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教学任务单驱动下O2O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内科护理学见习课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张进姝 李鉴霖 +1 位作者 孔妍 郑英花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23年第10期98-100,共3页
目的:探讨教学任务单驱动下O2O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内科护理学见习课中的应用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2018级本科护理学专业4个班级共113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班级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试验组采用教学任务单驱动下O2O混合... 目的:探讨教学任务单驱动下O2O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内科护理学见习课中的应用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2018级本科护理学专业4个班级共113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班级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试验组采用教学任务单驱动下O2O混合式教学模式。经过8个学时的学习后,进行理论考核和教学满意度调查,比较两者差异。结果:试验组学生理论考核成绩及教学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教学任务单驱动下O2O混合式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掌控能力及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现了教学过程的闭环管理,从而提高了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任务单 O2O混合式教学 见习课 护理 本科生 教学效果
下载PDF
缙云山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有机碳组分特征 被引量:43
2
作者 李鉴霖 江长胜 郝庆菊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3733-3742,共10页
探讨了我国西南地区缙云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以下简称林地)、果园、坡耕地以及撂荒地4种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有机碳(SOC)组分含量及其分配比例的影响。采用物理分组技术,将SOC分为粗颗粒有机碳(cPOC)、细颗粒有机碳(fPOC)、微团聚体内颗... 探讨了我国西南地区缙云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以下简称林地)、果园、坡耕地以及撂荒地4种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有机碳(SOC)组分含量及其分配比例的影响。采用物理分组技术,将SOC分为粗颗粒有机碳(cPOC)、细颗粒有机碳(fPOC)、微团聚体内颗粒有机碳(iPOC)、微团聚体内粉+黏颗粒(s+c_m)有机碳及粉+黏颗粒(s+c)有机碳。研究结果表明:在0—60cm的土壤深度范围内,SOC、cPOC、fPOC、iPOC、s+c_m组分以及s+c组分有机碳平均含量均为林地(9.02、3.14、1.61、0.33、0.42、3.53g/kg)显著高于果园(3.27、0.93、0.27、0.10、0.24、1.73g/kg)和坡耕地(2.58、0.51、0.10、0.12、0.08、1.77g/kg),说明林地开垦会导致SOC及各组分的流失;而撂荒地上述SOC及其各组分含量分别为14.90、5.17、2.36、0.42、0.59和6.36g/kg,均显著高于坡耕地,表明耕地撂荒后SOC及其组分能得到有效的恢复和截存。在SOC的各物理组分中,iPOC的有机碳分配比例最低,4种土地利用方式下均为3%左右;cPOC和fPOC作为活性较强的非保护有机碳库,在林地和撂荒地中所占SOC分配比例最高,达到50%以上;而果园和坡耕地中<53um的粉+黏颗粒有机碳组成的化学保护有机碳库分配比例最大,分别为65.9%和71.6%,表明林地和撂荒地土壤有机碳的活性远远大于坡耕地及果园,支持更高的土壤肥力。在SOC及其组分中,fPOC可作为评估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有机碳库影响的良好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缙云山 土地利用 土壤有机碳 物理分组
下载PDF
退火温度对Ti-6Al-4V合金超塑性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王鑫 周舸 +4 位作者 刘超 李鉴霖 李锋 陈立佳 刘海建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95-201,共7页
