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身份的重影——看旧体诗词中的郭沫若心态 被引量:7
1
作者 李郭倩 《湖北社会科学》 2007年第2期121-123,共3页
抗战来临时,郭沫若写下了大量的旧体诗。对于郭沫若这样一个多产的诗人来说,一首诗歌的产生与完成并不取决于它所用的形式是新还是旧。但是,若将这种旧形式的诗歌不仅作为一种单纯的诗体,而作为一种包含着创作心态的有意或无意的创作选... 抗战来临时,郭沫若写下了大量的旧体诗。对于郭沫若这样一个多产的诗人来说,一首诗歌的产生与完成并不取决于它所用的形式是新还是旧。但是,若将这种旧形式的诗歌不仅作为一种单纯的诗体,而作为一种包含着创作心态的有意或无意的创作选择的话,那么这种选择,则完全可以表达出一种旧式的心态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旧体诗 身份 诗人与文人 时代
下载PDF
经典的复述方式与古典的现代转型——以白蛇传叙事为例 被引量:3
2
作者 李郭倩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90-99,共10页
在明代以前的白蛇叙事中,白蛇作为异类,以性的诱惑为饵,对人类个体生命形成威胁。在明代以后的白蛇传叙事中,叙事的扩大化使得人类社会涉入叙事,个体也因依附群体而有了保障,因此在叙事结尾,白蛇最终被捕获,而个体也在危险的性体验中幡... 在明代以前的白蛇叙事中,白蛇作为异类,以性的诱惑为饵,对人类个体生命形成威胁。在明代以后的白蛇传叙事中,叙事的扩大化使得人类社会涉入叙事,个体也因依附群体而有了保障,因此在叙事结尾,白蛇最终被捕获,而个体也在危险的性体验中幡然醒悟。在田汉、张恨水、赵清阁的现代重写中,白蛇传叙事发生了关键性转变,曾经的异类成为理想人格的代表,而曾经的人类社会的维护者却几乎成为异类,表现了现代叙事对反自然人性社会秩序的反抗。本文旨在从各个时代的重述版本中梳理出白蛇传叙事定型的过程与不同结果,并从中发现其现代转型中的特点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蛇传 情节定型 复述方式 现代转型
下载PDF
徐志摩诗歌的特征与现代音乐美感 被引量:1
3
作者 李郭倩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12年第9期68-73,共6页
徐志摩的诗歌深受西方诗歌的影响,他对西方诗歌的节奏进行了全面的学习和借鉴,并成功地将这些诗歌技巧化入中国新诗之中,对中国新诗进行了改造和塑型。在概念分析的同时结合他的诗歌创作进行文本细读,深入分析了其诗歌给中国现代诗歌提... 徐志摩的诗歌深受西方诗歌的影响,他对西方诗歌的节奏进行了全面的学习和借鉴,并成功地将这些诗歌技巧化入中国新诗之中,对中国新诗进行了改造和塑型。在概念分析的同时结合他的诗歌创作进行文本细读,深入分析了其诗歌给中国现代诗歌提供的具有现代音乐美感的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志摩诗歌 现代音乐 声乐学
下载PDF
冷静看待“国学热”——王泽龙教授访谈 被引量:2
4
作者 李郭倩 《学习月刊》 2007年第5期22-23,共2页
当下,主流媒体与民间正以各自的方式表达着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全球首次联合祭孔大典隆重举行;国外大学里孔子学院相继成立;孔子标准像发布;上海创办孟母学堂;中国人民大学成立国学研究院;北大开办乾元国学讲堂;央视讲读《论语》;《光明... 当下,主流媒体与民间正以各自的方式表达着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全球首次联合祭孔大典隆重举行;国外大学里孔子学院相继成立;孔子标准像发布;上海创办孟母学堂;中国人民大学成立国学研究院;北大开办乾元国学讲堂;央视讲读《论语》;《光明日报》开国学专栏等,还有人提出在基础教育中加入“读经”,读四书五经。就此如火如荼的国学热,笔者拜访了著名学者、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王泽龙教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学研究 胡适 现代性 国学热 王泽
下载PDF
成长话语中的城市路径与身份认知——林海音的北京叙事与身份重寻
5
作者 李郭倩 《江汉学术》 2016年第1期90-96,共7页
在20世纪50年代末的台湾怀乡潮中,林海音用《城南旧事》的儿童视角构建了一个与政治化的历史语境间离的北京。在后涉的叙事中,她重新经历着北京古老与现代的双重启蒙,在对自我身份的逐渐确立中,完成了成长这一叙事使命,同时也用自己的... 在20世纪50年代末的台湾怀乡潮中,林海音用《城南旧事》的儿童视角构建了一个与政治化的历史语境间离的北京。在后涉的叙事中,她重新经历着北京古老与现代的双重启蒙,在对自我身份的逐渐确立中,完成了成长这一叙事使命,同时也用自己的行进重现了北京的都市进程。在叙事中,成人叙事者时常悄然浮现,儿童与成人两种声音不断在文本中产生错位甚至断裂,表现出了两种相异的叙事态度。作为隐在的成人叙事者,林海音以虚设的童稚为纽带,串联起了一个去政治化的精神都市与一个多义性的故乡。这也与写作时的台湾语境是分不开的,作家所处的现实台湾是故乡也是异乡,她对于作品的去政治化也具有双重性。这一现象广泛存在于同时代的台湾怀乡潮中。在普遍的怀乡叙事中,历史语境被有意弱化,呈现出与同时期大陆叙事迥异的表达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叙事 成长叙事 都市重构 地域意识 乡土叙事 儿童视角 林海音
下载PDF
舆论、媒体形象与“群”的表达——以潘汉年笔下的青年形象建构为中心
6
作者 李郭倩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2-83,共12页
