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04例ICU昏迷患者下呼吸道感染危险因素分析与护理对策 被引量:5
1
作者 魏庆梅 叶翠英 李英凌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09年第11期175-176,共2页
目的研究昏迷患者下呼吸道感染危险因素,并采取相应的降低感染率的护理措施。方法采用前瞻性的临床研究,将2002年6月至2008年1月入住ICU的昏迷患者共104例,按有无人工气道分为两组,并排除原有慢性呼吸道疾病及已发生下呼吸道感染者,两... 目的研究昏迷患者下呼吸道感染危险因素,并采取相应的降低感染率的护理措施。方法采用前瞻性的临床研究,将2002年6月至2008年1月入住ICU的昏迷患者共104例,按有无人工气道分为两组,并排除原有慢性呼吸道疾病及已发生下呼吸道感染者,两组均实行定时翻身、肺部叩击等呼吸道护理。结果人工气道组感染率为85.07%,无人工气道组感染率为35.14%,两组资料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气管插管与气管切开等人工气道的建立,破坏了呼吸道的自然屏障,是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之一。维持人工气道的内环境平衡,使之符合生理的要求可降低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昏迷 呼吸道感染 危险因素 研究
下载PDF
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4例临床病理特征
2
作者 戚兰 李英凌 杨艳芝 《中外医疗》 2009年第6期16-16,共1页
目的观察4例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IMPC)的临床病理学特点,结合文献探讨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的病理形态学特征、诊断、及免疫组化特点和预后。方法采用光镜和免疫组化SP法对4例IMPC进行观察并结合文献分析。结果4例乳腺IMPC与浸润性导... 目的观察4例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IMPC)的临床病理学特点,结合文献探讨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的病理形态学特征、诊断、及免疫组化特点和预后。方法采用光镜和免疫组化SP法对4例IMPC进行观察并结合文献分析。结果4例乳腺IMPC与浸润性导管癌相比无特殊的临床症状、体征及大体检查,光镜下特征性表现为肿瘤细胞呈桑椹状、微乳头状或小腺管样排列,癌巢与周围间质形成明显的空隙,微乳头缺乏纤维血管轴心。免疫组化染色EMA阳性部位在癌细胞巢团或微乳头状、腺管的外表面。结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是一种少见类型的浸润性乳腺癌,具有淋巴管侵袭性强、淋巴结转移率高、预后差的生物学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腺癌 乳头状 浸润癌
下载PDF
煤矿创伤院前的急救护理
3
作者 李英凌 戚兰 李英晨 《中国伤残医学》 2010年第5期122-123,共2页
关键词 煤矿创伤 院前急救 急救护理 早期复苏 创伤急救 突发性 多发性 脑功能
原文传递
使用低温治疗仪治疗颅脑损伤的护理体会
4
作者 李英凌 《中国伤残医学》 2015年第13期154-155,共2页
由于大脑是高度需氧器官,因此对缺氧的耐受性最差。常温情况下,脑细胞在没有氧气供应时超过4分钟就会发生不可逆转的坏死。脑出血时大脑处于缺氧状态,怎样保护患者的大脑呢?要点就是尽快创造一个救命的“严冬”——采用各种措施降... 由于大脑是高度需氧器官,因此对缺氧的耐受性最差。常温情况下,脑细胞在没有氧气供应时超过4分钟就会发生不可逆转的坏死。脑出血时大脑处于缺氧状态,怎样保护患者的大脑呢?要点就是尽快创造一个救命的“严冬”——采用各种措施降低患者头部和全身的温度。冷敷是抢救时最常采用的手段。我院自去年引进YZK-1086型医用智能低温治疗仪(通称冰帽),用于重型颅脑损伤术前及术后的病人,治疗病例24人,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治疗仪 重型颅脑损伤 护理 缺氧状态 氧气供应 大脑 耐受性 可逆转
原文传递
外伤导致失血性休克的护理体会
5
作者 李英凌 戚兰 李英晨 《中国伤残医学》 2010年第5期148-148,共1页
关键词 失血性休克 急救护理 外伤 紧急抢救 有效循环血量 病人生存质量 补充血容量 功能障碍
原文传递
急诊医疗纠纷因素及防范措施
6
作者 王伟 杨忠武 +1 位作者 李英凌 苑淑珍 《中国伤残医学》 2009年第2期87-87,共1页
关键词 医疗纠纷因素 急诊 护理工作 护理纠纷 法制观念 正当权益 法律武器 法律意识
原文传递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的护理
7
作者 王伟 李英凌 +1 位作者 苑淑珍 栾秋红 《中国伤残医学》 2009年第4期131-132,共2页
目的:探讨肺源性心脏病准确、及时、有效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对50例肺心病患者进行密切的病情观察,有效的护理计划。结果:减少因护理不当给患者带来的不适和并发症。结论:正确得当的护理措施是肺心病患者治疗、康复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 目的:探讨肺源性心脏病准确、及时、有效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对50例肺心病患者进行密切的病情观察,有效的护理计划。结果:减少因护理不当给患者带来的不适和并发症。结论:正确得当的护理措施是肺心病患者治疗、康复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是预防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源性心脏病 护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