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可知”到“可感”——结构理性的知觉转向与结构的诗意呈现
1
作者 李苏豫 陈灏 《华中建筑》 2024年第2期5-9,共5页
该文基于建筑本体与表现的关系,回顾17~20世纪后结构变化发展,阐述结构理性逐渐拓展为强调知觉体验的建构体系,从荷载清晰可视向综合文化地域的复杂性迈进。以结构诗意化表现为切入点,揭示结构与感知的关系,结合案例分析,从结构的模糊... 该文基于建筑本体与表现的关系,回顾17~20世纪后结构变化发展,阐述结构理性逐渐拓展为强调知觉体验的建构体系,从荷载清晰可视向综合文化地域的复杂性迈进。以结构诗意化表现为切入点,揭示结构与感知的关系,结合案例分析,从结构的模糊表达、结构与空间叠合、结构与材料工艺等方面阐述结构知觉化设计策略,为当代结构的诗意呈现提供设计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理性 建构 结构诗意化 具身感知
下载PDF
基于廊桥文化的乡村公共空间活化更新——以寿宁县西浦村为例
2
作者 李苏豫 黄伟艺 王量量 《城市建筑》 2023年第15期36-40,共5页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闽浙地区中不少木拱廊桥的传统村落由政府主导借助廊桥文化资源开展相关产业的转型,但以廊桥文化为主题的产业转型仍处于较为传统的阶段,对于廊桥文化的活化有待深入挖掘。研究基于对廊桥文化价值及乡村产业转型的分析...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闽浙地区中不少木拱廊桥的传统村落由政府主导借助廊桥文化资源开展相关产业的转型,但以廊桥文化为主题的产业转型仍处于较为传统的阶段,对于廊桥文化的活化有待深入挖掘。研究基于对廊桥文化价值及乡村产业转型的分析,寻求二者的契合点,以乡村公共空间更新为载体,通过廊桥文化的创新传承,丰富乡村文旅产业的功能业态,彰显文化在地性的创新特征,契合新时代乡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廊桥文化 乡村公共空间更新 创新传承
下载PDF
体验经济下商业性历史街区空间品质提升研究——以厦门市中山路历史街区为例
3
作者 李苏豫 蔡钰 韩洁 《城市建筑》 2023年第17期21-26,共6页
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体验经济逐渐成为大热趋势,消费模式也从“物质需求”转向“心理需求”,对于空间的更新改造转入“以人为本”的优质提升阶段。文章以厦门市中山路历史街区为例,选取其中三条典型街道,通过构建空间品质评价体系... 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体验经济逐渐成为大热趋势,消费模式也从“物质需求”转向“心理需求”,对于空间的更新改造转入“以人为本”的优质提升阶段。文章以厦门市中山路历史街区为例,选取其中三条典型街道,通过构建空间品质评价体系,探究体验要素和体验媒介两方面的相关性,得出影响不同体验维度的物质要素,探索以“体验”设计催生新价值的主题街区打造策略、地域特色营造策略、视觉层次丰富策略、场所空间重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验经济 空间品质 街区更新
下载PDF
乡村复兴背景下传统建筑的适应性活化再利用——以丁屋岭实践基地为例 被引量:3
4
作者 李苏豫 韩洁 +1 位作者 王绍森 王量量 《城市建筑》 2019年第28期76-79,共4页
在乡村复兴和传统村落保护的大趋势下,传统建筑的更新再利用,连接着建筑遗产与乡村文脉、记忆、新需求等的关系。本文以丁屋岭客家传统民居更新为高校-乡村共建实践基地为例,探索基于最大化适应原有环境、空间、结构等的适度、适宜的更... 在乡村复兴和传统村落保护的大趋势下,传统建筑的更新再利用,连接着建筑遗产与乡村文脉、记忆、新需求等的关系。本文以丁屋岭客家传统民居更新为高校-乡村共建实践基地为例,探索基于最大化适应原有环境、空间、结构等的适度、适宜的更新设计;在高校-乡村共建目标下,促进传统村落和传统建筑的保护传承发展,以及提供与乡村建设结合的具有一定借鉴意义的乡村复兴活化的可推广策略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复兴 适应性 活化策略 丁屋岭实践基地
下载PDF
基于侨乡复兴的多维度乡村活化策略与设计——以晋江福林村为例 被引量:4
5
作者 李苏豫 韩洁 王量量 《城市建筑》 2019年第16期47-51,共5页
在乡村振兴等政策引领下,以侨乡晋江福林村为例,阐述乡村复兴活化策略要素,通过多维度对应的活化设计,改善乡村整体的生态、文化、空间环境等。传承文化遗产,重塑乡村社会关系,带动乡村经济振兴,从而吸引农民回归乡村富足生活,重获认同... 在乡村振兴等政策引领下,以侨乡晋江福林村为例,阐述乡村复兴活化策略要素,通过多维度对应的活化设计,改善乡村整体的生态、文化、空间环境等。传承文化遗产,重塑乡村社会关系,带动乡村经济振兴,从而吸引农民回归乡村富足生活,重获认同感与归属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复兴 活化策略 多维度关照 福林村
下载PDF
厦门地域建筑形态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李苏豫 王绍森 《中外建筑》 2006年第3期54-56,共3页
