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日本细毛环腹瘿蜂对斑翅果蝇的寄生效能
1
作者 田烨 李银煳 +3 位作者 陈强 张金龙 陈国华 张晓明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6-154,共9页
日本细毛环腹瘿蜂Leptopilina japonica是斑翅果蝇Drosophila suzukii的优势寄生性天敌之一,对斑翅果蝇具有良好的生防潜力。为更好地利用日本细毛环腹瘿蜂防控斑翅果蝇,本研究在室内观察了日本细毛环腹瘿蜂的行为活动和生长发育特征。... 日本细毛环腹瘿蜂Leptopilina japonica是斑翅果蝇Drosophila suzukii的优势寄生性天敌之一,对斑翅果蝇具有良好的生防潜力。为更好地利用日本细毛环腹瘿蜂防控斑翅果蝇,本研究在室内观察了日本细毛环腹瘿蜂的行为活动和生长发育特征。采用室内接虫法研究了该蜂对斑翅果蝇2龄幼虫的寄生能力。分别运用HollingⅡ型圆盘方程、搜寻效应方程和Hassell-Varley模型拟合分析了日本细毛环腹瘿蜂的寄生功能反应、搜寻效应和自身密度干扰效应。结果表明:日本细毛环腹瘿蜂的寄生功能反应符合HollingⅡ模型,其拟合方程为:N_(a)=0.70 N/(1+0.03 N);寄生效能(a/T h)为15.78;在一定空间内,寄生蜂的寄生量随寄主密度增加而增大,至寄主密度达25头/罐后寄生量趋于平稳;寄生蜂的搜寻效应随着寄主密度的增加而减弱;当斑翅果蝇的密度分别为10、20、30头/罐时寄生蜂自身密度干扰模型分别为E_(10)=0.4878 P^(-0.8713),E_(20)=0.4420 P^(-0.6768)和E_(30)=0.3462 P^(-0.4337);在同一寄主密度下,日本细毛环腹瘿蜂的寻找效应均随自身密度的增加而减弱。日本细毛环腹瘿蜂对斑翅果蝇2龄幼虫具有较好的寄生效能,但寄主密度较大会导致日本细毛环腹瘿蜂的寄生效能减弱,随着寄生蜂自身密度的增加,其种内个体间会出现干扰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细毛环腹瘿蜂 斑翅果蝇 生物防治 寄生功能反应 寄生效能
下载PDF
甘蔗黑穗病研究状况文献计量分析
2
作者 王长秘 罗志明 +5 位作者 单红丽 李银煳 张荣跃 李婕 王晓燕 尹炯 《中国糖料》 2024年第3期80-90,共11页
本文以甘蔗黑穗病和Sugarcane smut为主题词分别在CNKI和SCI-E数据库中进行检索,并应用文献计量分析方法对文献发文趋势、期刊、机构、基金和被引用文献进行了统计分析。共检索到中文文献284篇和外文文献495篇。其中甘蔗黑穗病的中文文... 本文以甘蔗黑穗病和Sugarcane smut为主题词分别在CNKI和SCI-E数据库中进行检索,并应用文献计量分析方法对文献发文趋势、期刊、机构、基金和被引用文献进行了统计分析。共检索到中文文献284篇和外文文献495篇。其中甘蔗黑穗病的中文文献占中英文总文献的35.54%,我国甘蔗黑穗病相关研究文献占甘蔗主要病害文献的48.97%。近年来国内外甘蔗黑穗病研究的发文量逐渐增加,这些文献主要来自于糖业和病理学领域的机构、作者和期刊。国内期刊主要发表关于甘蔗黑穗病防治、发生规律以及抗黑穗病相关研究的文献,而国外期刊则侧重于甘蔗黑穗病的致病机理和病原菌与甘蔗互作的研究。本文通过统计分析甘蔗黑穗病研究领域的文献发文概况,旨在了解甘蔗黑穗病研究的基本情况和趋势,并结合当前的研究热点方向,为下一步的甘蔗黑穗病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黑穗病 文献计量 CNKI Web of science
下载PDF
甘蔗核心种质花叶病和宿根矮化病自然抗病性调查与分子检测 被引量:2
3
作者 王晓燕 马永德 +5 位作者 单红丽 李婕 张荣跃 李银煳 李文凤 黄应昆 《中国糖料》 2023年第4期47-56,共10页
抗病种质资源的发掘利用是抗病育种的基础和关键,筛选抗病种质对选育抗病品种具有重要意义。为明确国家甘蔗种质资源圃保存的核心种质花叶病和宿根矮化病病情及其自然抗病性,本研究于2021年,对国家甘蔗种质资源圃保存的105份甘蔗核心种... 抗病种质资源的发掘利用是抗病育种的基础和关键,筛选抗病种质对选育抗病品种具有重要意义。为明确国家甘蔗种质资源圃保存的核心种质花叶病和宿根矮化病病情及其自然抗病性,本研究于2021年,对国家甘蔗种质资源圃保存的105份甘蔗核心种质进行花叶病和宿根矮化病田间自然发病调查及其病原检测与抗性评价。