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患者过量维生素D导致高钙危象一例报告 被引量:6
1
作者 吕芳 徐晓杰 +6 位作者 宋玉文 李路娇 王鸥 姜艳 夏维波 邢小平 李梅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2017年第2期150-154,共5页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患者需要长期服用钙剂和维生素D制剂。本文分析1例甲状腺全切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患者长期治疗过程中,未规律监测血液生化指标,也未调整钙剂及维生素D制剂剂量,出现高钙危象、肾脏钙质沉着和肾功能损害等维生素D...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患者需要长期服用钙剂和维生素D制剂。本文分析1例甲状腺全切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患者长期治疗过程中,未规律监测血液生化指标,也未调整钙剂及维生素D制剂剂量,出现高钙危象、肾脏钙质沉着和肾功能损害等维生素D中毒表现,经过水化、利尿、降钙素治疗后,血钙降至正常。本病例报告旨在提醒临床医师重视罕见的维生素D中毒现象,并关注其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 维生素D中毒 高钙危象
下载PDF
CLCN7基因突变致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骨硬化症:1例家系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宋玉文 徐晓杰 +6 位作者 吕芳 李路娇 王鸥 姜艳 夏维波 邢小平 李梅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2017年第4期328-335,共8页
目的分析1例骨硬化症患者的临床特点,并对患者及其家系进行致病基因突变研究。方法纳入1例青年起病,以骨痛、脊柱活动受限为主要表现的女性,评估骨转换生化指标、骨密度、骨骼X线影像特点;采用靶向测序及Sanger直接测序法检测骨硬化症... 目的分析1例骨硬化症患者的临床特点,并对患者及其家系进行致病基因突变研究。方法纳入1例青年起病,以骨痛、脊柱活动受限为主要表现的女性,评估骨转换生化指标、骨密度、骨骼X线影像特点;采用靶向测序及Sanger直接测序法检测骨硬化症候选基因突变。结果先证者X线片示椎体呈"夹心饼"样改变,髂骨见"骨中骨"现象;腰椎及股骨近端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异常升高,Z值最高达13.8。基因检测示患者及其母亲存在氯离子第7通道蛋白(chloride channel 7,CLCN7)编码基因第16外显子c.1442C>T杂合错义突变(p.Pro481Leu)。患者母亲没有骨硬化症的表现,骨密度符合骨量减少,表明该病具有明显的外显不全现象。患者父亲、弟弟、儿子未发现此突变。c.1442C>T错义突变为CLCN7基因的新突变,本例为首次报道。结论骨硬化症是以骨密度异常增高为特点的罕见遗传性骨病,CLCN7基因c.1442C>T(p.Pro481Leu)错义突变可导致常染色体显性遗传骨硬化症Ⅱ型(autosomal dominant osteopetrosis-Ⅱ,ADO-Ⅱ),本研究丰富了该病的致病基因突变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硬化症 CLCN7基因 突变
下载PDF
肠道菌群与骨骼代谢 被引量:20
3
作者 李路娇 李梅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17-322,共6页
肠道菌群(gut microbiota,GM)是指定植于肠道的微生物群落。近年来研究发现GM对骨代谢具有重要调控作用,其作用机制主要包括影响钙吸收、调节免疫系统而影响破骨细胞数量与功能、影响肠道激素三方面。益生菌(probiotics)和益生元(prebio... 肠道菌群(gut microbiota,GM)是指定植于肠道的微生物群落。近年来研究发现GM对骨代谢具有重要调控作用,其作用机制主要包括影响钙吸收、调节免疫系统而影响破骨细胞数量与功能、影响肠道激素三方面。益生菌(probiotics)和益生元(prebiotics)通过调节GM结构发挥保护骨骼的作用。未来,GM可能成为治疗骨质疏松症等骨骼疾病的重要靶点,益生菌和益生元制剂也有望成为治疗骨质疏松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 益生菌 益生元 骨骼
下载PDF