采用退火工艺对Ti-6Al-4V合金进行了910~1000℃温度下的热处理试验,获得了该合金不同热处理温度下α和β的相比例、晶粒尺寸的变化规律。在AG 250KNE型拉伸试验机上对不同热处理状态下的试样进行超塑性拉伸试验,分别得到了该合金在温度... 采用退火工艺对Ti-6Al-4V合金进行了910~1000℃温度下的热处理试验,获得了该合金不同热处理温度下α和β的相比例、晶粒尺寸的变化规律。在AG 250KNE型拉伸试验机上对不同热处理状态下的试样进行超塑性拉伸试验,分别得到了该合金在温度为800℃,应变速率为5×10^-3、10^-3和5×10^-4s^-1时的真应力-应变曲线,计算了该合金不同热处理工艺下的应变速率敏感性指数m值,揭示了α和β的相比例在超塑性变形过程中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该合金经过退火处理后,其伸长率显著提高。当α和β的相比例接近50%,晶粒尺寸约为19.35μm时,其超塑性伸长率达到最大值,为8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6AL-4V合金 超塑性 退火 相比例 应变速率敏感性指数
下载PDF
缙云山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有机碳及全氮的影响 被引量:9
4
作者 李鉴霖 江长胜 +1 位作者 郝庆菊 祝滔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37-145,共9页
【目的】研究西南地区缙云山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碳(SOC)和全氮(TN)含量及储量的变化,以揭示土地利用方式对SOC和TN积累的影响。【方法】选取缙云山阳坡同一海拔高度处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坡耕地、果园和撂荒地,采集0~... 【目的】研究西南地区缙云山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碳(SOC)和全氮(TN)含量及储量的变化,以揭示土地利用方式对SOC和TN积累的影响。【方法】选取缙云山阳坡同一海拔高度处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坡耕地、果园和撂荒地,采集0~60 cm土层的土壤样品,对其进行SOC、TN以及土壤体积质量的测定分析。【结果】与林地相比,坡耕地和果园的SOC含量分别显著降低了43.83%,21.57%(P〉0.05);与坡耕地相比,撂荒地SOC含量极显著增加了239.17%(P=0.001)。相同土壤质量下,不同土地利用方式SOC储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表现为撂荒地(108.06 Mg/hm2)〉林地(62.21 Mg/hm2)〉果园(54.54 Mg/hm2)〉坡耕地(31.81 Mg/hm2)。撂荒地的TN含量及储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土地利用方式,分别为0.91 g/kg和8.64 Mg/hm2,而林地、果园、坡耕地三者之间的TN含量及储量不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SOC含量与TN含量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4种土地利用方式的C/N在5.35~12.11,其中撂荒地的C/N最高,坡耕地最低。【结论】撂荒地比坡耕地更有利于SOC和TN的蓄积;虽然林地、果园和坡耕地3种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TN的影响不显著,但林地比果园和坡耕地更有利于SOC的积累;撂荒地有机质的矿化分解程度最低,最有利于土壤中有机质的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方式 土壤有机碳 土壤全氮 缙云山
下载PDF
新型轻质高分子硅橡胶气凝胶膜隔热材料制备技术 被引量:2
5
作者 李鉴霖 刘超 +2 位作者 王旭 邢健 顾美琪 《冶金与材料》 2019年第4期81-82,84,共3页
高分子硅橡胶气凝胶膜作为一种隔热材料,有效地利用了其纳米多孔结构以及热导率低的优良性能。气凝胶膜是目前约400℃温度区域内导热系数最低的固体绝热材料(400~1000℃高温区的导热系数则大大高于微纳隔热系列)。具有柔软、易裁剪、密... 高分子硅橡胶气凝胶膜作为一种隔热材料,有效地利用了其纳米多孔结构以及热导率低的优良性能。气凝胶膜是目前约400℃温度区域内导热系数最低的固体绝热材料(400~1000℃高温区的导热系数则大大高于微纳隔热系列)。具有柔软、易裁剪、密度小、整体疏水、绿色环保等特性,其可替代玻璃纤维制品、石棉保温毡、硅酸盐纤维制品等不环保、保温性能差的传统柔性保温材料。本设计为新型轻质高分子硅橡胶气凝胶膜隔热材料制备技术。内容包括新型高性能气凝胶改性、高分子硅橡胶预处理、硅橡胶气凝胶膜隔热材料制备技术。并最终通过对新型轻质高分子硅橡胶气凝胶膜的热学等一系列测试,验证了本制备技术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凝胶 隔热材料 高分子材料 热导率
下载PDF
AlFeCoNiMo_(0.2)高熵合金热变形行为及热加工图 被引量:8
6
作者 宋繁策 李鉴霖 +4 位作者 韩金科 彭雨涵 周舸 陈立佳 曹雪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1-97,共7页
