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阿托伐他汀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组织中JAK/STAT信号通路及其抑制因子SOCS-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李苏芬 方敬爱 +4 位作者 孙艳艳 张晓东 刘文媛 常沁涛 王蕊花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1年第9期765-768,共4页
目的:观察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组织中JAK-STAT-SOCS负反馈调节机制的变化,以期阐明阿托伐他汀对DN炎症发病机制及其防治措施。方法:6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对照组)、DN模型组(模型组)、阿托伐他汀治疗组(治疗组),每组20... 目的:观察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组织中JAK-STAT-SOCS负反馈调节机制的变化,以期阐明阿托伐他汀对DN炎症发病机制及其防治措施。方法:6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对照组)、DN模型组(模型组)、阿托伐他汀治疗组(治疗组),每组20只,利用单侧肾切除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50mg/kg)建立DN大鼠模型,治疗组每日每只灌胃阿托伐他汀(8mg·kg-1·d-1),正常对照组及模型组每日每只给予等量蒸馏水,连续给药12周。记录大鼠体重;观察尿微量白蛋白(MALB-U)、24h尿蛋白定量(24hUpr)、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变化;取肾组织行PAS、HE染色观察病理组织学变化;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肾组织中p-STAT3,p-JAK2,SOCS-1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12周末,模型组大鼠MALB-U、24hUpr、Scr、BUN显著升高,与对照组比较(P<0.05);阿托伐他汀治疗后,各指标显著降低,与模型组比较(P<0.05)。12周时模型组大鼠肾组织中p-STAT3、p-JAK2、SOCS-1表达水平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阿托伐他汀治疗12周后,大鼠肾组织SOCS-1表达水平较同期模型组明显上调(P<0.05),而p-STAT3、p-JAK2的表达受到抑制,低于同期模型组(P<0.05)。结论:JAK-STAT-SOCS负反馈调节机制可能参与DN的发病过程;阿托伐他汀可能通过调节肾组织p-STAT3、p-JAK2、SOCS-1的表达,减轻DN大鼠的炎症反应,对肾脏有一定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 糖尿病肾病 JAK/STAT SOCS
下载PDF
宫颈鳞癌与宫颈腺癌的超声表现和鉴别诊断 被引量:1
2
作者 廖平川 李风艳 +3 位作者 翟瑞芳 韩蓉晖 李苏芬 闫雅茹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12期1606-1609,共4页
目的利用超声检查技术探讨宫颈鳞癌和宫颈腺癌的相关声像图特征,以期达到对二者的鉴别。方法本组以经阴道超声检查为主、经腹部超声检查为辅随机检查和评估宫颈癌共计23例,根据子宫颈二维回声强弱、彩色多普勒血流充盈程度(预先统一设... 目的利用超声检查技术探讨宫颈鳞癌和宫颈腺癌的相关声像图特征,以期达到对二者的鉴别。方法本组以经阴道超声检查为主、经腹部超声检查为辅随机检查和评估宫颈癌共计23例,根据子宫颈二维回声强弱、彩色多普勒血流充盈程度(预先统一设定超声测量标准)以及频谱多普勒测量阻力指数高低等相关指标,超声预先报告宫颈鳞癌或宫颈腺癌可能,之后与病理报告结果对照,若结果一致认为超声诊断准确,否则为不准确。结果经超声观察和分析发现,宫颈可疑病灶范围≥1.0 cm×0.5 cm,且以低回声为主,同时血流信号充盈达较丰富或极丰富等级,阻力指数≤0.5时超声即可报告宫颈鳞癌可能,本组超声共计报告18例,经病理报告证实16例,超声报告准确性88.9%。若超声测量病灶范围大于1.5 cm×1.0 cm,且以高回声为主,血流充盈达较丰富或极丰富等级,阻力指数≤0.5时超声即可报告宫颈腺癌可能,本组超声报告宫颈腺癌共计5例,均经病理报告证实。结论超声检查对于宫颈鳞癌及宫颈腺癌均有各自的声像图表现特点,故超声检查对于宫颈鳞癌和腺癌有着重要的鉴别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鳞癌 宫颈腺癌 超声检查 鉴别诊断
下载PDF
免疫大鼠血清中抗β1、β3肾上腺素受体及M2乙酰胆碱受体抗体IgG亚类的分布
3