由于历史、人文、经济和气候等因素,厦门形成多种地域建筑形态,是厦门地域建筑文化的发展之源。本文对厦门各个历史时期形成不同特色地域建筑形态,进行了系统区分归纳,分析了各自的特色、背景以及文化内涵。
关键词 厦门 地域建筑 建筑形态 建筑文化
下载PDF
理解闽南文化 关注地域创作 被引量:2
7
作者 李苏豫 王绍森 《城市建筑》 2018年第22期18-20,共3页
地域文化对建筑有深刻的影响,闽南由于受到地理气候、社会及历史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个性,闽南建筑亦有独特的表现,理解并传承闽南建筑成为当今新的任务。本文通过对闽南文化的理解,分析闽南传统建筑的原型,结合实际案例研究闽南建筑地... 地域文化对建筑有深刻的影响,闽南由于受到地理气候、社会及历史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个性,闽南建筑亦有独特的表现,理解并传承闽南建筑成为当今新的任务。本文通过对闽南文化的理解,分析闽南传统建筑的原型,结合实际案例研究闽南建筑地域性的现代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南文化 地域建筑 现代表达
下载PDF
近代厦门早期教会建筑(1843年—1900年) 被引量:2
8
作者 李苏豫 《华中建筑》 2016年第5期23-26,共4页
厦门开埠后,随着基督教传入,教会的建造活动也不断展开。教会建造的首批教堂多具有简化的西式教堂建筑特征,或在局部融入闽南传统建筑要素,表现出对地方材料和工匠技术一定的适应性。教会学校、医院等则多为殖民式建筑。19世纪下半叶,... 厦门开埠后,随着基督教传入,教会的建造活动也不断展开。教会建造的首批教堂多具有简化的西式教堂建筑特征,或在局部融入闽南传统建筑要素,表现出对地方材料和工匠技术一定的适应性。教会学校、医院等则多为殖民式建筑。19世纪下半叶,早期教会建筑成为近代厦门早期西方建筑移植和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并开始了中西建筑文化交融的早期尝试,直接影响和酝酿着厦门建筑的近代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厦门 教会建筑 建筑形态
下载PDF
创造独特的地域景观城市——厦门地域景观特色与展望 被引量:4
9
作者 李苏豫 《福建建筑》 2002年第4期3-5,共3页
本文分析了创造富有地域特色的景观城市的几个重要要素 ,从城市规划、美学、环境生态学等方面思考了城市景观的保护、潜力发掘等有关问题及原则。并以厦门为例 ,指出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景观城市的创造不仅基于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 ,更是... 本文分析了创造富有地域特色的景观城市的几个重要要素 ,从城市规划、美学、环境生态学等方面思考了城市景观的保护、潜力发掘等有关问题及原则。并以厦门为例 ,指出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景观城市的创造不仅基于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 ,更是基于地域人文景观的发掘与再现 ;要将无形的文脉蕴涵于有形的景观中 ,还要注入新的活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域性 城市景观 景观开发 厦门市 绿色景观 水体景观
下载PDF
建筑的生长——以厦门大学建筑实践为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苏豫 镡旭璐 +1 位作者 祖武 王绍森 《城市建筑》 2018年第28期30-33,共4页
万事万物皆在生长,事物是发展变化的。生长既符合哲学语义,又符合物理概念。建筑的生长肯定了建筑的适应性更新及与环境的互动关系。本文从建筑生长的内涵入手,点明建筑生长的题下之义,即建筑的更新和改建,并阐述了建筑生长的五个方面... 万事万物皆在生长,事物是发展变化的。生长既符合哲学语义,又符合物理概念。建筑的生长肯定了建筑的适应性更新及与环境的互动关系。本文从建筑生长的内涵入手,点明建筑生长的题下之义,即建筑的更新和改建,并阐述了建筑生长的五个方面。最后通过厦门大学实践案例,阐释建筑如何通过五个方面的生长,来主动地适应人的需求和环境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生长 适应性 更新改造 可持续
下载PDF
近代鼓浪屿外人居留地的开辟建设和西方建筑发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苏豫 《中外建筑》 2016年第8期46-49,共4页
1843年厦门开埠至1903年鼓浪屿成为公共租界之前的50余年间,是近代鼓浪屿百余年发展的前半时期。在此期间,鼓浪屿作为外人居留地,外人在此的开辟建设为后期鼓浪屿公共租界的建设发展进行了重要铺垫,为厦门岛老城区的近代城市更新提供了... 1843年厦门开埠至1903年鼓浪屿成为公共租界之前的50余年间,是近代鼓浪屿百余年发展的前半时期。在此期间,鼓浪屿作为外人居留地,外人在此的开辟建设为后期鼓浪屿公共租界的建设发展进行了重要铺垫,为厦门岛老城区的近代城市更新提供了启发示范;外人在此建造的西方建筑,也成为19世纪下半叶西方建筑在厦门早期传播的重要部分,影响着厦门建筑的近代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厦门 鼓浪屿外人居留地 西方建筑