目的确定AlFeCoNiMo_(0.2)高熵合金的热加工工艺参数,为该合金热挤压工艺的制定及优化提供有效依据。方法采用Gleeble-3800热模拟试验机,在变形温度为900~1150℃,应变速率为0.001~1 s^(-1),真应变量为0.6的条件下对AlFeCoNiMo_(0.2)高... 目的确定AlFeCoNiMo_(0.2)高熵合金的热加工工艺参数,为该合金热挤压工艺的制定及优化提供有效依据。方法采用Gleeble-3800热模拟试验机,在变形温度为900~1150℃,应变速率为0.001~1 s^(-1),真应变量为0.6的条件下对AlFeCoNiMo_(0.2)高熵合金进行热压缩实验。基于Arrhennius模型对热压缩实验数据进行拟合,建立AlFeCoNiMo_(0.2)高熵合金的Arrhennius本构方程,并绘制AlFeCoNiMo_(0.2)高熵合金在不同真应变下的热加工图。结果AlFeCoNiMo_(0.2)高熵合金的流变应力值与应变速率呈正相关,与变形温度呈负相关;Arrhennius热变形本构方程的平均相对误差为3.97%;该合金热加工图中的流变失稳区分别为900~1120℃/0.1~1 s^(-1);和1120~1150℃/0.2~1 s^(-1);热加工安全区为1075~1150℃/0.001~0.01 s^(-1);最佳热加工工艺参数为:1090~1125℃/0.001~0.002 s^(-1)。结论AlFeCoNiMo_(0.2)高熵合金的热变形过程为加工硬化和动态再结晶为主的动态软化,建立的Arrhennius本构方程可较好地描述该合金的热变形行为,绘制的热加工图可为该合金热挤压工艺的制定及优化提供有效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熵合金 热变形 本构方程 热加工图
下载PDF
独立式环境监理运行机制优化的实践与探讨 被引量:1
7
作者 邓劲蕾 肖入峰 +2 位作者 张晟 李鉴霖 刘婷婷 《环境影响评价》 2018年第2期74-76,共3页
结合环境监理的实践,就独立式环境监理运行机制的优化进行了探讨。针对环境监理的权责划分不明导致监理不力的问题,提出了"一论证一管控和三佐证"的职责履行机制与工程监理相区别,通过明确分工,提高了环境监理工作的效率;对... 结合环境监理的实践,就独立式环境监理运行机制的优化进行了探讨。针对环境监理的权责划分不明导致监理不力的问题,提出了"一论证一管控和三佐证"的职责履行机制与工程监理相区别,通过明确分工,提高了环境监理工作的效率;对环境监理技术要点落实问题,提出了"两级目标任务分解"和"现场五维推进"的工作机制,使环境监理工作目标更具体,提高了环境监理工作的质量。此外,还对独立式环境监理运行机制优化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立式 环境监理 运行机制 优化
下载PDF
煤烟型污染区小城镇SO_2浓度变异性分析与源解析:以重庆市万盛区青年镇为例
8
作者 田贻燕 李世龙 +2 位作者 李鉴霖 邓劲蕾 张晟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16-120,共5页
选取受煤烟型污染的典型小城镇——重庆市万盛区青年镇为研究对象,对其冬季和夏季环境空气中SO2进行了连续7 d的观测。结果表明,SO2小时浓度冬季:11.5~45.5μg/m3,夏季:9.33~42.8μg/m3,单因子污染指数最大值Pimax为0.091;日均值冬季... 选取受煤烟型污染的典型小城镇——重庆市万盛区青年镇为研究对象,对其冬季和夏季环境空气中SO2进行了连续7 d的观测。结果表明,SO2小时浓度冬季:11.5~45.5μg/m3,夏季:9.33~42.8μg/m3,单因子污染指数最大值Pimax为0.091;日均值冬季:8.76~23.6μg/m3,夏季:8.83~20.6μg/m3,Pimax为0.157,满足标准限值要求,环境空气质量总体良好,SO2尚有较大环境容量。SO2浓度的日变化特征总体表现为早晨(08时)〉傍晚(20时)〉下午(14时)〉凌晨(02时)(p〈0.05)。SO2小时浓度和日均浓度、冬季与夏季之间无显著性差别。以日均浓度作为评价指标采用AREMODE对青年镇SO2浓度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实测值与模拟值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拟合程度较高(t=0.783〉0.05)。通过源解析表明各污染源对青年镇SO2的贡献占比分别为:某电厂2〉某电厂1〉某电厂3〉某醋酸厂〉某建材厂〉某水泥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镇 SO2 变异性 源解析
下载PDF
基于“以学定教”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郑英花 李鉴霖 +3 位作者 张进姝 韩钊 孔妍 陈若冰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1年第33期5-8,共4页
