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9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研究生固体化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探索
1
作者 赵煜娟 严勇 +1 位作者 安丽 李钒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4年第1期70-73,共4页
新时代背景下,研究生教育不仅注重专业知识传授,还需要提升科学素养和爱国精神培养,因而高校对研究生课程的思政建设越来越重视。探讨了思政元素融入研究生固体化学课程教学的必要性,以及固体化学课程思政元素的发掘,相关教学内容、模... 新时代背景下,研究生教育不仅注重专业知识传授,还需要提升科学素养和爱国精神培养,因而高校对研究生课程的思政建设越来越重视。探讨了思政元素融入研究生固体化学课程教学的必要性,以及固体化学课程思政元素的发掘,相关教学内容、模式的设计,为进一步推进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提升课程思政教学效果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化学 课程思政 教学设计
下载PDF
网络不实信息的表现、治理与效果评价
2
作者 喻国明 杨雅 +1 位作者 刘彧晗 李钒 《青年记者》 2024年第2期55-63,共9页
网络信息纷繁复杂,真假难辨,网络不实信息问题引发广泛关注。本研究主要以虚假摆拍等新现象作为抓手,分析网络不实信息的表现、成因、治理与效果评价。首先,梳理网络不实信息的历史流变与表现;其次,探究网络不实信息的易感人群、成因与... 网络信息纷繁复杂,真假难辨,网络不实信息问题引发广泛关注。本研究主要以虚假摆拍等新现象作为抓手,分析网络不实信息的表现、成因、治理与效果评价。首先,梳理网络不实信息的历史流变与表现;其次,探究网络不实信息的易感人群、成因与传播特点;再次,根据治理价值观和治理风格总结网络不实信息的四种治理措施,即规范式、效率式、纠正式和引导式,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效果评价指标体系,采用问卷调查法调研各类治理措施的效果差异;最后,提出在战略层面实现治理思路升级,强调预防优于治理、用户教育优先、合作大于分治,在策略层面注重不同治理主体间的责任共担与协同运作,构建不实信息甄别与效果评价体系,提升公众媒介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实信息 虚假摆拍 治理策略 信息助推 标识提示
下载PDF
荧光纳米探针的合成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3
作者 侯可心 丁晟 +2 位作者 杨焜 王在玺 李钒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8,共18页
近年来涌现的荧光纳米探针独特的尺寸及结构赋予其优异的光稳定性、较高的荧光量子产率、可调的激发发射波长等众多优势,引起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荧光纳米探针作为一类重要的光响应性纳米材料在小分子及生物大分子检测、细胞成像、... 近年来涌现的荧光纳米探针独特的尺寸及结构赋予其优异的光稳定性、较高的荧光量子产率、可调的激发发射波长等众多优势,引起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荧光纳米探针作为一类重要的光响应性纳米材料在小分子及生物大分子检测、细胞成像、活体诊断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有望成为传统有机荧光染料的理想替代物。该文针对目前研究较多的量子点、金属纳米簇及金属-有机框架及其他纳米荧光探针,介绍了其结构组成、物理化学性质等基本性质,并着重阐述其主要合成方法以及在化学传感、生物医学等领域的应用及研究进展,最后对目前该领域的发展前景做出总结及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纳米探针 光响应性 量子点 金属纳米簇 金属-有机框架
下载PDF
碳材料用于创伤止血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史一涵 贺建林 +3 位作者 丁晟 杨焜 侯可心 李钒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8-40,共13页
