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写在舞步里的诗意和文化梦想——论台湾作家林怀民及其“云门舞集”的艺术表达形式 被引量:3
1
作者 李诠林 《华文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3-101,共9页
林怀民创办的"云门舞集",引领了台湾现代舞蹈艺术的发展。"云门舞蹈"把中西舞蹈技艺、文学、音乐、美术、舞台设计、服饰艺术、中国书法和中华武术等多种艺术门类、创意文化和媒介融会贯通,将诗意情绪编入舞蹈,力... 林怀民创办的"云门舞集",引领了台湾现代舞蹈艺术的发展。"云门舞蹈"把中西舞蹈技艺、文学、音乐、美术、舞台设计、服饰艺术、中国书法和中华武术等多种艺术门类、创意文化和媒介融会贯通,将诗意情绪编入舞蹈,力图充分发挥艺术共通性,以富有诗意的艺术表现形式阐释和传达中华民族文化意涵。"艺术飞地"的踏勘和文化资源的开掘、"文字伤舞"与"舞近于诗"的悖论和张力则体现了其寻找艺术转型路径的努力及其民族文化梦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怀民 云门舞集 艺术表达形式 文化阐释 舞近于诗
下载PDF
林语堂晚年写作中的原乡文化修辞
2
作者 李诠林 《文学与文化》 2012年第4期128-134,共7页
林语堂晚年写作中体现出的慎终追远的文化修辞反映了林语堂晚年与日俱增的"返归原乡文化"意识,这种返璞归真的思维趋向除了人到晚年"叶落归根"的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心理使然以外,也反映了林语堂心灵深处的原乡文化积... 林语堂晚年写作中体现出的慎终追远的文化修辞反映了林语堂晚年与日俱增的"返归原乡文化"意识,这种返璞归真的思维趋向除了人到晚年"叶落归根"的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心理使然以外,也反映了林语堂心灵深处的原乡文化积淀。其文本中的原乡文化质素都通过或隐或显的言语修辞内蕴于字里行间。这种"文化回归"修辞对于当前国内的文化生态保护、对于研究海外华文作家的创作心理动机提供了反省与借鉴的范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语堂 晚年写作 回归原乡 文化修辞
下载PDF
喧嚣都市中沉静的智慧——论林清玄散文创作
3
作者 李诠林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5年第5期21-22,共2页
台湾作家林清玄的散文清新玄奥,朴质而不乏睿智与敏锐,其佛教散文和抒写对生活见闻“随机”的顿悟与感思的散文,以及他的寓言散文,构成他创作的主流。颇受两岸读者青睐。他的散文可以说是喧嚣都市生活中沉静的智慧。
关键词 林清玄 佛教散文 感思散文 寓言散文
下载PDF
台湾早期闽南语流行歌的历史流变及其审美意蕴 被引量:5
4
作者 李诠林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9-65,共7页
台湾闽南语流行歌的歌词从日据时期的初创期开始,就从未能够脱离开汉文言与国语(白话)的影响,这些歌词大多是文言诗歌的旧体形式(如对偶、押韵、长短句)与新文化新思想的结合体,并且大都采用文言、国语(白话)与方言语汇的交杂并用的书... 台湾闽南语流行歌的歌词从日据时期的初创期开始,就从未能够脱离开汉文言与国语(白话)的影响,这些歌词大多是文言诗歌的旧体形式(如对偶、押韵、长短句)与新文化新思想的结合体,并且大都采用文言、国语(白话)与方言语汇的交杂并用的书写方式。台湾早期的闽南语流行歌对此后台湾文坛的歌词创作有着持续的影响。据此可看出作为中华区域文学的台湾方言文学之源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省 闽南语流行歌 早期流变 审美意蕴 歌词
下载PDF
吕赫若小说文本的文化隐喻功能 被引量:6
5
作者 李诠林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85-90,共6页
