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高架桥沉降观测及可靠性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刘德明 李金沐 《现代测绘》 2014年第3期60-62,共3页
受在建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影响,为确保运营中马鞍山路高架桥、长江西路高架桥的安全,对两桥进行沉降观测。通过对沉降观测成果分析,为业主提供可靠的安全信息。
关键词 DNA03数字水准仪 沉降观测 精度 可靠性
下载PDF
利用高精度全站仪实现跨河水准测量的可靠性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雷建生 李金沐 《现代测绘》 2011年第2期47-48,共2页
从实际实施跨河水准测量的两种方法所得结果精度的比较,并利用三角高程测量单向观测的高差计算公式及对跨河水准测量的高差中数中误差进行的估算,验证了利用高精度全站仪实现高精度跨河水准测量的可靠性。
关键词 全站仪 跨河水准 精度 三角高程测量 高差 误差 可靠性
下载PDF
分立、交汇与自立:晚清民国剧场管理体制的现代演化(1866—1937)
3
作者 李金沐 吕怡乐 《艺术管理(中英文)》 2024年第2期99-107,共9页
晚清民国时期特殊的社会环境使西方现代化剧场进入中国社会,与中国本土剧场业相结合,推动中国剧场业的现代演化。在此期间,剧场代替戏班成为戏剧演出活动的核心,变为官方、群众、表演者的交汇点。管理体制作为自上而下影响行业发展的重... 晚清民国时期特殊的社会环境使西方现代化剧场进入中国社会,与中国本土剧场业相结合,推动中国剧场业的现代演化。在此期间,剧场代替戏班成为戏剧演出活动的核心,变为官方、群众、表演者的交汇点。管理体制作为自上而下影响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虽然具有被动性发展的特点,但其本身对中国剧场业、演剧业的现代演化起到了定向的关键作用。从1866年至1937年这一时段的诸多史料出发,我们可以清楚发现晚清民国剧场管理体制的现代演化具有中西分立、交汇改良、自在发展三个特征性演变阶段。对于晚清民国剧场管理体制的梳理、审视,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晚清民国戏剧研究的缺漏,对当代中国剧场管理体制的现代性特征进行了溯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民国 管理体制 管理剧场 现代演化
原文传递
晚清民国时期戏剧业态演变刍议
4
作者 韦铀 李金沐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69-74,共6页
晚清民国时期,中国部分地区的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促使戏剧行业也呈现出产业化的发展态势,表现出生产组织形态工业性与行会性并存、行业运营形态城乡二元化、剧场管理形态中西融合的演变特征。城市的发展让剧场演出十分繁荣,公司与行会... 晚清民国时期,中国部分地区的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促使戏剧行业也呈现出产业化的发展态势,表现出生产组织形态工业性与行会性并存、行业运营形态城乡二元化、剧场管理形态中西融合的演变特征。城市的发展让剧场演出十分繁荣,公司与行会、戏票与茶资、秩序观演与喝彩吆喝、城市管理与乡绅结构等共同勾勒出晚清民国时期戏剧业态的生动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民国时期 戏剧业态 行业运营 剧场管理
原文传递
涵化、趋向与新业态:报刊对清末戏曲发展的影响
5
作者 韦铀 李金沐 《戏曲研究》 2021年第1期131-149,共19页
现代报刊作为第一种"大众传媒"的出现不仅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还开启了传统文化类型的产业化业态进程。近代中国内忧外患,如李鸿章在清同治年间所说:"中国遇到了数千年未有之强敌,中国处在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①... 现代报刊作为第一种"大众传媒"的出现不仅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还开启了传统文化类型的产业化业态进程。近代中国内忧外患,如李鸿章在清同治年间所说:"中国遇到了数千年未有之强敌,中国处在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①如果将倡导"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洋务运动"看作经济生产领域的"西化"开端,那么1872年中国第一份现代意义上由华人主笔的中文报刊《申报》的创刊也可以看作大众媒介对中国传统文化业态深入影响的开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夷长技以制夷 洋务运动 同治年间 中文报刊 《申报》 现代报刊 中国传统文化 大众媒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