无法控制的出血是导致战现场伤员死亡的重要原因,因此开发能够快速止血且具有一定急需功能(如抗菌)的材料具有重要意义,可有效保护伤员和降低死亡率。目前常用的有机和无机止血材料均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如环境适应性较差、止血性能不... 无法控制的出血是导致战现场伤员死亡的重要原因,因此开发能够快速止血且具有一定急需功能(如抗菌)的材料具有重要意义,可有效保护伤员和降低死亡率。目前常用的有机和无机止血材料均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如环境适应性较差、止血性能不稳定以及潜在的毒副作用等。碳材料一般都具有原料广泛、成本低廉、生物相容性良好、表面易修饰等特点,已经在创伤敷料应用中初步显示出较好的发展前景。本文概括了几种传统和新型的典型碳材料在快速止血和其他创伤救治领域的应用情况,总结了碳材料作为止血剂和创伤敷料等的性能、作用机制及相关制备方法,最后对碳材料用于创伤止血提出了建议和展望。碳材料有望成为战现场和院前急救中一种较为理想的创伤止血敷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材料 止血 抗菌 创伤敷料
下载PDF
生成式AI浪潮下平台型媒体的规则重构、价值逻辑与生态剧变
5
作者 喻国明 李钒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7-175,共9页
规模不经济和范围不经济成为平台型媒体发展面临的困境,在生成式AI浪潮下,生成式平台型媒体将为未来平台型媒体转型提供指引。本文对平台型媒体的阶段演变进行特性分析,阐释这种转变之下媒体观念演变和认知心理结构竞争的深化。在此基础... 规模不经济和范围不经济成为平台型媒体发展面临的困境,在生成式AI浪潮下,生成式平台型媒体将为未来平台型媒体转型提供指引。本文对平台型媒体的阶段演变进行特性分析,阐释这种转变之下媒体观念演变和认知心理结构竞争的深化。在此基础上,从可供性理论出发归纳平台型媒体由基础功能可供性转向通用价值可供性,分析价值转变与增益。最后从三个层面探索传播生态剧变下复合主体的自适应行为:在个体层面,人人都是提示工程师,提示工程能力成为复合主体的协同技能;在人际层面,传播的理性被赋予新的关注,伦理体系下“chat”形式的类人际交流丰富传播形态;在社会层面,“模型动员”争夺人心红利,构建智能价值链,最终实现复合主体的协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AI 平台型媒体 规则重构 价值逻辑 生态剧变
下载PDF
AI+教育:人工智能时代的教学模式升维与转型
6
作者 喻国明 李钒 滕文强 《宁夏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1-198,共8页
教育与数字技术的融合是未来教育发展的关键特征。伴随着生成式AI对社会实践边界的全面侵袭,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教学模式正在面临一场严峻的考验,遵循道—法—术—器—势的论证思路,以期厘清未来教育生态与教学范式转变的新思路。认为... 教育与数字技术的融合是未来教育发展的关键特征。伴随着生成式AI对社会实践边界的全面侵袭,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教学模式正在面临一场严峻的考验,遵循道—法—术—器—势的论证思路,以期厘清未来教育生态与教学范式转变的新思路。认为教学模式的“道”是培养学生的人工智能思维,运用人工智能辅助人类、增强人类;教学模式的“法”是人工智能时代教学模式的规则体系,实现基于生成式AI结构化特性加持下的学科知识图谱构建与教学资料重组、基于思维链(CoT)特性的教学内容拆解、基于迁移学习特性的教学情境沉浸;教学模式的“术”是运用人工智能赋能教学全流程;教学模式的“器”是人工智能工具在教学流程中的应用;教学模式的“势”是把握人工智能时代智能化转型浪潮,推动教师、学生和教育技术的自适应与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教育 人工智能 教学模式 协同发展
下载PDF
聚碳酸酯基聚合物电解质及其改性研究进展
7
作者 丁青 丁培沛 +3 位作者 李明晔 郭红霞 李钒 秦振平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67-176,共10页
锂离子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工作电压宽、循环寿命长、环境友好等优点,已被广泛用于移动电子设备和电动车等领域.为克服液态锂离子电池存在的缺陷和安全隐患等问题,用全固态电解质代替液态电解质制备的固态锂电池不含有机溶剂,并且其能... 锂离子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工作电压宽、循环寿命长、环境友好等优点,已被广泛用于移动电子设备和电动车等领域.为克服液态锂离子电池存在的缺陷和安全隐患等问题,用全固态电解质代替液态电解质制备的固态锂电池不含有机溶剂,并且其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等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受到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作为一种固体聚合物聚电解质,聚碳酸酯类固体聚合物电解质主链结构中含有强极性碳酸酯基团且室温呈无定形态,其介电常数高、尺寸稳定性好,有利于提高固体聚合物电解质的离子电导率和电化学窗口,被认为是很有应用前景的固体聚合物电解质.本文介绍了聚碳酸酯基固体聚合物电解质的导电机理,总结和评述了近年来国内外聚碳酸酯基聚合物电解质的改性研究进展,并展望了该研究领域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碳酸酯 固体聚合物电解质 改性 锂离子电池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及其口腔领域研究进展
