只河北青山羊双侧颈总动脉及股动脉共60条血管,在反复穿刺后15min至半年期间采集标本进行观察,结果提示:(1)内膜修复良好... 本文采用光镜及扫描电镜技术,观察反复穿刺动脉局部是否有管壁增厚、管腔狭窄等穿刺损伤。采用15只河北青山羊双侧颈总动脉及股动脉共60条血管,在反复穿刺后15min至半年期间采集标本进行观察,结果提示:(1)内膜修复良好,(2)整个管壁弹性组织损伤,损伤处由胶原纤维充填修复,(3)未发现管壁增厚、管壁狭窄及附壁血栓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 穿刺损伤 病理学 修复
下载PDF
磁共振表观弥散系数对超早期脑梗死溶栓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李育臣 崔建岭 +2 位作者 王宇 马晓辉 王建茹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9期1102-1104,共3页
目的 探讨超早期脑梗死磁共振表观弥散系数 (apparentdiffusioncoefficient,ADC)的改变 ,与大剂量尿激酶静脉溶栓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 计算梗死中心区ADC ,结合发病 1周时的临床结局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病灶扩大组ADC值为 5 .0±... 目的 探讨超早期脑梗死磁共振表观弥散系数 (apparentdiffusioncoefficient,ADC)的改变 ,与大剂量尿激酶静脉溶栓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 计算梗死中心区ADC ,结合发病 1周时的临床结局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病灶扩大组ADC值为 5 .0± 1.2 ,病灶缩小组为 6 .0± 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 .495 ,P <0 .0 5 )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ADC值呈明显的负直线相关关系 (r =- 0 .717,P <0 .0 1) ;脑梗死病灶扩大与缩小组以溶栓前ADC为变量值的判别方程式为D =0 .76 6ADC - 4.32 8,总判别正确率为 87.2 %(41/ 47)。结论 ADC定量分析 ,对超早期大剂量尿激酶溶栓预后的估计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 磁共振成像 尿激酶 血栓溶解疗法
下载PDF
老年脑梗死超早期表观弥散系数特点及与溶栓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
5
作者 李育臣 王宇 +2 位作者 任士卿 崔建岭 马晓辉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498-499,共2页
目的 探讨老年脑梗死超早期核磁共振表观弥散系数 (ADC)的特点 ,及与大剂量尿激酶静脉溶栓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 计算梗死中心区 ADC,并进行显著性检验 ,老年组结合发病 1 w时的临床结局进行直线回归及判别分析。结果 老年组 ADC均值... 目的 探讨老年脑梗死超早期核磁共振表观弥散系数 (ADC)的特点 ,及与大剂量尿激酶静脉溶栓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 计算梗死中心区 ADC,并进行显著性检验 ,老年组结合发病 1 w时的临床结局进行直线回归及判别分析。结果 老年组 ADC均值为 4.81 85± 1 .761 6,非老年组为 5.934 2± 1 .680 2 (t=2 .2 975,P<0 .0 5) ;老年组溶栓前 ADC与发病 1 w时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 (Y)的直线回归方程为 :Y=47.40 0 8- 6.354 5ADC(P<0 .0 1 ) ;发病 1 w时溶栓结局的判别方程式 :Y1 =- 3.893 9+1 .886 5ADC(恶化组 ) ,Y2 =- 1 1 .0 1 1 2 +3.80 2 8ADC(非恶化组 ) (P<0 .0 1 ) ,判别符合率为 89.74%。结论  ADC定量分析对老年脑梗死超早期大剂量尿激酶静脉溶栓预后的估计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脑梗死 超早期 表观弥散系数 溶栓治疗 预后 核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下载PDF
大鼠局灶脑缺血酪氨酸激酶B表达图像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李育臣 王佩 +1 位作者 郭瑞芳 崔建岭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35-337,共3页
