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生物转化法制备双脱甲氧基姜黄素糖苷化产物及其对HepG2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4
1
作者 刘芳 +6 位作者 李芸香 贾坤 张秀梅 徐伟 苏国龙 黄维维 罗静雯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0-25,共6页
双脱甲氧基姜黄素是一种具有极强抗氧化活性和抗肿瘤活性的天然酚类成分,但是极差的水溶性和稳定性制约了其在食品、医药领域的广泛应用。通过微生物转化进行结构改造,引入亲水性的葡萄糖苷键基团是有效解决其水溶性的手段。该研究利用... 双脱甲氧基姜黄素是一种具有极强抗氧化活性和抗肿瘤活性的天然酚类成分,但是极差的水溶性和稳定性制约了其在食品、医药领域的广泛应用。通过微生物转化进行结构改造,引入亲水性的葡萄糖苷键基团是有效解决其水溶性的手段。该研究利用不同微生物体系对双脱甲氧基姜黄素进行微生物转化,发现华根霉Rhizopus chinensis IFFI 3043能够将双脱甲氧基姜黄素(Bisdemethoxycurcumin,BDMC)转化为双脱甲氧基姜黄素-O-葡萄糖苷(BDMC-O-glucoside),且转化效率达到63%。研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合(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ormeter,HPLC-MS)、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等检测手段,确认了BDMC-O-glucoside转化产物的化学结构,完成了其转化过程的动态曲线分析,并通过MTT细胞毒活性法发现BDMC-O-glucoside对Hep G2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显著强于BDM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脱甲氧基姜黄素 华根霉 生物转化 糖苷化 抗肿瘤
下载PDF
高压氧联合揿针对跟骨骨折患者疼痛的影响
2
作者 李芸香 成丽敏 霍雪臣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3年第11期1608-1611,共4页
目的研究高压氧联合揿针对跟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急性疼痛的控制作用。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对照试验。将2021年10月至2022年8月入住烟台市烟台山医院创伤骨科的跟骨骨折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各30例。对照组男20例... 目的研究高压氧联合揿针对跟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急性疼痛的控制作用。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对照试验。将2021年10月至2022年8月入住烟台市烟台山医院创伤骨科的跟骨骨折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各30例。对照组男20例、女10例,年龄(36.9±6.3)岁,采取常规镇痛措施,如药物镇痛、冷敷等;高压氧组男21例、女9例,年龄(37.4±5.7)岁,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高压氧治疗;高压氧联合揿针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37.2±5.9)岁,在高压氧组基础上进行揿针治疗。对比3组患者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点的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分情况。采用方差分析、SNK-q检验、χ^(2)检验。结果3组患者术前1 d[(5.3±0.9)分、(4.1±1.1)分、(2.6±0.8)分]、术后1 d静息痛评分[(7.5±1.2)分、(5.5±1.2)分、(3.7±1.2)分]及术后7 d运动痛评分[(6.1±0.6)分、(4.2±0.7)分、(2.8±0.6)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与对照组相比,高压氧组、高压氧联合揿针组术前1 d[(4.1±1.1)分、(2.6±0.8)分比(5.3±0.9)分]、术后1 d静息痛评分[(5.5±1.2)分、(3.7±1.2)分比(7.5±1.2)分]、术后7 d运动痛评分[(4.2±0.7)分、(2.8±0.6)分比(6.1±0.6)分]显著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压氧联合揿针组术前1 d、术后1 d静息痛评分及术后7 d运动痛评分[(2.6±0.8)分、(3.7±1.2)分、(2.8±0.6)分]均低于高压氧组[(4.1±1.1)分、(5.5±1.2)分、(4.2±0.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高压氧联合揿针治疗跟骨骨折,能有效缓解围手术期疼痛,提高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快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高压氧 揿针 疼痛 疼痛数字评分法
下载PDF
浅谈护士长助理竞争上岗的体会
3
作者 李芸香 高巧平 《实用医技杂志》 2005年第08B期2240-2241,共2页
关键词 护士长助理 竞争上岗 体会
下载PDF
消化性溃疡45例应用临床护理路径体会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国英 李芸香 忠珍 《齐鲁护理杂志》 2006年第21期2137-2138,共2页
关键词 护理路径 医嘱 依从性 观察组 患者 消化性溃疡 消化道溃疡 胃肠病 医疗护理
下载PDF
高压氧对跟骨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17
5
作者 李芸香 高巧平 霍雪臣 《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4期301-304,共4页