进行性骨干发育不良症临床特点及致病基因突变1例家系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李路娇 宋玉文 +6 位作者 吕芳 徐晓杰 姜艳 王鸥 夏维波 邢小平 李梅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8-84,共7页
目的分析进行性骨干发育不良症(progressive diaphyseal dysplasia,PDD)临床特点和致病基因TGFB1的突变类型。方法纳入1例自幼起病男童,主要表现为步态摇摆,采集患儿病史,测量骨骼相关生化指标及骨密度,完善骨骼影像学检查。采用直接San... 目的分析进行性骨干发育不良症(progressive diaphyseal dysplasia,PDD)临床特点和致病基因TGFB1的突变类型。方法纳入1例自幼起病男童,主要表现为步态摇摆,采集患儿病史,测量骨骼相关生化指标及骨密度,完善骨骼影像学检查。采用直接Sanger测序法检测患儿及其父母TGFB1基因突变。结果患儿血清Ⅰ型胶原C端肽β降解产物(β-C-terminal telopeptide of typeⅠcollagen,β-CTX)水平升高,碱性磷酸酶水平正常,骨密度显著降低(股骨颈0.406 g/cm^2,Z值-3.9;腰椎2-4 0.490 g/cm^2,Z值-0.4)。骨骼X线片提示患儿四肢长骨骨皮质局部增厚、硬化,骨小梁粗乱,骨髓腔狭窄,颅底及骨盆局部骨质增厚、硬化。基因检测提示患儿存在TGFB1第4外显子c.652C>T(p.R218C)杂合错义突变,父母均未发现携带该突变。给予患儿糖皮质激素治疗,目前随访观察中。结论骨转换增快,骨皮质局部增厚、硬化,骨小梁粗乱,相应髓腔狭窄是PDD的典型临床特点。TGFB1基因c.652C>T(p.R218C)突变是PDD致病原因之一。对PDD表型及致病分子机制的研究,有助于加深对此罕见骨骼疾病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行性骨干发育不良症 TGFB1基因突变
下载PDF
皮下持续输注胰岛素在患者全胰切除术后血糖管理中的应用
5
作者 李路娇 吴文铭 平凡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2018年第9期1315-1318,共4页
目的探讨皮下持续输注胰岛素在全胰切除术后患者血糖管理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总结基础率设定规律。方法 2012年1月至2017年1月于北京协和医院行全胰切除术患者4例(男性1例,女性3例),年龄48~74岁。术后使用皮下持续输注胰岛素,按照6段... 目的探讨皮下持续输注胰岛素在全胰切除术后患者血糖管理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总结基础率设定规律。方法 2012年1月至2017年1月于北京协和医院行全胰切除术患者4例(男性1例,女性3例),年龄48~74岁。术后使用皮下持续输注胰岛素,按照6段法设置皮下持续输注胰岛素基础率,总结患者全天平均血糖、全天血糖变异系数及全天胰岛素使用剂量。结果患者全天平均血糖中位数为8.7 mmol/L,全天血糖变异系数中位数为0.21。第1例和第4例患者在皮下持续输注胰岛素期间曾有凌晨及夜间低血糖,未见严重低血糖。全天胰岛素总量中位数为0.27 IU/kg。患者基础率设置规律:0~4为0~0.9X,4~9为0~1.0X,9~12为1.2~1.8X,12~17为1.2~1.8X,17~21为0.8~2.2X,21~24为0~0.8X(X为全天平均基础率),患者日间平均基础率中位数为0.48 IU/h,夜间平均基础率中位数为0.21 IU/h。结论全胰切除术后患者使用皮下持续输注胰岛素血糖波动小,全天胰岛素用量少,夜间胰岛素基础率设定应远小于日间基础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胰切除术 皮下持续输注胰岛素
下载PDF
斑马线还是生长障碍线:静脉双膦酸盐对儿童骨骼的特殊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郑文彬 李大伟 +7 位作者 李路娇 赵笛辰 王鸥 姜艳 夏维波 邢小平 余卫 李梅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91-197,共7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了解双膦酸盐类(bisphosphonates,BPs)药物治疗成骨不全症(osteogenesis imperfecta,OI)患儿,X线检查见长骨两端出现致密条带的性质。方法选取2012-2017年在北京协和医院诊断的OI患儿60例,按照2∶1随机分配,分别予静脉输... 目的本研究旨在了解双膦酸盐类(bisphosphonates,BPs)药物治疗成骨不全症(osteogenesis imperfecta,OI)患儿,X线检查见长骨两端出现致密条带的性质。方法选取2012-2017年在北京协和医院诊断的OI患儿60例,按照2∶1随机分配,分别予静脉输注唑来膦酸(zoledronic acid,ZOL)5 mg/年或口服阿仑膦酸钠(alendronate,ALN)70 mg/周治疗。