下载PDF
诗意的栖居场所——杨经文生态设计随想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苏豫 《福建建筑》 2002年第4期15-17,共3页
本文介绍了杨经文的生态建筑理论 ,并与其他一些生态设计思想进行了比较。指出中国建筑师应开拓思路 ,汲取各种有益的经验。重视设计中的科技含量 ;更要积极实践 ,将理性思考认真的付诸实施 。
关键词 生态设计 杨经文 生物气候学 生态建筑
下载PDF
开放,多元,地域,创新——厦门大学可持续建筑设计竞赛教学札记
13
作者 李苏豫 王绍森 《建筑与文化》 2019年第10期27-29,共3页
文章回顾了厦门大学建筑系近十年来参与全国大学生可持续建筑设计竞赛的教学实践,从绿色建筑技术、建筑与人的关系、建筑社会性研究等方面,解读教学过程和竞赛成果;并进一步总结展望设计竞赛教学的开放式研究、多元化探索、立足地域的... 文章回顾了厦门大学建筑系近十年来参与全国大学生可持续建筑设计竞赛的教学实践,从绿色建筑技术、建筑与人的关系、建筑社会性研究等方面,解读教学过程和竞赛成果;并进一步总结展望设计竞赛教学的开放式研究、多元化探索、立足地域的创新思维培养等方面的思路,以推进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基于研究的、具有批判意识的、有深度的原创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竞赛 教学研究 可持续建筑设计 开放多元 地域创新
下载PDF
当代语境下多元化的中国地域建筑创作
14
作者 李苏豫 王绍森 《建筑与文化》 2019年第7期12-17,共6页
当代语境下的中国地域建筑创作愈发呈现出多元化特性,表现为建筑思维的多样呈现,建筑时空的多元关照,建筑逻辑的多项把握等。建筑地域性表达需要从建筑本体出发,同时关注社会性,从地域、文化、时代、技术等多层次关照、多向系统整合、... 当代语境下的中国地域建筑创作愈发呈现出多元化特性,表现为建筑思维的多样呈现,建筑时空的多元关照,建筑逻辑的多项把握等。建筑地域性表达需要从建筑本体出发,同时关注社会性,从地域、文化、时代、技术等多层次关照、多向系统整合、多元适应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建筑 地域建筑 建筑创作
下载PDF
近代厦门英租界的城市发展和西方建筑传播
15
作者 李苏豫 《南方建筑》 2015年第6期30-34,共5页
1843年厦门开埠后,厦门英租界较早开辟,并先于鼓浪屿公共租界成为当时新的城市商业中心。厦门英租界的建设和发展,打破了以厦门老城区为中心的传统格局,城市由此开始向厦门岛西南滨水地带延伸发展。外人在厦门英租界建造的殖民式建筑,... 1843年厦门开埠后,厦门英租界较早开辟,并先于鼓浪屿公共租界成为当时新的城市商业中心。厦门英租界的建设和发展,打破了以厦门老城区为中心的传统格局,城市由此开始向厦门岛西南滨水地带延伸发展。外人在厦门英租界建造的殖民式建筑,也成为19世纪下半叶西方建筑在厦门早期传播的重要部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厦门 厦门英租界 城市和建筑
下载PDF
基于乡村建筑师人才需求的建筑学教学创新改革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量量 韩洁 李苏豫 《职业》 2018年第16期17-19,共3页
厦门大学建筑系以"教学、实践、科研、国际交流"创新教学模式的探索,提出乡村营建教学的新方法,用以培养乡村建筑师人才。通过建筑学教学方法革新,让更多本专业教师、跨专业教师、校外指导教师及学生从理论和实践中收获了丰... 厦门大学建筑系以"教学、实践、科研、国际交流"创新教学模式的探索,提出乡村营建教学的新方法,用以培养乡村建筑师人才。通过建筑学教学方法革新,让更多本专业教师、跨专业教师、校外指导教师及学生从理论和实践中收获了丰硕的教学和实践成果,并通过会议交流等形式进一步推动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学改革,迎合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人才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营建 建筑教学 创新改革
下载PDF
从古建筑中汲取传统文化教育力量——邂逅闽南闽西乡村古建筑
17
作者 韩洁 王量量 李苏豫 《福建教育》 2021年第39期16-19,共4页
