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历史时期灵渠水利工程功能变迁考 被引量:6
1
作者 李都安 赵炳清 《三峡论坛》 2012年第2期14-19,147,共6页
灵渠始建于秦代,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水利工程之一,已有研究成果显示,灵渠水利工程功能变迁情况可分为秦汉创建阶段、唐宋发展完善阶段、明清至近代繁荣与转型阶段。为促进灵渠的发展和研究,应加入重点保护和综合利用阶段。
关键词 历史时期 灵渠 水利工程 功能变迁
下载PDF
论岭南地区水文化地域特质及其时代趋向 被引量:2
2
作者 李都安 《三峡论坛》 2014年第1期28-32,共5页
以两广为代表的岭南地区连山带水,汇江通海,其区域相对封闭、自成一格。随着时代发展,岭南地区日渐开放、多种文化交流共融,开放、开明、和谐逐渐成为这一地区水文化的主要特征。
关键词 岭南 水文化 地域特质 时代趋向
下载PDF
科学理解运河文化内涵 合理推进灵渠遗址保护 被引量:2
3
作者 李都安 《三峡论坛》 2013年第1期15-21,147,共7页
目前灵渠存在水系破坏、陡门损毁、水质下降等问题。保护灵渠遗址应从科学理解运河文化内涵、适量恢复航运功能、保障政府投入、推进堤堰还原等方面着手。
关键词 灵渠 运河文化 遗址保护
下载PDF
龙文光宦蜀行迹考 被引量:1
4
作者 李都安 郭丽娟 《广西地方志》 2013年第5期54-58,共5页
明代柳州乡贤龙文光曾在四川任职,后于张献忠进占四川、成都失陷时于四川巡抚任上殉难。研读相关文献资料,可以厘清很多藏在文献记载背后的疑云,还原龙文光在四川为官行迹。
关键词 龙文光 四川 行迹
下载PDF
古都荆州考察记
5
作者 李都安 《三峡论坛》 2013年第5期100-105,共6页
荆州是荆楚名都,是研究长江水利、荆江航运发展的必去之地。访荆州古城、参观荆州博物馆能有助领略古都文明,理解古代荆楚文化。踏勘荆江段长江河堤、考察荆江分洪区北闸、寻访镇江铁牛则可直观了解长江水利、荆江航运发展历程。考察中... 荆州是荆楚名都,是研究长江水利、荆江航运发展的必去之地。访荆州古城、参观荆州博物馆能有助领略古都文明,理解古代荆楚文化。踏勘荆江段长江河堤、考察荆江分洪区北闸、寻访镇江铁牛则可直观了解长江水利、荆江航运发展历程。考察中发现的李埠、郝穴两地铁牛铭文可更正文献记载错误、补充地方艺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都 荆州 水利 文化 考察
下载PDF
龙文光宦游赣黔文事考
6
作者 李都安 梅梅 《广西地方志》 2018年第6期34-38,共5页
明代柳州乡贤龙文光于江西、贵州任官时间较短,本地方志对其在两省居官文事记载较略。梳理相关文献,查证部分龙文光文事,既补艺文之缺,亦能为修志提供参考。
关键词 龙文光 江西 贵州 文事
下载PDF
民间文书释读与方志利用探讨——以新发现融水滚贝侗族乡平等村高扪屯《立社后凭据》为例
7
作者 李都安 《广西地方志》 2023年第3期28-33,共6页
在2021年融水苗族自治县新发现的民间文书《立社后凭据》释读过程中发现若干疑点,经校验原件、查证方志记载和碑刻文献、参核口述史资料、复核天文日历记载后,厘清事件发生时间界限并探究时代背景及相关真相。借鉴方志保存史料的特殊功... 在2021年融水苗族自治县新发现的民间文书《立社后凭据》释读过程中发现若干疑点,经校验原件、查证方志记载和碑刻文献、参核口述史资料、复核天文日历记载后,厘清事件发生时间界限并探究时代背景及相关真相。借鉴方志保存史料的特殊功用,释读民间文书可补方志之不足,订过往研究之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社 凭据 释读背景 考察 方志利用
下载PDF
陈弘谋著作在建设“桂学”体系中的作用探析
8
作者 李都安 韦成杰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11年第5期6-10,共5页
广西的文化建设较其他先进省份存在较大差距,究其原因在于其地处偏远、开化较晚、人文不昌。这些主、客观条件限制了其文化的产生、生存与发展。目前建设"桂学"的现状表明有些方向值得继续深入研究、探索。因此研究陈弘谋著... 广西的文化建设较其他先进省份存在较大差距,究其原因在于其地处偏远、开化较晚、人文不昌。这些主、客观条件限制了其文化的产生、生存与发展。目前建设"桂学"的现状表明有些方向值得继续深入研究、探索。因此研究陈弘谋著作及其代表性作品《五种遗规》在建设"桂学"、重拾广西文化自信的进程中有其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弘谋 著作研究 桂学 文化自信
下载PDF
新《文物保护法》存在的问题及其补救措施
9
作者 李都安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125-127,共3页
2007年末颁布的新文物保护法较此前几部文物保护法,在立法原则和文物保护上有进步和发展,但也存在着诸如文物标准的界定、不同文物保护部门间的职能重叠、文物归属与权责、文物犯罪的认定与惩罚标准、流通与商品开发过程中判断合法与否... 2007年末颁布的新文物保护法较此前几部文物保护法,在立法原则和文物保护上有进步和发展,但也存在着诸如文物标准的界定、不同文物保护部门间的职能重叠、文物归属与权责、文物犯罪的认定与惩罚标准、流通与商品开发过程中判断合法与否标准等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形成是由立法规划、立法观念、法理学推定、文物保护机构长期以来的弱势地位等原因决定的。只有采取科学规划立法、更新立法观念、清理不合理法规、规范市场监管、做好法律宣传等措施,才能实现对文物的科学研究与合理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物保护法 问题 成因 补救措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