目的探讨高压氧对跟骨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血糖控制及切口愈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人院的跟骨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60例,按患者所在病区分为高压氧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术后进行常规治疗护理(如抬高患肢、控... 目的探讨高压氧对跟骨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血糖控制及切口愈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人院的跟骨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60例,按患者所在病区分为高压氧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术后进行常规治疗护理(如抬高患肢、控制血糖、消肿、促进骨质愈合等),高压氧组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增加高压氧治疗,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术后血糖控制情况及术后2周切口组织愈合情况。结果高压氧组术后第1天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第7天、第10天空腹血糖[高压氧组分别为(5.5±1.1)mmol/L、(5.4±1.2)mmol/L、(5.2±1.2)mmol/L,对照组分别为(7.6±0.7)mmo]/L、(7.4±0.9)mmol/L、(7.5±0.9)mmol/L]、餐后2h血糖[高压氧组分别为(8.4±1.1)mmol/L、(7.9±1.2)mmoL/L、(8.2±1.2)mmol/L,对照组分别为(10.5±1.1)mmol/L、(10.4±1.2)mmol/L、(10.9±1.2)mmol/L]及术后7d糖化血红蛋白[高压氧组为(6.7±0.4)%、对照组为(7.3±O.6)%]高压氧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压氧组术后2周伤口愈合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跟骨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应用高压氧治疗能有效地控制血糖,促进切口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氧 糖尿病患者 跟骨骨折 血糖 切口愈合
原文传递
高压氧联合药物治疗跟骨骨折疼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6
作者 李芸香 高巧平 霍雪臣 《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1期19-21,共3页
目的探讨高压氧联合药物治疗对跟骨骨折疼痛控制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5月入院的跟骨骨折患者64例,按所在病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镇痛治疗及护理(如抬高患肢、冷敷、药物镇痛、消肿等),试验组... 目的探讨高压氧联合药物治疗对跟骨骨折疼痛控制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5月入院的跟骨骨折患者64例,按所在病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镇痛治疗及护理(如抬高患肢、冷敷、药物镇痛、消肿等),试验组在常规镇痛的基础上增加高压氧治疗。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围手术期疼痛数字等级评定量表(numerical rating scale, NRS)评分情况。结果试验组入院时、术后2 h疼痛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3 d内静息痛最高疼痛评分[(5.0±1.5)分]、最低疼痛评分[(1.7±0.6)分]、平均疼痛评分[(2.5±1.0)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7.5±1.2)分、(3.2±0.7)分、(4.0±0.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7 d运动病评分[(3.2±0.6)分]明显低于对照组[(4.6±0.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压氧联合药物治疗跟骨骨折,能够更好地缓解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氧 跟骨骨折 疼痛 数字等级评定量表评分
原文传递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联合高压氧对糖尿病足患者创面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李芸香 修海华 +3 位作者 高巧平 房涛 曹春妮 张敏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722-726,共5页
目的观察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联合高压氧对糖尿病足患者创面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的影响,并评估其对糖尿病足溃疡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入组条件的糖尿病足溃疡患者15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78例)和治疗组(78例),2组患者入院后均... 目的观察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联合高压氧对糖尿病足患者创面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的影响,并评估其对糖尿病足溃疡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入组条件的糖尿病足溃疡患者15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78例)和治疗组(78例),2组患者入院后均进行生活指导及积极的降糖降脂治疗,并根据创面培养情况进行抗感染治疗;所有患者入院后创面尽早清创,干净后将负压封闭引流套装(美国Kineti Concepts公司)中的泡沫材料裁剪后覆盖创面,用半透明膜密封,予以负压(-75~-100 mmHg)吸引,观察材料若出现持续瘪陷则视为引流有效,连续引流1周,共2个疗程。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治疗,方案参照Kessler等的方法升压15 min,暴露压力为0.25 MPa,吸100%氧30 min×2次,中间间隔10 min吸舱内空气,匀速减压25 min,每日1次,共治疗2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周时及治疗2周后,观察2组患者的创面情况、血液流变学、创面肉芽组织染色及转化生长因子-β1变化情况。结果2组患者的创面面积及症状评分均较组内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其中治疗组在治疗1周时改善最为明显,且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在治疗1周时有所改善,其中治疗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但在治疗2周后,2组患者均较组内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创面组织HE染色发现,2组患者治疗前主要以炎性细胞为主,新鲜肉芽组织、新生血管较少;治疗1周时,2组患者均可出现大量新生肉芽组织,且数量相差不大;治疗2周后,对照组仍可见较多的新生肉芽组织,但治疗组却略有减少。2组患者创面组织中的TGF-β1蛋白含量均较组内治疗前有显著升高(P<0.05),但在治疗2周后,治疗组的TGF-β1蛋白含量却明显回落,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足患者持续1周的高压氧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促进肉芽组织及成纤维细胞增生,提高创面组织中TGF-β1蛋白含量,但随着高压氧治疗时间的延长,这种作用逐渐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封闭引流 糖尿病足 高压氧治疗
