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乙肝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脾切除术后腹腔积液预测模型
1
作者 李芷西 黄少坚 +4 位作者 贺卓 黄嘉明 张起帆 周杰 王恺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23年第12期736-741,746,共7页
目的探讨乙肝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行脾切除术后腹腔积液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脾切除术后腹腔积液的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1月至2023年2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肝胆外科收治的行脾切除术的乙肝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临床... 目的探讨乙肝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行脾切除术后腹腔积液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脾切除术后腹腔积液的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1月至2023年2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肝胆外科收治的行脾切除术的乙肝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存在腹腔积液,将患者分为腹腔积液组(n=32)和无腹腔积液组(n=89)。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术后腹腔积液的危险因素分析。基于多因素分析结果,采用R语言建立和评估术后腹腔积液列线图预测模型。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患者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MI)、术前脾静脉直径、术前门静脉直径、术前腹腔积液、行贲周血管离断术、术中失血量、术后第1天、第5天白蛋白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术前门静脉直径(OR=229.127,95%CI 9.348-5615.995)、术前存在腹腔积液(OR=3.331,95%CI 1.128-9.842)、行贲周血管离断术(OR=6.745,95%CI 1.334-34.093)是脾切除术后腹腔积液的独立危险因素。纳入独立危险因素变量构建乙肝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脾切除术后腹腔积液的列线图模型。模型的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显示拟合程度良好(P=0.779);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52(95%CI 0.781-0.924)。临床决策曲线显示模型对术后腹水的预测具有明显临床效用。结论术前门静脉直径、术前存在腹腔积液、行贲周血管离断术是乙肝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行脾切除术后腹腔积液的独立危险因素,在此基础上建立的列线图模型对脾切除术后腹腔积液有良好的预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肝硬化 门静脉高压症 脾切除术 腹腔积液 列线图 预测模型
下载PDF
13例初始不可切除肝癌经转化治疗后行序贯手术切除的初步报告
2
作者 黄少坚 何青华 +3 位作者 韩泽民 李芷西 王恺 李川江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22年第4期321-327,共7页
目的评估初始不可切除肝癌经转化治疗后行序贯手术切除的临床疗效和分析其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收集并分析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收治的13例初始不可切除肝癌患者的临床数据。结果13例患者中,12例为男性患者,1... 目的评估初始不可切除肝癌经转化治疗后行序贯手术切除的临床疗效和分析其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收集并分析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收治的13例初始不可切除肝癌患者的临床数据。结果13例患者中,12例为男性患者,1例为女性患者,年龄50.0±12.7岁(23~72岁);Child-Pugh分级标准均为A级;CNLC Stage分级Ib期5例,Ⅱa期2例,Ⅱb期2例,Ⅲa期3例,Ⅲb期1例;ECOG ps评分均≤1分;肝硬化者有6例,无肝硬化者7例;有门脉癌栓者2例,无门脉癌栓者11例;治疗前最大肿瘤直径9.8±2.7 cm,治疗前中位AFP为848.1 ng/mL(IQR:20.0~4638.1 ng/mL);有乙肝者12例,无乙肝者1例。转化治疗方案:TACE+免疫方案治疗的有2例、TACE+靶向+免疫方案治疗的有6例、HAIC+靶向+免疫方案3例及TACE+HAIC+靶向+免疫方案治疗的2例。中位转化时间为3.4月(IQR:2.7~5.5月),转化治疗后术前的肿瘤最大直径为7.1±2.2 cm,转化治疗后术前的中位AFP水平17.2 ng/mL(IQR:4.0~121.6ng/mL),术前影像学评估(mRECIST)CR 2例,PR 5例,PD 1例,SD 5例,肿瘤学转化7例,外科学转化6例,术前PS评分均≤1分。转化后行手术切除:10例行肝部分切除,3例行半肝切除,经腹腔镜手术6例,开腹手术7例。中位手术时间295.0 min(IQR:230.5~418.0 min),中位术中出血量300 m L(IQR:100~375 mL),术后中位住院天数为10 d(IQR:7~13 d),术后中位拔除引流管的时间为7 d(IQR:5.5~13 d)。术后病理结果pCR 6例,pPR有7例,MVI分级M010例,M1有3例,均为<5处脉管内癌栓,其中2例为1处脉管内癌栓,无一例切缘阳性病例。术后出现心衰1例,术后出现肺动脉栓塞1例,术后出现胆漏1例。术后中位随访时间11.9月(IQR:6.3~15.1月),3位患者出现复发,随访期间无一例患者死亡。结论转化后行序贯手术切除的临床疗效效果肯定,安全性尚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初始不可切除 转化治疗 肝切除术
下载PDF
胆囊板入路右肝蒂鞘外解剖法在微创解剖性肝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3
作者 王恺 孙世波 +5 位作者 李芷西 唐善华 王鑫 李尧 周杰 张起帆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89-496,共8页