8
作者 何梦雅 李钒 白玉兴 《北京口腔医学》 CAS 2023年第3期213-216,共4页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是一种由70个氨基酸组成的单链多肽,因其结构和胰岛素原相似而得名。IGF-1具有广泛生物学活性,促进组织细胞增殖分化和趋化、抑制细胞凋亡。口腔领域相关研究显示,IGF-1参与调节牙槽骨代谢、颌骨发育、牙周再...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是一种由70个氨基酸组成的单链多肽,因其结构和胰岛素原相似而得名。IGF-1具有广泛生物学活性,促进组织细胞增殖分化和趋化、抑制细胞凋亡。口腔领域相关研究显示,IGF-1参与调节牙槽骨代谢、颌骨发育、牙周再生、正畸牙齿移动、牙根吸收以及牙胚发育等口腔颌面组织的一系列生理病理过程,尤其在牙周再生、牙根修复方面具有潜在应用价值。本文就其在口腔领域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F-1 牙槽骨 牙周组织 应力转导 牙根吸收 牙齿发育
下载PDF
组织大学生参加化学实验竞赛的体会 被引量:17
9
作者 李钒 刘淑珍 +5 位作者 张丽娟 孙少瑞 陈戈 赵煜娟 孙继红 汪夏燕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22-124,182,共4页
介绍了近年我校组织学生参加大学生化学实验竞赛的具体做法,以及通过竞赛活动老师和学生的收获和体会。进一步明确了竞赛活动的实践是对传统化学实验教学的有力补充,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活力的好形式,同时也推进了我校的化学实验... 介绍了近年我校组织学生参加大学生化学实验竞赛的具体做法,以及通过竞赛活动老师和学生的收获和体会。进一步明确了竞赛活动的实践是对传统化学实验教学的有力补充,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活力的好形式,同时也推进了我校的化学实验课程的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实验竞赛 大学生 创新性思维 实验技能
下载PDF
急救止血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10
作者 李钒 田丰 +1 位作者 刘长军 杨健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70-73,共4页
急救止血材料是特别针对外伤出血危重伤员现场和院前紧急救治使用的止血材料。综述了近年来高分子多糖类和无机类止血材料的止血机理和性能,概述了部分急救止血材料的应用进展,并针对目前止血材料的不足,展望了后续发展方向。
关键词 急救 止血材料 壳聚糖 介孔硅
下载PDF
微波在冶金过程中应用的现状与前景 被引量:40
11
作者 李钒 张梅 王习东 《过程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86-193,共8页
近20年微波能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应用和发展,但在冶金过程中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本工作主要回顾了微波能在矿物处理和金属提取、回收及材料制备过程中(如加热、磨碎、氧化物矿碳热还原、浸出和冶金废弃物处理等方面)的研究结果和进展情... 近20年微波能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应用和发展,但在冶金过程中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本工作主要回顾了微波能在矿物处理和金属提取、回收及材料制备过程中(如加热、磨碎、氧化物矿碳热还原、浸出和冶金废弃物处理等方面)的研究结果和进展情况.尽管在这些方面已有许多研究成果,展现出微波在冶金过程应用的一些优点,但对微波与矿物和金属相互作用的机理及一些现象,仍存在一些认识上的分歧或不明之处.目前,提高微波能的转换效率、研制大功率微波发生器和设计高效的反应器,仍是微波工业化应用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 冶金过程 应用
下载PDF
六方BN微颗粒表面化学镀镍 被引量:9
12
作者 李钒 张登君 +1 位作者 李报厚 罗世民 《过程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25-430,共6页