结果表明,105份核心种质中,花叶病1级高抗到3级中抗的有75份,占71.4%;105份核心种质样品检测到SCSMV、SrMV两种病毒,所有样品均未检测出SCMV病毒;38份核心种质受SCSMV单独侵染检测出SCSMV、检出率为36.2%,15份核心种质受SrMV单独侵染检测出SrMV、检出率为14.3%,20份核心种质受SCSMV和SrMV复合侵染检测出SCSMV和SrMV、检出率为19.0%;105份核心种质中88份感RSD呈阳性、阳性检出率为83.8%,17份未感RSD呈阴性、占总检测数的16.2%。综合分析结果显示,21份核心种质对SCSMV和SrMV 2种病毒均表现为高抗,占20.0%;27份核心种质双抗SCSMV和SrMV 2种病毒,占25.7%;17份核心种质抗RSD,占16.2%;其中11份核心种质多抗SCSMV、SrMV和RSD,占10.5%。研究结果明确了105份甘蔗核心种质花叶病和宿根矮化病田间病情及其病原类群,筛选出11份多抗SCSMV、SrMV和RSD核心种质,为深入开展甘蔗抗病育种提供了抗病基因源和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核心种质 花叶病和宿根矮化病 病原检测 自然抗病性
下载PDF
中国植原体病害的状况、分布及多样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晓燕 张荣跃 +6 位作者 李庆红 李婕 李银煳 单红丽 卢文洁 李文凤 黄应昆 《农学学报》 2023年第3期58-64,共7页
植原体是引起众多植物病害的一类重要原核致病菌,能引起许多重要粮食作物、蔬菜、果树、观赏植物和林木严重病害,造成巨大损失。为了深入了解中国植原体病害的状况、分布及多样性,最终实现植原体病害的科学防控,归纳总结了中国植原体病... 植原体是引起众多植物病害的一类重要原核致病菌,能引起许多重要粮食作物、蔬菜、果树、观赏植物和林木严重病害,造成巨大损失。为了深入了解中国植原体病害的状况、分布及多样性,最终实现植原体病害的科学防控,归纳总结了中国植原体病害的研究历史、经济重要性、症状特点、流行传播、鉴定方法、地域分布及多样性等。提出了今后应从抗性资源筛选、抗病基因鉴定,基因组特征、致病机理、病害流行学、防治方法和昆虫传毒机理等方面开展植原体病害研究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植原体病害 地域分布 遗传多样性 病原鉴定
下载PDF
甘蔗白叶病植原体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5
作者 张荣跃 马永德 +4 位作者 李婕 王晓燕 单红丽 李银煳 黄应昆 《甘蔗糖业》 2023年第1期21-25,共5页
为建立简便、快速、特异性的甘蔗白叶病植原体检测方法,本研究根据甘蔗白叶病植原体secA基因设计特异引物secA-F/secA-R,建立了甘蔗白叶病植原体PCR检测方法。使用该方法可以从含有甘蔗白叶病植原体的甘蔗样品中稳定扩增出目标基因片段... 为建立简便、快速、特异性的甘蔗白叶病植原体检测方法,本研究根据甘蔗白叶病植原体secA基因设计特异引物secA-F/secA-R,建立了甘蔗白叶病植原体PCR检测方法。使用该方法可以从含有甘蔗白叶病植原体的甘蔗样品中稳定扩增出目标基因片段,片段长度为350 bp。本方法的最低检测浓度为50 fg/µL。应用该方法对云南耿马蔗区采集的7份甘蔗白叶病样品进行了检测鉴定,结果表明,所有样品均为阳性。以上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甘蔗白叶病植原体PCR检测方法特异性和敏感性好,操作简便,适用于甘蔗白叶病植原体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白叶病 植原体 secA基因 PCR检测
下载PDF
云南耿马甘蔗宿根矮化病的发生分布和病原分子检测 被引量:1
6
作者 马永德 王晓燕 +4 位作者 李银煳 李婕 张荣跃 单红丽 黄应昆 《甘蔗糖业》 2023年第2期10-15,共6页
为摸清云南耿马甘蔗宿根矮化病的发生分布,为甘蔗温水脱毒健康种苗生产和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对云南耿马不同甘蔗品种植期的80个样本进行宿根矮化病菌分子检测。结果表明:61个样本为阳性,阳性检出率76.25%,其中强阳性样本34个,... 为摸清云南耿马甘蔗宿根矮化病的发生分布,为甘蔗温水脱毒健康种苗生产和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对云南耿马不同甘蔗品种植期的80个样本进行宿根矮化病菌分子检测。结果表明:61个样本为阳性,阳性检出率76.25%,其中强阳性样本34个,占42.50%;10个主栽或主推品种均发病,发病率在37.50%~100%之间,以粤糖93-159、粤糖83-88、云瑞07-1433、盈育91-59、柳城05-136发病最重,发病率为77.27%~100%,强阳性率为44.44%~66.67%,其次是新台糖22号、云瑞06-189、云瑞10-328、云蔗05-51和云蔗08-1609,发病率为37.50%~100%,强阳性率为0%~14.29%;植期上1~5年均不同程度发病,但无明显的规律性差异。本研究检测表明甘蔗宿根矮化病已在云南耿马蔗区普遍发生且危害严重,急需生产和推广种植甘蔗温水脱毒健康种苗,以促进蔗糖产业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耿马 甘蔗宿根矮化病 发生分布 分子检测