目的:探讨胆囊板入路(CPA)右肝蒂鞘外解剖法在微创解剖性肝切除术(MIALR)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收治的42例原发性肝癌行腹腔镜右半肝切除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36... 目的:探讨胆囊板入路(CPA)右肝蒂鞘外解剖法在微创解剖性肝切除术(MIALR)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收治的42例原发性肝癌行腹腔镜右半肝切除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36例,女6例;年龄为(55±13)岁。42例患者中,25例术中采用CPA右肝蒂鞘外解剖法,设为CPA组;17例术中采用传统入路右肝蒂鞘外解剖法,设为传统入路组。观察指标:(1)手术情况。(2)术后情况。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IQR)表示,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以绝对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等级资料比较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结果:(1)手术情况。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腹腔镜右半肝切除术,切缘均为阴性。CPA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解剖目标肝蒂时间,解剖右前肝蒂主干例数及时间,解剖右后肝蒂主干例数及时间,肝蒂损伤,肝组织损伤,解剖操作空间(大、小)分别为150.00(130.00)min,100.00(100.00)mL,472.00(201.00)s,10例,366.00(94.75)s,9例,564.00(138.50)s,2例,2例,25、0例;传统入路组患者上述指标分别为140.00(113.00)min,100.00(125.00)mL,670.00(107.00)s,8例,663.00(136.00)s,7例,783.00(189.00)s,8例,5例,2、19例;两组患者解剖目标肝蒂时间、解剖右前肝蒂主干时间、解剖右后肝蒂主干时间、肝蒂损伤、解剖操作空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4.809、-3.254、-3.188,χ^(2)=6.493、34.314,P<0.05),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解剖右前肝蒂例数、解剖右后肝蒂例数、肝组织损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0.282、-0.412,χ^(2)=0.095、0.002、1.976,P>0.05)。(2)术后情况。两组患者均无术后出血;CPA组患者术后第3天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术后胆漏,肿瘤病理学类型(肝细胞癌、肝内胆管癌)分别为68.00(48.50)U/L,52.00(35.50)U/L,28.30(12.35)mmol/L,12.40(2.40)s,2例,21、4例;传统入路组患者上述指标分别为58.00(25.00)U/L,41.00(19.50)U/L,26.80(14.25)mmol/L,12.50(2.95)s,5例,15、2例;两组患者术后第3天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术后胆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1.218、-1.488、-0.205、-0.320,χ^(2)=1.976,P>0.05),肿瘤病理学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PA右肝蒂鞘外解剖法用于MIALR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肝切除 肝蒂鞘外解剖 微创解剖性肝切除 Laennec膜 胆囊板入路
原文传递
腹腔镜肝切除术中转开放手术危险因素分析及风险预测模型的建立
4
作者 黄少坚 李芷西 +6 位作者 梁汉标 韩泽民 黄灿 钟权 贺卓 王恺 李川江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66-571,共6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肝切除术中转开放手术危险因素及构建中转开放手术的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2年5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肝胆外科收治的938例行腹腔镜肝切除术病人的临床病例信息,依据是否中转开放手术分为腹腔镜组(... 目的探讨腹腔镜肝切除术中转开放手术危险因素及构建中转开放手术的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2年5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肝胆外科收治的938例行腹腔镜肝切除术病人的临床病例信息,依据是否中转开放手术分为腹腔镜组(836例)和中转组(102例),收集所有纳入病人基本信息和临床病例资料,分析两组组间差异及因素,基于多因素分析结果构建中转开放手术列线图预测模型。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在有无腹部手术史、有无血管性介入治疗史、是否首次行肝切除、有无腹腔积液、肝肿瘤最大直径、是否为困难肝段切除、切除范围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有腹部手术史(OR=1.716,95%CI为1.023-2.878)、非首次行肝切除(OR=3.585,95%CI为1.705-7.538)、肝肿瘤最大直径≥5cm(OR=2.680,95%CI为1.646-4.363)、困难肝段切除(OR=2.953,95%CI为1.755-4.967)、肝段切除范围≥3个肝段(OR=1.901,95%CI为1.099-3.290)为腹腔镜肝切除术中转开放手术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依据多因素分析结果,纳入5个独立危险因素变量,构建腹腔镜肝切除术中转开放手术的列线图模型。模型的C-index为0.746(95%CI为0.692-0.800),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结果P=0.541>0.05,绘制ROC曲线,曲线下面积(AUC)为0.746(95%CI为0.692-0.800,P<0.001)。绘制的临床决策曲线(DCA)结果示在阈值概率范围0.05~0.70内模型具有临床效用。结论有腹部手术史,非首次行肝切除,肝肿瘤最大直径≥5 cm,困难肝段切除,肝段切除范围≥3个肝段是腹腔镜肝切除术中转开放手术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此构建的列线图模型的校准曲线拟合程度理想,在预测的中转开放手术率与实际的中转开放手术率有较好的一致性,模型具有良好预测能力,但仍有待行外部验证来进一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切除术 腹腔镜 危险因素 中转开放手术 列线图模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