原文传递
创伤骨科患者护理分级模式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李芸香 成丽敏 +1 位作者 曲玲玲 王烁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7年第1期90-94,共5页
目的:探讨并制定创伤骨科患者护理分级模式,提高护理分级合格率。方法成立专家组,对2015年1月20日创伤科所有在院患者208例进行护理分级合格率的横断面调查,针对原因制定新的护理分级模式,即医生根据专科病情评估表确定病情等级,护士... 目的:探讨并制定创伤骨科患者护理分级模式,提高护理分级合格率。方法成立专家组,对2015年1月20日创伤科所有在院患者208例进行护理分级合格率的横断面调查,针对原因制定新的护理分级模式,即医生根据专科病情评估表确定病情等级,护士根据情况进行Barthel指数( BL)评分,医护沟通按修订的护理分级流程决定患者的护理等级,模式运行后,再由前述专家对2015年7月4日创伤科所有在院患者266例进行横断面调查,比较模式运行前后护理分级合格率;运行模式后对医护人员进行半结构式访谈,评价医护人员对运行模式的看法。结果模式运行后护理分级合格率明显高于运行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93, P〈0.05);半结构式访谈结果:访谈医护人员均对分级模式给予肯定,表示运行后护理级别更加符合患者的病情和护理需求。结论新护理分级模式能明显提高创伤骨科患者护理分级的合格率,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科病情评估表 护理分级 创伤骨科
原文传递
基于Tei指数对尘肺病患者并发慢性肺心病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及验证 被引量:1
9
作者 李芸香 +2 位作者 潘少平 高巧平 张敏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836-839,共4页
目的:基于Tei指数对尘肺病患者并发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建立相关预测模型。方法:于2022年3月,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2年1月烟台市烟台山医院职业病科诊断的尘肺病患者226例。根据是否并发肺心病分为肺心病组... 目的:基于Tei指数对尘肺病患者并发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建立相关预测模型。方法:于2022年3月,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2年1月烟台市烟台山医院职业病科诊断的尘肺病患者226例。根据是否并发肺心病分为肺心病组和非肺心病组,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相关因素,建立风险预测模型。利用Hosmer-Lemeshow方程对模型拟合优度进行检测,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估所建模型的预测效果。结果:调查对象中并发肺心病患者占25.7%(58/226)。logistic分析显示,病程、尘肺分期以及Tei指数是尘肺病患者并发肺心病的影响因素( P<0.05),构建尘肺病患者并发肺心病风险预测模型: Z=6.253 X1+1.265 X2+1.423 X3+9.264( X1为尘肺分期, X2为病程, X3为Tei指数)。Hosmer-Lemeshow检验评估尘肺病并发肺心病风险预测模型的拟合优度,结果显示预测模型与实际情况有较好的一致性(χ^(2)=11.59, P=0.254)。ROC曲线对模型的诊断能力评估显示,AUC为0.897,灵敏度为0.947,特异度为0.784。 结论:病程、尘肺分期以及Tei指数是尘肺病患者并发肺心病的独立影响因素,据此构建的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效果,可为尘肺病并发肺心病的早期发现和干预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尘肺 肺心病 影响因素 预测 模型
原文传递
血糖集中管理模式在创伤骨科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芸香 成丽敏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7年第11期1520-1521,1536,共3页
目的 探讨血糖集中管理模式在创伤骨科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11月入院的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80例为观察组,住院期间的血糖控制由内分泌科医生集中管理,健康宣教由内分泌专科护士负责.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8... 目的 探讨血糖集中管理模式在创伤骨科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11月入院的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80例为观察组,住院期间的血糖控制由内分泌科医生集中管理,健康宣教由内分泌专科护士负责.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8月入院的糖尿病患者80例为对照组,采取常规会诊,内分泌科医生协助治疗,创伤骨科护士进行健康宣教.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安全性、住院患者满意度及出院后患者用药的依从性.结果 观察组术前当日、术后第3天、术后第7天血糖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0);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平均住院日明显短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住院患者满意度及出院后用药的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血糖由内分泌科集中管理能快速、安全、有效地控制血糖,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住院患者的满意度及出院后的用药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糖 集中管理 创伤骨科 围手术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