下载PDF
复合高效配方药剂组合对甘蔗大螟和绵蚜防控效果评价
7
作者 丁海云 李银煳 +5 位作者 王晓燕 李婕 单红丽 张荣跃 李文凤 黄应昆 《中国糖料》 2023年第1期52-56,共5页
为筛选防控甘蔗大螟和绵蚜的复合高效配方药剂组合及精准高效施药技术,选用70%导向增效噻虫嗪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46%杀单·苏云菌可湿性粉剂不同配方组合在两个试点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70%导向增效噻虫嗪ZF 450 g/hm^(2)+... 为筛选防控甘蔗大螟和绵蚜的复合高效配方药剂组合及精准高效施药技术,选用70%导向增效噻虫嗪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46%杀单·苏云菌可湿性粉剂不同配方组合在两个试点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70%导向增效噻虫嗪ZF 450 g/hm^(2)+46%杀单·苏云菌WP 2250 g/hm^(2)对甘蔗大螟和绵蚜均具有良好的防控效果,是防控甘蔗大螟和绵蚜理想的复合高效配方药剂组合,可在1—5月结合新植蔗种植或宿根蔗管理,将70%导向增效噻虫嗪ZF 450 g/hm^(2)与公顷施肥量混合均匀后,均匀撒施于蔗沟、蔗蔸及时覆土,于3—5月第1、2代大螟卵孵化盛期,将46%杀单·苏云菌WP 2250 g/hm^(2)兑水675 kg,采用电动背负式喷雾器人工叶面喷施,对大螟枯心苗的防效可达89.8%以上,对甘蔗绵蚜的防效可达100%;两试点该组合甘蔗实测产量和糖分分别较空白对照增加29310、35310 kg/hm^(2)(增产35.6%、41.3%)和5.9个百分点;比氯虫苯甲酰胺·噻虫嗪药剂处理节省600~1050元/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复合高效配方药剂 杀虫剂 精准施药 甘蔗大螟 甘蔗绵蚜 防效评价
下载PDF
广西宜州蔗区灾害性病虫调查与产量糖分损失测定
8
作者 梁宏卫 卢海发 +7 位作者 韦炳春 石浩丁 韦海勇 刘振华 王晓燕 李银煳 单红丽 黄应昆 《甘蔗糖业》 2023年第2期16-22,共7页
为了明确甘蔗中后期灾害性病虫种类及产量糖分损失,本研究于2019~2021年对宜州广西博庆公司蔗区中后期灾害性病虫种类和灾害特性进行调查鉴定,成熟期称量和测定甘蔗产量、糖分及损失率。结果表明:广西博庆公司甘蔗中后期灾害性病虫有甘... 为了明确甘蔗中后期灾害性病虫种类及产量糖分损失,本研究于2019~2021年对宜州广西博庆公司蔗区中后期灾害性病虫种类和灾害特性进行调查鉴定,成熟期称量和测定甘蔗产量、糖分及损失率。结果表明:广西博庆公司甘蔗中后期灾害性病虫有甘蔗螟虫、梢腐病、褐条病3种,且存在2种或3种病虫害混合发生为害。公司所属石别糖厂和博东糖厂蔗区螟害株率平均为68.1%和69.6%,最高90.0%;螟害节率平均为8.8%和7.4%,最高15.0%;梢腐病病株率平均为35.7%和28.0%,最高60.0%;褐条病病情指数平均为81.2和84.0,最高96.7;相对产量损失率平均为39.08%和65.72%,最多79.38%;田间锤度平均降低3.78°Bx和3.56°Bx,最多9.30°Bx;甘蔗糖分平均降低3.68%和2.44%,最多10.18%。主栽品种桂糖42号、桂柳05136、桂糖44号等为易感病。研究结果显示:目前宜州广西博庆公司甘蔗中后期多种病虫害混合发生为害,减产减糖严重,病虫害已成为严重影响蔗糖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之一,切实加强对中后期灾害性病虫精准监测和防控将是确保蔗糖业提质增效和持续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鉴于甘蔗品种结构单一,建议加大对抗病良种的引进力度,筛选抗病良种在生产上进行科学合理布局,以此从根本上解决病虫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宜州 甘蔗病虫 发生为害 产量糖分 调查测定