研究了以肼为还原剂、氨为配合剂的六方BN微颗粒表面化学镀纯镍反应新体系. 热力学计算表明,此镀镍体系是可行的. 实验发现,新的镀液体系比传统酒石酸盐镀液体系具有更好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 镀层的XRD分析表明,不同体系镀层相结构... 研究了以肼为还原剂、氨为配合剂的六方BN微颗粒表面化学镀纯镍反应新体系. 热力学计算表明,此镀镍体系是可行的. 实验发现,新的镀液体系比传统酒石酸盐镀液体系具有更好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 镀层的XRD分析表明,不同体系镀层相结构相同. SEM观测和EDS分析显示,新体系镀层更为致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颗粒 化学镀镍 氨配合体系 结构 六方氮化硼
下载PDF
研究生“物理化学研究方法在纳米材料领域中的应用”课程群建设探索
13
作者 严勇 安丽 李钒 《科学咨询》 2023年第11期68-70,共3页
针对化学、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硕士培养环节的课程群建设,本文结合纳米材料、环境、能源等方向的特点,从基础的物理化学研究方法到专业基础的固体结构分析和专业方向的纳米材料制备,打通适应学科发展的三门课程。在统一优化分析的基础上... 针对化学、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硕士培养环节的课程群建设,本文结合纳米材料、环境、能源等方向的特点,从基础的物理化学研究方法到专业基础的固体结构分析和专业方向的纳米材料制备,打通适应学科发展的三门课程。在统一优化分析的基础上,笔者针对原课程设置的重复内容进行协调统一。笔者通过课程间的融合,整合优势教学资源,侧重问题导向的实际案例学习,结合线上线下教学,实现效益最大化,以此提高教学质量。这有效地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在课程教学实践中,笔者采用集中备课促进双语教学,以拓宽师生的国际化视野。笔者通过典型教案的集中剖析,以促进“课程思政”改革,帮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化学 研究方法 纳米材料 课程群 国际化 课程思政
下载PDF
球形氢氧化镍表面镀覆钴的结构与电极1C倍率放电容量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钒 张登君 +2 位作者 李报厚 罗世民 赵晓峰 《过程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19-522,共4页
采用水合联氨或次亚磷酸氢钠作还原剂,分别在酒石酸钾钠和氨的配合体系中镀覆球形氢氧化镍,对一定金属钴镀覆量下的产物进行了XRD和SEM分析与观测. 制成的粘结式电极的1 C倍率大电流放电容量测量结果表明,镀覆钴可提高放电容量11%-32%.
关键词 球形氢氧化镍 结构 化学镀钴 1C倍率放电容量 碱性蓄电池
下载PDF
六方BN微颗粒表面化学镀Ni及动力学模型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钒 张登君 +1 位作者 李报厚 罗世民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73-178,共6页
以肼为还原剂在平均粒径为104μm的BN颗粒表面进行了化学镀Ni,提出了近球形颗粒表面“扩展-缩小自催化沉积”模型,较好地解释沉积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依此模型推导了化学镀Ni沉积过程的动力学表达式,观测了不同沉积时间表面沉积Ni颗粒的... 以肼为还原剂在平均粒径为104μm的BN颗粒表面进行了化学镀Ni,提出了近球形颗粒表面“扩展-缩小自催化沉积”模型,较好地解释沉积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依此模型推导了化学镀Ni沉积过程的动力学表达式,观测了不同沉积时间表面沉积Ni颗粒的SEM形貌变化规律,证实了动力学模型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学模型 化学镀镍 BN微颗粒 表面形貌 “扩展-缩小自催化沉积”模型 氮化硼
下载PDF
六方BN微颗粒表面化学镀镍的动力学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钒 赵晓峰 +2 位作者 张登君 李报厚 罗世民 《过程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43-247,共5页
研究了平均粒径为104 mm的BN颗粒表面以肼为还原剂的微镀镍过程中镍沉积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分析了温度、添加剂等对沉积镍动力学规律的影响;不同沉积时刻取样观测表面沉积金属镍颗粒的SEM形貌,并进一步分析验证了动力学规律.
