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9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机器学习在帕金森病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李西 姜孟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15-320,共6页
机器学习是医学人工智能的研究热点和重点之一。针对神经退行性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的早期诊断,现有的临床评分量表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和局限性。该文报告了基于行为(语音、步态、书写)、电生理(脑电)、影像组学(核磁共振... 机器学习是医学人工智能的研究热点和重点之一。针对神经退行性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的早期诊断,现有的临床评分量表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和局限性。该文报告了基于行为(语音、步态、书写)、电生理(脑电)、影像组学(核磁共振成像、单光子发射断层成像、正光子发射断层成像)和基因组学等数据,机器学习应用于PD诊断的研究进展,发现其较传统方法更为精准,以期为未来人工智能智慧诊断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机器学习 人工智能 诊断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邵阳市板桥乡“农文旅”融合发展的现状及规划策略研究
2
作者 李西 《四川建筑》 2024年第2期12-13,共2页
“农文旅”融合发展是乡村振兴背景下乡镇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在梳理邵阳市板桥乡“农文旅”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板桥乡“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条件进行SWOT分析,并提出了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的规划策略,即引入复合型专业规划人才,建... “农文旅”融合发展是乡村振兴背景下乡镇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在梳理邵阳市板桥乡“农文旅”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板桥乡“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条件进行SWOT分析,并提出了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的规划策略,即引入复合型专业规划人才,建立专家团队;以发展目标为导向,明确“农”“文”“旅”的角色定位;精心策划“农文旅”项目,设计精品旅游线路;因地制宜构建板桥乡“农文旅”融合发展模式,以期助力乡村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文旅”融合发展 规划策略
下载PDF
黑水河河谷型藏族聚落空间形态及形成机制分析
3
作者 蒋思玮 曹赛新 +1 位作者 熊薇 李西 《小城镇建设》 2024年第8期102-108,126,共8页
聚落空间是人地协调适应的结果,反映和记录着人们生产生活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和特殊状态。河谷型聚落在河流地形环境与水文特征的影响下,其聚落空间形态往往呈现出与环境特征深度耦合的适应性。文章基于聚落空间的系统性视角,综合运... 聚落空间是人地协调适应的结果,反映和记录着人们生产生活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和特殊状态。河谷型聚落在河流地形环境与水文特征的影响下,其聚落空间形态往往呈现出与环境特征深度耦合的适应性。文章基于聚落空间的系统性视角,综合运用地理学、风景园林学、人居环境学的交叉视野及方法,选取黑水河河谷型藏族聚落为研究对象,依据黑水河上下游地形地貌、水文特征及河谷聚落人居的在地特征将聚落分为河谷平坝型与河谷山麓型2种类型,结合聚落的土地利用方式和空间组织方式分析聚落的空间要素格局、民居组团形态,并探讨河谷型聚落的适应性机制。以期对地域聚落的传承振兴、规划建设有所启示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族聚落 河谷型聚落 空间形态 适应性 黑水河
下载PDF
文化生态学视角下嘉绒藏族传统聚落空间研究——以热拉村为例
4
作者 蒋思玮 黄诗艺 +1 位作者 李西 熊薇 《住区》 2024年第3期134-139,共6页
本文借鉴文化生态学视角,基于聚落学整体论观点,以嘉绒藏区的热拉村为研究对象,在对其在地调查的基础上,挖掘与分析传统聚落的空间构成特征及其蕴含的空间内涵,并从人地和谐发展的角度提出传统聚落的保护发展建议,以期为热拉村的保护和... 本文借鉴文化生态学视角,基于聚落学整体论观点,以嘉绒藏区的热拉村为研究对象,在对其在地调查的基础上,挖掘与分析传统聚落的空间构成特征及其蕴含的空间内涵,并从人地和谐发展的角度提出传统聚落的保护发展建议,以期为热拉村的保护和嘉绒藏区传统聚落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嘉绒藏族 传统聚落 文化生态学 空间形态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推进实施及存在问题探讨——以湖南省S市为例
5