测量治疗期间生长速度的变化,检测骨转换生化指标,采用双能X线吸收检测仪测量腰椎及髋部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分析X线片所见长骨两端致密条带的特点及其相关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基线年龄、身高、骨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ZOL组患者治疗12、24个月后长骨两端分别出现一条和两条致密线,口服ALN组治疗期间患者骨骼未出现致密线。治疗24个月后,ZOL和ALN组腰椎骨密度分别增加66.8%±39.5%和67.8%±34.4%,股骨颈骨密度增加51.8%±36.6%和53.0%±33.6%(与基线相比,均P<0.01)。ZOL和ALN组血清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分别下降28.0%±28.2%和24.2%±24.8%,血清β交联Ⅰ型胶原羧基末端肽(βcross-linked carboxy-terminal telopeptide of type I collagen,β-CTX)水平则下降37.5%±24.6%和31.8%±30.0%(与基线比较,均P<0.05)。两组身高较基线明显增加,生长速度与正常儿童相似,提示ZOL不影响患儿生长速度,长骨两端致密线为静脉BPs引起骨骼矿化短期增加而致的特殊斑马线,并非生长障碍线。结论本研究首次在中国OI儿童患者中发现静脉唑来膦酸治疗导致长骨两端出现特异性斑马线,条带数目与静脉双膦酸盐治疗次数相同,患者生长速度正常,其并非生长障碍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骨不全症 儿童 唑来膦酸 斑马线 生长障碍线
下载PDF
双膦酸盐治疗成骨不全症达药物假期时患者临床特点 被引量:9
7
作者 宋玉文 吕芳 +6 位作者 李路娇 徐晓杰 王鸥 姜艳 夏维波 邢小平 李梅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13-119,共7页
目的研究双膦酸盐(bisphosphonates,BPs)治疗成骨不全症(osteogenesis imperfecta,OI)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达正常而进入药物假期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治疗的OI患者,纳入BPs... 目的研究双膦酸盐(bisphosphonates,BPs)治疗成骨不全症(osteogenesis imperfecta,OI)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达正常而进入药物假期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治疗的OI患者,纳入BPs治疗后BMD达正常而停药的35例OI儿童为停药组,以年龄、性别、疗程匹配且因BMD仍低而继续治疗的35例OI儿童为对照组,应用双能X线吸收检测法测量BMD,并测定血清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和Ⅰ型胶原羧基端交联肽(β-cross linked C-telopeptide of type 1 collagen,β-CTX)的浓度,对比分析两组基线、治疗期间及停药时BMD、骨转换生化指标的差异。结果停药组平均治疗4年BMD达正常而停药,该组基线腰椎、股骨颈、全髋BMD明显高于对照组[(543±229)mg/cm^2vs.(419±182)mg/cm^2、(513±241)mg/cm^2vs.(300±231)mg/cm^2、(573±216)mg/cm^2vs.(328±226)mg/cm^2],停药组治疗前年骨折次数低于对照组[(1.3±2.6)次vs.(2.1±3.5)次,P<0.05];治疗4年时,两组各部位BMD均较基线增加,但BMD变化率无明显差异,新发年骨折次数及血ALP、β-CTX降低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停药时,停药组腰椎、股骨颈、全髋BMD仍明显高于对照组[(1 065±129)mg/cm^2vs.(803±170)mg/cm^2、(944±92)mg/cm^2vs.(674±140)mg/cm^2、(941±92)mg/cm^2vs.(687±140)mg/cm^2,均P<0.01]。结论 BPs能够增加不同病情OI患者的BMD,降低骨折率和骨转换生化指标。病情较轻的OI患者接受平均4年BPs治疗后有望BMD达正常而停药,而病情较重的OI患者则需BPs治疗更长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骨不全症 双膦酸盐 药物假期
下载PDF
