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荀子“论秦国内政”再审视
1
作者 孙家洲 李重蓉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8-54,共7页
《荀子》中的《强国》和《儒效》两篇文献,记载了荀子“游秦”时对秦国内政的判断。学术界此前的解读多视其为荀子对秦国内政的肯定和赞美。实际上,秦国统治集团的高层对荀子入秦特别重视,也就有了官方“作秀”的可能。荀子眼中所见的... 《荀子》中的《强国》和《儒效》两篇文献,记载了荀子“游秦”时对秦国内政的判断。学术界此前的解读多视其为荀子对秦国内政的肯定和赞美。实际上,秦国统治集团的高层对荀子入秦特别重视,也就有了官方“作秀”的可能。荀子眼中所见的秦政之美,不见得符合全部真相,可能只是秦国愿意示人的“表象”;荀子所论秦内政之美,就某些判断标准而言,与孔孟之道确实有所不同;而且还有“主宾答对”的特定背景,荀子赞美秦政也可以从“应对之语”的人之常情得到理解;荀子直言秦国内政的根本缺陷是“无儒”,体现出他秉执儒家学说的坚定立场,不失其学术宗师的风范。《荀子·议兵》篇保留了荀子对秦国内政的另外一段论断,批判堪称犀利。这是荀子在赵国的议论,环境超脱,也就更能够代表他的真实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荀子 入秦所见 儒学大义 应对之语
下载PDF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汉画像相关问题考述
2
作者 李重蓉 《博物院》 2024年第3期71-82,共12页
中国国家博物馆两次最重要的汉画像收藏分别在20世纪50年代和80—90年代,所藏汉画像资料定级为一级品、三级品和一般等级。通过比较北京地区相关文博单位收藏汉画像的情况,可知中国国家博物馆在汉画像收藏上具有较强优势,在其展陈与研... 中国国家博物馆两次最重要的汉画像收藏分别在20世纪50年代和80—90年代,所藏汉画像资料定级为一级品、三级品和一般等级。通过比较北京地区相关文博单位收藏汉画像的情况,可知中国国家博物馆在汉画像收藏上具有较强优势,在其展陈与研究上富有特色。其中源于重要考古发掘项目的汉画像资料,涵盖了20世纪50年代几大汉画区首批发掘的汉墓画像资料,且不乏精品,具有较高的考古学价值;所见名家旧藏的汉画像拓片,具有较高的史料、艺术等价值。汉画像有着独特的学术和应用价值,应将其充分运用到博物馆的展览、研究中,发挥其应有的社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国家博物馆 汉画像 收藏 考古发掘品 名家旧藏
原文传递
论汉代画像构图中的叙事时空营造
3
作者 李重蓉 《艺术博物馆》 2024年第5期14-25,共12页
艺术叙事的基本要素是时间与空间,汉代画像对于时空有着较为生动的营造。汉画像的构图主要表现在图像配置与空间透视两方面,图像配置中的独立配置法集中表现了现实中线性流动的时间,分层配置法则体现了艺术信仰的特殊时间。空间透视法... 艺术叙事的基本要素是时间与空间,汉代画像对于时空有着较为生动的营造。汉画像的构图主要表现在图像配置与空间透视两方面,图像配置中的独立配置法集中表现了现实中线性流动的时间,分层配置法则体现了艺术信仰的特殊时间。空间透视法中的等距离散点透视法将立体空间平面化,是早期艺术思维平面化的体现;约在东汉晚期开始出现的焦点透视构图法,表明立体思维萌芽,只是立体思维并未成为中国古代绘画空间意识的主流。汉画像上的启门图与屏风图,通过门屏的设置,空间被巧妙切割,既暗示着门屏背后还有未尽的空间引导着观者去想象,又将同一时间的不同空间并置在同一画面,呈现出一种类似于蒙太奇的艺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画像 图像配置 空间透视 时空营造
原文传递
大英博物馆藏东汉六博釉陶俑考辨 被引量:4
4
作者 李重蓉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1-34,共14页
大英博物馆收藏有一组东汉六博釉陶俑,较少引起中国学者的关注。本文以河南灵宝张湾东汉墓M3出土的六博釉陶俑作为标准器,将与其题材相同、形制近似的大英藏六博俑相对年代定在东汉中期,即公元2世纪上半叶。根据大英藏品所显示出的"... 大英博物馆收藏有一组东汉六博釉陶俑,较少引起中国学者的关注。本文以河南灵宝张湾东汉墓M3出土的六博釉陶俑作为标准器,将与其题材相同、形制近似的大英藏六博俑相对年代定在东汉中期,即公元2世纪上半叶。根据大英藏品所显示出的"弘农作风",推测其出土地点应在汉弘农郡范围内,即今陇海铁路三门峡至潼关段附近。这一组六博俑的出土时间,有可能在1913至1931年修筑洛潼铁路的时间段内。在此基础上,还对目前已发现的两汉博戏俑资料进行了梳理,分为博局俑与六博俑两种类型,前者见于西汉墓,后者大多出土于东汉墓,并对六博俑出现于东汉墓葬中的原因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大英藏六博俑具有学术和艺术双重价值,为研究汉代六博的形制演变、汉代社会生活史及雕塑史提供了实物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英博物馆 六博 釉陶俑 东汉
原文传递
两汉龙虎图像组合分类及其含义 被引量:4
5
作者 李重蓉 《中原文物》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9-86,共8页
