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节段经椎弓根螺纹钉固定融合术治疗老年脊柱侧凸性腰椎管狭窄症 被引量:7
1
作者 李英谱 包晓群 +3 位作者 杨小玉 李雪鹏 王永明 Rune Hedlund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5417-5419,共3页
目的系统评价全节段经椎弓根螺钉固定融合术治疗老年脊柱侧凸性腰椎管狭窄症(SSS)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4年1月至2012年1月该院收治的老年SSS患者113例,根据经椎弓根固定与融合方式分为A组(短节段固定组)45例,B组(全节段固定组)68例,评... 目的系统评价全节段经椎弓根螺钉固定融合术治疗老年脊柱侧凸性腰椎管狭窄症(SSS)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4年1月至2012年1月该院收治的老年SSS患者113例,根据经椎弓根固定与融合方式分为A组(短节段固定组)45例,B组(全节段固定组)68例,评估手术疗效及4年随访观察。主要观察指标:①减压节段椎体前缘高度、椎间隙前缘与后缘高度;②脊柱矢状位与冠状位Cobbs角;③腰腿痛情况JOA评分;④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⑤术后并发症。结果 93例患者获得4年以上随访,所有患者随访期内矫正度数、椎间隙高度无丢失;全部获得植骨融合,平均融合时间3.5个月。术后两组脊柱侧凸Cobb's角明显改善。矢状位上腰椎前凸得到不同程度的重建,恢复并且保持了腰椎生理前凸。A、B组疼痛缓解率分别为33%、75%,临床症状改善率75%、80%。JOA评分术前11~13分,术后4年平均26分。95%患者自诉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恢复了生活自理能力。4年内A组6例X线片检查出现内植物松动,6例出现继发性代偿侧凸;而B组无1例发生。B组术后骨吸收现象较A组明显(P<0.05)。结论脊柱后路全节段固定融合技术手术疗效优于脊柱短节段固定融合技术,尤其在控制脊柱畸形进展、防止继发性代偿侧凸、维持后期脊柱稳定性,减轻症状等方面居优势;但是远期脊柱固定区域内的应力遮挡效应应引起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脊柱侧凸 后路减压 植骨融合 内固定术
下载PDF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影像学评估研究进展 被引量:8
2
作者 李英谱 庞达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40-744,共5页
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是以肿瘤降期将不可手术的病人转变为可手术病人,乳腺癌的NAC可将不可保乳病人转变为可保乳病人,对于伴有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病人,在预测NAC后腋窝淋巴结转移灶达到病理完全缓解(pathological co... 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是以肿瘤降期将不可手术的病人转变为可手术病人,乳腺癌的NAC可将不可保乳病人转变为可保乳病人,对于伴有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病人,在预测NAC后腋窝淋巴结转移灶达到病理完全缓解(pathological complete response,pCR),免除可能不必要的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所以,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病人术前的疗效评估与病人的预后密不可分。MRI、增强超声等能够精确地判断接受NAC后病人病灶的大小、是否达到pCR、腋窝淋巴结转移灶的情况,可以为病人选择更优化的治疗方案以及获得更准确的预后提供重要信息。本文就乳腺癌病人接受NAC后,影像学评估病灶的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乳腺钼靶 超声 MRI 新辅助化疗
下载PDF
顺序法纯单孔腔镜保乳术治疗不同象限早期乳腺癌的疗效研究
3
作者 周千贺 刘健宇 +2 位作者 王文政 李英谱 李志高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93-800,共8页
目的比较顺序法纯单孔腔镜保乳术(sequential method pure single-port lumpectomy-breast conserving surgery,SMPSL-BCS)治疗早期乳腺癌时,不同象限肿瘤患者的疗效差异。方法回顾分析2023年1月—12月收治且符合选择标准的200例早期乳... 目的比较顺序法纯单孔腔镜保乳术(sequential method pure single-port lumpectomy-breast conserving surgery,SMPSL-BCS)治疗早期乳腺癌时,不同象限肿瘤患者的疗效差异。方法回顾分析2023年1月—12月收治且符合选择标准的200例早期乳腺癌女性患者临床资料。根据肿瘤所在象限,患者分为外上象限组(外上组)、外下象限组(外下组)、内上象限组(内上组)、内下象限组(内下组),每组50例。4组患者年龄、身体质量指数、吸烟史、婚姻状况、合并症、病变乳房侧别、超声检查肿瘤最大直径、病理检查肿瘤最大直径、临床分期、分子分型及病程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记录并比较4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拔管时间,术后早期并发症(1~3个月,拔管后皮下积液、切口感染、浅表皮肤灼伤)、远期并发症(>3个月,皮瓣胸大肌粘连、乳房外观和形状改变、感觉不适)发生情况,术后6个月对保乳手术美容效果评级。结果手术时间外上组最短,其次为内上组、外下组,内下组最长,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外上组最少,其次为外下组、内上组,内下组最多;除外上组与外下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引流量外上组最少,其次为外下组、内上组,内下组最多;除外下组与内上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时间内下组明显长于其他组(P<0.05)。4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4~12个月,平均8个月;其中193例随访达6个月,其中外上组48例、外下组47例、内上组49例、内下组49例。术后早期,除内下组拔管后皮下积液发生率高于外上组、外下组(P<0.05)外,其余早期并发症发生率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远期,内下组皮瓣胸大肌粘连、乳房外观和形状改变发生率高于外上组、外下组,感觉不适发生率高于外上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组间术后远期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保乳手术美容效果评价,外上组、外下组、内上组保乳手术美容效果明显优于内下组(P<0.05),其余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MPSL-BCS治疗早期乳腺癌时,肿瘤位于外上象限患者效果最佳,外下、内上象限患者效果类似,内下象限患者效果不具备显著优势且建议不作为首选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顺序法纯单孔腔镜保乳术 导丝定位 肿瘤位置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