下载PDF
国家糖料体系区试示范甘蔗新品种(系)病情调查与抗性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李银煳 李婕 +6 位作者 覃伟 王晓燕 张荣跃 赵俊 单红丽 李文凤 黄应昆 《中国糖料》 2022年第2期58-63,共6页
甘蔗生产存在土壤长期连作、种苗无性繁殖连作、宿根栽培连作等固有特性,蔗区气候复杂多变,加之生长期长达一年之久,历经春夏秋冬四季,病多虫多侵染时间长,灾害性病虫常发重发,使甘蔗受损极为严重。筛选和培育抗病品种是解决病害最经济... 甘蔗生产存在土壤长期连作、种苗无性繁殖连作、宿根栽培连作等固有特性,蔗区气候复杂多变,加之生长期长达一年之久,历经春夏秋冬四季,病多虫多侵染时间长,灾害性病虫常发重发,使甘蔗受损极为严重。筛选和培育抗病品种是解决病害最经济有效的根本途径。本研究对2020—2021年国家糖料体系开远综合试验站区试和示范48个甘蔗新品种(系)病情进行了系统调查,并采样检测3种花叶病病毒和Bru1基因,分析明确各新品种(系)对常见甘蔗灾害性病害的发病程度和Bru1基因分布状况,为甘蔗新品种合理布局与推广应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48个参试甘蔗新品种(系)100%感染花叶病,病株率在30%以上的多达29个,其中感染甘蔗花叶病毒(SCMV)无、感染高粱花叶病毒(SrMV)有16个,感染甘蔗线条花叶病毒(SCSMV)有48个;有20个发生黑穗病,以‘云蔗11-1204’、‘柳城09-15’、‘云蔗11-1074’、‘粤甘51号’发病较重,病株率分别为23.0%、20.0%、15.0%、11.0%;有37个发生褐条病、30个发生梢腐病、13个发生锈病、10个发生叶焦病、10个发生轮斑病、5个发生褐斑病,其中‘粤甘49号’、‘桂糖13-386’、‘海蔗28号’、‘粤甘52号’、‘中糖1301’、‘云瑞10-187’重度感染锈病,‘柳城09-19’、‘粤甘53号’、‘中糖1301’、‘中蔗13号’重度感染梢腐病,‘福农09-6201’、‘闽糖11-610’重度感染褐条病,‘闽糖11-610’重度感染叶焦病,‘云蔗11-3898’重度感染眼斑病,‘中蔗13号’重度感染轮斑病;有16个未检测到Bru1基因、有32个检测到Bru1基因。结果显示,甘蔗花叶病、黑穗病、褐条病、梢腐病、锈病是云南蔗区重要的灾害性病害,SCSMV是花叶病优势病毒,应给予高度关注,建议生产上合理使用调查明确的抗病新品种,不宜种植感病品种和加大淘汰感病主栽品种,从根本上控制病害流行成灾,增强防灾减灾夺丰收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新品种(系) 国家糖料体系 区试示范 病情调查 抗性分析
下载PDF
日本细毛环腹瘿蜂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银煳 张峰 +3 位作者 杨凡萱 肖春 张晓明 陈国华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91-198,共8页
日本细毛环腹瘿蜂为斑翅果蝇幼虫优势寄生性天敌之一,对斑翅果蝇具有较大的控制潜能。本研究以斑翅果蝇为寄主,在实验室条件下,通过饲养与观察,研究了日本细毛环腹瘿蜂的寿命、行为节律、寄主选择、生长发育及繁殖。结果显示:不同营养... 日本细毛环腹瘿蜂为斑翅果蝇幼虫优势寄生性天敌之一,对斑翅果蝇具有较大的控制潜能。本研究以斑翅果蝇为寄主,在实验室条件下,通过饲养与观察,研究了日本细毛环腹瘿蜂的寿命、行为节律、寄主选择、生长发育及繁殖。结果显示:不同营养条件下,寄生蜂寿命长短依次为20%蜂蜜水>10%蜂蜜水>清水>对照。寄生蜂羽化期为8 d,第4天为羽化高峰期,羽化期每日10∶00-12∶00为羽化高峰期,16∶00-18∶00为产卵活动高峰期。寄生不同龄期的斑翅果蝇幼虫对寄生蜂幼虫存活率没有影响,对蛹存活率、后代性比、总发育历期有显著影响,寄生2龄幼虫对寄生蜂有更好的适合度,也对寄主2龄幼虫有选择偏好。日本细毛环腹瘿蜂在3日龄达到产卵高峰为13.38头,平均每雌产卵147.50个。日本细毛环腹瘿蜂卵、幼虫、雄蜂蛹、雌蜂蛹历期分别为1.30 d、8.67 d、8.86 d、10.27 d,雄蜂的羽化时间比雌蜂平均提前1.41 d。综上结果,日本细毛环腹瘿蜂可作为斑翅果蝇生物防治的重要材料加以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细毛环腹瘿蜂 斑翅果蝇 生物学特性 生物防治
下载PDF
