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BL结合情景模拟教学法在临床药物治疗学中的应用
1
作者 李菁媛 施宪宝 +2 位作者 朱婉玲 赵榛榛 柳兴源 《继续医学教育》 2024年第2期37-40,共4页
目的探究以团队为基础的教学法(team-based learning,TBL)结合情景模拟教学法在临床药物治疗学授课中的应用效果,为教学方法的构建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2年3—6月锦州医科大学2019级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131名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65名... 目的探究以团队为基础的教学法(team-based learning,TBL)结合情景模拟教学法在临床药物治疗学授课中的应用效果,为教学方法的构建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2年3—6月锦州医科大学2019级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131名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65名学生(男性31名,女性34名)作为对照组,66名学生作为观察组(男性35名,女性31名),合计131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授课,观察组采用TBL结合情景模拟教学法授课。比较2组学生的考试成绩、专业成长自我评价(药物治疗技能成长、内在动力、处方信心)和教学效果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理论与实践成绩、专业成长自我评价、教学效果满意度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BL结合情景模拟教学法较传统教学法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临床药物治疗学的理论和实践成绩,促进专业成长,提高教学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团队为基础的教学法 情景模拟教学法 临床药物治疗学 医学生 成绩 专业成长 教学满意度
下载PDF
WHO-六步法运用于临床药物治疗学课程教学的思考与展望
2
作者 李菁媛 施宪宝 +2 位作者 朱婉玲 赵榛榛 柳兴源 《卫生职业教育》 2024年第1期40-43,共4页
探讨WHO-六步法在临床药物治疗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发掘其优势及现实意义,设计该方法标准思考模式并应用于教学方案,阐述其应用于教学中的难点及策略,从而实现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医学生用药水平的目标,为临床药物治疗学教学方法改革提... 探讨WHO-六步法在临床药物治疗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发掘其优势及现实意义,设计该方法标准思考模式并应用于教学方案,阐述其应用于教学中的难点及策略,从而实现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医学生用药水平的目标,为临床药物治疗学教学方法改革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药物治疗学 WHO-六步法 合理用药
下载PDF
精准医学视域下病理学的现实探问与发展路向
3
作者 柳兴源 杨静 +3 位作者 王远 杜红禹 李菁媛 刘学峰 《继续医学教育》 2024年第3期148-151,共4页
精准医学的兴起推动病理学的临床角色和方法学发生革命性的变化,本研究旨在深入理解精准医学视域下病理学在诊断、技术、科研、教学和监管方面的转型需求和改进方向,为其发展提供现实依据和可行性建议。根据研究得出结论,病理诊断应通... 精准医学的兴起推动病理学的临床角色和方法学发生革命性的变化,本研究旨在深入理解精准医学视域下病理学在诊断、技术、科研、教学和监管方面的转型需求和改进方向,为其发展提供现实依据和可行性建议。根据研究得出结论,病理诊断应通过利用化和数字化技术等手段提高效率、辅助临床决策,实验室也应引入可靠的平台扩展检测范围;课堂需要融合基因组学等前沿动态,并结合多元有效的教学方法;科学研究应注重跨学科合作、数据共享,增强基础和临床融合力;另外,从业者应利用技术和信息工具持续学习和更新知识,加强合作与创新,并重视法律和伦理问题、探索监管框架。病理学的发展和探索将为个体化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持,进一步促进医学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医学 个体化差异 病理学 诊断 科研 教学模式
下载PDF
智能穿戴在老年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中的应用
4
作者 杜雅芹 李菁媛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04-107,共4页
目的探讨智能穿戴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管理和改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生活方式的影响。方法选择锦州市合计18个试验社区124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进行健康教育,试验组进行智能穿戴干预,干预时间均为6个月。观察... 目的探讨智能穿戴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管理和改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生活方式的影响。方法选择锦州市合计18个试验社区124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进行健康教育,试验组进行智能穿戴干预,干预时间均为6个月。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率和血压控制率、实际健康状况(SF-36量表)和自我管理行为(HPSMBRS评分量表)。结果试验组血压控制率为87.10%、生活质量总分(606.92±30.04)和疾病自我管理行为总分(117.46±7.02)优于对照组血压控制率69.35%、生活质量总分(560.89±32.10)和疾病自我管理行为总分(110.08±5.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智能穿戴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等生活习惯,提高患者的身心健康状况和疾病自我管理行为,普遍应用效果值得期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穿戴 老年高血压 健康管理 血压