作者 马秀瑞 王瑾 +4 位作者 燕子 郭永强 韩蓉晖 李苏芬 刘慧荣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0年第3期218-221,共4页
目的明确免疫大鼠血清中抗β1、β3肾上腺素受体及M2乙酰胆碱受体抗体的IgG亚类,为进一步研究此类抗体的作用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以合成的大鼠β1、β3肾上腺素受体和M2乙酰胆碱受体细胞外第二环肽段为抗原分别主动免疫Wistar大鼠... 目的明确免疫大鼠血清中抗β1、β3肾上腺素受体及M2乙酰胆碱受体抗体的IgG亚类,为进一步研究此类抗体的作用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以合成的大鼠β1、β3肾上腺素受体和M2乙酰胆碱受体细胞外第二环肽段为抗原分别主动免疫Wistar大鼠,应用免疫球蛋白纯化技术特异性提纯其血清中IgG类抗体,应用BCA进行蛋白定量,调整血清中蛋白量一致,用SA—ELISA法检测抗β1、β3肾上腺素受体和M2乙酰胆碱受体抗体的IgG亚类。结果免疫组中属于IgG2a亚类的抗β1肾上腺素受体抗体的A值为(0.45±0.01),明显高于对照组(0.08±0.003,P〈0.05);免疫组中属于IgG2b亚类的抗艮肾上腺素受体抗体的A值为(0.59±0.02),显著高于对照组(0.2±0.02,P〈0.05);免疫组中属于IgG2a亚类的抗M2乙酰胆碱受体抗体的A值为(0.56±0.04),显著高于对照组(0.12±0.01,P〈0.05)。结论免疫大鼠血清中抗β1肾上腺素受体抗体和抗M2乙酰胆碱受体抗体主要属于IgG2a亚类,抗β3肾上腺素受体抗体主要属于IgG2b亚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1肾上腺素受体 Β3肾上腺素受体 M2乙酰胆碱受体 抗体 亚类
下载PDF
内质网应激在急性肾损伤中的作用机制及相关治疗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郑雅琴 李慧 +5 位作者 丁武杰 孙大林 李苏芬 刘宇翔 胡雅玲 方敬爱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2年第6期556-558,共3页
急性肾损伤(AKI)是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有着较高的死亡率,且AKI持续存在容易促进慢性炎症及纤维化发展,最终导致终末期肾脏疾病(ESRD)[1]。目前AKI除透析外,尚无明显有效的治疗干预措施,因此,研究AKI的发病机制和相应的治疗措施... 急性肾损伤(AKI)是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有着较高的死亡率,且AKI持续存在容易促进慢性炎症及纤维化发展,最终导致终末期肾脏疾病(ESRD)[1]。目前AKI除透析外,尚无明显有效的治疗干预措施,因此,研究AKI的发病机制和相应的治疗措施很有必要。当前的研究发现AKI与氧化应激、免疫炎症、凋亡、线粒体损伤、内质网应激等原因密切相关。其中内质网应激(ERS)在AKI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着很广阔的研究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肾损伤 线粒体损伤 终末期肾脏疾病 内质网应激 治疗干预 免疫炎症 氧化应激 慢性炎症
下载PDF
黄芪甲苷延缓肾脏衰老的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1
5
作者 张紫媛 方敬爱 +3 位作者 李苏芬 胡雅玲 刘文媛 刘学军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48-452,457,共6页
目的:探讨黄芪甲苷是否通过调控SIRT1/p53信号通路而发挥抑制细胞凋亡,延缓大鼠肾脏衰老的作用。方法:SPF级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生理盐水5 ml/(kg·d)灌胃)、衰老模型组(生理盐水5 ml/(kg·d)灌胃)、黄芪甲苷组... 目的:探讨黄芪甲苷是否通过调控SIRT1/p53信号通路而发挥抑制细胞凋亡,延缓大鼠肾脏衰老的作用。方法:SPF级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生理盐水5 ml/(kg·d)灌胃)、衰老模型组(生理盐水5 ml/(kg·d)灌胃)、黄芪甲苷组和SRT1720组(在造模基础上分别施于黄芪甲苷40 mg/(kg·d)和SRT172020 mg/(kg·d)灌胃),每组各10只。饲养8周后收集大鼠血清、肾脏组织标本。ELISA法检测血清中肾功能(肌酐、尿素氮)和衰老相关分泌表型(TGF-β、IL-6)的水平;肾脏组织进行HE染色、Masson染色;RT-PCR及Western blot分别检测SIRT1、p53、Bcl-2、Bax、p21、pRb基因和蛋白水平表达。