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乙烯基非交联电缆屏蔽料性能与分散剂含量关系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张亚
王晓阳
+6 位作者
龚敏
刘晓洁
詹陶
李论之
刘世力
张宏
高景晖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3-39,共7页
非交联绝缘材料具有优异的电气机械性能,同时生产能耗少、可回收利用,成为目前电缆绝缘料的研究热点,但与之匹配的非交联半导电屏蔽料的研究还鲜有报道。导电炭黑的分散性对屏蔽料的性能影响重大。文中选用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为基...
非交联绝缘材料具有优异的电气机械性能,同时生产能耗少、可回收利用,成为目前电缆绝缘料的研究热点,但与之匹配的非交联半导电屏蔽料的研究还鲜有报道。导电炭黑的分散性对屏蔽料的性能影响重大。文中选用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为基体树脂,白油为分散剂,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非交联电缆屏蔽料。研究了白油含量对屏蔽料中炭黑分散、结晶性能、体积电阻率和机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白油会促进炭黑的分散,但白油含量过大会降低屏蔽料的结晶度,增加其体积电阻率并降低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当白油含量为2 wt%时,屏蔽料体积电阻率最小,力学性能最佳。该研究为非交联半导电屏蔽料在乙烯基非交联电缆的应用研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导电屏蔽料
白油
导电炭黑
非交联聚乙烯
分散剂
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矩形大断面水下隧道射流风机布设位置优化仿真
被引量:
4
2
作者
卢毅
付帅
李论之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81-86,121,共7页
矩形大断面水下隧道具有“超宽扁平”化的特点,其结构区别于一般公路隧道,因此纵向通风中射流风机布设方式也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为了获取矩形大断面隧道射流风机最佳的布设位置参数,以获取最佳风机升压效果,保障射流风机高效运行,以...
矩形大断面水下隧道具有“超宽扁平”化的特点,其结构区别于一般公路隧道,因此纵向通风中射流风机布设方式也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为了获取矩形大断面隧道射流风机最佳的布设位置参数,以获取最佳风机升压效果,保障射流风机高效运行,以太湖水下特长公路隧道工程为矩形大断面隧道模型蓝本,利用CFD软件Fluent建立隧道射流纵向通风方式的三维模型。通过仿真模拟计算得出升压影响系数判断射流通风质量,研究射流风机安装高度、横向净间距和纵向间距对纵向通风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射流风机升压系数与风机距顶壁距离成正比;当风机距隧道顶壁距离为1.2D~1.4D(D为风机直径)时,升压系数为0.897~0.931;射流风机横向间距不断增加时,升压系数先增加再减小,当风机横向间距为2D~2.4D时,升压系数可超过0.9;随着射流风机纵向间距的增加,其升压系数先增加再减小,当风机纵向间距在140~170 m时,升压系数为0.887~0.936。综上,考虑到建筑限界等条件,射流风机的最佳布设位置应为:距隧道顶壁1.2D~1.4D处,风机横向间距2D~2.4D;风机纵向间距140~170 m,最优间距为150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风机布设
CFD仿真
升压系数
通风效果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矩形大断面隧道洞口CO扩散与中隔墙长度设置
被引量:
2
3
作者
田芳
孙颖
+1 位作者
付帅
李论之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6-83,共8页
为了研究矩形大断面水下隧道洞口污染物的窜流特征,减少矩形大断面水下隧道洞口污染物窜流带来的二次污染,特以太湖水下隧道工程为依托背景,根据实际隧道断面工况条件仿真建模进行模拟计算。采用k-ε双方程紊流模型及组分传输方程组,借...
为了研究矩形大断面水下隧道洞口污染物的窜流特征,减少矩形大断面水下隧道洞口污染物窜流带来的二次污染,特以太湖水下隧道工程为依托背景,根据实际隧道断面工况条件仿真建模进行模拟计算。采用k-ε双方程紊流模型及组分传输方程组,借助流体计算软件Fluent,模拟了隧道洞口段不同进(排)风速度、不同自然风工况下的CO浓度场,分析了隧道洞口防窜中隔墙长度对CO扩散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自然风作用时,给定进(排)风速度,二次污染率随着排(进)风速度的增大而增大(减小),随着中隔墙长度的增大而减小;当中隔墙高度为7.25 m,长度设置为25 m时,隧道双洞间的二次污染率小于10%,满足CO防窜要求;有自然风作用且自然风风向为最不利风向时,CO在隧道双洞间的窜流随着自然风速的增大而增大;当中隔墙长度设置为40 m时,隧道双洞间二次污染率小于10%,满足CO防窜要求;隧道设计最大进(排)风速7.5 m/s和自然风速2.5 m/s,中隔墙长度设置为50 m时,隧道双洞间的二次污染率接近10%。因此,推荐隧道洞口中隔墙设置长度为50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CO扩散
二次污染
数值模拟
中隔墙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乙烯基非交联电缆屏蔽料性能与分散剂含量关系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张亚
王晓阳
龚敏
刘晓洁
詹陶
李论之
刘世力
张宏
高景晖
机构
重庆泰山电缆有限公司
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长安大学能源与电气工程学院
出处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3-39,共7页
文摘