下载PDF
改良CAG方案治疗高细胞急性髓系白血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8
5
作者 李菁媛 冉启杰 +3 位作者 周敏 罗晓静 谢红 张新华 《中国医药导刊》 2012年第6期992-993,共2页
目的:评价CAG[阿克拉霉素(ACLA)、阿糖胞苷(ARA-C)及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联合化疗方案]方案对高细胞急性髓系白血病(HAML)的疗效。方法:我院25例HAML初治患者,对11例HAML患者选用CAG方案,14例患者选用常规DA/HA方案,比较两组化疗... 目的:评价CAG[阿克拉霉素(ACLA)、阿糖胞苷(ARA-C)及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联合化疗方案]方案对高细胞急性髓系白血病(HAML)的疗效。方法:我院25例HAML初治患者,对11例HAML患者选用CAG方案,14例患者选用常规DA/HA方案,比较两组化疗疗效,肿瘤溶解综合征及骨髓抑制、感染发生率。结果:CAG组化疗有效率63.64%(7/11),早期死亡率18.18%(2/11),与对照组无差异,化疗有效。CAG组肿瘤溶解综合征发生率(0/9)明显低于对照组。CAG组患者感染率为44.4%(4/9),仅尤其是重症感染率11.1%(1/9),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CAG方案治疗HAML有效,肿瘤溶解综合征及重症感染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髓细胞性 高白细胞 CAG方案
下载PDF
人参皂苷Re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小鼠脑组织生物标记物调控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李菁媛 王喆 +2 位作者 刘颖 李伟 李乃静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17年第10期921-926,共6页
目的通过超高速液相色谱-质谱联用(UPLC-MS)技术研究人参皂苷Re(G-Re)对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小鼠生物标记物的调控作用以及机制,为AD的中药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D模型组和G-Re治疗组,通过免疫组化实验观察小鼠... 目的通过超高速液相色谱-质谱联用(UPLC-MS)技术研究人参皂苷Re(G-Re)对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小鼠生物标记物的调控作用以及机制,为AD的中药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D模型组和G-Re治疗组,通过免疫组化实验观察小鼠脑部海马区细胞的病理学改变,运用以UPLC-MS为基础的代谢组学技术研究G-Re对AD模型小鼠脑组织生物标记物的调控作用。结果免疫组化实验发现,对照组小鼠海马区无Aβ沉积,AD模型组小鼠海马区可见大量Aβ沉积,经G-Re治疗后小鼠海马区Aβ沉积明显减少。代谢组学分析发现,AD模型组小鼠脑组织中存在次黄嘌呤、次黄嘌呤核苷、苯丙氨酸、16碳鞘氨醇、植物鞘氨醇、溶血磷脂酰胆碱C16:0、溶血磷脂酰胆碱C18:1、溶血磷脂酰胆碱C18:0等9种生物标记物。与对照组比较,AD组次黄嘌呤、次黄嘌呤核苷和苯丙氨酸的含量明显升高(P<0.05),16碳鞘氨醇、植物鞘氨醇、溶血磷脂酰胆碱(C16:0、C18:1、C18:0)的含量明显降低(P<0.05)。经G-Re干预后,AD组小鼠脑组织中次黄嘌呤、次黄嘌呤核苷和苯丙氨酸的含量明显降低(P<0.05),16碳鞘氨醇、植物鞘氨醇、溶血磷脂酰胆碱(C16:0、C18:1、C18:0)的含量明显升高(P<0.05)。结论 G-Re可以干预AD小鼠体内氨基酸、核酸及脂质等代谢途径,减少小鼠海马区的Aβ沉积,从而对AD起到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苷RE 阿尔茨海默病 生物标记物 超高速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下载PDF
人参皂苷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药理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4
7
作者 李菁媛 李乃静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17年第7期606-608,612,共4页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与年龄相关的、以渐进性认知功能障碍为临床特点的慢性中枢神经退行性疾病,是痴呆中最常见的类型。目前,临床上仍没有有效的药物和临床途径可治愈AD。人参皂苷作为人参的活性成分,对神经...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与年龄相关的、以渐进性认知功能障碍为临床特点的慢性中枢神经退行性疾病,是痴呆中最常见的类型。目前,临床上仍没有有效的药物和临床途径可治愈AD。人参皂苷作为人参的活性成分,对神经系统具有营养和保护作用,可以用于AD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治疗,改善患者与年龄相关的认知功能障碍,并增强学习记忆能力等。本文就人参皂苷对AD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苷 阿尔茨海默病 神经退行性疾病 记忆能力 中枢神经递质 过度磷酸化 慢性中枢神经 细胞凋亡 药理作用 Β-分泌酶
下载PDF
成人和儿童过敏性紫癜肺炎支原体/衣原体感染率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李菁媛 陈智超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2008年第6期586-587,共2页
