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匠心独运 造物天工——论蕴含在紫砂壶《步步高升》之中的美好祝福之情
1
作者 李能发 《陶瓷科学与艺术》 CAS 2023年第7期126-126,共1页
在我们普通国人的心目之中,步步高升这样朴素美好的祝福总能够展示内心的真情实感,也希望时刻陪伴着大家。从整体上来看这件紫砂艺术作品《步步高升壶》,从技艺的层面来看,这样的设计本来就具有很难的成型工艺,特别是紫砂全手工的成型方... 在我们普通国人的心目之中,步步高升这样朴素美好的祝福总能够展示内心的真情实感,也希望时刻陪伴着大家。从整体上来看这件紫砂艺术作品《步步高升壶》,从技艺的层面来看,这样的设计本来就具有很难的成型工艺,特别是紫砂全手工的成型方式,能够更好地展示创作者主观能动地按照自己的设计来呈现希望看到的形态,从人文内涵的角度来看,“步步高升”这样在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具有重要影响的美好祝福之情,能够通过小小的一把紫砂壶反映出来,更加的难能可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砂艺术 李能发 传统艺术 美好祝福
下载PDF
6种大孔吸附树脂对霉茶总黄酮吸附与解吸性能的考察 被引量:2
2
作者 郑国华 李能发 许洁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3期2560-2562,共3页
关键词 大孔吸附树脂 霉茶 解吸性能 原发性高血压病 总黄酮 大孔树脂吸附技术 大叶蛇葡萄 黄酮类化合物
下载PDF
壳聚糖用于霉茶醇提液澄清效果的考察 被引量:2
3
作者 郑国华 许洁 李能发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366-1368,共3页
目的:探讨壳聚糖絮凝法用于霉茶醇提液澄清的可行性。方法:壳聚糖用于霉茶醇提液的澄清,通过对总固型物、总黄酮含量的测定,对壳聚糖的用量及澄清工艺进行了优选。结果:壳聚糖絮凝法能使药液澄清,并可以较好的保留有效成分,总黄酮的转... 目的:探讨壳聚糖絮凝法用于霉茶醇提液澄清的可行性。方法:壳聚糖用于霉茶醇提液的澄清,通过对总固型物、总黄酮含量的测定,对壳聚糖的用量及澄清工艺进行了优选。结果:壳聚糖絮凝法能使药液澄清,并可以较好的保留有效成分,总黄酮的转移率达到90.51%。优选的壳聚糖澄清工艺为:100g霉茶,提取液浓缩至生药质量与浓缩液体积比为1∶6,于60℃搅拌下加入0.25%的壳聚糖醋酸溶液,加入壳聚糖的量为0.65g,静置12h,滤过。结论:壳聚糖絮凝法能用于霉茶醇提液的澄清,利于进一步纯化制备霉茶总黄酮提取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霉茶 壳聚糖絮凝剂 澄清工艺
下载PDF
不同提取方法对霉茶中总黄酮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郑国华 许洁 李能发 《湖北中医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35-36,共2页
目的优选霉茶提取工艺,并比较水提和醇提工艺。方法选用L9(34)正交表优选提取条件,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的含量。结果水提最佳工艺总黄酮含量为17.13%,醇提最佳工艺总黄酮含量为25.06%。结论醇提工艺优于水提工艺,最佳工艺为9倍量... 目的优选霉茶提取工艺,并比较水提和醇提工艺。方法选用L9(34)正交表优选提取条件,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的含量。结果水提最佳工艺总黄酮含量为17.13%,醇提最佳工艺总黄酮含量为25.06%。结论醇提工艺优于水提工艺,最佳工艺为9倍量的70%乙醇,提取3次,每次1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霉茶 正交试验 总黄酮 提取工艺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金刚藤分散片中薯蓣皂苷元的含量 被引量:4
5
作者 郑国华 李能发 孙代华 《湖北中医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22-23,共2页
目的建立金刚藤分散片中薯蓣皂苷元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RP-HPLC法测定,Diamonsil C18型色谱柱(4.6×250mm,5um);流动相为乙腈-水(90:10);检测波长:203nm;柱温:35℃;流速:1.0ml/min。结果薯蓣皂苷元进样量在22... 目的建立金刚藤分散片中薯蓣皂苷元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RP-HPLC法测定,Diamonsil C18型色谱柱(4.6×250mm,5um);流动相为乙腈-水(90:10);检测波长:203nm;柱温:35℃;流速:1.0ml/min。结果薯蓣皂苷元进样量在220~1100n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7.4%,RSD为1.19%。结论本方法准确、灵敏度高、重现行好,可作为控制金刚藤分散片质量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刚藤 分散片 薯蓣皂苷元 含量测定
下载PDF
节节竹高见铮骨——论紫砂壶《竹节石瓢》的工艺融合和文化蕴藏
6
作者 李能发 《陶瓷科学与艺术》 CAS 2023年第5期185-185,共1页
紫砂竹器与生俱来的那种自然姿态和人文景观令人印象深刻,也带给广大壶友无穷的艺术魅力。从整体上来看作品《竹节石瓢壶》,一把小小的紫砂壶上面融合了竹子、山水、人文等等许多的元素,一方面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之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 紫砂竹器与生俱来的那种自然姿态和人文景观令人印象深刻,也带给广大壶友无穷的艺术魅力。从整体上来看作品《竹节石瓢壶》,一把小小的紫砂壶上面融合了竹子、山水、人文等等许多的元素,一方面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之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紫砂器的全手工抟制成型的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也恰到好处地展示了江南水乡的秀美景色和风土人情,以及竹子对我们紫砂艺人的创作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砂艺术 竹节石瓢 工艺融合 文化蕴藏