作者 银周妮 李永军 +2 位作者 李西 李菁 陈嘉裕 《农业与技术》 2024年第14期152-157,共6页
当前正值“十四五”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实施的关键时期,对第一阶段(2018—2022年)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实施推进情况进行总结并针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尤为重要。文章以湖南省S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实施为例,利用网络问卷发放回收方式获得乡... 当前正值“十四五”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实施的关键时期,对第一阶段(2018—2022年)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实施推进情况进行总结并针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尤为重要。文章以湖南省S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实施为例,利用网络问卷发放回收方式获得乡村振兴实施民意调查结果,通过实地走访、资料收集等手段获得乡村振兴实施调查资料并进行总结和分析,对现阶段的乡村振兴实施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实施 问题 案例
下载PDF
地域差异视角下藏族村寨聚落景观比较研究——以黑水河色尔古村与甲足村为例
6
作者 蒋思玮 曹赛新 李西 《华中建筑》 2024年第5期109-113,共5页
在我国多元一体的民族聚居格局中,同一民族跨地域分布是常见的历史与现实状态。在自然环境和历史人文的共同作用下,同一民族跨地域分布的聚落景观会产生些许差异,其反映着该民族对于自然环境的适应以及乡土文化的调整。以黑水河藏族聚... 在我国多元一体的民族聚居格局中,同一民族跨地域分布是常见的历史与现实状态。在自然环境和历史人文的共同作用下,同一民族跨地域分布的聚落景观会产生些许差异,其反映着该民族对于自然环境的适应以及乡土文化的调整。以黑水河藏族聚居区的色尔古村和甲足村为例,从选址环境、景观格局、民居聚落等方面对比分析聚落景观物质形态和具体呈现方式存在的差异,并探讨地域差异视角下自然资源环境、生产生活方式、社会组织结构和传统信仰文化对聚落景观的影响,以期为该地区村寨聚落的民族性与地域性研究提供参考借鉴,丰富和加深对黑水河藏族村寨的整体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族村寨 聚落景观 地域性 比较研究
下载PDF
医疗机器人在帕金森患者照护中的应用进展
7
作者 李西 王晓璐 《中西医结合护理》 2023年第5期249-253,共5页
医疗机器人有着个性化、自动化和智能化等照护优势,在医学人工智能的智慧照护领域有着广大的应用前景。本文梳理了医疗机器人的研究现状,并对其在帕金森患者照护领域的应用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旨在为“中国脑计划”与中国老龄化背景下... 医疗机器人有着个性化、自动化和智能化等照护优势,在医学人工智能的智慧照护领域有着广大的应用前景。本文梳理了医疗机器人的研究现状,并对其在帕金森患者照护领域的应用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旨在为“中国脑计划”与中国老龄化背景下的智慧照护提供借鉴与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机器人 帕金森病 照护 老龄化 人工智能
下载PDF
基于神经科学与脑科学的课堂教学研究--评《教育神经科学在课堂》
8
作者 李西 《教育生物学杂志》 2023年第1期13-13,共1页
“教育神经科学”一词最早由Jeanne S Chall和Allan F Mirsky于1978年提出,旨在将生物学、心理学、脑科学、神经科学、认知科学与教育结合起来,探索有关学习的认知与脑机制,将研究成果用于提高教学效率、指导教育政策制定。由John G Ge... “教育神经科学”一词最早由Jeanne S Chall和Allan F Mirsky于1978年提出,旨在将生物学、心理学、脑科学、神经科学、认知科学与教育结合起来,探索有关学习的认知与脑机制,将研究成果用于提高教学效率、指导教育政策制定。由John G Geake撰写、周加仙主译的《教育神经科学在课堂》(上海教育出版社,2020年)一书,深入浅出地阐述了教育神经科学的已有研究成果、研究前沿问题和未来研究方向。全书具有以下三个显著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教育出版社 课堂教学研究 神经科学 脑科学 研究成果 认知科学 脑机制 教育政策制定
下载PDF
黑水河上游山地村寨聚落空间特征及营建智慧解析
9
作者 李西 蒋思玮 +2 位作者 曹赛新 黄诗艺 熊薇 《中国名城》 2023年第12期87-92,共6页
选取黑水河上游山地村寨为研究对象,运用田野调查、无人机航拍、ArcGIS分析等方法,基于村寨聚落整体的区域宏观、聚落中观、民居微观多层级尺度剖析山地村寨与地域环境特征深度耦合的聚居空间系统,分析归纳村寨聚落的适应性空间特征,并... 选取黑水河上游山地村寨为研究对象,运用田野调查、无人机航拍、ArcGIS分析等方法,基于村寨聚落整体的区域宏观、聚落中观、民居微观多层级尺度剖析山地村寨与地域环境特征深度耦合的聚居空间系统,分析归纳村寨聚落的适应性空间特征,并根据山地人居环境从“生存压力”到“生存理性”再到“生存理想”的生存逻辑,总结村寨聚落被动适应、主动作为,进而实现景文共生的营建智慧。通过以上研究分析,以期为相关山地村寨聚落保护规划和发展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人居环境 藏族村寨 聚落空间 营建智慧 黑水河上游