目的:探讨儿童和成人过敏性紫癜(HSP)临床肺炎支原体/衣原体感染率差异。方法:对我院2002年1月~2007年7月共147例过敏性紫癜患者的上呼吸道感染病史、临床表现及血清肺炎支原体/衣原体IgG、IgM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儿童组和成... 目的:探讨儿童和成人过敏性紫癜(HSP)临床肺炎支原体/衣原体感染率差异。方法:对我院2002年1月~2007年7月共147例过敏性紫癜患者的上呼吸道感染病史、临床表现及血清肺炎支原体/衣原体IgG、IgM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儿童组和成人组HSP患者在病(诱)因方面的差异。结果:①儿童组HSP患者近期上呼吸道感染病史较成人组多;②进一步血清肺炎支原体/衣原体IgG、IgM检测结果表明儿童组肺炎支原体/衣原体IgG、IgM感染率明显高于成人组。结论:儿童和成人HSP在发病诱因上所不同。上呼吸道感染,尤其肺炎支原体/衣原体感染是儿童HSP的多见诱因,对儿童组HSP发病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癜 肺炎衣原体 肺炎支原体
下载PDF
肝素、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疗效分析
9
作者 李菁媛 张新华 《四川医学》 CAS 2008年第11期1490-1491,共2页
目的观察肝素、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疗效。方法将57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分为3组:肝素治疗组,低分子肝素治疗组及对照组。根据临床症状及心电图改变评价疗效。观察出血、皮疹等不良反应。根据临床观察终点事件的发生概率判断近期... 目的观察肝素、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疗效。方法将57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分为3组:肝素治疗组,低分子肝素治疗组及对照组。根据临床症状及心电图改变评价疗效。观察出血、皮疹等不良反应。根据临床观察终点事件的发生概率判断近期预后。结果肝素治疗组、低分子肝素治疗组及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66.67%、95.65%和25%;终点事件发生率分别为5.56%、4.35%和50%;不良反应率分别为27.78%、8.70%和0。结论肝素、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疗效明确,并能有效改善预后。但低分子肝素安全性较高且用法简便,易于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不稳定心绞痛 肝素 低分子肝素
下载PDF
参芪扶正注射液对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调节性T细胞作用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游泳 王红祥 +3 位作者 李秋柏 李菁媛 陈智超 邹萍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6年第22期1737-1740,共4页
目的研究参芪扶正注射液对完全缓解期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调节性T细胞的影响,探讨其调节免疫功能的机制。方法免疫磁珠法分离18例急性白血病患者的CD4+CD25+T细胞,并在IL-2作用下与不同浓度参芪扶正注射液共同培养,倒置显微镜下计数细胞,... 目的研究参芪扶正注射液对完全缓解期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调节性T细胞的影响,探讨其调节免疫功能的机制。方法免疫磁珠法分离18例急性白血病患者的CD4+CD25+T细胞,并在IL-2作用下与不同浓度参芪扶正注射液共同培养,倒置显微镜下计数细胞,AnnexinⅤ法检测其凋亡率,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其分泌IL-10的水平,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法检测参芪扶正注射液对CD4+CD25+T细胞表达FOXP3的影响。结果参芪扶正注射液对急性白血病患者CD4+CD25+T细胞的生长和凋亡率无明显影响。加入参芪扶正注射液后CD4+CD25+T细胞分泌IL-10明显减少,表达FOXP3的水平亦减少,且具有剂量依赖关系。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能作用于化疗后完全缓解白血病患者的调节性T细胞,通过减少其分泌IL-10及表达FOXP3的水平,从而抑制调节性T细胞的功能,减弱它对机体免疫的抑制作用,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粒细胞 急性 参芪扶正注射液 T淋巴细胞
下载PDF
维甲酸与亚砷酸联合蒽环类抗生素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新华 王军 +4 位作者 冉启杰 周敏 李菁媛 谢红 熊金元 《医药导报》 CAS 2009年第8期1041-1043,共3页
目的观察以全反式维甲酸(ATRA)、亚砷酸(As2O3)联合蒽环类(ATC)抗生素为主的方案治疗初治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对初治APL患者以ATRA和As2O3双诱导,白细胞(WBC)≥15.0×109·L-1时,加用DA方案化疗。... 目的观察以全反式维甲酸(ATRA)、亚砷酸(As2O3)联合蒽环类(ATC)抗生素为主的方案治疗初治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对初治APL患者以ATRA和As2O3双诱导,白细胞(WBC)≥15.0×109·L-1时,加用DA方案化疗。达完全缓解(CR)后,以ATC抗生素为主的方案巩固化疗6个疗程,以后以化疗、ATRA、As2O3交替序贯维持治疗共2a,以ATC抗生素联合阿糖胞苷(Ara-C)为主要化疗方案。观察维甲酸综合征、心脏毒性等不良反应。16例患者进行PML/RARα融合基因监测。结果32例初治APL患者中,除3例早期死亡外,其余29例诱导治疗后均达CR,经巩固、维持治疗,此29例患者至今均为持续完全缓解(CCR)状态,其中CCR>5a4例,>3a8例。无患者出现严重或不可逆的不良反应。初诊时接受PML/RARα融合基因检测的16例患者,治疗前均为阳性,巩固治疗结束时均转为阴性,在以后监测中无一例转阳。结论ATRA、As2O3双诱导联合ATC抗生素为主的方案治疗初治APL,疗效可靠,不良反应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甲酸 亚砷酸 蒽环类抗生素 白血病 早幼粒细胞 急性