低纬高原甘蔗中后期灾害性真菌病害发生为害调查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文凤 李婕 +6 位作者 普家荣 王晓燕 单红丽 张荣跃 普金安 李银煳 黄应昆 《农学学报》 2022年第6期24-32,59,共10页
为了明确甘蔗中后期灾害性真菌病害种类及灾害特性,对云南蔗区中后期灾害性真菌病害发生分布和品种抗性进行调查鉴定,在成熟期称量和测定甘蔗产量、糖分及损失率。结果表明,云南蔗区中后期灾害性真菌病害有梢腐病、褐条病、锈病3种,梢... 为了明确甘蔗中后期灾害性真菌病害种类及灾害特性,对云南蔗区中后期灾害性真菌病害发生分布和品种抗性进行调查鉴定,在成熟期称量和测定甘蔗产量、糖分及损失率。结果表明,云南蔗区中后期灾害性真菌病害有梢腐病、褐条病、锈病3种,梢腐病菌为Fusarium verticillioides和Fusarium proliferatum,褐条病菌为Bipolaris setariae,锈病菌为Puccinia kuehnii和Puccinia melanocephala;‘桂糖11-1076’‘、闽糖12-1404’‘、福农09-2201’‘、福农09-71111’‘、桂糖06-1492’‘、桂糖08-1180’‘、云蔗11-1074’、‘桂糖06-2081’、‘桂糖08-1589’、‘粤甘48号’、‘柳城09-15’、‘云蔗05-51’、‘云蔗11-1204’、‘福农07-3206’等新品种高度抗病。梢腐病、褐条病和锈病实测产量损失率平均为38.43%、25.6%、24.9%,甘蔗糖分平均降低3.54%、2.82%、3.11%。本研究明确了低纬高原甘蔗中后期灾害性真菌病害种类及灾害特性,为防控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纬高原 甘蔗 真菌病害 发生为害 调查分析
下载PDF
甘蔗蓟马为害损失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罗志明 尹炯 +2 位作者 李银煳 张荣跃 李俊 《甘蔗糖业》 2022年第3期20-23,共4页
为明确甘蔗蓟马对甘蔗的为害损失,应用化学防控手段控制蓟马为害,研究了蓟马为害对不同抗性甘蔗品种产量和糖分的影响,并探讨了蓟马防控的投入与产出关系。结果表明,蓟马为害对甘蔗产量和糖分会产生较大影响,其产量影响程度与甘蔗抗蓟... 为明确甘蔗蓟马对甘蔗的为害损失,应用化学防控手段控制蓟马为害,研究了蓟马为害对不同抗性甘蔗品种产量和糖分的影响,并探讨了蓟马防控的投入与产出关系。结果表明,蓟马为害对甘蔗产量和糖分会产生较大影响,其产量影响程度与甘蔗抗蓟马性相关,而糖分影响与抗蓟马性无关。其中,抗性较强品种柳城05-136和云蔗05-51产量损失为13.04%~21.06%,糖分损失为8.33%~8.40%;抗性较弱品种粤糖93-159产量损失高达40.58%,糖分损失为8.44%。从蓟马防控投入与产出关系看,越感虫品种投入产出比越大,即通过防控获得利益越大。研究结果明确了不同抗性甘蔗品种受蓟马为害后的产量和糖分损失,为蓟马防控决策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品种 甘蔗蓟马 产量损失 糖分损失 投入产出比
下载PDF
云南低纬高原甘蔗梢腐病菌检测鉴定及系统进化分析
13
作者 王晓燕 仓晓燕 +6 位作者 李文凤 李婕 李银煳 单红丽 张荣跃 卢文洁 黄应昆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062-2067,共6页
【目的】云南地处低纬高原,作为中国第二大蔗区,近年来因多雨高湿加上感病品种大规模种植,导致由镰刀菌引起的甘蔗梢腐病在低纬高原云南蔗区扩散蔓延成灾,蔗糖产业严重减产减糖,面临严峻灾害威胁。为实现低纬高原云南蔗区甘蔗梢腐病的... 【目的】云南地处低纬高原,作为中国第二大蔗区,近年来因多雨高湿加上感病品种大规模种植,导致由镰刀菌引起的甘蔗梢腐病在低纬高原云南蔗区扩散蔓延成灾,蔗糖产业严重减产减糖,面临严峻灾害威胁。为实现低纬高原云南蔗区甘蔗梢腐病的抗病育种和精准科学防控,亟需明确该病的病原菌种类、优势种及其系统进化关系。【方法】以采自云南省耿马县、孟连县、新平县、澜沧县、开远市和弥勒市等不同蔗区的14份梢腐病样品为材料,分别利用基于核糖体DNA非转录间隔区(rDNA-ITS)序列设计的梢腐病特异性检测引物Fv-F4/Fv-R4和Fp-F3/Fp-R3对甘蔗梢腐病病原菌Fusarium verticillioides(Fv)和Fusarium proliferatum(Fp)进行PCR检测。【结果】14份梢腐病样品中有12份均检测到2种梢腐病病原菌,存在混合侵染现象。选取7份混合侵染样品进行序列比对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表明,本研究获得的Fv(MZ126549~MZ126555)和Fp(MZ102259~MZ102265)序列分别与已报道的Fv菌株20(KU508286)和Fv德宏菌株(KJ629482)的同源性为98.6%~100%和100%。