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ET/CT联合MRI在肺腺癌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1
作者 林鹤 李银官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70-72,共3页
目的考察PET/CT联合MRI检查在肺腺癌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肺腺癌患者69例,进行MRI、PET/CT及PET/CT联合MRI3种检查,比较不同检查方式在肺腺癌诊断中的敏感性及准确性.结果PET/CT联合MRI、PET/CT及MRI的诊断敏感度分别为8... 目的考察PET/CT联合MRI检查在肺腺癌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肺腺癌患者69例,进行MRI、PET/CT及PET/CT联合MRI3种检查,比较不同检查方式在肺腺癌诊断中的敏感性及准确性.结果PET/CT联合MRI、PET/CT及MRI的诊断敏感度分别为85.6%、76.4%及67.6%,PET/CT联合MRI诊断敏感度最高;诊断的准确率由高到低依次为PET/CT联合MRI检查(86.3%)、MRI(77.2%)及PET/CT(70.9%),三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T/CT联合MRI与MRI在检查的敏感度、准确率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T/CT联合MRI与PET/CT检查的特异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ET/CT联合MRI在肺腺癌诊断中能一定程度上弥补单独检测的不足,有助于更好地诊断肺腺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T/CT MRI 肺腺癌
下载PDF
视神经管骨折CT分型诊断(附19例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李银官 游瑞雄 +1 位作者 江飞 郑义浩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588-590,共3页
目的 探讨视神经管骨折CT分型。材料与方法 对 19例外伤性视神经管骨折进行CT分型。结果 将视神经管骨折分为 3型 :( 1)管内型 ( 10例 ) ;( 2 )管外型 ( 7例 ) ,又分为颅口型和眶口型 2个亚型 ;( 3)混合型 ( 2例 )。
关键词 视神经管骨折 CT分型诊断
下载PDF
视神经管骨折CT分型诊断 被引量:10
3
作者 李银官 游瑞雄 +1 位作者 江飞 郑义浩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1年第6期807-809,共3页
目的 探讨视神经管骨折 CT分型诊断。方法 对 19例外伤性视神经管骨折进行 CT分型诊断。结果 将视神经管骨折分为 3型 :1管内型 (10例 ) ;2管外型 (7例 ) ,又分颅口型和眶口型两个亚型 ;3混合型 (2例 )。结论 视神经管骨折
关键词 视神经管骨折 CT 诊断
下载PDF
16层螺旋CT扫描技术在冠状动脉钙化评分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李银官 江飞 +2 位作者 郑义浩 曹代荣 游瑞雄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06年第1期17-19,共3页
目的:应用Toshiba Aquilion M16全身螺旋CT扫描机,对心脏冠状动脉粥样钙化进行前瞻性的扫描,旨在对冠状动脉的粥样钙化程度做出较准确的评分。方法:应用心电门控技术,使CT在心脏处于舒张期时相进行扫描,同时利用ECG技术获得重建图像的... 目的:应用Toshiba Aquilion M16全身螺旋CT扫描机,对心脏冠状动脉粥样钙化进行前瞻性的扫描,旨在对冠状动脉的粥样钙化程度做出较准确的评分。方法:应用心电门控技术,使CT在心脏处于舒张期时相进行扫描,同时利用ECG技术获得重建图像的数据。使用Toshiba Aquilion M16全身CT扫描机制造商日本东芝提供的专用测量软件(Agatstonscore)进行钙化评分。结果:应用此方法对128例患者进行CT扫描,96例能显示满意的冠脉钙化影像,27例显示欠佳,5例显示不满意。结论:当患者心率介于60次/min和80次/min之间时,在心电门控控制下所获得的冠脉影像为最佳影像,并能做出准确的钙化评分。因此,无创特点使MSCT(multi-slice CT)在筛查冠状动脉钙化病变方面具备优势,可为临床诊断提供有力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体层摄影 冠状动脉 钙化 心电门控
下载PDF
巨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自发性破裂大出血CT误诊4例分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李银官 《放射学实践》 2001年第4期234-235,共2页