下载PDF
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减少白血病骨髓抑制期患者并发症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4
12
作者 朱明兰 李菁媛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5年第4期20-22,共3页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在减少白血病骨髓抑制期患者并发症中的效果,旨在改善患者预后。方法选取行化疗治疗的白血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8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42例按照临床路径模式进行护理。结果观察组出血率和感染率均显...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在减少白血病骨髓抑制期患者并发症中的效果,旨在改善患者预后。方法选取行化疗治疗的白血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8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42例按照临床路径模式进行护理。结果观察组出血率和感染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头晕乏力症状,但观察组患者症状显著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2组患者SAS、SDS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SDS得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可以有效降低白血病骨髓抑制期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并能改善患者不良情绪,符合现代医学模式的发展要求,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路径 护理 白血病 骨髓抑制 并发症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与阿尔茨海默病及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琳 刘颖 +3 位作者 李伟 李菁媛 郭盼 李乃静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8年第23期3537-3539,共3页
目的探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与阿尔茨海默病(AD)及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的相关性。方法抽取2015年6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52例AD病人作为AD组,52例MCI病人作为MCI组,另选取52名同期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抽取5mL空腹静脉血,通... 目的探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与阿尔茨海默病(AD)及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的相关性。方法抽取2015年6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52例AD病人作为AD组,52例MCI病人作为MCI组,另选取52名同期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抽取5mL空腹静脉血,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ACE活性,并对比3组ACE基因型与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情况。结果 AD组血清ACE活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MCI组血清ACE活性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D组II基因型频率(46.15%)、ID基因型频率(38.46%)、DD基因型频率(15.38%)及MCI组(23.08%、46.15%、30.77%)与对照组(9.62%、38.46%、51.92%)比较,II基因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D组I等位基因频率(65.38%)、MCI组I等位基因频率(46.15%)高于对照组(28.85%),I基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I/D多态性与MCI及AD发病有关,血管紧张素转换酶II基因型可能是AD及MCI发病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相关性 基因型频率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干细胞缺陷性疾病患者两种GPI-锚蛋白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4
作者 黎纬明 李菁媛 +2 位作者 邹萍 游泳 陈智超 《中国临床医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06-608,共3页