目的 观察局灶脑缺血大鼠酪氨酸酶B(TrkB)阳性神经元的表达,探讨脑缺血损伤与TrkB的关系。方法 制作大鼠局灶脑缺血模型,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不同缺血时间、不同脑区TrkB阳性神经元数的动态改变,并进行图像分析。结果 正常脑组织内即... 目的 观察局灶脑缺血大鼠酪氨酸酶B(TrkB)阳性神经元的表达,探讨脑缺血损伤与TrkB的关系。方法 制作大鼠局灶脑缺血模型,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不同缺血时间、不同脑区TrkB阳性神经元数的动态改变,并进行图像分析。结果 正常脑组织内即存在着一定数量的TrkB阳性神经元,脑缺血损伤后,在额、顶叶皮质及尾壳核外侧部的变性坏死区中心,TrkB阳性神经元缺失,而变性坏死区周边的半暗带区TrkB阳性神经元自缺血6h开始明显增多,且持续于整个缺血期。其它部位TrkB表达也不同程度增强。方差分析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除假手术组外(P>O.05).缺血组各组均差异显著(P<0.01)。结论 脑缺血损伤后TrkB的表达有显著改变,考虑与神经元的损伤修复机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灶性脑缺血 免疫组织化学 酪氨酸酶B 神经元损伤
下载PDF
大脑中动脉狭窄的定量脑电图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李育臣 徐辰 朱荣彦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5期383-385,共3页
目的探讨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的定量脑电图变化。方法对36例大脑中动脉狭窄病例(病例组)及30例年龄匹配的正常者(对照组)进行脑电图及脑电地形图检测。结果病例组头前部各频段相对功率值增高,头后部相对功率值降低,病灶侧头前部慢波增加... 目的探讨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的定量脑电图变化。方法对36例大脑中动脉狭窄病例(病例组)及30例年龄匹配的正常者(对照组)进行脑电图及脑电地形图检测。结果病例组头前部各频段相对功率值增高,头后部相对功率值降低,病灶侧头前部慢波增加更为显著,头后部快波减少较为明显。结论脑电地形图可定量地评价大脑中动脉狭窄,方法简便、快捷、无创,是检测大脑中动脉狭窄病变的理想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电描记术 大脑中动脉 缩窄 病理性
下载PDF
脑血管病者颈动脉穿刺前后超声双功扫描观察─颈动脉灌注穿刺损伤研究(二) 被引量:1
8
作者 李育臣 史伶兵 戴华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269-270,共2页
本文采用超声双功扫描技术,对32例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病例颈动脉穿刺前后进行探查。结果显示反复穿刺未导致颈动脉管壁增厚及管腔狭窄,未见形成附壁血栓。具有粥样硬化斑块者,穿刺后亦未见斑块脱落。
关键词 颈动脉 穿刺 超声波诊断 脑血管病
下载PDF
干细胞脑内移植生物支架探讨 被引量:1
9
作者 李育臣 臧立会 张素琴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8年第4期376-378,共3页
目的:研究干细胞移植载体的制备方法并观察接种其间的干细胞存活状况。方法:将β-甘油磷酸钠与壳聚糖按不同梯度体积比配置成C/GP复合溶液,制成温敏型壳聚糖水凝胶,取MSCs接种于C/GP混合溶液,培养板中培养,测定实验组与对照组细胞生长... 目的:研究干细胞移植载体的制备方法并观察接种其间的干细胞存活状况。方法:将β-甘油磷酸钠与壳聚糖按不同梯度体积比配置成C/GP复合溶液,制成温敏型壳聚糖水凝胶,取MSCs接种于C/GP混合溶液,培养板中培养,测定实验组与对照组细胞生长曲线。结果:随室温上升至37℃,C/GP由溶胶变为凝胶,不同体积比的C/GP溶液其PH值及37℃凝固时间亦不同;实验组与对照组细胞生长曲线及OD值无显著差异。结论:温敏型壳聚糖水凝胶较好的满足了可注射生物支架材料的要求,体外观察干细胞在其间可良好存活、增殖,该物质是一种较为合适的干细胞移植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组织工程 工程生物支架
下载PDF
超早期脑梗死相对表观弥散系数与脑电地形图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育臣 徐辰 +2 位作者 王宇 王建茹 董玉娟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 2003年第1期21-23,33,共4页
目的:探讨超早期脑梗死相对表观弥散系数(rADC)与脑电地形图(BEAM)的相关性及意义。方法:计算rADC与BEAM各变量间的相关系数,并观察各参数间相关有无显著性。结果:病灶中心区及病灶周边区rADC,与BEAM相对数字图平均值中的δ、α_2等变... 目的:探讨超早期脑梗死相对表观弥散系数(rADC)与脑电地形图(BEAM)的相关性及意义。方法:计算rADC与BEAM各变量间的相关系数,并观察各参数间相关有无显著性。结果:病灶中心区及病灶周边区rADC,与BEAM相对数字图平均值中的δ、α_2等变量之间具有显著相关关系,说明在脑梗死超早期,梗死灶中心及周围rADC的改变,与脑电波频率的改变有密切关系,rADC值降低越明显则往往脑电图(EEG)频率越慢。结论:rADC与BEAM之δ、α_2等指标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BEAM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磁共振rADC的改变,在脑梗死超早期,可应用BEAM了解脑梗死缺血程度,估计治疗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早期脑梗死 相对表观弥散系数 脑电地形图 相关分析
下载PDF
相对表观弥散系数与脑梗死颈总动脉溶栓预后
11