台湾现代作家吕赫若善于以表层上可为敌对者接受的隐喻形式掩饰内心的义愤与抗争, 陈述其社会理想。这种书写策略赋予其小说文本独特的文化隐喻功能。这种功能契合他韧性战斗、曲笔反讽的表述要求。其小说文本的命名、叙事结构、语言转... 台湾现代作家吕赫若善于以表层上可为敌对者接受的隐喻形式掩饰内心的义愤与抗争, 陈述其社会理想。这种书写策略赋予其小说文本独特的文化隐喻功能。这种功能契合他韧性战斗、曲笔反讽的表述要求。其小说文本的命名、叙事结构、语言转换、人物形象与风土背景等均具有文化隐喻内涵。探求其小说文本的深层隐喻意义, 对认识日据时期及光复初期台湾的历史场境, 对了解吕赫若及同时期其他台湾进步作家追求光明的心路历程, 均有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吕赫若 台湾文学 小说文本 文化隐喻
下载PDF
解读西川满——以其诗歌创作为例 被引量:3
6
作者 李诠林 倪金华 《台湾研究集刊》 CSSCI 2002年第1期75-81,92,共8页
日据时期在台湾的日籍作家西川满 ,是日本在台湾推行皇民化运动时 ,“皇民文学”的主要实施者之一。他的诗歌创作深受唯美主义的影响。他描绘台湾的风土人情 ,表现对台湾生活的“憧憬”和“追忆” ,怀着域外人的猎奇心理追求异于日本本... 日据时期在台湾的日籍作家西川满 ,是日本在台湾推行皇民化运动时 ,“皇民文学”的主要实施者之一。他的诗歌创作深受唯美主义的影响。他描绘台湾的风土人情 ,表现对台湾生活的“憧憬”和“追忆” ,怀着域外人的猎奇心理追求异于日本本土的“异国情调”。本文试通过客观地剖析西川满的诗歌 ,初步建立对西川满正确、客观的批评系统 ,用历史事实反驳“日本对台殖民有功”和“文化台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川满 诗歌创作 文学史 日本作有 日据时期 台湾省 唯美主义
下载PDF
具象修辞、符号象征与消费文化——1980年以降台湾流行绘本艺术文体解析 被引量:3
7
作者 李诠林 《台湾研究集刊》 CSSCI 2012年第4期81-87,共7页
作为一个文学和美术结合的艺术种类,台湾绘本文体具有借助图画进行具象表达的文学修辞手段,其文本通过线条、色彩与语言结合的符号系统和技术手段实现了意义象征,其中的配图文字具有超逸于说明文字的文学功能。自1980年以降,当代台湾绘... 作为一个文学和美术结合的艺术种类,台湾绘本文体具有借助图画进行具象表达的文学修辞手段,其文本通过线条、色彩与语言结合的符号系统和技术手段实现了意义象征,其中的配图文字具有超逸于说明文字的文学功能。自1980年以降,当代台湾绘本艺术已成为一种流行娱乐文化,此种台湾绘本文化现象具有消费文化的特征,是消费社会里适合大众审美心理和现代社会文化传播及市场运营机制的成功创意范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绘本艺术 文体 具象修辞 符号象征 文化创意产业
下载PDF
阐释学视野里的梁实秋 被引量:6
8
作者 李诠林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2004年第6期67-72,共6页
梁实秋有着独立的文学思想,其思想是中西合璧的,具有多元复杂性,并非全盘西化。这主要体现在,其创作心理机制、写作的终极目的及其文学思想乃至文化思想受到了西方阐释学和中国阐释学的双重影响。梁实秋正是在效果历史的理解中,在东西... 梁实秋有着独立的文学思想,其思想是中西合璧的,具有多元复杂性,并非全盘西化。这主要体现在,其创作心理机制、写作的终极目的及其文学思想乃至文化思想受到了西方阐释学和中国阐释学的双重影响。梁实秋正是在效果历史的理解中,在东西方阐释学相遇的融合视域里不断超越自身,怀着融会着新人文主义和儒家思想的文化精英意识与情怀,坚持不懈地追寻着博雅人文精神的美丽天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实秋 阐释学 人文精神 文化精英
下载PDF
论华文文学中的“回归”写作 被引量:1
9
作者 李诠林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15-118,共4页
华文文学中存在着寻根写作、乡愁书写、故国想象、探亲与旅游文学等有着相同母题和近似创作心理的"回归"写作现象。此类"回归"写作的表层显象是书写者的身份认同与原乡崇拜;内在成因是华人族群的"叶落归根&qu... 华文文学中存在着寻根写作、乡愁书写、故国想象、探亲与旅游文学等有着相同母题和近似创作心理的"回归"写作现象。此类"回归"写作的表层显象是书写者的身份认同与原乡崇拜;内在成因是华人族群的"叶落归根"、"安土重迁"等儒家文化理念,以及文化人类学意义上的华人族群集体无意识;外部的推动力则是"五四"以来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影响。此类"回归"写作,具有人性书写的多重面貌,表现出了复调叙事的独特况味,增强了华文文学创作的包容性与开放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岸四地 世界华人文学 “回归”写作 身份认同 原乡崇拜