古建筑,它们静静挺立在广袤的土地上见证了潮起潮落的历史风云,它们呼啸穿越了时空,从过去走到现在并奔向未来。在中国大地上,有许许多多具有丰厚历史积淀的古建筑,它们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藏,是家庭、学校、社会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 古建筑,它们静静挺立在广袤的土地上见证了潮起潮落的历史风云,它们呼啸穿越了时空,从过去走到现在并奔向未来。在中国大地上,有许许多多具有丰厚历史积淀的古建筑,它们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藏,是家庭、学校、社会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载体,正期待着后人的亲近和发掘。然而,不少教师、家长及学生因缺乏建筑专业知识或疏于准备,在参观古建筑时常处于盲目、茫然的状态,不知道看什么也不知道怎么看,最后只剩下"到此一游"。对此,学校教育、家庭教育要积极开展聚焦古建筑的传统文化教育,认真研究并制订活动方案,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建筑设计原则、建筑美学知识等,充分发挥古建筑的传统文化教育功能,带领学生亲近、了解古建筑并自觉保护古建筑,涵养文化自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学知识 传统文化教育 文化教育功能 文化自信 古建筑 家庭教育 历史风云 专业知识
下载PDF
定边马铃薯 美名天下传——定边县政府杨文海县长访谈录
18
作者 李苏豫 《餐饮世界》 2008年第8期10-13,共4页
2008年是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国际马铃薯年。2008年7月12B下午,本刊记者专赴陕西定边,将中共定边县委副书记、县人民政府县长杨文海“堵”在家中,进行了访谈,杨县长以定边县申报“中国马铃薯美食之乡”为切入点,就定边马铃薯产业... 2008年是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国际马铃薯年。2008年7月12B下午,本刊记者专赴陕西定边,将中共定边县委副书记、县人民政府县长杨文海“堵”在家中,进行了访谈,杨县长以定边县申报“中国马铃薯美食之乡”为切入点,就定边马铃薯产业未来的发展等问题接受了记者专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产业 访谈录 县政府 联合国粮农组织 人民政府 记者
下载PDF
建筑语境下乡村特色产业的复兴——以龙海市紫泥镇为例
19
作者 林瑜洋 赵一泽 +2 位作者 周荣敏 王绍森 李苏豫 《城市建筑》 2017年第20期13-16,共4页
抛开产业经济这个基础,流于建筑形式的"乡村复兴"只是空壳。本文从产业复兴的视角出发,以龙海市紫泥镇蘑菇产业为研究案例,结合当地废弃蘑菇房的改造与再利用,论述如何利用现有的空间形式和建筑手法,从生产、加工、经营等方... 抛开产业经济这个基础,流于建筑形式的"乡村复兴"只是空壳。本文从产业复兴的视角出发,以龙海市紫泥镇蘑菇产业为研究案例,结合当地废弃蘑菇房的改造与再利用,论述如何利用现有的空间形式和建筑手法,从生产、加工、经营等方面进行产业复兴,从而再现乡村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复兴 产业 蘑菇 旧建改造
下载PDF
基于灾难素养的高校医学本科生灾难教育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吕妃 李苏豫 +1 位作者 罗彩凤 肖黎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627-630,共4页
目的了解高校医学本科生灾难素养现状、影响因素和教育需求,为高校医学生灾难教育提供依据。方法便利抽取高校医学本科生510名,采用灾难素养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医学生灾难素养总分为(105.84±14.72)分;高年级医学生行为性灾难... 目的了解高校医学本科生灾难素养现状、影响因素和教育需求,为高校医学生灾难教育提供依据。方法便利抽取高校医学本科生510名,采用灾难素养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医学生灾难素养总分为(105.84±14.72)分;高年级医学生行为性灾难素养得分(36.79±6.01)与低年级(33.61±6.41)、中年级医学生(34.02±6.60)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492,P<0.01);不同专业医学生总分及知识性、判别性、行为性灾难素养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590、3.742、6.948、2.707,P<0.05~0.001);经历灾难、经历相关培训、自认有应对灾难能力、有灾难应急计划的医学生灾难素养得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229、8.025、38.676、31.417,P<0.05~0.001);逐步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不同年级(P=0.001)、不同专业(P=0.002)、自认有无应对灾难能力(P=0.001)、是否有灾难应急计划(P=0.016)对医学生灾难素养有影响。85.2%医学生有灾难救护技能教育需求,73.2%医学生希望通过网络获得灾难教育。结论医学生总体灾难素养水平中等,受多因素影响,医学生对灾难教育需求强烈,需要对医学生进行针对性灾难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难素养 医学本科生 灾难教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