作者 李育臣 王健茹 +3 位作者 董玉娟 马晓辉 王宇 崔建岭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264-266,共3页
目的 了解超急性期脑梗死磁共振相对表观弥散系数 (rADC)的改变与颈总动脉溶栓预后的关系。方法 计算梗死中心、周边及外围区rADC ,结合颈总动脉溶栓结局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rADC均值梗死灶中心区 <周边区 <外围区 ,恶化组r... 目的 了解超急性期脑梗死磁共振相对表观弥散系数 (rADC)的改变与颈总动脉溶栓预后的关系。方法 计算梗死中心、周边及外围区rADC ,结合颈总动脉溶栓结局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rADC均值梗死灶中心区 <周边区 <外围区 ,恶化组rADC均值低于非恶化组 ;两组以各区rADC作为判别因子得判别式 :D =0 0 2 0X1 +0 0 1 5X2 +0 0 1 8X3- 3 41 5(X1 、X2 、X3分别为中心、周边、外围区rADC) ,Wilks′λ值为 0 799,X2 =8 843 ,P值 =0 0 31。结论 超急性期脑梗死颈总动脉溶栓近期结局与溶栓前rADC的水平有较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相对表观弥散系数 颈总动脉 溶栓治疗
下载PDF
颈动脉加压滴注神经细胞活化剂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
12
作者 李育臣 王树义 刘文成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89年第S1期27-29,共3页
1 引言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目前虽有很多方法但多不够理想。自1987年以来,我们应用颈动脉加压滴注神经细胞活化剂的方法,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32例取得较好疗效,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2 临床资料本组32例中男20例,女12例;年龄41... 1 引言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目前虽有很多方法但多不够理想。自1987年以来,我们应用颈动脉加压滴注神经细胞活化剂的方法,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32例取得较好疗效,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2 临床资料本组32例中男20例,女12例;年龄41~50岁6例,51~60岁11例,61~70岁5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病 临床资料 维脑路通 脑细胞功能 脑梗 病残程度 临床观察结果 临床疗效评定 双侧颈总动脉 运动性失语
下载PDF
国产脑复素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观察
13
作者 李育臣 史伶兵 《河北医药》 CAS 1995年第5期283-284,共2页
国产脑复素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观察050051河北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李育臣,史伶兵血管性痴呆(VascdarDementia,VD)在我国,尤其是城市患病率很高[1],积极寻找有效药物进行治疗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 国产脑复素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观察050051河北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李育臣,史伶兵血管性痴呆(VascdarDementia,VD)在我国,尤其是城市患病率很高[1],积极寻找有效药物进行治疗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应用国产脑复素注射液(山西长治康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复素 治疗 血管性痴呆 痴呆
下载PDF
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脑卒中后高血压的临床观察
14
作者 李育臣 《河北医药》 CAS 1999年第5期394-394,共1页
关键词 脑卒中 高血压 药物疗法 非洛地平缓释片
下载PDF
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海马区不同部位BDNF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17
15
作者 李英平 郭瑞芳 +1 位作者 李育臣 李红艳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180-1182,共3页