系统进化树中云南蔗区梢腐病病原菌主要分成两组,即Fv组和Fp组。除来自云南澜沧ROC 25和云南弥勒福农10-1405上的Fv单独聚为一个小组外,在Fv组中,5个混合侵染样品与不同地理来源Fv菌株聚为一组,并与F.oxysporum(广西菌株)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就Fp而言,本研究获得的Fp序列与不同地理来源Fp菌株聚为一组。【结论】初步确认Fv和Fp是低纬高原云南蔗区梢腐病的主要病原,且普遍存在混合侵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梢腐病菌 优势种鉴定 系统进化分析
下载PDF
低纬高原甘蔗锈病病原菌鉴定及系统进化分析
14
作者 王晓燕 李文凤 +4 位作者 张荣跃 单红丽 李婕 李银煳 黄应昆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333-1339,共7页
【目的】明确低纬高原云南蔗区甘蔗锈病病原种类、发生分布特征、病原间及其与柄锈菌属其他锈菌的系统进化关系。【方法】通过症状观察,病原形态特征观察和分子检测对采自云南不同蔗区的57份锈病样品进行病原鉴定;并构建NJ树分析甘蔗锈... 【目的】明确低纬高原云南蔗区甘蔗锈病病原种类、发生分布特征、病原间及其与柄锈菌属其他锈菌的系统进化关系。【方法】通过症状观察,病原形态特征观察和分子检测对采自云南不同蔗区的57份锈病样品进行病原鉴定;并构建NJ树分析甘蔗锈病病原与其他柄锈菌的系统进化关系。【结果】云南勐海海引1号4份锈病样品的夏孢子堆桔黄色,夏孢子梨形,栗褐色或金黄色,表面有刺,壁顶端加厚10μm,大小为(25~50)μm×(16~35)μm,具4~5个芽孔。核苷酸序列与已报道的屈恩柄锈菌(GU058021)同源性在99.9%以上,表明这些锈病样品是由屈恩柄锈菌引起的甘蔗黄锈病;其余53份锈病样品的夏孢子堆棕红色,夏孢子球形,棕色至深棕色,表面布满小刺,壁四周均匀加厚,大小为(20~40)μm×(13~25)μm,芽孔多4个;侧丝无色,匙形。核苷酸序列与已报道的黑顶柄锈菌(GU058001)同源性在99.8%以上,表明这些锈病样品都是由黑顶柄锈菌引起的甘蔗褐锈病。系统进化树显示,文章获得的4条屈恩柄锈菌与Puccinia polysora(GU058024)聚为1组,遗传关系近;53条黑顶柄锈菌与P.nakanishikii(GU058002)、P.rufipes(AJ296545)、Aecidium deutziae(KU309317)和P.coronata(DQ354526)等柄锈菌属锈菌聚为1组,遗传关系近;而2种甘蔗锈病菌的遗传关系相对较远。【结论】在低纬高原云南蔗区首次发现引起甘蔗黄锈病的屈恩柄锈菌,并证实引起褐锈病的黑顶柄锈菌是低纬高原甘蔗锈病的主要病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锈病 病原鉴定 黑顶柄锈菌 屈恩柄锈菌 系统进化
下载PDF
甘蔗种质对甘蔗蓟马的耐害性研究
15
作者 罗志明 覃伟 +3 位作者 尹炯 李银煳 张荣跃 李俊 《中国农学通报》 2022年第34期107-112,共6页
通过自然种群接虫方法,开展12个甘蔗种质对蓟马的耐害性评价。结果表明,不同甘蔗种质虫害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其中‘云蔗15-507’为害最轻(虫害指数为13.33%),‘云蔗14-1010’为害最重(虫害指数为73.33%)。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虫害指数与卷... 通过自然种群接虫方法,开展12个甘蔗种质对蓟马的耐害性评价。结果表明,不同甘蔗种质虫害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其中‘云蔗15-507’为害最轻(虫害指数为13.33%),‘云蔗14-1010’为害最重(虫害指数为73.33%)。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虫害指数与卷叶率相关性最强(R=0.9758),蓟马成虫数与虫害指数、卷叶率呈弱相关关系。耐害性由强到弱划分,可将12个甘蔗种质分为4个耐害等级,其中‘云蔗135-507’、‘云蔗15-1679’和‘云蔗14-1289’为1级,‘云蔗11-3898’和‘云蔗14-1215’为2级,‘云蔗14-1208’、‘云蔗15-1692’、‘云蔗13-1821’和‘云蔗12-1185’为3级,‘粤糖93-159’、‘云蔗13-1182’和‘云蔗14-1010’为4级。对耐害性甘蔗种质相关生理生化指标分析结果表明,虫害指数与多酚氧化酶(PPO)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与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有弱的正相关相系,与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等无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种质 甘蔗蓟马 虫害指数 耐害性 生理生化指标