关键词 动力学 化学镀镍 氮化硼 微颗粒 表面形貌
下载PDF
首周期裂解方式对先驱体转化制备C_f/SiC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钒 陈朝辉 +1 位作者 王松 郑文伟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6年第2期29-32,共4页
以聚碳硅烷(PCS)为陶瓷先驱体,采用PIP工艺制备3D—B Cf/SiC复合材料,研究了首周期采用不同裂解方式对基体及材料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首周期采用真空裂解或加压(5MPa)裂解,先驱体的陶瓷产率不同, 加压裂解的陶瓷产率最高,达到67... 以聚碳硅烷(PCS)为陶瓷先驱体,采用PIP工艺制备3D—B Cf/SiC复合材料,研究了首周期采用不同裂解方式对基体及材料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首周期采用真空裂解或加压(5MPa)裂解,先驱体的陶瓷产率不同, 加压裂解的陶瓷产率最高,达到67.2%。裂解方式对产物的晶体结构没有明显的影响;首周期采用真空裂解制得的Cf/SiC复合材料性能最优,室温弯曲强度和断裂韧度达到404MPa和20.2MPa·m1/2,分别比采用加压裂解所得材料的性能提高40.7%和4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SIC复合材料 聚碳硅烷 裂解方式 力学性能
下载PDF
化学镀制备镍包覆BN陶瓷颗粒的工艺参数与优化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钒 王习东 +1 位作者 张梅 张登君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112-1116,共5页
在以肼为还原剂的化学镀新体系制备镍包覆六方BN陶瓷颗粒的实验研究基础上,进行了小试和扩大试验,并用网络化的神经网络-遗传算法对这些包覆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在固定硫酸镍和肼质量比的条件下,用肼化学镀镍制备包覆BN粉体... 在以肼为还原剂的化学镀新体系制备镍包覆六方BN陶瓷颗粒的实验研究基础上,进行了小试和扩大试验,并用网络化的神经网络-遗传算法对这些包覆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在固定硫酸镍和肼质量比的条件下,用肼化学镀镍制备包覆BN粉体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添加剂(NH4)2SO4质量浓度为5g/L,温度为345K,每100mL溶液中加入9mL氨水,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磺酸钠用量为0.5ml/L。所制备的镍包覆完全的氮化硼粉体基本符合用于制备涡轮发动机部件的自磨耗封严涂层的要求。与此同时还预报了各因素对镀层的影响,实验结果与预报相比较,两者吻合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包覆 氮化硼陶瓷颗粒 化学镀 网络化的神经网络-遗传算法 优化工艺参数
下载PDF
影响六方BN颗粒表面化学镀镍过程的因素及其ANN优化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钒 张登君 +1 位作者 李报厚 罗世民 《稀有金属》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36-340,共5页
在分析氨络合体系六方BN表面化学镀镍的热力学基础上 ,分别研究了影响镀覆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及其变化规律。用人工神经网络(ANN)方法对小型试验和放大试验的工艺参数进行优化与预测 ,试验结果与预测结果基本吻合 ,表明对本研究体系的AN... 在分析氨络合体系六方BN表面化学镀镍的热力学基础上 ,分别研究了影响镀覆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及其变化规律。用人工神经网络(ANN)方法对小型试验和放大试验的工艺参数进行优化与预测 ,试验结果与预测结果基本吻合 ,表明对本研究体系的ANN方法优化与预测可用于指导实践 ,并克服了多因素复杂体系及交互影响带来研究的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方BN 化学镀镍 人工神经网络 工艺参数优化 热喷涂
下载PDF
物理化学教学梯队中新教师的培养与训练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钒 张丽娟 +5 位作者 孙少瑞 赵煜娟 陈戈 汪夏燕 于志辉 夏定国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7-40,共4页
以新教师的知识结构为基础,通过学习现代教学理论知识与现代教学技术实践的结合,帮助年轻教师提高教学基本技能。实践证明,这种方式对讲授物理化学课程的年轻教师有很大帮助。
关键词 物理化学 新教师 训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