浅谈中国法治进程中“泛德化”倾向及其影响
8
作者 李路娇 《前进》 1998年第11期38-39,共2页
法与德关系这一中外法学的古老问题,也是法律实践经常面临和纠缠的问题。在现时代,它时时牵动着人们的研究视线。学者们对法与德在现代社会调整体系中地位和作用的演进进行了定位,尽管多数学者达成了这样的共识:法律和道德是社会调... 法与德关系这一中外法学的古老问题,也是法律实践经常面临和纠缠的问题。在现时代,它时时牵动着人们的研究视线。学者们对法与德在现代社会调整体系中地位和作用的演进进行了定位,尽管多数学者达成了这样的共识:法律和道德是社会调整体系中两种带有很强互补性的重要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进程 泛德化 传统法律文化 法律意识 中国法治 依法治国 法律实践 道德法 道德观 礼法结合
下载PDF
HPGD突变导致罕见的以杵状指趾为主要表现的原发性肥厚性骨关节病家系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吕芳 宋玉文 +5 位作者 李路娇 王鸥 姜艳 夏维波 邢小平 李梅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40-247,共8页
目的调查2例以不明原因杵状指趾为主要表现的儿童患者的临床特点,并对患者及其家系进行致病基因突变研究。方法纳入2例以杵状指趾为主要表现的女性患儿,详细询问病史,评估患者骨骼影像学特点,测量骨代谢生化指标及骨密度,筛查杵状指趾... 目的调查2例以不明原因杵状指趾为主要表现的儿童患者的临床特点,并对患者及其家系进行致病基因突变研究。方法纳入2例以杵状指趾为主要表现的女性患儿,详细询问病史,评估患者骨骼影像学特点,测量骨代谢生化指标及骨密度,筛查杵状指趾相关的继发原因,采用Sanger直接测序法检测HPGD基因突变。结果先证者及其妹妹均在出生6个月后逐渐出现杵状指趾及掌跖多汗,先证者有先天性动脉导管未闭病史。两例患者均无面部皮肤增厚及关节肿胀,X线片未见骨膜增厚等异常表现。2例患者骨吸收指标和骨密度在性别、年龄匹配的正常范围,临床未检出导致杵状指趾的其他疾病。基因检测提示两患者存在HPGD基因第3外显子c.310_311del CT和第3内含子c.324+5G>A的复合杂合突变,其父母亲分别为上述突变的携带者,提示患儿罹患原发性肥厚性骨关节病(primary hypertrophic osteoarthropathy,PHO)。结论PHO为罕见的遗传性疾病,常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女性患者可能表现不典型,疾病早期可仅有杵状指趾的表现,容易漏诊。检测HPGD等PHO致病基因突变,有助于提高PHO的诊断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肥厚性骨关节病 杵状指趾 HPGD基因突变
下载PDF
瘦素脂联素比值在儿童青少年代谢综合征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颖 黎明 +4 位作者 阴津华 徐璐 李路娇 高珊 米杰 《中华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9期562-566,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瘦素(LEP)/)脂联素(APN)(L/A)比值对儿童代谢综合征(MS)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北京市儿童青少年MS(BcAMs)调查总样本中3520例6—18岁Ms患儿资料。MS采用2007年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制定的变量标... 目的探讨血清瘦素(LEP)/)脂联素(APN)(L/A)比值对儿童代谢综合征(MS)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北京市儿童青少年MS(BcAMs)调查总样本中3520例6—18岁Ms患儿资料。MS采用2007年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制定的变量标准为参照,根据自行的工作定义进行诊断。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LEP和APN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来探讨L/A对儿童MS的诊断价值。