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学数学课堂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力” 被引量:1
1
作者 李荣宜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1年第26期135-136,共2页
当前,我国正处于教育转型时期,现代新型教育模式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提出了新标准,数学理论课堂教学模式已经满足不了现代教育革新的需要,因此将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重点转移到培养小学生“学习力”方面已经成为大势所趋.本文对小学... 当前,我国正处于教育转型时期,现代新型教育模式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提出了新标准,数学理论课堂教学模式已经满足不了现代教育革新的需要,因此将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重点转移到培养小学生“学习力”方面已经成为大势所趋.本文对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培育小学生“学习力”的教学策略做了简要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数学 培养“学习力” 教学策略
下载PDF
如何用情感去歌唱
2
作者 李荣宜 《江苏教育》 2002年第10B期34-35,共2页
一、面部表情的训练 面部是人最直接的外观,面部活了,内心的情感才容易表达出来,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训练: 1.微笑歌唱的训练 微笑可以使肌肉放松,共鸣位高,声音靠前优美,更重要的是使面部表情丰富,有表现力。每个学生都会笑。
关键词 情感 小学 音乐教学 面部表情 歌唱训练
下载PDF
“看懂”与“读懂”,哪个更重要?
3
作者 李荣宜 《江苏教育》 2006年第03B期16-16,共1页
最近听了高万同老师“对语文课程改革的新思考”的讲座,对他提出的“看懂与读懂是不一样的”一句,感受颇深。让我重新反刍、重新建构了心中的语文教学。
关键词 语文课程改革 语文教学 重新建构 老师
下载PDF
“疫后复学”的学生更需全方位关爱
4
作者 李荣宜 《江苏教育》 2020年第50期74-74,共1页
“疫后复学”时,学生面对熟悉而又陌生的同学,学校教育必须未雨绸缪,从“心”布局,对学生实施全方位关爱,方能早日走上正轨。关注入学细节,实施微笑服务。学校晨检教师在测温的时候,主动热情地与学生打招呼问好,当学生温度有异常时会更... “疫后复学”时,学生面对熟悉而又陌生的同学,学校教育必须未雨绸缪,从“心”布局,对学生实施全方位关爱,方能早日走上正轨。关注入学细节,实施微笑服务。学校晨检教师在测温的时候,主动热情地与学生打招呼问好,当学生温度有异常时会更加亲切地进行复查,个别学生忘记戴口罩就主动提供口罩给他,轻轻地告诉他下次不要忘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关爱 课程关怀 家校合作
下载PDF
创客思维视角下信息技术教学策略刍探
5
作者 李荣宜 《成才之路》 2019年第4期87-87,共1页
创新是信息技术教学的主旋律,创客思维基于当前互联网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产生,其创新和探索的特征为信息技术教学提供了新的教学思路。教师在创客思维视角下能够提高学生的思维创新力,强化学生对科技的认知,创造活跃的课堂。
关键词 创客思维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 创新 想象力
下载PDF
“芳草”文化观照下的家校共育
6
作者 李荣宜 周奎英 《学校管理》 2021年第3期25-27,60,共4页
新沂市芳草地小学是一所新建的市直学校。建校之初,学校不断开掘“芳草”文化内涵,引导学校成员从小草“凡而不庸”“韧而不弱”的形象,以及“青春、向上、美德、永恒、君子”等精神意蕴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让每一个人都致力于“做一株芬... 新沂市芳草地小学是一所新建的市直学校。建校之初,学校不断开掘“芳草”文化内涵,引导学校成员从小草“凡而不庸”“韧而不弱”的形象,以及“青春、向上、美德、永恒、君子”等精神意蕴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让每一个人都致力于“做一株芬芳的小草”。学校践行“行之有恒,久自芬芳”的校训,倡导“天天关怀教师”“天天温暖孩子”等管理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直学校 家校共育 文化观照 校训 一所 精神意蕴 管理理念 新沂市
原文传递
“芬芳教育”让“立德树人”落地生根
7
作者 李荣宜 《学校管理》 2020年第2期26-29,32,共5页
"立德树人"既是国家层面的意识形态要求,也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日常生活内容,很多时候由于认识的缺位、过程的虚化和拓展的不足,导致它在实践样态上是空洞的、教条的、模糊的。立德树人是学校教育的灵魂所在,是"五育&qu... "立德树人"既是国家层面的意识形态要求,也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日常生活内容,很多时候由于认识的缺位、过程的虚化和拓展的不足,导致它在实践样态上是空洞的、教条的、模糊的。立德树人是学校教育的灵魂所在,是"五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与其他"四育"相依相融,并为其提供道德伦理因素的参与,共同形成真正的教育过程。在学校实践层面,立德树人需要匡正认知、落实过程、拓展服务,在系统的学校文化建设中得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德树人 教书育人 芬芳文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