下载PDF
现代叙事策略下的原始与神秘——论日本殖民作家西川满的台湾题材小说创作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诠林 《华文文学》 2003年第2期45-50,共6页
台湾日据时期来台湾的日籍作家西川满 ,具有作家和殖民者的双重身份和双重性格。他受到法国和日本现代派作家的影响 ,较早的将西方现代文学带到台湾文坛。其小说创作显示了现代叙事策略 :法国、日本的自然主义与日本私小说的交融 ;原始... 台湾日据时期来台湾的日籍作家西川满 ,具有作家和殖民者的双重身份和双重性格。他受到法国和日本现代派作家的影响 ,较早的将西方现代文学带到台湾文坛。其小说创作显示了现代叙事策略 :法国、日本的自然主义与日本私小说的交融 ;原始宗教的神秘主义气氛 ;日本新感觉派心理分析的影子。但他始终未能摆脱异国情调笼罩下的“他者”陈述的局囿。对这一特定历史时期产生的特殊作家要进行客观、冷静的分析与批判 ,以批驳“日本对台殖民有功”、“日本台湾一家”的谬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川满 日本作家 台湾题材 叙事策略 现代性 他者性
下载PDF
试论近代以来台湾文学现代性发生过程中的文化保守主义思潮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诠林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90-100,共11页
文化保守主义思潮,除了一般意义上所谓的"保守"、"传统"、"固执"之义以外,还有其合理性的一面,主要表现为对人的异化现象的质疑与反拨,对殖民侵略行为的抵制与反抗,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等。纵观近代以来的... 文化保守主义思潮,除了一般意义上所谓的"保守"、"传统"、"固执"之义以外,还有其合理性的一面,主要表现为对人的异化现象的质疑与反拨,对殖民侵略行为的抵制与反抗,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等。纵观近代以来的台湾文学发展史,台湾文学的现代性因台湾的独特历史遭遇而表现出"主动现代性"与"被动现代性"两种面貌共存的特殊性,而文化保守主义思潮恰恰起到了为"现代性"这柄双刃剑纠错、纠偏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文学 现代性 文化保守主义思潮 合理性
下载PDF
谈苏曼殊作为世界华文文学学科研究对象的可行性——兼论该学科的研究范畴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诠林 《华文文学》 2004年第4期40-44,共5页
世界华文文学研究要成为成熟的学科 ,必须做到形式与内容的协调一致 ,应该有适应学科命名、进入其研究场域的足够丰富的研究对象。苏曼殊研究在世界华文文学学术场域中的缺席 ,说明该学科还有许多“学术盲点”。苏曼殊作为世界华文文学... 世界华文文学研究要成为成熟的学科 ,必须做到形式与内容的协调一致 ,应该有适应学科命名、进入其研究场域的足够丰富的研究对象。苏曼殊研究在世界华文文学学术场域中的缺席 ,说明该学科还有许多“学术盲点”。苏曼殊作为世界华文文学研究对象的可行性问题的解决 ,可以为该学科研究提供新的启发。如果按照“世界华文、华人文学”的方向对该学科范畴进行重新界定 ,可以扫除许多“学术盲点” ,促进学科完整、全面、健康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曼殊 学术盲点 学科建设 世界华文、华人文学 文学研究之研究
下载PDF
台湾日据时期的翻译文学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诠林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4期5-10,112,共6页