下载PDF
甘蔗褐条病与梢腐病病原菌快速大量产孢的培养方法
16
作者 单红丽 李银煳 +4 位作者 李婕 王晓燕 张荣跃 李文凤 黄应昆 《中国糖料》 2022年第4期55-58,共4页
甘蔗褐条病和梢腐病是为害甘蔗叶部的灾害性真菌病害。为了改善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DA)培养基存在病菌生长速度缓慢、产孢时间长、产孢数量少等问题,对甘蔗褐条病与梢腐病病原菌快速大量产孢的培养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甘蔗褐条病菌... 甘蔗褐条病和梢腐病是为害甘蔗叶部的灾害性真菌病害。为了改善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DA)培养基存在病菌生长速度缓慢、产孢时间长、产孢数量少等问题,对甘蔗褐条病与梢腐病病原菌快速大量产孢的培养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甘蔗褐条病菌接种于褐条病菌产孢培养基后,经去除菌丝处理后暗培养7 d可产生大量褐条病菌分生孢子;甘蔗梢腐病接种于梢腐病菌产孢培养基后,振荡培养3 d可产生大量分生孢子。本方法培养基原料简单易得,成本低廉,步骤简单,操作方便,污染率低,与PDA培养基传统培养方法相比,培养周期显著缩短,每个视野分生孢子增加6倍以上,充分满足了甘蔗褐条病和梢腐病深入研究与防控的需求,为甘蔗褐条病和梢腐病病菌变异动态、致病力差异、筛选抗病品种及绿色高效杀菌剂等应用研究提供了基础条件及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褐条病 甘蔗梢腐病 分生孢子 诱导产孢 培养基
下载PDF
应用手持式植物光谱测量仪开展甘蔗蓟马为害差异研究
17
作者 罗志明 尹炯 +1 位作者 李银煳 张荣跃 《甘蔗糖业》 2022年第4期19-23,共5页
以不同甘蔗品种为材料,研究手持式植物光谱测量仪(PolyPen RP-410)在蔗叶光谱值测定的使用技术方法,并分析了不同蓟马为害程度蔗叶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差异。结果表明:PolyPen RP-410测定蔗叶正、反面NDVI值无差异,不同叶位间NDVI值... 以不同甘蔗品种为材料,研究手持式植物光谱测量仪(PolyPen RP-410)在蔗叶光谱值测定的使用技术方法,并分析了不同蓟马为害程度蔗叶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差异。结果表明:PolyPen RP-410测定蔗叶正、反面NDVI值无差异,不同叶位间NDVI值有一定差异;NDVI值可反映蔗叶的健康状况,且蓟马为害程度与NDVI值呈显著负相关。根据蔗叶受害等级与NDVI值线性回归关系,制定了蓟马为害蔗叶的5级分级方法。该分级方法既避免了人为误差,又提高了监测的准确度;同时还能有效去除因蔗叶颜色差异导致的影响,可为科学指导蔗区蓟马监测与防控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蓟马 手持式植物光谱测量仪 归一化植被指数 为害指数 分级方法
下载PDF
4种杀虫剂对果蝇锤角细蜂(Trichopria drosophilae)的室内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4
18
作者 羊绍武 陈诗涵 +2 位作者 张晓明 李银煳 陈国华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49-953,共5页
