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贺兰山主要建群树种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分析
1
作者 杨勋爵 孟兆云 +4 位作者 李越 杨雨泽 李营刚 苏云 李敏 《森林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0-29,共10页
贺兰山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系统分析该地区土壤真菌群落的组成特点,对于明确干旱半干旱地区森林生态系统中真菌多样性及其群落功能具有重要意义。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贺兰山3种主要建群树种青海云杉(Picea cr... 贺兰山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系统分析该地区土壤真菌群落的组成特点,对于明确干旱半干旱地区森林生态系统中真菌多样性及其群落功能具有重要意义。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贺兰山3种主要建群树种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ia)、油松(Pinus tabuliformis)和白桦(Betula platyphylla)的根际土壤真菌多样性和群落组成及其对土壤理化性质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从青海云杉、油松和白桦的根际土壤中分别获得真菌操作分类单位(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OTUs)数为267、353、433个,其中3个树种的共有OTUs数为60个。所有真菌OTUs属于17个门、42个纲、107个目、210个科、326个属。在门水平上,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和子囊菌门(Ascomycota)真菌为主要优势真菌,相对丰度分别为58.7%和35.7%。在属水平上,相对丰度最高的5个属为蜡壳耳属(Sebacina,6.7%)、棉革菌属(Tomentella,6.5%)、丝盖伞属(Inocybe,6.1%)、双子囊菌属(Geminibasidium,3.7%)和青霉属(Penicillium,2.9%)。不同树种的优势真菌群落组成有显著差异,青海云杉、油松和白桦根际土壤中相对丰度最高的属分别为双子囊菌属(10.8%)、丝盖伞属(16.9%)和蜡壳耳属(9.0%)。采用冗余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RDA)分析贺兰山主要建群树种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组成差异的驱动因素,其中土壤全氮含量和土壤含水量对真菌群落组成均有显著影响,解释度分别为41.6%和39.1%。贺兰山主要建群树种的土壤真菌多样性较高,与环境因子关系密切。研究结果丰富了贺兰山主要建群树种根际土壤真菌资源的生物信息,可以为干旱半干旱地区森林生态系统中真菌资源的挖掘和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群树种 真菌多样性 群落结构 土壤理化性质 Illumina MiSeq测序
下载PDF
旅游活动对岩溶地下水水质动态变化的影响——以重庆金佛山水房泉为例 被引量:9
2
作者 李营刚 蒋勇军 张典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4-17,53,共5页
为了更好地揭示岩溶地下水的影响因素,采用野外现场实测、自动观测、实验室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十一"旅游旺季对重庆金佛山水房泉流域各项理化指标进行连续监测。监测结果表明,岩溶地下水对外界条件反应敏感,其岩溶水理化性... 为了更好地揭示岩溶地下水的影响因素,采用野外现场实测、自动观测、实验室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十一"旅游旺季对重庆金佛山水房泉流域各项理化指标进行连续监测。监测结果表明,岩溶地下水对外界条件反应敏感,其岩溶水理化性质容易受外界条件的影响,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改变,可直接快速地改变地下水水质。旅游季节地下水水质发生明显变化,旅游因素对地下水质的变化有较好的响应关系。表现为旅游高峰前期的正常水平;旅游高峰期的骤然恶化,出现污染状况;旅游高峰后期,叠加降雨因素的影响从而使各个水质指标出现好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活动 水房泉 岩溶 地下水水质
下载PDF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重庆市涪陵区可持续发展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李营刚 蒋勇军 丁馨怡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3-77,共5页
以生态足迹模型为基础,通过对重庆市涪陵区统计年鉴为主要数据来源的分析,对涪陵区1997-2006年的生态足迹进行计算,并且利用线性回归模型预测2007-2012年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涪陵区1997-2006年的人均生态足迹由199... 以生态足迹模型为基础,通过对重庆市涪陵区统计年鉴为主要数据来源的分析,对涪陵区1997-2006年的生态足迹进行计算,并且利用线性回归模型预测2007-2012年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涪陵区1997-2006年的人均生态足迹由1997年的1.129 2 hm2/人增加到2006年1.304 8 hm2/人,而人均生态承载力基本维持在0.85 hm2/人左右,同期生态赤字2005年增长到0.542 4 hm2/人.从1997-2006年生态足迹和生态赤字虽有小幅度波动,但总体增长趋势明显.线性回归模型显示,2012年涪陵区人均生态足迹为1.602 6 hm2,人均生态承载力为0.701 4 hm2,人均生态赤字达到0.901 2 hm2,增长趋势明显.基于以上分析得出涪陵区现有发展模式受到挑战,提出减少生态赤字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力 生态赤字 涪陵