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和卡方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L/A与MS各组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随着L/A值逐渐增大,儿童青少年体质指数、血压、中心性肥胖及胰岛素抵抗的比例呈进行性升高,Ms检出率越高(x^2值:男:108.63;女:94.30,均P〈0.01);(2)男童中UA值ROC曲线下面积(AUC=0.803)大于LEP(AUC=0.771)及APN曲线下面积(AUC=0.703,均P〈0.05);女童中uA值ROC曲线下面积(huc=0.838)略高于LEP曲线下面积(AUC=0.817,P=0.0785),但两者均大于APN曲线下面积(AUC=0.717,均P〈O.05)。结论LJ/A值较单独LEP、APN更能反映儿童代谢情况。可作为一项辅助诊断儿童青少年MS的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瘦素 脂联素 瘦素/脂联素比值 儿童
原文传递
北京地区儿童青少年生活方式和社会-经济因素对瘦素脂联素比值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路娇 黎明 +4 位作者 阴津华 徐璐 王颖 高珊 米杰 《中华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2期75-80,共6页
目的探讨生活方式和社会-经济因素对儿童青少年瘦素脂联素比值(L/A)的影响。方法选取2004年启动的“北京地区营养转型期儿童成人慢病综合防治研究项目”中3385名北京地区儿童青少年代谢综合征研究队列的6—18岁儿童青少年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讨生活方式和社会-经济因素对儿童青少年瘦素脂联素比值(L/A)的影响。方法选取2004年启动的“北京地区营养转型期儿童成人慢病综合防治研究项目”中3385名北京地区儿童青少年代谢综合征研究队列的6—18岁儿童青少年为研究对象。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瘦素(LEP)和脂联素(APN)水平。通过调查问卷收集儿童青少年生活方式和社会。经济因素相关数据。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采用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生活方式、社会经济因素与ⅣA相关性。结果(1)年龄、性别、青春发育和生活方式及社会.经济因素在uA五分位各组间存在显著差异(F值:2.9-58.7,均P〈0.05),且在L/A增高组,代谢紊乱程度明显加重(F值:6.9-999.9,均P〈0.05);(2)多因素线性回归提示运动、父亲受教育程度和睡眠时间与L/A独立负相关(偏回归系数分别为-0.129、-0.079、-0.060,标准化偏回归系数分别为-0.107、-0.065、-0.046),父亲无业、母亲教育程度、母亲无业和电视时间与叭独立正相关佩回归系数分别为0.504、0.156、0.396、0.047,标准化偏回归系数分别为0.068、0.122、0.073、0.042,均P〈0.05)。结论通过改善生活方式和社会经济状况可早期预防脂肪因子谱的紊乱从而避免代谢紊乱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方式 瘦素脂联素比值 儿童青少年 社会-经济因素
原文传递
聚乙二醇沉淀法和凝胶层析分离法在糖尿病患者使用外源性胰岛素所致低血糖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初探 被引量:10
12
作者 李伟 李路娇 +4 位作者 张茜 卢双玉 李乃适 王鸥 黎明 《中华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12期758-762,共5页
本文初步探讨聚乙二醇沉淀法和凝胶层析分离法在糖尿病患者使用外源性胰岛素所致低血糖鉴别诊断中的价值。通过对2例在注射胰岛素过程中反复发生不明原因低血糖的糖尿病患者,以聚乙二醇沉淀法和凝胶层析分离法对其血清进行鉴定分析,... 本文初步探讨聚乙二醇沉淀法和凝胶层析分离法在糖尿病患者使用外源性胰岛素所致低血糖鉴别诊断中的价值。通过对2例在注射胰岛素过程中反复发生不明原因低血糖的糖尿病患者,以聚乙二醇沉淀法和凝胶层析分离法对其血清进行鉴定分析,明确是否存在胰岛素抗体。结果发现,病例1患者血清在PEG沉淀前后测定胰岛素水平无明显差异,凝胶层析分离法出现正常胰岛素峰,诊断为过量外源性胰岛素所致低血糖。病例2患者血清在PEG沉淀后胰岛素水平显著低于处理前,凝胶层析分离法出现大分子胰岛素峰,考虑为外源性胰岛素抗体综合征。结论表明对于注射胰岛素过程中反复发生不明原因低血糖的糖尿病患者,可应用聚乙二醇沉淀法和凝胶层析分离法确定患者体内有无胰岛素抗体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胰岛素抗体 低血糖症
原文传递
代谢正常型肥胖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3