目的 研究局灶性脑缺血损伤后海马区不同部位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BDNF)表达的规律 ,探讨其对缺血后中枢神经重塑的影响。方法 选取健康成年SD大鼠 40只 ,随机分为脑缺血组和假手术组。采用线栓法建立大脑中动脉脑缺血大鼠模型 ,应用... 目的 研究局灶性脑缺血损伤后海马区不同部位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BDNF)表达的规律 ,探讨其对缺血后中枢神经重塑的影响。方法 选取健康成年SD大鼠 40只 ,随机分为脑缺血组和假手术组。采用线栓法建立大脑中动脉脑缺血大鼠模型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观察海马各区BDNF的表达。结果  (1 )脑缺血后BDNF的表达水平在海马区具有部位差异性 ,表现为齿状回CA3和CA4 区BDNF的表达明显高于假手术组 ,且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 ,而CA1 区和CA2 区BDNF表达较假手术组仅轻度升高 ,但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2 )脑缺血组BDNF的表达在脑缺血后 7d时开始升高 ,1 4d时明显增多 ,2 1d时达到高峰 (P <0 0 1 ) ,以后逐渐降低。结论 齿状回、CA3和CA4 区及对缺血损伤具有反应迅速、作用持久的BDNF保护机制对中枢神经系统再生和修复起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脑缺血 大鼠 海马
下载PDF
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与急性脑出血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1
16
作者 赵明哲 史万英 +2 位作者 朱荣彦 闫鹤立 李育臣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34-136,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与急性脑出血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4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NSE水平进行动态检测,分析其与脑出血量、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脑出血部位的关系,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脑... 目的探讨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与急性脑出血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4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NSE水平进行动态检测,分析其与脑出血量、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脑出血部位的关系,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脑出血组患者在发病48h内血清NSE水平即明显升高,3-5d达到峰值,6-9d和10-14d时仍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0.001);脑出血患者血清NSE水平与出血量及NDS呈正相关(r=0.421,P〈0.01;r=0.415,P〈0.01);与脑出血部位无明显关系(P〉0.05)。结论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NSE水平明显升高,并且与脑出血量和病情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出血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下载PDF
进展性卒中的相关因素研究 被引量:43
17
作者 刘俊艳 董玉娟 +5 位作者 李娜 任士卿 李育臣 王建茹 刘好文 王冰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1年第3期146-148,共3页
目的 :寻找引起进展性卒中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 5 8例进展性卒中患者 ,对其血压、血糖、血脂水平、病情严重程度以及有无血管狭窄等情况进行了相关分析研究。结果 :15 8例进展性卒中患者伴高血压(Hypertension,HT)者 46例 ,... 目的 :寻找引起进展性卒中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 5 8例进展性卒中患者 ,对其血压、血糖、血脂水平、病情严重程度以及有无血管狭窄等情况进行了相关分析研究。结果 :15 8例进展性卒中患者伴高血压(Hypertension,HT)者 46例 ,其中 18例收缩压低于 15 0 mm Hg,13例脉压差小于 30 mm Hg,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0 1)。 2 31例合并有糖尿病 (Diabetes Millium,DM) ,对照组仅仅 18例 ,两组比较差异显著 (P <0 .0 0 0 1)。 32 1例 SIP患者行 TCD或 /和 MRA检查者 14例显示有不同程度的颅内外血管狭窄 ,这部分患者脉压差下降以及由此导致的低灌流与进展性卒中有关。其中 12例 MD患者行 MRA或 TCD检查 ,均发现有小血管显影不良或狭窄 ,6例有大血管病变。 4影像学检查显示分水岭梗塞或顶深部侧脑室体旁梗塞多提示大血管病变 ,尤其是 MCA起始部或主干支狭窄 ,常预示进展性卒中的可能。结论 :进展性卒中的危险因素多与高血压 ,糖尿病以及是否并发颅内外大血管狭窄或闭塞有关。而患者的收缩压下降、脉压差小也易引起 SIP。SIP患者影像学上的特殊表现常提示此类患者侧枝循环建立不完善 ,故在抗凝治疗的同时 ,一定要保证充足的脑灌注压 ,切记不要过分降低血压 ,尤其疑为大血管病变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关因素 进展性卒中 梗塞 脑出血