O2O混合式教学是在线教学和课堂教学相结合的一种教学模式,突破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为师生提供了一个开放的教与学新环境。文章通过对现行O2O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分析,指出其主要不足:线上线下教学缺乏整体融合,教学总体设计未体现“以学... O2O混合式教学是在线教学和课堂教学相结合的一种教学模式,突破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为师生提供了一个开放的教与学新环境。文章通过对现行O2O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分析,指出其主要不足:线上线下教学缺乏整体融合,教学总体设计未体现“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教师的教学掌控能力及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需提高。由此,提出了基于“以学定教”的教学任务单驱动下O2O混合式教学新模式。教学过程中,以学情为依据,以教学任务单串联整个教学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的有机结合,实现了教学过程的闭环管理,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和学习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学定教 教学任务单 互联网+ 混合式教学 闭环管理 教学新模式 教育
下载PDF
TC4合金热等静压热处理力学性能的BP人工神经网络预测
10
作者 程嘉浩 金书正 +2 位作者 杜晓懿 张允胜 李鉴霖 《世界有色金属》 2020年第12期156-157,共2页
对激光选区熔化成形的TC4合金,进行不同工艺下的热等静压热处理试验,并对热处理后的试样进行室温抗拉强度、延伸率测试。以上述试验数据为基础,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构建了TC4双相钛合金热等静压热处理温度、保温时间、压力为输入变量,... 对激光选区熔化成形的TC4合金,进行不同工艺下的热等静压热处理试验,并对热处理后的试样进行室温抗拉强度、延伸率测试。以上述试验数据为基础,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构建了TC4双相钛合金热等静压热处理温度、保温时间、压力为输入变量,室温抗拉强度、延伸率为输出变量的三层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通过对该模型的隐含层数、神经元个数、输入输出数据、算法函数进行选择与优化,设定预测精度,归一化输入输出参数,实现了对TC4合金不同热等静压热处理工艺参数下的力学性能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4合金 热等静压热处理 BP人工神经网络
下载PDF
新形势下基础设施项目股权投资模式要点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鉴霖 《上海企业》 2023年第8期47-50,共4页
近年来,基础设施类项目的投资建设经历了去平台化、PPP规范运作、专项债扩容以及新兴“ABO+”模式等多个阶段后,如何挖掘基础设施投资的“新动能”成为关键问题。去年,财政部再次公布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问责典型案例,在稳增长和控风险的... 近年来,基础设施类项目的投资建设经历了去平台化、PPP规范运作、专项债扩容以及新兴“ABO+”模式等多个阶段后,如何挖掘基础设施投资的“新动能”成为关键问题。去年,财政部再次公布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问责典型案例,在稳增长和控风险的大背景下,多地研究制定支持社会力量参与重点领域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及“股权投资+工程总承包”模式。因此,探索股权投资的特点和在基础设施投融资中的创新应用至关重要,是企业参与投融资建设的重要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设施项目 股权投资 工程总承包 基础设施投资 稳增长 平台化 新动能 明确提及
原文传递
缙云山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活性有机碳、氮组分的影响 被引量:24
12
作者 祁心 江长胜 +1 位作者 郝庆菊 李鉴霖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3816-3824,共9页
以位于重庆市北碚区的缙云山为研究对象,通过采集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以下简称林地)、撂荒地、果园、坡耕地0~60cm深度的土壤样品,测定其MBC(微生物生物量碳)、MBN(微生物生物量氮)、DOC(可溶性有机碳)、DON(可溶性有机氮)含量,探讨土地... 以位于重庆市北碚区的缙云山为研究对象,通过采集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以下简称林地)、撂荒地、果园、坡耕地0~60cm深度的土壤样品,测定其MBC(微生物生物量碳)、MBN(微生物生物量氮)、DOC(可溶性有机碳)、DON(可溶性有机氮)含量,探讨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活性有机碳、氮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MBC、MBN、DOC、DON含量均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降低.