作者 李路娇 黎明 《中华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2期68-71,共4页
肥胖在全世界范围内日益流行,由肥胖导致的代谢异常、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以及肿瘤带来了严重的医疗负担。近期发现有些患者虽然体质指数(BMI)达到肥胖标准,却并未伴随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或胰岛素抵抗等代谢异常,即存在“代... 肥胖在全世界范围内日益流行,由肥胖导致的代谢异常、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以及肿瘤带来了严重的医疗负担。近期发现有些患者虽然体质指数(BMI)达到肥胖标准,却并未伴随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或胰岛素抵抗等代谢异常,即存在“代谢正常型肥胖(metabolically healthy obesity,MHO)”。目前有关MHO的研究已有很多,但其结果仍存在争议。本文就MHO的界定标准、影响因素及发生的机制、风险和临床意义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标准 代谢正常 OBESITY 代谢异常 2型糖尿病 心血管疾病 胰岛素抵抗 世界范围
原文传递
减重手术后骨质疏松症管理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路娇 于健春 李梅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62-165,共4页
近年来,随着肥胖患病率的显著提高,肥胖引起的多重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减重手术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措施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然而,减重手术在有效改善肥胖及其并发症的同时,对骨骼却存在远期不良影响,
关键词 减重手术 骨质疏松症 管理
原文传递
皮下血管瘤-严重脊柱畸形-多发骨溶解一例
15
作者 徐晓杰 段炼 +7 位作者 吕芳 宋玉文 李路娇 姜艳 王鸥 夏维波 邢小平 李梅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25-428,共4页
患者,女,20岁,主诉:发现腰背部血管瘤20年,骨骼畸形12年。 患者为第1胎第1产,足月顺产,出生体重3.1kg,身长不详。出生时发现右腰背部软组织包块,5岁外院曾行手术,因出血量大,肿物未切除,术后诊为血管瘤。8岁时患者出现步... 患者,女,20岁,主诉:发现腰背部血管瘤20年,骨骼畸形12年。 患者为第1胎第1产,足月顺产,出生体重3.1kg,身长不详。出生时发现右腰背部软组织包块,5岁外院曾行手术,因出血量大,肿物未切除,术后诊为血管瘤。8岁时患者出现步态摇摆,逐渐出现脊柱侧弯、身高增长缓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瘤 脊柱畸形 骨溶解 多发 软组织包块 骨骼畸形 足月顺产 出生体重
原文传递
重症肌无力患者糖脂代谢异常情况及其机制探讨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路娇 管宇宙 +7 位作者 吕芳 宋玉文 徐晓杰 姜艳 王鸥 夏维波 邢小平 李梅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581-586,共6页
目的探讨未使用糖皮质激素的重症肌无力(MG)患者糖脂代谢异常情况,以及胰岛素水平、胰岛素抵抗、肌力、血清骨钙素、25羟维生素D(25OHD)与糖脂代谢指标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内科与内分泌科... 目的探讨未使用糖皮质激素的重症肌无力(MG)患者糖脂代谢异常情况,以及胰岛素水平、胰岛素抵抗、肌力、血清骨钙素、25羟维生素D(25OHD)与糖脂代谢指标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内科与内分泌科未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MG患者102例,年龄(40±11)岁,男43例,女59例,测量优势手握力,检测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 h胰岛素(2 h PINS)、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骨钙素、25OHD浓度。采用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评估胰岛素抵抗状况。