目的:观察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再生障碍性贫血(AA,再障)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外周血粒、红细胞表面两种GPI锚蛋白(GPI-AP)CD55、CD59的表达情况,探讨它们的临床意义。方法:152例患者,其中PNH组28例,再障组87例(其... 目的:观察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再生障碍性贫血(AA,再障)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外周血粒、红细胞表面两种GPI锚蛋白(GPI-AP)CD55、CD59的表达情况,探讨它们的临床意义。方法:152例患者,其中PNH组28例,再障组87例(其中重型再障25例,慢性再障62例),MDS组37例;健康对照组20名。以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粒、红细胞CD55、CD59的表达。结果:20名健康人外周血粒、红细胞两种GPI-AP阳性比例分别为98.9±1.2、99.2±0.8,稳定性最好;PNH组粒、红细胞两种GPI-AP的阳性比例均较正常组、再障组和MDS组显著下降(P均<0.01);其中频发组较不发作组粒细胞CD55、CD59的表达有显著差异(P<0.05),红细胞CD55、CD59的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再障组和MDS组患者红细胞和粒细胞CD55、CD59的表达率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结论:以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粒、红细胞CD55、CD59有助于PNH、AA和MDS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发性血红蛋白尿 再生障碍性贫血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膜蛋白质类
下载PDF
黑水缬草提取物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小鼠治疗作用的代谢组学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喆 李伟 +2 位作者 李菁媛 李琳 李乃静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21期4-7,共4页
目的运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UPLC-MS)探讨黑水缬草提取物对阿尔茨海默病(AD)的治疗机制。方法将雄性昆明小鼠分为3组,分别为对照组(2%吐温80)、AD模型组(2%吐温80)和治疗组(95%黑水缬草粗提物2 g/kg),灌胃给药30 d。运用Morri... 目的运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UPLC-MS)探讨黑水缬草提取物对阿尔茨海默病(AD)的治疗机制。方法将雄性昆明小鼠分为3组,分别为对照组(2%吐温80)、AD模型组(2%吐温80)和治疗组(95%黑水缬草粗提物2 g/kg),灌胃给药30 d。运用Morris水迷宫实验和UPLC-MS技术对小鼠进行研究。结果 Morris水迷宫定位航行实验显示,与对照组比较,AD模型组小鼠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P<0.05),治疗组小鼠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P<0.05)。空间探索实验显示,与对照组比较,AD模型组小鼠单位时间目标象限停留时间短,穿台次数减少(P<0.05),治疗组小鼠单位时间内目标象限停留时间长,穿台次数增加(P<0.05)。通过UPLC-MS/MS技术,确定了10种AD的血浆生物标志物,分别为组氨酸、溶血磷脂酰胆碱C16∶0、溶血磷脂酰胆碱C18∶2、溶血磷脂酰胆碱C18∶1、溶血磷脂酰胆碱C20∶4、溶血磷脂酰胆碱C22∶6、十六碳鞘磷脂、二氢神经鞘氨醇、4-羟双氢(神经)鞘氨醇C18、4-羟双氢(神经)鞘氨醇C20,与对照组比较,AD模型组小鼠血浆中10种标志物的含量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组小鼠血浆中10种标志物的含量均明显上升(P<0.05或P<0.01)。结论黑水缬草提取物可提高AD小鼠的认知功能,其作用机制与氨基酸、磷脂和鞘脂代谢等相关代谢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黑水缬草 代谢组学 生物标志物
下载PDF
双诱导联合蒽环类抗生素治疗初治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新华 冉启杰 +4 位作者 周敏 王军 李菁媛 谢红 熊金元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1期50-52,共3页
目的观察以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 retinoic acid,ATRA)和亚砷酸(As2O3)双诱导,联合蒽环类抗生素(anthracycline,ATC)为主的治疗方案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疗效。方法对初治APL患者以ATRA和As2O3进行双诱导,联合DA方案化疗,... 目的观察以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 retinoic acid,ATRA)和亚砷酸(As2O3)双诱导,联合蒽环类抗生素(anthracycline,ATC)为主的治疗方案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疗效。方法对初治APL患者以ATRA和As2O3进行双诱导,联合DA方案化疗,达完全缓解(CR)后,以ATC为主的方案巩固化疗6疗程,以后以化疗、ATRA、As2O3交替序贯维持治疗,化疗方案中仍以ATC为主。总治疗时间3年。14例患者接受了PML/RARα融合基因监测。结果21例初治APL患者中,除2例早期死亡外,其余19例诱导治疗后均达CR,经巩固、维持治疗,此19例患者至今均为持续完全缓解(CCR)状态,其中CCR5年以上2例,3年以上6例。无患者出现严重或不可逆的毒副反应。接受PML/RARα融合基因检测的14例患者,初诊时均为阳性,巩固治疗结束时均转为阴性,在以后监测中无一例转阳。结论双诱导联合ATC治疗初治APL,疗效可靠,毒副反应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维甲酸 亚砷酸 蒽环类抗生素 治疗结果
下载PDF
循证理念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朱明兰 李菁媛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4年第10期1426-1428,共3页