非交联绝缘材料具有优异的电气机械性能,同时生产能耗少、可回收利用,成为目前电缆绝缘料的研究热点,但与之匹配的非交联半导电屏蔽料的研究还鲜有报道。导电炭黑的分散性对屏蔽料的性能影响重大。文中选用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为基体树脂,白油为分散剂,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非交联电缆屏蔽料。研究了白油含量对屏蔽料中炭黑分散、结晶性能、体积电阻率和机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白油会促进炭黑的分散,但白油含量过大会降低屏蔽料的结晶度,增加其体积电阻率并降低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当白油含量为2 wt%时,屏蔽料体积电阻率最小,力学性能最佳。该研究为非交联半导电屏蔽料在乙烯基非交联电缆的应用研究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半导电屏蔽料
白油
导电炭黑
非交联聚乙烯
分散剂
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
Keywords
semi-conductive shielding material
white oil
conductive carbon black
non-cross linked polyethylene
dispersant
linear low density polyethylene(LLDPE)
分类号
TM24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TM21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矩形大断面水下隧道射流风机布设位置优化仿真
被引量:
4
2
作者
卢毅
付帅
李论之
机构
江苏省交通工程建设局
长安大学电子与控制工程学院
出处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81-86,121,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578074)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大科技专项项目(2018A03003-6)
+1 种基金
浙江省交通运输厅科研计划项目(2018014)
西安市科技计划项目(201805045YD23CG29)。
文摘
矩形大断面水下隧道具有“超宽扁平”化的特点,其结构区别于一般公路隧道,因此纵向通风中射流风机布设方式也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为了获取矩形大断面隧道射流风机最佳的布设位置参数,以获取最佳风机升压效果,保障射流风机高效运行,以太湖水下特长公路隧道工程为矩形大断面隧道模型蓝本,利用CFD软件Fluent建立隧道射流纵向通风方式的三维模型。通过仿真模拟计算得出升压影响系数判断射流通风质量,研究射流风机安装高度、横向净间距和纵向间距对纵向通风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射流风机升压系数与风机距顶壁距离成正比;当风机距隧道顶壁距离为1.2D~1.4D(D为风机直径)时,升压系数为0.897~0.931;射流风机横向间距不断增加时,升压系数先增加再减小,当风机横向间距为2D~2.4D时,升压系数可超过0.9;随着射流风机纵向间距的增加,其升压系数先增加再减小,当风机纵向间距在140~170 m时,升压系数为0.887~0.936。综上,考虑到建筑限界等条件,射流风机的最佳布设位置应为:距隧道顶壁1.2D~1.4D处,风机横向间距2D~2.4D;风机纵向间距140~170 m,最优间距为150 m。
关键词
隧道工程
风机布设
CFD仿真
升压系数
通风效果
Keywords
tunnel engineering
layout of jet fans
CFD simulation
boosting coefficient
ventilation effect
分类号
U459.5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矩形大断面隧道洞口CO扩散与中隔墙长度设置
被引量:
2
3
作者
田芳
孙颖
付帅
李论之
机构
江苏省交通工程建设局
华设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长安大学电子与控制工程学院
出处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6-83,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578074)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大科技专项项目(2018A03003-6)
+1 种基金
浙江省交通运输厅科研计划项目(2018014)
西安市科技计划项目(201805045YD23CG29)。
文摘
为了研究矩形大断面水下隧道洞口污染物的窜流特征,减少矩形大断面水下隧道洞口污染物窜流带来的二次污染,特以太湖水下隧道工程为依托背景,根据实际隧道断面工况条件仿真建模进行模拟计算。采用k-ε双方程紊流模型及组分传输方程组,借助流体计算软件Fluent,模拟了隧道洞口段不同进(排)风速度、不同自然风工况下的CO浓度场,分析了隧道洞口防窜中隔墙长度对CO扩散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自然风作用时,给定进(排)风速度,二次污染率随着排(进)风速度的增大而增大(减小),随着中隔墙长度的增大而减小;当中隔墙高度为7.25 m,长度设置为25 m时,隧道双洞间的二次污染率小于10%,满足CO防窜要求;有自然风作用且自然风风向为最不利风向时,CO在隧道双洞间的窜流随着自然风速的增大而增大;当中隔墙长度设置为40 m时,隧道双洞间二次污染率小于10%,满足CO防窜要求;隧道设计最大进(排)风速7.5 m/s和自然风速2.5 m/s,中隔墙长度设置为50 m时,隧道双洞间的二次污染率接近10%。因此,推荐隧道洞口中隔墙设置长度为50 m。
关键词
隧道工程
CO扩散
二次污染
数值模拟
中隔墙
Keywords
tunnel engineering
CO diffusion
secondary pollution
numerical simulation
mid-partition
分类号
U459.5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乙烯基非交联电缆屏蔽料性能与分散剂含量关系研究
张亚
王晓阳
龚敏
刘晓洁
詹陶
李论之
刘世力
张宏
高景晖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矩形大断面水下隧道射流风机布设位置优化仿真
卢毅
付帅
李论之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矩形大断面隧道洞口CO扩散与中隔墙长度设置
田芳
孙颖
付帅
李论之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