结果:衰老模型组大鼠血清肌酐、尿素氮水平较正常组升高,但各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衰老模型组大鼠血清中TGF-β、IL-6水平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0.05),黄芪甲苷组及SRT1720组大鼠血清TGF-β、IL-6水平较模型组显著下降(P<0.05),且黄芪甲苷组与SRT1720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相比,衰老模型组大鼠的肾小管扩张,局部萎缩,肾间质炎性细胞浸润,胶原纤维增生;黄芪甲苷组及SRT1720组较模型组减轻。与正常组相比,衰老模型组大鼠肾脏组织中SIRT1、pRb蛋白及mRNA表达均显著下降,Bcl-2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05),p53、p21蛋白及mRNA表达显著升高,Bax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与衰老模型组相比,黄芪甲苷组及SRT1720组上述指标的水平均有显著逆转(P<0.05)。结论:黄芪甲苷可能通过调控SIRT1/p53信号通路延缓大鼠肾脏衰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甲苷 SIRT1/p53信号通路 肾脏 衰老 细胞凋亡
下载PDF
慢性肾衰竭对大鼠肠黏膜屏障及自噬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6
作者 张紫媛 方敬爱 +4 位作者 李苏芬 胡雅玲 张晓东 刘文媛 刘学军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22年第10期1487-1491,共5页
目的观察慢性肾衰竭大鼠肠黏膜屏障损伤及结肠组织中自噬相关蛋白的表达。方法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10只和模型组20只,模型组采用左肾切除后给予腺嘌呤200 mg/(kg·d)灌胃4周。观察大鼠一般情况,分别于灌胃后4和8周采集血清... 目的观察慢性肾衰竭大鼠肠黏膜屏障损伤及结肠组织中自噬相关蛋白的表达。方法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10只和模型组20只,模型组采用左肾切除后给予腺嘌呤200 mg/(kg·d)灌胃4周。观察大鼠一般情况,分别于灌胃后4和8周采集血清、肾组织、结肠组织标本,ELISA检测血清肌酐、尿素氮、TNF⁃α、IL⁃6、脂多糖(LPS)水平,HE染色观察病理,Western blot检测结肠组织中LC3、beclin⁃1、ZO⁃1、claudin⁃1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逐渐出现反应迟钝、毛色枯黄、眼结膜苍白。模型组大鼠血肌酐、尿素氮、炎性因子水平较假手术组升高,并且8周时较4周升高显著(P<0.05)。模型组肾脏逐渐出现肾小管扩张,淋巴和单核细胞浸润,肾小球硬化,间质纤维化;结肠出现肠绒毛萎缩、倒塌,黏膜层炎性细胞浸润,且8周时较4周加重。模型组结肠组织中LC3Ⅱ/Ⅰ、beclin⁃1、ZO⁃1、claudin⁃1的表达较假手术组明显下降(P<0.05),且8周时较4周降低更多(P<0.05)。结论慢性肾衰竭导致大鼠肠黏屏障损伤,其发生机制可能与自噬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噬 慢性肾衰竭 肠黏膜屏障
下载PDF
193例绝经后阴道出血病因病理分析
7
作者 韩蓉晖 白冀蓉 李苏芬 《临床医药实践》 2009年第6期435-437,共3页
目的:通过分析193例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探讨其出血原因及发病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07年12月因绝经后阴道出血就诊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导致绝经后阴道出血的原因主要是非器质性病变(38.3%),... 目的:通过分析193例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探讨其出血原因及发病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07年12月因绝经后阴道出血就诊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导致绝经后阴道出血的原因主要是非器质性病变(38.3%),其次是良性疾病(33.2%).恶性肿瘤(23.3%)占第三位.少数为癌前病变(5.2%)。恶性肿瘤患者的发病年龄、绝经年限及出血距初诊时间明显大于非器质性病变及良性疾病。结论:不同病因导致绝经后阴道出血的机制不同,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应及时查明病因.积极治疗,对于年龄大、绝经年限长及出血时间长的患者更应高度警惕恶性肿瘤,定期的妇科检查可减少恶性肿瘤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后阴道出血 病理检查 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