下载PDF
Ghrelin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老年痴呆及认知功能的相关性
10
作者 刘文广 吴丽媛 +4 位作者 高智勇 何世锋 潘哲拓 李西 郭安琪 《中国老年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87-590,共4页
目的 探讨饥饿素(Ghrelin)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老年痴呆及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老年痴呆患者100例;另选择健康体检老年人72例为对照组。采用荧光定量多聚合酶链反应检测Ghrelin基因多态性。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量表和阿... 目的 探讨饥饿素(Ghrelin)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老年痴呆及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老年痴呆患者100例;另选择健康体检老年人72例为对照组。采用荧光定量多聚合酶链反应检测Ghrelin基因多态性。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量表和阿尔茨海默病评定量表-认知(ADAS-Cog)量表评定患者认知功能;采用痴呆患者生活质量量表(QOL-AD)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价患者生活能力。观察两组rs55821288位点等位基因分布情况;观察两组rs55821288位点基因型分布情况;观察两组MMSE评分和ADAS-Cog评分变化;观察两组QOL-AD评分和ADL评分变化;分析rs55821288位点等位基因与MMSE和ADAS-Cog相关性;分析rs55821288位点基因型分布与MMSE和ADAS-Cog相关性。结果 AD组rs55821288位点A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AD组rs55821288位点AA基因型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AD组MMSE评分和ADAS-Cog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AD组QOL-AD评分和ADL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经Pearson分析显示,rs55821288位点A等位基因与MMSE和ADAS-Cog呈线性负相关(P<0.05)。经Pearson分析显示,rs55821288位点AA基因型分布与MMSE和ADAS-Cog呈线性负相关(P<0.05)。结论 Ghrelin等位基因A及基因型AA对老年痴呆患者认知功能具有促进作用,且与认知功能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饥饿素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 痴呆 认知功能
下载PDF
《城市总体规划调研实习》实践教学改革探讨——以邵阳市交通枢纽专项调研为例
11
作者 李西 银周妮 《四川建筑》 2023年第3期298-300,共3页
基于《总规调研》实践教学目标体系的改革创新,对邵阳市的交通枢纽进行了一次有益的专项调研,并以社会实践为基础,以期构建一种以规模和选址为主因子,分解若干子因子的评价体系,来论证城市交通枢纽规模和选址的合理性,用以指导《总规调... 基于《总规调研》实践教学目标体系的改革创新,对邵阳市的交通枢纽进行了一次有益的专项调研,并以社会实践为基础,以期构建一种以规模和选址为主因子,分解若干子因子的评价体系,来论证城市交通枢纽规模和选址的合理性,用以指导《总规调研》课程的实践教学改革,提高学生认知城市、解读城市和系统分析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枢纽 规模论证 选址论证
下载PDF
立竹密度调控对雷竹林下黄精生长及药用价值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税雅鑫 苟德斌 +3 位作者 李西 江明艳 李晓玲 孙凌霞 《四川林业科技》 2023年第1期59-64,共6页
为优化雷竹-黄精复合经营中的立竹密度,以粗放经营的雷竹林为试验区域,设置3种立竹密度,D1(6 000~9 000株·hm^(-2))、D2(9 000~12 000株·hm^(-2))和D3(12 000~15 000株·hm^(-2)),分析了三种立竹密度对黄精的生长发育、... 为优化雷竹-黄精复合经营中的立竹密度,以粗放经营的雷竹林为试验区域,设置3种立竹密度,D1(6 000~9 000株·hm^(-2))、D2(9 000~12 000株·hm^(-2))和D3(12 000~15 000株·hm^(-2)),分析了三种立竹密度对黄精的生长发育、生物量积累以及块茎药用价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3种立竹密度对黄精的株高、地径、生物量、叶绿素含量以及叶片相对性状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在D1密度下,黄精地上部和地下部生物量最大,叶片干物质含量最高,地上及地下部折干率最高;另一方面,3种立竹密度下,黄精总多糖含量和黄精总皂苷含量无显著差异。这项研究阐明立竹密度是影响雷竹林下黄精生长的重要因素,雷竹-黄精复合经营适宜的立竹密度为6 000~9 000株·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竹密度 雷竹 黄精 生物量 比叶面积
下载PDF