目的 :探讨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破裂出血手术前误诊的原因及CT手术前诊断该病的可能性。方法 :复习手术与病理证实的 4例术前CT误诊的巨大的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伴破裂出血的病例。结果 :巨大的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可发生肿瘤内、肾筋膜囊... 目的 :探讨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破裂出血手术前误诊的原因及CT手术前诊断该病的可能性。方法 :复习手术与病理证实的 4例术前CT误诊的巨大的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伴破裂出血的病例。结果 :巨大的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可发生肿瘤内、肾筋膜囊内、盆腔腹膜后甚至腹腔内出血 ;仔细寻找肿块内代表脂肪成分的CT征是支持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诊断的关键。误诊原因可能与出血掩盖肿块内实际存在的脂肪征有关 ,也可能与将被挤到肿块边缘的肿瘤内的脂肪结构误认为肾筋膜囊内或肾窦内的脂肪有关。结论 :巨大的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可发生自发性破裂出血 ,手术前CT发现肿块内脂肪征是诊断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平滑肌脂肪瘤 误诊 CT 诊断 病例分析 肾肿瘤
下载PDF
福建省医学影像学学科发展报告 被引量:2
6
作者 李银官 郑石芳 +4 位作者 曹代荣 陈自谦 杜瑞宾 杨维竹 陈韵彬 《海峡科学》 2013年第1期78-81,共4页
该文重点阐述了医学影像学科的现状,并对未来学科设置、人才培养模式、仪器配备以及信息化建设等发展规划提出建议,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和展望。
关键词 医学影像学 学科发展 学科设置 人才培养 信息化
下载PDF
冠状动脉三维重建在冠心病的应用价值
7
作者 李银官 江飞 +2 位作者 郑义浩 曹代荣 游瑞雄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5年第7期544-547,共4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检查中最佳的扫描技术。方法:应用回顾性心电门控技术,使用3种不同的检查技术,对62例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增强检查:15例使用对比剂注入后延时扫描无维持注射的方法;23例使用对比剂...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检查中最佳的扫描技术。方法:应用回顾性心电门控技术,使用3种不同的检查技术,对62例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增强检查:15例使用对比剂注入后延时扫描无维持注射的方法;23例使用对比剂自动跟踪技术(surestart)自动控制扫描,对比剂一次性团注的方法;24例使用surestart技术手动控制扫描、CT实时监视技术,对比剂团注后+维持注射的方法。结果:15例使用对比剂注入后延时扫描无维持注射的方法进行的冠状动脉检查,9例成功占60%(9/15);23例使用surestart技术自动控制扫描,不使用维持量注射的方法进行冠状动脉检查,16例成功,占69.57%(16/23);24例使用surestart技术手动控制扫描、CT实时监视技术,对比剂团注后+维持注射的方法,进行冠状动脉检查,22例成功,占91.67%(22/24)。结论:Surestart技术手动控制扫描、CT实时监视技术,对比剂团注后+维持注射的方法,成功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冠状动脉 三维重建
下载PDF
二级保健志愿者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钙化评分研究
8
作者 李银官 曹代荣 +2 位作者 游瑞雄 江飞 郑义浩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05年第4期96-97,共2页
由于生活习惯的改变,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逐年增高的趋势.目前,我国冠心病的发病率明显增高,并成为心脏病猝死的主要原因.但是,无论是有创性冠脉造影检查,还是无创性运动试验检查,对冠心病的诊断都有一定的局限.冠状动脉钙化(CAC)... 由于生活习惯的改变,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逐年增高的趋势.目前,我国冠心病的发病率明显增高,并成为心脏病猝死的主要原因.但是,无论是有创性冠脉造影检查,还是无创性运动试验检查,对冠心病的诊断都有一定的局限.冠状动脉钙化(CAC)已被组织学证明常由粥样硬化斑块组成,冠心病伴冠状动脉钙化者死亡率比无冠状动脉钙化者高.多层螺旋CT是发现和定量钙化斑的敏感工具,可能成为21世纪医学影像技术的一个热点.我们对一组二级医保志愿者行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钙化评分研究,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钙化 多层螺旋CT 志愿者 评分 二级 冠脉造影检查 保健 粥样硬化斑块 医学影像技术