在0~60 cm的土壤深度内,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MBC、MBN和DON含量的影响并不明显;撂荒地DOC含量显著高于其它3种土地利用方式,说明坡耕地撂荒能显著提高土壤DOC含量.在0~60 cm土层,林地、撂荒地、果园、坡耕地间MBN、DOC、DON分配比例均无显著差异,但坡耕地MBC分配比例显著高于其它3种土地利用方式,表明坡耕地土壤有机碳具有较高的生物活性,这可能是由于坡耕地施加绿肥以及粪肥等有机肥所致.各土地利用方式下DOC/DON最高,MBC/MBN次之,SOC/TN最低,说明可溶性有机质的生物固化作用最强,而土壤总有机质的矿化作用最明显.4种土地利用方式下SOC/TN、MBC/MBN及DOC/DON均为坡耕地最低,且比值都低于20,表明坡耕地土壤有机质的矿化作用较强,容易造成土壤碳的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方式 微生物生物量碳氮 可溶性碳氮 C/N 缙云山
原文传递
土地利用方式对缙云山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其有机碳的影响 被引量:125
13
作者 李鉴霖 江长胜 郝庆菊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4695-4704,共10页
土壤团聚体对土壤肥力、质量和土壤的可持续利用等有很大的影响,是水、肥保蓄与释供功能的物质基础.通过湿筛法,将缙云山林地、撂荒地、果园和坡耕地这4种土地利用方式土壤进行粒径分组,得到大团聚体(>2 mm)、中间团聚体(0.25~2 mm)... 土壤团聚体对土壤肥力、质量和土壤的可持续利用等有很大的影响,是水、肥保蓄与释供功能的物质基础.通过湿筛法,将缙云山林地、撂荒地、果园和坡耕地这4种土地利用方式土壤进行粒径分组,得到大团聚体(>2 mm)、中间团聚体(0.25~2 mm)、微团聚体(53μm^0.25 mm)以及粉+黏团聚体(<53μm)的质量分数,测定各粒径团聚体中的有机碳含量,并计算0~60 cm土壤深度内各粒径土壤团聚体的有机碳储量.结果表明,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其有机碳具有重要影响.林地的开垦行为会导致大团聚体的破碎化,果园及坡耕地>0.25 mm的大团聚体含量分别为44.62%和32.28%,分别比林地降低38.58%(P<0.05)和91.52%(P<0.05),土壤结构趋于恶化;而坡耕地闲置为撂荒地后,则会促使粉+黏团聚体向粒径大的微团聚体及中间团聚体转化,使土壤结构趋于改善.在0~60 cm土层内,果园及坡耕地土壤颗粒的MWD(平均质量直径)和GMD(几何平均直径)值均显著低于林地(P<0.05),而坡耕地撂荒后,MWD和GMD值均显著升高(P<0.05),表明林地开垦为果园和坡耕地导致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降低,容易被水分散,而坡耕地弃耕撂荒会增强团聚体的稳定性,提高土壤抵抗外力破坏的能力.4种土地利用方式下各粒径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均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降低.在0~60 cm的土壤深度内,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各粒径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储量表现为:大团聚体有机碳储量为林地(14.98Mg·hm-2)>撂荒地(8.71 Mg·hm-2)>果园(5.82 Mg·hm-2)>坡耕地(2.13 Mg·hm-2),中间团聚体有机碳储量为撂荒地(35.61 Mg·hm-2)>林地(20.38 Mg·hm-2)>果园(13.83 Mg·hm-2)>坡耕地(6.77 Mg·hm-2),微团聚体有机碳储量为撂荒地(22.44 Mg·hm-2)>林地(10.20 Mg·hm-2)>果园(6.80 Mg·hm-2)>坡耕地(5.60 Mg·hm-2);粉+黏团聚体有机碳储量为撂荒地(22.21 Mg·hm-2)>林地(17.01 Mg·hm-2)>果园(16.70 Mg·hm-2)>坡耕地(9.85 Mg·hm-2).各粒径土壤团聚体内有机碳储量均为林地和撂荒地高于果园和坡耕地,表明将林地开垦为果园和坡耕地后,将导致各团聚体组分内有机碳的损失,而坡耕地撂荒则有助于土壤有机碳的恢复和截存;林地和撂荒地土壤有机碳主要蓄积在中间团聚体内,而果园和坡耕地则主要蓄积在粉+黏团聚体内,表明在土地利用变化过程中,粒径较大的团聚体有机碳不稳定,更容易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方式 土壤团聚体 稳定性 土壤有机碳 缙云山
原文传递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冠脉造影特点及护理对策 被引量:2
14