本文梳理了汉代墓葬中的龙虎图像组合资料,从"空间性"及组合关系的角度出发,尝试拓宽取材标准,并结合这些材料的地域分布、表现形式及空间位置等,对其进行分类。分析了龙虎图像组合的功能,并以此作为切入点,探寻其所反映出的... 本文梳理了汉代墓葬中的龙虎图像组合资料,从"空间性"及组合关系的角度出发,尝试拓宽取材标准,并结合这些材料的地域分布、表现形式及空间位置等,对其进行分类。分析了龙虎图像组合的功能,并以此作为切入点,探寻其所反映出的汉代人的生死观和宇宙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汉 龙虎图像组合 分类 含义 丧葬观念
原文传递
一九五四年洛阳孙旗屯出土石兽的定名与年代 被引量:3
6
作者 李重蓉 《故宫博物院院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2-44,108,109,共15页
“天禄”“辟邪”是想象中的神兽,常常作为神道石刻,放置于东汉陵墓神道两侧。今以1954年河南洛阳孙旗屯出土的一对有翼石兽为例,结合文献和石刻、铜牌等实物资料,梳理天禄、辟邪在不同话语系统中的定名标准,并用以明确孙旗屯石兽的定... “天禄”“辟邪”是想象中的神兽,常常作为神道石刻,放置于东汉陵墓神道两侧。今以1954年河南洛阳孙旗屯出土的一对有翼石兽为例,结合文献和石刻、铜牌等实物资料,梳理天禄、辟邪在不同话语系统中的定名标准,并用以明确孙旗屯石兽的定名依据。作者通过考证这对石兽颈后的七字铭文,并与洛阳地区东汉墓出土形制相似的随葬品进行比较,推断孙旗屯石兽的制作年代应为东汉中期晚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阳孙旗屯 有翼石兽 天禄与辟邪 东汉中期晚段
原文传递
汉代的“鸮”:艺术史、信仰史与农史的考察
7
作者 李重蓉 《中国农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1-28,共18页
汉代鸮鸟形象的文物表现,通常见于器物与画像,画像资料又可按照组合对象与方式分为三类。从分布地域上看,器物相对偏北、偏西北方,画像则偏东、偏东南方;从流行的时段看,器物可能比画像更早。鸮形器物的功能偏实用性,体现出汉代人在重... 汉代鸮鸟形象的文物表现,通常见于器物与画像,画像资料又可按照组合对象与方式分为三类。从分布地域上看,器物相对偏北、偏西北方,画像则偏东、偏东南方;从流行的时段看,器物可能比画像更早。鸮形器物的功能偏实用性,体现出汉代人在重农理念背景下鼠害防范意识的增强,从而保护农产品的安全。鸮形器物在北边的集中发现,或许与缓解政策移民的生存焦虑有关。鸮鸟画像的象征意义可以通过信仰观念的分析予以解释。其功用应与保障死后安宁并协助升仙有关。文献资料可见视鸮鸟为恶鸟的意识,但画像中的鸮鸟却似乎多为正面形象。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比较复杂,有待于从生死观念的不同、身份主体的差异、使用目的的区别进行探索和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 鸮鸟 分类 功能寓意 图文差异
原文传递
汉代“人鱼”的神化及其海洋想象萌芽
8
作者 李重蓉 《形象史学》 2023年第1期171-195,共25页
人鱼是中西方文化中共有的一种神话生物,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有着不同的寓意。我国的人鱼传说源起较早,相关文献见于先秦,如《山海经》中即有明确记载;而图像起源更早,有研究将人鱼图像的原型溯源至新石器时代的彩陶纹饰上。如西安半坡... 人鱼是中西方文化中共有的一种神话生物,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有着不同的寓意。我国的人鱼传说源起较早,相关文献见于先秦,如《山海经》中即有明确记载;而图像起源更早,有研究将人鱼图像的原型溯源至新石器时代的彩陶纹饰上。如西安半坡、临潼姜寨出土的仰韶文化半坡时期的人面鱼纹彩陶盆,天水甘谷县西坪出土的仰韶文化鲵鱼纹彩陶瓶、武山县出土的马家窑文化鲵鱼纹彩陶瓶等陶器上,都绘有鱼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仰韶文化 马家窑文化 姜寨 人面鱼纹彩陶盆 《山海经》 彩陶纹饰 甘谷县 武山县
原文传递
行走在汉魏洛阳城址
9
作者 李重蓉 《文史知识》 2018年第9期102-109,共8页
近两千年前,继太史公之后写下又一部光耀千秋的史书——《汉书》的大学者班固,曾在《东都赋》中如此感慨:"增周旧,修洛邑,扇巍巍,显翼翼。光汉京于诸夏,总八方而为之极。于是皇城之内,宫室光明,阙庭神丽,奢不可逾,俭不能侈。"(萧统... 近两千年前,继太史公之后写下又一部光耀千秋的史书——《汉书》的大学者班固,曾在《东都赋》中如此感慨:"增周旧,修洛邑,扇巍巍,显翼翼。光汉京于诸夏,总八方而为之极。于是皇城之内,宫室光明,阙庭神丽,奢不可逾,俭不能侈。"(萧统编、李善注《文选》卷一《东都赋》,中华书局,1977,32页)他以一代良史的气概和笔调,精细地铺陈出当时国都无与伦比的荣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址 洛阳 汉魏 《汉书》 《文选》 中华书局 太史公 李善注
原文传递
当文艺女恋上理科男
10
作者 李重蓉 《中外文摘》 2011年第22期20-21,共2页
理科男赵家明是个笨人,这是毋庸置疑的事。文艺小说中的邂逅总是荡气回肠,但阿阮和他的第一次,简直是个笑话。那天阿阮一如既往地坐在图书馆第二排靠窗的座位上,对面的清爽男生递过来一张纸条。阿阮不动声色地接过,展开来看。
关键词 图书馆 理科 实验室 短信 男生 宿舍 爱情 感觉 恋爱 女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