下载PDF
冠状动脉钙化评分的多层螺旋CT扫描技术
9
作者 李银官 江飞 +2 位作者 郑义浩 曹代荣 游瑞雄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05年第3期45-47,共3页
目的应用ToshibaAquilionM16全身螺旋CT扫描机,对心脏冠状动脉粥样钙化进行前瞻性的扫描,旨在对冠状动脉的粥样钙化的程度做出较准确的评分。方法应用心电门控技术,使CT在心脏处于舒张期时相进行扫描,同时利用ECG技术获得重建图像的数... 目的应用ToshibaAquilionM16全身螺旋CT扫描机,对心脏冠状动脉粥样钙化进行前瞻性的扫描,旨在对冠状动脉的粥样钙化的程度做出较准确的评分。方法应用心电门控技术,使CT在心脏处于舒张期时相进行扫描,同时利用ECG技术获得重建图像的数据。使用日本东芝ToshibaAquilionM16全身CT扫描机制造商提供的专用测量软件(Agatstonscore)进行钙化评分。结果应用此方法对128例患者进行CT扫描,96例能显示满意的冠脉钙化影像,27例显示欠佳,5例显示不满意。结论当患者心率介于60次/分和80次/分之间时,在心电门控控制下所获得的冠脉影像为最佳影像,并能做出准确的钙化评分。因此,无创特点使MSCT(multisliceCT)在筛查冠状动脉钙化病变方面具备优势,可为临床诊断提供有力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钙化 多层螺旋CT扫描技术 心电门控 图像质量
下载PDF
神经元移行异常的MRI诊断
10
作者 李银官 曹代荣 倪希和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1年第7期968-970,共3页
目的 探讨神经元移行异常的 MRI影像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 34例神经元移行异常的 MRI表现 ,总结出其 MRI影像特征。结果 脑裂畸形 15例 ,灰质异位 2 2例 ,巨脑回 6例。脑裂畸形表现为大脑半球的横行裂隙 ,边缘衬有灰质 ,脑表面可见... 目的 探讨神经元移行异常的 MRI影像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 34例神经元移行异常的 MRI表现 ,总结出其 MRI影像特征。结果 脑裂畸形 15例 ,灰质异位 2 2例 ,巨脑回 6例。脑裂畸形表现为大脑半球的横行裂隙 ,边缘衬有灰质 ,脑表面可见楔形缺损区 ,侧脑室体部外侧壁憩室样突起 ,14例合并透明隔缺如。脑灰质异位表现为皮质区 ,皮质下及白质区 ,侧脑室周围灰质样病灶 ,在所有序列上与正常脑灰质信号相同。巨脑回表现为脑回增宽 ,变扁 ,灰质增厚 ,白质变薄 ,脑沟变浅。结论 MRI是诊断神经元移行异常的最佳影像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元移行异常 MRI 临床诊断
下载PDF
多部位脑血管病变85例CT诊断分析
11
作者 李银官 倪希和 曹代荣 《福建医药杂志》 CAS 1995年第2期13-14,共2页
多部位脑血管病变85例CT诊断分析福建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CT室李银官,倪希和,曹代荣CT对急性脑血管病变诊断已见许多报道,但对多部位脑血管病变诊断价值的综合报道甚少。本文收集我院1990~1993年多部位脑血管病变8... 多部位脑血管病变85例CT诊断分析福建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CT室李银官,倪希和,曹代荣CT对急性脑血管病变诊断已见许多报道,但对多部位脑血管病变诊断价值的综合报道甚少。本文收集我院1990~1993年多部位脑血管病变85例分析如下。一、临床资料85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疾病 CT 诊断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输尿管三维成像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51
12