作者 孙慧 颜燕 +3 位作者 李鉴霖 张璐 纪慧丹 郑英花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2年第16期2994-2997,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冠脉造影特征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入住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52例,均接受冠脉造影检查。根据是否合并2型糖尿病分为成糖尿病组(224例)和非糖尿病组...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冠脉造影特征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入住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52例,均接受冠脉造影检查。根据是否合并2型糖尿病分为成糖尿病组(224例)和非糖尿病组(228例),比较两组的临床特征、生化指标、超声心动图和冠脉造影结果。结果糖尿病组女性患病率、既往高血压史、体重指数(BMI)、血肌酐水平、休息中和睡眠中发作率,以及心肌梗死再发率均高于非糖尿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心动图结果分析,糖尿病组多瓣膜病变发生率高于非糖尿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脉造影结果显示,糖尿病组3支病变发生率高,其中累及左前降支和回旋支比例高于非糖尿病组,无明显狭窄者低于非糖尿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者较非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更严重,老年瓣膜退行性变更严重;女性合并糖尿病者更多,且合并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更多;合并糖尿病女性患者静息或无诱因心肌梗死发生率更高;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合2型糖尿病者,心肌梗死再发生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2型糖尿病 冠状动脉造影
原文传递
涡轮盘用GH4742合金动态再结晶行为 被引量:6
15
作者 周舸 李鉴霖 +4 位作者 门月 张浩宇 车欣 朱晓飞 陈立佳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318-1324,共7页
采用单道次等温压缩实验获得了GH4742合金在变形温度为980~1100℃,应变速率为0.005~5s^(-1)条件下的应力-应变曲线。以实验数据为基础,运用KM模型、Poliak-Jonas准则、Avrami模型较为系统地描述了该合金动态再结晶过程的流变应力、临界... 采用单道次等温压缩实验获得了GH4742合金在变形温度为980~1100℃,应变速率为0.005~5s^(-1)条件下的应力-应变曲线。以实验数据为基础,运用KM模型、Poliak-Jonas准则、Avrami模型较为系统地描述了该合金动态再结晶过程的流变应力、临界应变量、组织演化动力学等特征。并在Prasad功率耗散率模型的基础上,将动态再结晶组织转变体积分数引入其中,获得了动态再结晶过程的能量变化规律,借助微观组织表征技术,揭示了该合金动态再结晶机理。研究结果表明:GH4742合金随着变形温度的升高和应变速率的降低,动态再结晶临界应变量减小,组织转变体积分数增加。发生完全动态再结晶时的功率耗散率大于0.44,形成机制为位错诱导的连续动态再结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H4742合金 动态再结晶 物理模型 热变形 微观组织
原文传递
基于移动教学平台的内科护理学教学新模式应用研究 被引量:21
16
作者 屠影 纪慧丹 +3 位作者 张铎龄 隋晓燕 李鉴霖 郑英花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20年第2期141-146,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移动教学平台的内科护理学教学新模式的应用和效果评价。方法选择2015级110名护理本科生为对照组,采用传统课堂讲授法进行教学;2016级105名护理本科生为试验组,在传统课堂讲授法教学基础上,利用企业微信设计并构建“教学在... 目的探讨基于移动教学平台的内科护理学教学新模式的应用和效果评价。方法选择2015级110名护理本科生为对照组,采用传统课堂讲授法进行教学;2016级105名护理本科生为试验组,在传统课堂讲授法教学基础上,利用企业微信设计并构建“教学在线”移动教学平台辅助教学。同时,邀请内科学授课教师加入平台,同步进行线上教师间、师生间互动及教学资源上传。比较2组的期末考试成绩,并于学期末进行护理本科生对内科护理学教学满意度调查。结果教师和学生对应用移动教学平台辅助教学及平台功能持肯定态度,6/7的教师和94.3%(99/105)的学生支持推广该辅助教学模式,所有教师及大多数学生(92.4%,97/105),认为内科学授课教师的参与提高了教学效果。应用移动教学平台辅助教学后,护理本科生对内科护理学教学满意度明显提高,对照组和试验组教学满意度总体评价分别为(4.00±0.42)、(4.83±0.4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306,P<0.01)。试验组和对照组期末考试成绩分别为(80.90±5.11)、(74.86±7.37)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000,P<0.05)。结论基于移动教学平台的内科护理学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教学满意度和学习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化 移动教学平台 护理 本科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