下载PDF
基于RS·GIS的重庆南川市石漠化现状及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李营刚 蒋勇军 单楠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193-2195,共3页
重庆南川市是中国西南石漠化灾害较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在RS、GIS的支持下,利用2004年的TM遥感影像数据,对南川市石漠化灾害现状及控制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南川市喀斯特面积为973km^2,土地发生石漠化总面积达224.39km^2,其中... 重庆南川市是中国西南石漠化灾害较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在RS、GIS的支持下,利用2004年的TM遥感影像数据,对南川市石漠化灾害现状及控制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南川市喀斯特面积为973km^2,土地发生石漠化总面积达224.39km^2,其中轻度、中度、强度石漠化分别100.29、119.47和4.62km^2,潜在石漠化293.97km^2占喀斯特总面积的30.21%。应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分别将南川石漠化现状图与南川DEM图、坡度图、地层岩性图、土地利用图叠加,发现南川石漠化主要分布在600~800m与800~1200m的高程上、坡度主要集中在15°~25°上、地层主要以纯灰岩及灰岩和白云岩为主,土地利用中以旱地的石漠化严重;在不考虑人为因素的前提下,提取高程、坡度、植被覆盖率、地层岩性等作为评价因子,利用几何平均法在统一的空间框架中,通过空间运算,属性项合并,将石漠化敏感性划分为不敏感、低敏感、中敏感、高敏感和极高敏感5级,建立基于GIS的石漠化灾害敏感性评价模型。通过石漠化危险性分级与石漠化空间叠加分析,表明笔者所选评价指标及分级科学合理。通过模型实现南川市石漠化危险性区划,发现敏感区总面积507.20km^2占岩溶区总面积的52.13%,为该地区石漠化灾害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提供重要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敏感性 石漠化 南川市
下载PDF
基于SketchUp和ArcGIS的三维GIS开发技术研究 被引量:25
5
作者 单楠 况明生 李营刚 《铁路计算机应用》 2009年第4期14-17,共4页
三维GIS是目前GIS科学发展的新趋势之一,针对目前二维GIS数据丰富、三维建模耗时长、三维分析功能不足等现状,提出一条利用SketchUp批量处理二维GIS数据,快速实现三维场景建模;利用ArcGIS平台进行二次开发,实现三维场景驱动,从而完成三... 三维GIS是目前GIS科学发展的新趋势之一,针对目前二维GIS数据丰富、三维建模耗时长、三维分析功能不足等现状,提出一条利用SketchUp批量处理二维GIS数据,快速实现三维场景建模;利用ArcGIS平台进行二次开发,实现三维场景驱动,从而完成三维GIS开发的技术路线,并设计开发了相应的实验系统,展示了该路线的可行性与实际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KETCHUP ARCGIS 三维 GIS
下载PDF
无源UHF RFID标签芯片模拟前端电路设计探讨
6
作者 李营刚 《电子世界》 2012年第12期52-53,共2页
本文根据协议的相关要求,设计了无源UHF RFID标签芯片模拟前端电路,并重点对标签芯片模拟前端的关键技术进行了优化,实现了标签芯片模拟前端电路。最终,电路的仿真结果表明标签芯片的模拟前端电压较为稳定,且功耗较小,稳定的时钟频率能... 本文根据协议的相关要求,设计了无源UHF RFID标签芯片模拟前端电路,并重点对标签芯片模拟前端的关键技术进行了优化,实现了标签芯片模拟前端电路。最终,电路的仿真结果表明标签芯片的模拟前端电压较为稳定,且功耗较小,稳定的时钟频率能够帮助系统进行正确的输入信号解调,实现了协议要求的电路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HFRFID 无源电子标签 芯片模拟前端 电路设计
下载PDF
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路径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刘九万 李营刚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8年第10期42-45,102,共5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作为一项国家战略任务正在深入推进过程中。党的十九大明确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提供了载体和平台。二者深刻的内在联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作为一项国家战略任务正在深入推进过程中。党的十九大明确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提供了载体和平台。二者深刻的内在联系,决定了二者可以协同推进。文章从国家治理的角度,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进行了剖析、研判,并提出了既要在旗帜鲜明的显性路径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要在潜移默化的隐性路径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之真正收到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治理现代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路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