作者 游瑞雄 李银官 +2 位作者 曹代荣 江飞 郑义浩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4年第6期909-911,共3页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输尿管三维重建技术 (MSCT IVU)对输尿管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 84例疑有输尿管疾病患者行多层螺旋CT容积扫描及三维重建。结果  84例中结石 3 0例 ,先天变异及畸形 2 4例 ,癌肿 7例 ,结核 5例 ,炎性狭窄 6例 ...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输尿管三维重建技术 (MSCT IVU)对输尿管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 84例疑有输尿管疾病患者行多层螺旋CT容积扫描及三维重建。结果  84例中结石 3 0例 ,先天变异及畸形 2 4例 ,癌肿 7例 ,结核 5例 ,炎性狭窄 6例 ,邻近器官恶性肿瘤累及输尿管 8例 ,其他 4例。MSCT IVU不仅能清晰地显示输尿管走行、腔内改变、梗阻部位及原因 ,还可以同时显示管壁及腔外情况。诊断准确率为 98.81% ( 83 /84)。结论 MSCT IVU是诊断输尿管病变极好的影像检查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三维后处理技术 输尿管
下载PDF
颅脑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MRI和MRS诊断 被引量:23
13
作者 曹代荣 王弘岩 +2 位作者 李银官 游瑞雄 李秀梅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11,共4页
目的:探讨颅脑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MRI和MRS影像特征。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颅脑原发性恶性淋巴瘤MRI和6例MRS影像表现。结果:36例单发21例,多发15例,共检出72个病灶,65个呈实性团块状肿块,T1WI肿块呈等、低信号,T2WI以低信号多见,... 目的:探讨颅脑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MRI和MRS影像特征。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颅脑原发性恶性淋巴瘤MRI和6例MRS影像表现。结果:36例单发21例,多发15例,共检出72个病灶,65个呈实性团块状肿块,T1WI肿块呈等、低信号,T2WI以低信号多见,增强后明显均匀增强。3例颅骨受累者均表现为颅骨破坏轻微伴颅板两侧大的软组织肿块。6例MRS表现为Cho明显升高,Cr及NAA消失或明显降低,出现高耸的Lip峰,4例可见Lac峰。结论:颅脑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MR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结合MRS有助于提高其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 MRI MRS
下载PDF
颅骨及硬膜恶性淋巴瘤的CT和MRI表现(附6例报告) 被引量:6
14
作者 曹代荣 李银官 +2 位作者 游瑞雄 蔡建忠 张杰平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09年第1期47-50,共4页
目的观察颅骨及硬膜恶性淋巴瘤的CT及MRI影像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病理证实的6例颅骨恶性淋巴瘤患者的CT及MR影像资料。结果6例中累及左侧顶骨及硬膜2例,双侧顶骨及大脑镰后部1例,额骨及硬膜1例,右侧颅骨及右侧脑膜1例,枕骨、天幕及幕... 目的观察颅骨及硬膜恶性淋巴瘤的CT及MRI影像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病理证实的6例颅骨恶性淋巴瘤患者的CT及MR影像资料。结果6例中累及左侧顶骨及硬膜2例,双侧顶骨及大脑镰后部1例,额骨及硬膜1例,右侧颅骨及右侧脑膜1例,枕骨、天幕及幕上下凸面脑膜1例。3例CT检查表现为局限性颅骨内外软组织肿块,平扫呈等密度,增强后较明显强化;MRIT1WI上呈等低信号,T2WI呈等信号,4例增强后病灶显著均匀强化,2例呈不均匀强化,4例相邻的脑实质见中度水肿带,6例颅骨改变均较轻微,CT骨窗位上呈虫蚀样改变,颅骨外形尚完整,MRI上仅表现为局限性颅骨信号减低,术前4例误诊为脑膜瘤。结论颅骨恶性淋巴瘤的CT和MRI表现易与脑膜瘤相混淆,颅骨改变轻微可能提示恶性淋巴瘤,但确诊有赖于病理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细胞型 恶性淋巴瘤 颅骨 硬膜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的CT及CTA诊断 被引量:10
15
作者 曹代荣 李银官 +3 位作者 游瑞雄 张杰平 江飞 陈金姐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1-54,共4页