结果空腹血糖受损或糖耐量减低、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高胰岛素血症比例在男性和女性MG患者分别为30.0%、10.0%、50.0%、33.3%和17.5%、3.5%、27.7%、7.1%。男性和女性血清骨钙素水平分别为2.8(1.7,4.4)μg/L和2.3(1.3,3.9)μg/L,25OHD水平分别为(93.5±34.9)nmol/L和(81.0±30.5)nmol/L,握力分别为(37.0±9.4)kg和(20.5±6.3)kg。校正年龄后,男性FINS(r=0.619,P〈0.001)、2 h PINS(r=0.640,P〈0.001)、HOMA-IR(r=0.534,P〈0.001)与2 h PBG呈正相关,握力与TC(r=-0.486,P=0.026)、LDL-C(r=-0.485,P=0.026)呈负相关。女性FINS(r=0.352,P=0.008;r=0.300,P=0.026;r=0.646,P〈0.001)和2 h PINS(r=0.278,P=0.040;r=0.518,P〈0.001;r=0.382,P=0.006)及HOMA-IR(r=0.695,P〈0.001;r=0.583,P〈0.001;r=0.818,P〈0.001)与FBG、2 h PBG、HbA1c均呈正相关,握力与FBG(r=-0.424,P=0.016)、2 h PINS(r=-0.345,P=0.034)呈负相关,与HDL-C(r=0.389,P=0.037)正相关。未发现骨钙素及25OHD水平与糖脂代谢有明显相关性。经多重线性回归分析亦发现握力、胰岛素水平及胰岛素抵抗水平与糖脂代谢异常间存在明显相关性。结论未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MG患者存在较高比例的糖脂代谢异常,其机制可能与肌力下降引起的胰岛素抵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肌无力 胰岛素抵抗 骨钙素 25羟维生素D 糖脂代谢
原文传递
父母吸烟对儿童青少年糖代谢的影响:北京儿童青少年代谢综合征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李玉 黎明 +7 位作者 李戈 付俊玲 王冬梅 吴云鹏 李路娇 高珊 米杰 肖新华 《中华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524-529,共6页
目的探究父母吸烟(被动吸烟)对儿童青少年糖代谢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来自"北京儿童青少年代谢综合征(BCAMS)研究"队列,共纳入3510例6~18岁学龄儿童青少年(其中男1577例,女1573例)。通过问卷调查收集父母吸烟情况、糖尿病家... 目的探究父母吸烟(被动吸烟)对儿童青少年糖代谢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来自"北京儿童青少年代谢综合征(BCAMS)研究"队列,共纳入3510例6~18岁学龄儿童青少年(其中男1577例,女1573例)。通过问卷调查收集父母吸烟情况、糖尿病家族史以及生活方式和社会经济因素等相关信息;检测空腹血糖和胰岛素水平,采用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评价胰岛素抵抗;以父母中至少一人吸烟者定义为被动吸烟组,父母均不吸烟者为非暴露组。采用协方差、Logistic回归分析等方法,分析被动吸烟与糖代谢指标间的关系。结果校正其他混杂因素后,无论男女,被动吸烟组体质指数(BMI)均高于非暴露组(F=12.371~37.871,均P<0.05)。与非暴露组比较,在校正年龄、青春发育后,男孩和女孩中被动吸烟组胰岛素水平分别增加16.2%和8.3%,HOMA-IR分别增加18.5%和9.4%(F=5.088~15.128,均P<0.05);进一步校正生活方式、社会经济因素、父母BMI和糖尿病家族史后,男孩两组间胰岛素水平、HOMA-IR的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F=6.441、7.067,均P<0.05);但进一步调整BMI后,两组间差异消失(均P>0.05)。在空腹血糖方面,在男孩中校正BMI后,被动吸烟组空腹血糖仍较非暴露组升高(F=4.998,P<0.05);且空腹血糖受损的风险增加42.3%(OR=1.423,95%CI:1.012~2.002,P<0.05);女孩中,两组间空腹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父母吸烟者其子女胰岛素抵抗增加,原因可能与增加肥胖相关,但对男孩空腹血糖的影响独立于肥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代谢 空腹血糖 胰岛素抵抗 父母吸烟(被动吸烟) 儿童青少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