日据时期的台湾翻译文学是中国近现代文学的一部分。在此时期,台湾文学者译介外国文学、大陆文学到台湾,形式不拘一格,有欧文汉译、日文中译、中文日译等。其中大部分的翻译文学作品已经显示出了比较文学视野,并且具有睁眼看世界、巧妙... 日据时期的台湾翻译文学是中国近现代文学的一部分。在此时期,台湾文学者译介外国文学、大陆文学到台湾,形式不拘一格,有欧文汉译、日文中译、中文日译等。其中大部分的翻译文学作品已经显示出了比较文学视野,并且具有睁眼看世界、巧妙表达台湾民众对日本殖民侵略者的反抗意识、开启民智、讽喻当时黑暗社会现实的启蒙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 日据时期 翻译文学 反抗意识 启蒙作用
下载PDF
闽台文化创意产业交流合作的现状与前景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诠林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4期6-11,共6页
闽台文化创意产业交流合作存在偏于单向发展的问题。互补共赢,对福建的经济发展和国家战略目标的实现有着重大现实意义。福建省应发挥地域和人文优势,除引进台资与台商外,还应进入台湾市场,充分利用闽台区域传统文化资源,改变两地文化... 闽台文化创意产业交流合作存在偏于单向发展的问题。互补共赢,对福建的经济发展和国家战略目标的实现有着重大现实意义。福建省应发挥地域和人文优势,除引进台资与台商外,还应进入台湾市场,充分利用闽台区域传统文化资源,改变两地文化创意产业交流合作偏于单向发展的格局,实现闽台文化创意产业的实质性对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文化 福建 台湾地区 文化创意产业
下载PDF
台湾原住民作家的现代诗写作智慧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诠林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76-83,共8页
台湾原住民作家的现代诗写作在继承和吸收现代汉语诗歌写作经验的同时,也逐渐开始关注自身的少数族裔身份,在诗作中注意突出民族特色与地域风情。表达对于自身民族生存状况的焦虑与争取政治权利的追求成为当下台湾原住民诗人们的共同创... 台湾原住民作家的现代诗写作在继承和吸收现代汉语诗歌写作经验的同时,也逐渐开始关注自身的少数族裔身份,在诗作中注意突出民族特色与地域风情。表达对于自身民族生存状况的焦虑与争取政治权利的追求成为当下台湾原住民诗人们的共同创作倾向。除此之外,人生终极关怀等自我意识的萌发与成长、回归原生态民族身份与融入现代都市生活的悖论企盼,以及将现代派诗歌技巧渗入传统民谣的文体创新等也显示了他们独特的现代诗写作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原住民作家 现代诗 写作智慧
下载PDF
美国汉学家台湾文学翻译的历史、风格与传播路径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诠林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5期42-48,共7页
美国汉学家针对台湾文学展开的翻译活动呈现了一个文学翻译史的脉络。从刘绍铭等出于编写教材动机的全面性选择,张诵圣等的归类选集,到葛浩文的市场化原则和"等效翻译",再到高克毅的翻译团队和陶忘机的随机随性翻译,美国汉学... 美国汉学家针对台湾文学展开的翻译活动呈现了一个文学翻译史的脉络。从刘绍铭等出于编写教材动机的全面性选择,张诵圣等的归类选集,到葛浩文的市场化原则和"等效翻译",再到高克毅的翻译团队和陶忘机的随机随性翻译,美国汉学家的台湾文学翻译逐渐实现了个人翻译风格的养成。而知名刊物发表译作与评论、发行专门杂志、出版翻译选集和译著专论单行本、由翻译带动教学和研究等高效传播路径,使台湾文学在美国社会得到广泛接受与认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汉学家 台湾文学 翻译史 翻译风格 传播路径
下载PDF
艺术身份的聚结与文化身份的流散——“九叶诗人”杜运燮的华文书写谈隅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诠林 《华文文学》 2012年第6期56-60,共5页