目的:探讨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的CT及CTA表现特征及其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病理证实的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的CT及CTA影像资料。结果:7例肿瘤均位于幕上脑外。6个肿块呈分叶状,1个肿块呈椭圆形。CT平扫3例表现为等密度,4... 目的:探讨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的CT及CTA表现特征及其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病理证实的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的CT及CTA影像资料。结果:7例肿瘤均位于幕上脑外。6个肿块呈分叶状,1个肿块呈椭圆形。CT平扫3例表现为等密度,4例呈不均匀等低密度,边界清晰,5例伴邻近脑实质低密度水肿带;CT增强扫描显示肿块均匀或不均匀显著增强,5例肿块内见多发纡曲、增粗的血管影。4例CTA均直观显示其内部及周围明显纡曲、扩张的供血动脉。结论: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CT平扫表现与脑膜瘤相似,但CTA表现有助于本病的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血管外皮细胞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下载PDF
人工气胸在CT引导下纵隔病灶穿刺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6
作者 林征宇 李银官 +2 位作者 邓秀芬 张宏敏 陈瑞权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0年第6期628-631,共4页
目的探讨人工气胸在CT引导下纵隔病灶穿刺中的应用。方法对22例纵隔占位患者行CT引导下经胸膜腔路径纵隔病灶穿刺,其中19例接受CT引导下经皮穿刺组织(芯)活检,2例接受125I粒子植入,1例接受纵隔脓肿抽吸。采用22G小儿腰穿针制造人工气胸... 目的探讨人工气胸在CT引导下纵隔病灶穿刺中的应用。方法对22例纵隔占位患者行CT引导下经胸膜腔路径纵隔病灶穿刺,其中19例接受CT引导下经皮穿刺组织(芯)活检,2例接受125I粒子植入,1例接受纵隔脓肿抽吸。采用22G小儿腰穿针制造人工气胸,调整患者体位,使穿刺针道尽可能位于胸腔内相对高位。注入足量气体,压缩穿刺路径上的肺组织,再行CT引导下病灶穿刺。活检或治疗完成后,抽出等量气体。结果所有病例均成功制造人工气胸,顺利完成活检及治疗。术中1例患者发现胸膜粘连,但仍完成活检。术后未发现大出血、需引流的气胸等严重并发症。结论人工气胸为CT引导下纵隔病灶穿刺提供了经胸膜腔路径,是一种安全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胸 活组织检查 纵隔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胸膜腔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及CTA诊断颈动脉体瘤的价值 被引量:14
17
作者 曹代荣 游瑞雄 +2 位作者 李银官 王弘岩 陈济铭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7年第5期337-340,共4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及CTA诊断颈动脉体瘤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病理证实的颈动脉体瘤多层螺旋CT平扫、增强扫描和CTA及3例DSA的影像资料。结果:7例共9个肿块(双侧2例),平扫肿块密度与肌肉相类似,增强扫描所有肿块均显著增...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及CTA诊断颈动脉体瘤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病理证实的颈动脉体瘤多层螺旋CT平扫、增强扫描和CTA及3例DSA的影像资料。结果:7例共9个肿块(双侧2例),平扫肿块密度与肌肉相类似,增强扫描所有肿块均显著增强,薄层横断面图像能清晰显示被推移或包绕的颈内外动脉以及增宽的颈内、外动脉间距。8个肿块外周可见多发扩张的滋养动脉影。颈部CTA清晰显示7例9个肿块与颈总、颈内及颈外动脉的关系,其中7个肿块侧的颈动脉分叉呈杯口状扩大。3例CTA结果与DSA检查完全一致。结论:多层螺旋CT结合CTA可以替代DSA作为确诊颈动脉体瘤的最佳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体瘤 多层螺旋CT CTA DSA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曲面重建在诊断泌尿系结核的价值 被引量:11
18