本文以潘汉年的《新流氓主义》和自叙小说中展示的不同青年形象为中心,进而探讨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边缘文学青年的群体构建过程,以及向革命青年的转变过程。潘汉年分别以流氓话语体系和革命话语体系,标识了他在舆论场中的身份变化。由... 本文以潘汉年的《新流氓主义》和自叙小说中展示的不同青年形象为中心,进而探讨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边缘文学青年的群体构建过程,以及向革命青年的转变过程。潘汉年分别以流氓话语体系和革命话语体系,标识了他在舆论场中的身份变化。由积极塑造意见领袖到主动归于集体,被放大的"个体"变成了"集体"中的一分子,张扬的过滤意图转变成了抽象泛化的"集体"的吸纳意图,前者重在排除,后者则重在吸收。这也是同时期革命文学青年的一种代表性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潘汉年 舆论 群体想象 新流氓主义 媒体形象
原文传递
精准扶贫视角下县域民族教育发展的困境与策略——以四川省A州为例 被引量:1
7
作者 李郭倩 张承洪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55-160,共6页
深入了解“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县的共性与差异性,是提高教育精准扶贫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有效途径。四川省A州教育扶贫难度大、任务重,现存在着财政经费自给率低、基础设施严重紧缺、师资量少质弱不稳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 深入了解“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县的共性与差异性,是提高教育精准扶贫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有效途径。四川省A州教育扶贫难度大、任务重,现存在着财政经费自给率低、基础设施严重紧缺、师资量少质弱不稳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不够、惠民政策协调性不够、图书资源监管不足、统筹管控服务能力不强等问题,未来仍需坚持多方协作、多维发力、多措并举、多层推进,从加大教育经费支持力度、加强控辍保学跟踪帮扶、凝聚教育扶贫合力、提升区域教育治理水平、提升教师队伍质量、转变地区整体教育观念和加强管理制度文化建设等方面提升A州教育扶贫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区三州 教育扶贫 针对性 实效性
原文传递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双语教育政策的回顾与前瞻 被引量:10
8
作者 李郭倩 《民族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7-23,共7页
改革开放40年来,在各级政府的政策引导和保障下,我国的双语教育政策法规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本文从新时期(1979—1999)对平等规范化的双语教育的探索、新世纪(2000—2011)标准化双语教育体系的建立健全、新节点(2012—2016)全面加快双... 改革开放40年来,在各级政府的政策引导和保障下,我国的双语教育政策法规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本文从新时期(1979—1999)对平等规范化的双语教育的探索、新世纪(2000—2011)标准化双语教育体系的建立健全、新节点(2012—2016)全面加快双语教育发展步伐、新时代(2017以来)双语教育发展新趋势四个不同阶段,对我国双语教育政策进行了系统研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今后我国双语教育的发展趋势:中央政策与地方政策相结合,优惠政策与特殊政策相结合,完善中国特色双语教育政策体系;教育教学改革与质量保障体系完善相结合,全面提升双语教育质量;培养与培训相结合,培养高水平的双语教师队伍;促进信息化语境下的双语教育转型;实践与理论相结合,为双语教育的发展提供科学的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语教育 民族教育 民汉兼通 政策法规
原文传递
讲好民族团结奋斗故事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路径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李郭倩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92-196,共5页
讲好中华民族团结奋斗故事,充分发挥故事育人的教育功能,是教育引导各族青少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五个认同”的重要路径。讲述什么样的故事来构建中华民族的话语体系,是故事育人的先行基础。在故事的讲述过程中,需要充分发... 讲好中华民族团结奋斗故事,充分发挥故事育人的教育功能,是教育引导各族青少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五个认同”的重要路径。讲述什么样的故事来构建中华民族的话语体系,是故事育人的先行基础。在故事的讲述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故事的启蒙作用,采取课内与课外双管齐下、试点与推广齐头并进教育方式。同时还要注重故事的教育效果,使故事育人成为各族师生凝聚、建设及维护的集体记忆精神家园的重要途径,打造各族人民共融共享的精神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团结奋斗故事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认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