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以“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为例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文馨 李西 逯行 《数字教育》 2023年第5期77-83,共7页
在“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中贯彻师范类专业认证理念,确定课程目标,重构教学内容体系和教学评价体系,构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并进行实践研究。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和学业测试等获取研究数据,研究结果表明,该教学模式有助于课程目标达... 在“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中贯彻师范类专业认证理念,确定课程目标,重构教学内容体系和教学评价体系,构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并进行实践研究。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和学业测试等获取研究数据,研究结果表明,该教学模式有助于课程目标达成和提高学生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范类专业认证 线上线下 混合式教学 “现代教育技术”课程
下载PDF
岷江上游芦花地区传统藏族民居建筑特征探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蒋思玮 黄诗艺 +1 位作者 朱春艳 李西 《住区》 2023年第5期62-68,共7页
芦花地区地处我国藏羌民族聚居的交错地带,其地域民族文化中杂有周边文化成分,显现出与藏彝走廊其他区域不同的民族文化特点,这种文化属性使得地域民居的文化事象和建筑特征也更有特色。研究以芦花地区传统藏族民居为对象,以建筑学、民... 芦花地区地处我国藏羌民族聚居的交错地带,其地域民族文化中杂有周边文化成分,显现出与藏彝走廊其他区域不同的民族文化特点,这种文化属性使得地域民居的文化事象和建筑特征也更有特色。研究以芦花地区传统藏族民居为对象,以建筑学、民族学与文化生态学的综合视角,运用田野调查、实地测绘、文献爬梳和口述访谈等方法,分析地缘环境与民族文化融合背景下民居的建筑特征以及文化生态,归纳民居建筑形体、空间构成、材料构造、建筑装饰方面的主要特征,为传统藏族民居的保护和利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岷江上游 传统藏族民居 建筑特征 文化生态 芦花
下载PDF
课程思政背景下辅导员与专业教师协同育人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丽萍 张廷宇 李西 《教育教学论坛》 2023年第50期93-96,共4页
立德树人是高校的立身之本,将“立德”融入专业课程教学“树人”,已成为新时代高等教育的重要创新育人手段。基于此,在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背景下,以四川农业大学环境设计专业为研究对象,将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知识有机融合,从环境... 立德树人是高校的立身之本,将“立德”融入专业课程教学“树人”,已成为新时代高等教育的重要创新育人手段。基于此,在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背景下,以四川农业大学环境设计专业为研究对象,将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知识有机融合,从环境设计的专业特色和教学特点入手,深度挖掘课程思政元素融入点,探索知识传授、思想引导和价值引领协同教育的实施策略,从而获得辅导员与专业教师协同育人的新路径,为艺术类专业课程思政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辅导员 专业教师 协同育人
下载PDF
嘉绒藏区传统村落景观空间构成及保护策略——以直波村为例
16
作者 蒋思玮 黄诗艺 +1 位作者 李西 朱春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18期194-196,208,共4页
以嘉绒藏区国家级传统村落直波村为例,从空间构成的角度运用道路、边界、区域、节点、标志物5个要素对村落景观进行分析,归纳提炼村落景观空间构成要素和特征,并结合直波村自身空间特征、景观资源优势和现状发展问题提出村落保护策略,... 以嘉绒藏区国家级传统村落直波村为例,从空间构成的角度运用道路、边界、区域、节点、标志物5个要素对村落景观进行分析,归纳提炼村落景观空间构成要素和特征,并结合直波村自身空间特征、景观资源优势和现状发展问题提出村落保护策略,以期为传统村落景观保护与地域旅游资源开发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村落 空间构成 保护 嘉绒藏族 直波村
下载PDF
嘉绒藏区易地搬迁新村景观的地域呈现研究——以黑水羊茸哈德村为例
17
作者 黄诗艺 蒋思玮 +1 位作者 李西 朱春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18期190-193,共4页