作者 游瑞雄 曹代荣 +4 位作者 李银官 刘颖 蔡建忠 郑贤应 方哲明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15-118,共4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曲面重建(curved pla-nar reconstruction,CPR)在诊断泌尿系结核中的价值。材料和方法:收集经病理检查证实的23例泌尿系结核,分析其征像,比较三维后处理技术的结果,并评估其在诊断泌尿...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曲面重建(curved pla-nar reconstruction,CPR)在诊断泌尿系结核中的价值。材料和方法:收集经病理检查证实的23例泌尿系结核,分析其征像,比较三维后处理技术的结果,并评估其在诊断泌尿系结核中的应用价值。结果:双肾、输尿管同时受累9例,其中4例同时累及膀胱;单侧肾及输尿管受累13例,同时累及膀胱1例;仅发生于单侧输尿管下段1例。MSCT表现为患肾实质内多个大小不一的囊样低密度影,边缘模糊,增强扫描边缘轻度增强,排泄期见造影剂充填,输尿管管壁不均匀增厚、管腔变窄,其间见扩张的输尿管,增强明显,呈串珠状改变,肾功能不同程度受损;膀胱受累表现为膀胱腔明显缩小,壁增厚,增强明显;大范围的曲面重建可全程清晰显示病变累及范围,直观显示输尿管腔内外改变,与术中及病理符合。结论:MSCT能清晰地显示病变部位、累及范围、腔内外改变以及肾功能情况,是诊断泌尿系结核的一种很好的影像方法,CPR对病变的显示及诊断非常实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泌尿生殖系统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下载PDF
不同方法针刺内关穴fMRI比较研究 被引量:25
19
作者 胡建平 李银官 +1 位作者 曹代荣 龚顺波 《中国现代医生》 2008年第33期4-7,10,共5页
目的利用BOLD-fMRI技术研究电针针刺和手法针刺两种方法的脑功能改变。方法健康成人志愿者14名,每人分别接受电针针刺(以下简称电针组)和手法针刺(以下简称手针组)右侧内关穴两项任务。数据通过SPM软件处理分别计算获得两种任务激活和... 目的利用BOLD-fMRI技术研究电针针刺和手法针刺两种方法的脑功能改变。方法健康成人志愿者14名,每人分别接受电针针刺(以下简称电针组)和手法针刺(以下简称手针组)右侧内关穴两项任务。数据通过SPM软件处理分别计算获得两种任务激活和抑制的脑区图。结果手针组与电针组共同激活的脑区为双颞上回(BA41/42)、双顶岛盖部(SII,BA6)、对侧中央后回(SI,BA2/3)和颞横回,但电针组激活的体积和强度较手针组大、高。电针组观察到双侧岛叶、对侧中央前回(MI,BA4)、SMA和同侧小脑的明显激活,而手针组未观察到这些脑区激活。电针组只看到针刺同侧中央后回(BA2/3)活动抑制,手针组观察到同侧扣带回(BA31)、双侧楔前叶(BA7)、同侧额叶眶回、中央后回(BA2)等多个脑区的活动抑制。结论电针与手针刺激内关穴fMRI结果显示,两者既有共同的脑功能活动区又有不同的脑功能活动区;信号强度及面积也存在一定的差别。电针和手针fMRI脑功能活动改变为临床治疗中风、胃痛、痴呆、智障等疾病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临床选择手针或电针治疗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功能磁共振成像 内关穴 不同手法
下载PDF
ADC值对颅内淋巴瘤与高级别胶质瘤鉴别诊断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13
20
作者 邢振 曹代荣 +2 位作者 李银官 蔡建忠 张杰平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0年第1期5-8,共4页
目的探讨ADC值在颅内淋巴瘤与高级别胶质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5例颅内淋巴瘤和16例高级别胶质瘤(WHO胶质瘤分级:Ⅲ-Ⅳ级)行常规平扫、增强扫描和DWI成像,回顾性分析病灶的影像表现。感兴趣区(ROI)置于病灶在增强T1WI上明显强化且在AD... 目的探讨ADC值在颅内淋巴瘤与高级别胶质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5例颅内淋巴瘤和16例高级别胶质瘤(WHO胶质瘤分级:Ⅲ-Ⅳ级)行常规平扫、增强扫描和DWI成像,回顾性分析病灶的影像表现。感兴趣区(ROI)置于病灶在增强T1WI上明显强化且在ADC图上呈相对低信号部分,取病灶的最低ADC值,另外对同一病例以相同大小ROI置于对侧正常脑白质区测量三个ADC值,取其平均值。相对ADC值(rADC)取病灶最低ADC值与对侧正常白质区平均ADC值的比值。然后对淋巴瘤组和高级别胶质瘤组病例的ADC值和rADC值分别经行两样本t检验。结果淋巴瘤多发10例,单发5例,DWI图上15例病灶均见高信号,ADC图上均呈低信号,rADC<1为100%。高级别胶质瘤单发15例,多发1例,DWI图上11例病灶见高信号,另5例未见明显高信号,ADC图上11例病灶见低信号,另5未见明显低信号,rADC<1为69%。结论淋巴瘤与高级别胶质瘤的ADC值和r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WI结合常规MRI形态学表现有助于颅内淋巴瘤与高级别胶质瘤的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淋巴瘤 胶质瘤 弥散加权成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