【目的】明确不同类型杀虫剂对果蝇锤角细蜂成虫的安全性,为斑翅果蝇的综合防治和农药的合理施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指形管药膜法分别测定了4种田间用于防治果蝇的不同类型杀虫剂对果蝇锤角细蜂的室内毒力,并进行了农药对果蝇... 【目的】明确不同类型杀虫剂对果蝇锤角细蜂成虫的安全性,为斑翅果蝇的综合防治和农药的合理施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指形管药膜法分别测定了4种田间用于防治果蝇的不同类型杀虫剂对果蝇锤角细蜂的室内毒力,并进行了农药对果蝇锤角细蜂的安全性评价。【结果】高效氟氯氰菊酯对果蝇锤角细蜂雌蜂和雄蜂的LC50最低,分别为19.700和18.176 mg/L;LC50值最高的是乙基多杀菌素,对雌蜂与雄蜂的LC50分别为228.640和193.632 mg/L,4种杀虫剂对果蝇锤角细蜂雌蜂的LC50均大于雄蜂。4种杀虫剂中,啶虫脒和高效氟氯氰菊酯对果蝇锤角细蜂雌蜂和雄蜂均为中等风险,苦参碱为低风险,乙基多杀菌素对雌蜂为低风险、对雄蜂为中等风险。【结论】苦参碱和乙基多杀菌素对果蝇锤角细蜂毒性较低,在田间防治果蝇时可作为优先选用的杀虫剂类型;啶虫脒和高效氟氯氰菊酯对果蝇锤角细蜂的毒性较高,在果蝇锤角细蜂活动期应避免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蝇锤角细蜂 杀虫剂 毒力测定 安全性评价
下载PDF
云南弥勒甘蔗褐条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婕 李银煳 +4 位作者 李庆红 张荣跃 王晓燕 单红丽 黄应昆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31-235,共5页
2019年10月,在云南弥勒甘蔗示范基地(23.92°N,103.33°E)发现‘云瑞10-187’和‘福农11-2907’高感甘蔗褐条病,发病率为50%~80%。为明确其病原,本研究采集病样进行了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系统发育分析,以期为该病害有效防控提... 2019年10月,在云南弥勒甘蔗示范基地(23.92°N,103.33°E)发现‘云瑞10-187’和‘福农11-2907’高感甘蔗褐条病,发病率为50%~80%。为明确其病原,本研究采集病样进行了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系统发育分析,以期为该病害有效防控提供科学依据。依据形态特征、核糖体RNA的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和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基因(glyceraldehyde-3-phosphate dehydrogenase,GAPDH)分子鉴定及致病性测定,将病原菌鉴定为狗尾草平脐蠕孢Bipolaris setariae,是云南省甘蔗褐条病病原菌新记录种,丰富了甘蔗褐条病病原菌信息,为后续其他蔗区褐条病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甘蔗褐条病 病原菌 分离鉴定 系统发育分析
下载PDF
云南甘蔗褐条病病原菌鉴定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晓燕 李银煳 +6 位作者 普金安 张荣跃 龙朝华 普家荣 李文凤 单红丽 黄应昆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41-145,共5页
褐条病是甘蔗生长中后期叶部主要真菌病害之一。近年来因多雨高湿及感病品种大面积种植导致褐条病在我国第二大糖料基地云南暴发为害成灾,减产减糖严重[1],严重制约云南蔗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以病原菌研究为基础的种植和选育抗病品种... 褐条病是甘蔗生长中后期叶部主要真菌病害之一。近年来因多雨高湿及感病品种大面积种植导致褐条病在我国第二大糖料基地云南暴发为害成灾,减产减糖严重[1],严重制约云南蔗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以病原菌研究为基础的种植和选育抗病品种是防治这种病害最经济有效的措施。有关云南蔗区褐条病病原菌研究甚少,有效防控依据缺乏。本研究从云南不同蔗区采集褐条病病样进行分离与鉴定,旨在明确病原菌种类,以期为甘蔗褐条病的流行预测及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unnan sugarcane brown stripe pathogen identification Bipolaris setariae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