下载PDF
100例中老年人继发性癫痫的发作类型及病因 被引量:7
18
作者 王建茹 王瑜玲 +4 位作者 刘俊艳 李娜 徐辰 李育臣 曹志坤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82-83,共2页
关键词 中老年人 继发性癫痫 发作类型 病因
下载PDF
三磷酸胞苷二钠对脑缺血大鼠海马CA_3区突触体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19
作者 郭瑞芳 李英平 +1 位作者 李育臣 王洪芳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29-531,共3页
目的 研究局灶性脑缺血后海马 CA3 区突触体素的动态表达及其三磷酸胞苷二钠对其干预的影响。方法 选取 SD大鼠 60只 ,随机分为脑缺血后自然恢复组、药物干预组和假手术对照组。采用线栓法建立大脑中动脉脑缺血大鼠模型 ,应用免疫组... 目的 研究局灶性脑缺血后海马 CA3 区突触体素的动态表达及其三磷酸胞苷二钠对其干预的影响。方法 选取 SD大鼠 60只 ,随机分为脑缺血后自然恢复组、药物干预组和假手术对照组。采用线栓法建立大脑中动脉脑缺血大鼠模型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观察海马 CA3 区突触体素的表达。结果 脑缺血后自然恢复组大鼠突触体素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降低 (P<0 .0 1) ;但 7~ 2 1d突触体素的表达逐渐上调 (P<0 .0 1)。应用三磷酸胞苷二钠干预后 ,突触体素表达与自然恢复组相比明显升高。结论 脑缺血损伤后海马 CA3 区突触体素表达减少 ,但机体自身存在着神经元的修复和再生 ;三磷酸胞苷二钠可上调突触体素的表达 ,具有促进缺血神经元的修复、再生及突触重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磷酸胞苷二钠 脑缺血 大鼠 海马 CA3区 突触体素 表达
下载PDF
血清白细胞介素6与急性幕上自发性脑出血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赵明哲 丁秋蕾 +3 位作者 刘瑛 侯军良 李育臣 李彬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89-92,共4页
目的动态观察急性幕上自发性脑出血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的变化规律,探讨其与脑出血体积、部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以及患者年龄、性别等方面的相关性。方法该实验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对40倒急性幕上自发性脑出血患... 目的动态观察急性幕上自发性脑出血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的变化规律,探讨其与脑出血体积、部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以及患者年龄、性别等方面的相关性。方法该实验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对40倒急性幕上自发性脑出血患者发病后血清IL-6水平进行动态检测,并与30例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同时应用头颅CT测定出血体积、判断出血部位;应用斯堪的那维亚卒中量表(scandinavia stroke scale,SSS)于发病1周内对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结果急性幕上自发性脑出血患者在发病早期48小时内血清IL-6浓度即明显升高,3~5天达到峰值,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48小时(18.55±5.10)ng/L、3~5天(23.70±4.91)ng/LVS(8.71±3.89)ng/L,均P〈0.01];随后逐渐下降,至发病后6~9天接近对照组水平[(10.83±4.53)ng/LVS(8.71±3.89)ng/L,P〉0,053;脑出血患者急性期(发病1周内)IL-6平均血清含量与出血量大小呈显著正相关(rs=0.931,P〈0.01);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也呈显著正相关(rs=0.374,P〈0.01);有严重神经功能缺失的患者IL-6升高更明显,IL-6〉25ng/L、SSS评分〉40分均提示患者预后不良。结论IL-6是炎症反应的标记物,在脑出血中起重要作用;其与出血量大小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呈正相关,可以作为急性脑出血的早期诊断、判断病情转归和预后的综合指标,同时为脑出血的抗炎治疗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白细胞介素6 预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