目的研究循证理念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1年7月至2013年2月于该院进行住院治疗的72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遵照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以循证理念指... 目的研究循证理念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1年7月至2013年2月于该院进行住院治疗的72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遵照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以循证理念指导下的护理模式进行干预,然后将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及护理前、护理1周与2周后的情绪状态及治疗依从性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对护理的满意度则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前对照组与观察组的情绪状态及治疗依从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的情绪状态及治疗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护理1、2周后的情绪状态及治疗依从性均好于护理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理念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对于患者具有全面的影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理念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护理
下载PDF
FOXP3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红祥 李菁媛 邹萍 《国际病理科学与临床杂志》 CAS 2005年第4期342-344,共3页
FOXP3是一个与调节性T细胞的生成及功能有关的转录因子。在小鼠体内,仅表达于CD4+CD25+T细胞,在人类则不仅可表达于CD4+CD25+T细胞,还可表达于CD8+CD28-T细胞,但以前者为主。胸腺中未成熟T细胞及外周调节性T细胞在其受体被结合后及在TGF... FOXP3是一个与调节性T细胞的生成及功能有关的转录因子。在小鼠体内,仅表达于CD4+CD25+T细胞,在人类则不仅可表达于CD4+CD25+T细胞,还可表达于CD8+CD28-T细胞,但以前者为主。胸腺中未成熟T细胞及外周调节性T细胞在其受体被结合后及在TGF-β和雌激素刺激下,FOXP3表达均增高,并可通过抑制IL-2的表达及上调血红素加氧酶-1的表达等而发挥免疫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录因子 T细胞 免疫抑制
下载PDF
多发性骨髓瘤合并脊髓压迫症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新华 冉启杰 +5 位作者 徐彪 周敏 李菁媛 宋森花 刘龙龙 徐德红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16年第4期290-293,共4页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椎管内浸润导致脊髓压迫症(SCCS)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分析6例MM合并SCCS患者的临床特点、MRI及CT表现、不同治疗方法及疗效,并相关文献复习。结果:6例MM合并椎管内髓外浆细胞瘤(EMP)均发生在胸...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椎管内浸润导致脊髓压迫症(SCCS)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分析6例MM合并SCCS患者的临床特点、MRI及CT表现、不同治疗方法及疗效,并相关文献复习。结果:6例MM合并椎管内髓外浆细胞瘤(EMP)均发生在胸椎节段。患者从感觉双下肢麻木、腰背部疼痛起,在数小时至3 d内即进展至截瘫状态。经MRI或CT检查诊断为椎管内硬膜外占位性病变。6例中5例接受了治疗。2例接受手术及术后化疗者,1例肌力改善,另1例无效;单纯接受化疗1例无效;2例接受放疗者,均恢复行走,其中1例肌力恢复至5级,另1例4级。结论:MM合并SCCS多发生在胸椎节段,病情进展快,需尽快治疗。MRI可明确病变部位,以放疗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脊髓压迫症 髓外浆细胞瘤
下载PDF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治疗前血象与预后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新华 冉启杰 +3 位作者 周敏 王军 李菁媛 谢红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08年第5期252-254,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治疗前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变化规律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总结12例首诊时被误诊为其他疾病(或急性白血病的其他类型),最后在我科确诊为APL的患者首诊及确诊时血象、凝血功能变化及转归。结果... 目的:探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治疗前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变化规律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总结12例首诊时被误诊为其他疾病(或急性白血病的其他类型),最后在我科确诊为APL的患者首诊及确诊时血象、凝血功能变化及转归。结果:首诊至确诊为APL的时间4~45d不等,平均13.4d。9例确诊时WBC计数较首诊时升高,3例下降。首诊和确诊时平均WBC计数分别为5.13×10^9/L、25.16×10^9/L。经治疗后5例死亡,均在诱导治疗期间死于颅内出血,其余7例至今均为持续完全缓解(CCR)状态。结论:APL发病早期,患者外周血WBC计数多低于正常,以后,WBC计数可逐渐升高,凝血功能紊乱及出血倾向亦渐加重,患者的预后也明显变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早幼粒细胞 白血病 白细胞预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