嘉绒藏区在易地搬迁建设的进程中,新村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得到较大提升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在新村景观规划建设的过程中结合地域特征,适应于原生的“地”“人”及最真切的生活,是易地搬迁新村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基于“地域”视... 嘉绒藏区在易地搬迁建设的进程中,新村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得到较大提升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在新村景观规划建设的过程中结合地域特征,适应于原生的“地”“人”及最真切的生活,是易地搬迁新村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基于“地域”视角,对嘉绒藏区搬迁新村典型代表羊茸哈德村进行实地考察,探讨羊茸哈德新村在景观建设与开发中如何实现地域性呈现,以期为嘉绒藏区搬迁新村的规划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地搬迁 地域性 村落景观 嘉绒藏区
下载PDF
红河断裂带南段全新世地震活动证据 被引量:28
18
作者 李西 冉勇康 +4 位作者 陈立春 王虎 于江 张彦琪 谢英情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96-604,共9页
有历史记录以来,红河断裂带北段曾发生包括1652年弥渡7级地震和1925年大理7级地震在内的6.0级以上地震9次。然而,红河断裂中、南段自公元886年有历史地震记录以来,没有1次6.0级以上地震记录。红河断裂带作为边界断裂是在废弃,未来不会... 有历史记录以来,红河断裂带北段曾发生包括1652年弥渡7级地震和1925年大理7级地震在内的6.0级以上地震9次。然而,红河断裂中、南段自公元886年有历史地震记录以来,没有1次6.0级以上地震记录。红河断裂带作为边界断裂是在废弃,未来不会有大地震发生,还是为长周期大地震的孕震构造?这个问题一直困绕着地质学界。通过室内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判读,并结合详细的野外地质、地貌调查,在红河断裂南段戛洒—腰街一带发现了一系列槽谷地貌,在十几km的地段都有显示;同时,组合探槽揭露的古地震信息及14C样品测年分析表明,红河断裂南段存在全新世期间地震活动的地质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河断裂带 大地震孕震构造 组合探槽 古地震 全新世活动断裂
下载PDF
鲁甸M_S 6.5地震发震断层地表破裂特征、相关古地震的发现和年代测定 被引量:14
19
作者 李西 徐锡伟 +3 位作者 张建国 谢英情 于江 张彦琪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27-239,共13页
鲁甸MS6.5级地震发生后,余震分布呈现两个优势方向,其发震断层是NE向的昭通—鲁甸断裂,还是NW向的次级断裂,引起了广泛的讨论。详细的野外调查发现,从龙头山镇南东方向的谢家营盘—光明村—王家坡一线N22°W^N55°W走向断续展... 鲁甸MS6.5级地震发生后,余震分布呈现两个优势方向,其发震断层是NE向的昭通—鲁甸断裂,还是NW向的次级断裂,引起了广泛的讨论。详细的野外调查发现,从龙头山镇南东方向的谢家营盘—光明村—王家坡一线N22°W^N55°W走向断续展布长约8km地表破裂带,呈左行右阶排列,伴有30~35cm左右的走滑分量,局部走滑分量达40~60cm,表明此次地震的发震构造为北西走向的包谷垴—小河断裂。探槽工程揭露出发震构造光明村—小垭口段4次古地震事件;8个炭屑样品的14 C测年分析表明,事件E1可能发生在9190—8870BC,E2为1000BC至900AD,E3为910—1240AD,最新一次事件E4为2014年鲁甸MS6.5级地震。该研究表明,云南地区6.5级强震可以产生地表破裂并可能在地质记录中留下遗迹。结合本次地表破裂特征,影像几何不连续以及探槽剖面揭露出古地震断面信息容易隐形等特征表明,包谷垴—小河断裂在历史活动中强度不大,属中强地震发震构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甸地震 地表破裂 发震断层 破裂特征 古地震
下载PDF
鲁甸M_S6.5地震地表破坏及其与构造的关系 被引量:32
20
作者 李西 张建国 +1 位作者 谢英情 苖庆文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280-1291,共12页
鲁甸6.5级地震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及房屋损毁,是云南近年来典型的"小震"致大灾现象。鲁甸地震后,针对重灾区龙头山镇开展了大量野外调查工作。调查涉及地震滑坡、地裂缝、断层剖面以及建(构)筑物震害等。调查发现,房屋损毁严... 鲁甸6.5级地震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及房屋损毁,是云南近年来典型的"小震"致大灾现象。鲁甸地震后,针对重灾区龙头山镇开展了大量野外调查工作。调查涉及地震滑坡、地裂缝、断层剖面以及建(构)筑物震害等。调查发现,房屋损毁严重的龙头山镇政府所在地处在NW、NE向断裂交会部位;地震造成大量地质滑坡具有NE向优势分布特征,且与NE向展布的昭通-鲁甸断裂带关系密切;重灾区龙头山镇政府所在地地裂缝以NE向为主,龙头山镇南约6.5km的光明村大量地裂缝以NW向为主;同时,在光明村发现一系列NE、NW向断裂露头,疑似断层陡坎及槽谷,沿这些构造,在此次地震中均产生了裂缝或小位错。在野外调查基础上,结合余震序列分布及烈度等震线分布特征,认为此次地震由NW向包谷垴-小河断裂发震,同时大量NE向构造裂缝及滑坡等地质灾害显示不能完全排除NE向构造的作用。重要的是,地震地表裂缝和小位错与断裂的展布密切相关,有可能是地震同震地表破裂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甸地震 地表破坏 发震断层 人员伤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