下载PDF
生态与经济协同产生大动能(下)
7
作者 蒋全民 王梦琳 +10 位作者 林凌 李昌平 李能发 张新全 郭晓鸣 蒋永穆 陈佐忠 王锡桐 刘世庆 干友民 赵勇 《四川草原》 2004年第2期1-4,共4页
[主持人语]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由生态坏境恶化而引发的自然灾害也与日俱增。生态环境问题正在受到国人的广泛关注,这是关系到我们生存和发展的大问题,关系到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能否顺利实施的大事。以西部大开发为契机的生态... [主持人语]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由生态坏境恶化而引发的自然灾害也与日俱增。生态环境问题正在受到国人的广泛关注,这是关系到我们生存和发展的大问题,关系到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能否顺利实施的大事。以西部大开发为契机的生态重建工程已拉开大幕。生态与经济的关系,并不是熊掌和鱼不可兼得的矛盾对立体,而应该是相辅相成、相互作用的两个系统,反映出人与自然的关系,我们进行生态恢复建设和保护,就是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这种协调既包含着人与自然和谐共进的方面,也将改变人类征服自然的观念,同时协调人与人的关系。本刊继上期推出《草畜平衡:刻不容缓的百年方略》之后,就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发展问题,采访了有关经济、生态、草业、畜牧等方面的专家学者和政府官员,并将他们的见解整理成文,慎重交与读者、交与社会,权作“攻玉之石”。我们热切期盼着各界人士的积极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 经济 生态环境保护 生态重建工程 人与自然 可持续发展 农民利益 生产力 绿色GDP评价考核体制 生态效益补助资金
下载PDF
洱海北部表流人工湿地氮截留的长效性及影响因子 被引量:14
8
作者 梁启斌 侯磊 +2 位作者 李能发 陈鑫 王克勤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585-1593,共9页
以洱海北部正常运行10 a的罗时江河口湿地为研究对象,通过开展为期1 a的现场定点监测及文献调研,探讨洱海流域运行1、5、10 a的人工湿地氮截留动态变化及影响因子。结果表明:罗时江河口湿地上覆水无机氮浓度呈现显著干、湿季节分异,干... 以洱海北部正常运行10 a的罗时江河口湿地为研究对象,通过开展为期1 a的现场定点监测及文献调研,探讨洱海流域运行1、5、10 a的人工湿地氮截留动态变化及影响因子。结果表明:罗时江河口湿地上覆水无机氮浓度呈现显著干、湿季节分异,干季无机氮浓度显著高于湿季(P<0.05);从空间分异看,湿地进水口TN、NH4+-N和NO3--N浓度平均值分别为3.34、0.75、0.77 mg·L^-1,出水口浓度分别为2.01、0.42、0.45 mg·L^-1,表明正常运行10 a的罗时江河口湿地仍具备氮截留能力。正常运行1、5、10 a后的人工湿地对TN、NH4+-N和NO3--N的平均截留效率呈下降趋势,但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运行10 a后的罗时江河口湿地对TN、NH4+-N和NO3--N的平均截留效率分别为37.2%、34.6%和29.2%。冗余分析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上覆水中DO、ρ(NH4+-N)、COD/TN及温度是罗时江湿地氮截留的重要影响因子。研究表明,处于氧化环境的上覆水有利于硝化过程,但不利于反硝化过程,后续湿地恢复、建设、管理中应重点优化湿地中的反硝化过程,以提升氮截留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流人工湿地 氮截留 长效性 洱海流域
下载PDF
生态与经济协同产生大动能(上) 被引量:2
9
作者 蒋全民 王梦琳 +9 位作者 林凌 李昌平 李能发 张新全 郭晓鸣 蒋永穆 陈佐忠 王锡桐 刘世庆 干友民 赵勇 《四川草原》 2004年第1期2-5,共4页
[主持人语]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由生态环境恶化而引发的自然灾害也与日俱增。生态环境问题正在受到国人的广泛关注,这是关系到我们生存和发展的大问题,关系到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能否顺利实施的大事。以西部大开发为契机的生态... [主持人语]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由生态环境恶化而引发的自然灾害也与日俱增。生态环境问题正在受到国人的广泛关注,这是关系到我们生存和发展的大问题,关系到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能否顺利实施的大事。以西部大开发为契机的生态重建工程已拉开大幕。生态与经济的关系,并不是熊掌和鱼不可兼得的矛盾对立体,而应该是相辅相成、相互作用的两个系统,反映出人与自然的关系,我们进行生态恢复建设和保护,就是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这种协调既包含着人与自然和谐共进的方面,也将改变人类征服自然的观念,同时协调人与人的关系。本刊继上期推出《草畜平衡:刻不容缓的百年方略》之后,就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发展问题,采访了有关经济、生态、草业、畜牧等方面的专家学者和政府官员,并将他们的见解整理成文,慎重交与读者、交与社会,权作“攻玉之石”。我们热切期盼着各界人士的积极参与! j,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生态 经济 协调发展 协同效应 生态环境保护 可持续发展 生态安全 国家安全 生态环境建设 草原建设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