杜运燮以"九叶诗人"之名蜚声中国诗坛,因为艺术流派的"聚结"作用,其"九叶诗派"成员的身份几乎成了他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名片"。但他的马来西亚归侨作家和海外华文作家的身份及其大量的海外华... 杜运燮以"九叶诗人"之名蜚声中国诗坛,因为艺术流派的"聚结"作用,其"九叶诗派"成员的身份几乎成了他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名片"。但他的马来西亚归侨作家和海外华文作家的身份及其大量的海外华文文学创作和"回归"写作个性却长久以来被忽略或者遮蔽,由他的诗歌《秋》而得名的"朦胧诗"派更是将其遗忘。因此,还原华文诗人杜运燮的真实文化面貌,并由此及于其他类似作家的同样境遇,弥补文学史"漏洞",有其必要性并大有可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外华文文学 归侨作家 杜运燮 九叶诗人 朦胧诗
下载PDF
西川满台湾民俗题材文学:“文化殖民”神话的潜在证伪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诠林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2003年第6期57-62,共6页
 台湾日据时期来台的日籍殖民作家西川满搜集、整理、创作了一些台湾民俗题材文学。被他认为是"日本南方异国情调"的台湾民俗文化现象,大部分和闽南文化高度近似乃至完全一致,其实质是中国大陆文化向台湾的延伸与发展。西川...  台湾日据时期来台的日籍殖民作家西川满搜集、整理、创作了一些台湾民俗题材文学。被他认为是"日本南方异国情调"的台湾民俗文化现象,大部分和闽南文化高度近似乃至完全一致,其实质是中国大陆文化向台湾的延伸与发展。西川满的台湾民俗题材文学恰恰成了台湾与中国大陆、台湾民俗与大陆民俗、台湾文化与炎黄文化血脉不能被斩断的反证。违背西川满的初衷的是,其台湾民俗文学文本客观上变成了"文化殖民"神话的证伪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川满 台湾 民俗文学 “文化殖民”
下载PDF
台湾日据时期的民间方言歌谣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诠林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2期52-57,共6页
台湾日据时期的民间方言歌谣,特别是闽南和客家民歌,具有中国传统民歌的含蓄、达观、凄婉等特质,是中华文化的一种亚文化形态。台湾南岛语系群族歌谣则在本民族只有语言而无文字的情况下,发挥了传承历史记忆的功用。这些民间歌谣贴近乡... 台湾日据时期的民间方言歌谣,特别是闽南和客家民歌,具有中国传统民歌的含蓄、达观、凄婉等特质,是中华文化的一种亚文化形态。台湾南岛语系群族歌谣则在本民族只有语言而无文字的情况下,发挥了传承历史记忆的功用。这些民间歌谣贴近乡土,反映了底层民众的真实声音,它生命力强,不易为统治当局所扭曲变形,为文人作家提供了鲜活丰富的素材和生动活泼的语汇。在此基础上,文人创作的闽南语歌谣以及闽南语流行歌开始在台湾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地区 日据时期 民间文学 方言歌谣
下载PDF
西川满台湾民俗题材文学中的中华文化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诠林 《安徽教育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67-70,共4页
台湾日据时期来台的日籍殖民作家西川满搜集、整理、创作了一些台湾民俗题材文学。其中的台湾民俗文化现象,大部分和闽南文化高度近似乃至完全一致,其实质是中国大陆文化向台湾的延伸与发展。西川满的台湾民俗题材文学恰恰成了台湾与中... 台湾日据时期来台的日籍殖民作家西川满搜集、整理、创作了一些台湾民俗题材文学。其中的台湾民俗文化现象,大部分和闽南文化高度近似乃至完全一致,其实质是中国大陆文化向台湾的延伸与发展。西川满的台湾民俗题材文学恰恰成了台湾与中国大陆、台湾民俗与大陆民俗、台湾文化与炎黄文化血脉不断的反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川满 台湾 民俗文学 文化殖民 潜在证伪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