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药态度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症状影响的1年随访研究 被引量:42
1
作者 郑英君 吴超 +5 位作者 宁玉萍 陈宇薇 邓永杰 李璇子 李锐铿 佘生林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385-390,共6页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整合治疗(心理社会干预合并药物治疗)的疗效,分析不同干预方式中用药态度对治疗依从性和精神症状的影响,探讨整合治疗疗效机制。方法 2012年至2015年间纳入17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整合治疗组(86例)和常规药物...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整合治疗(心理社会干预合并药物治疗)的疗效,分析不同干预方式中用药态度对治疗依从性和精神症状的影响,探讨整合治疗疗效机制。方法 2012年至2015年间纳入17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整合治疗组(86例)和常规药物治疗组(84例),整合治疗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合并心理社会干预,常规药物治疗组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入组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随访,分别采用用药态度量表(drug attitude inventory,DAI)、自知力问卷(self-awareness inventor,SAI)—治疗依从性量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评估用药态度、治疗依从性、临床精神病性症状。结果随访12月时,整合治疗组PANSS阳性症状和一般精神症状量表减分、DAI和SAI治疗依从性增分均高于药物治疗组(均P<0.05),整合治疗组药物依从率高于药物治疗组(72.1%vs.45.2%,P<0.01)。常规药物治疗组PANSS总分减分与DAI的增分呈正关联(β=0.31,P=0.02),且治疗依从性的改善中介二者之间的关系(β=0.18,P=0.18);而整合治疗组患者中,未发现DAI增分与PANSS总分减分之间的相关关系(P>0.05),SAI—治疗依从性的增分与PANSS量表的阳性症状量表减分(r=0.31,P=0.01)和一般精神症状量表的减分(r=0.36,P<0.01)呈正相关。结论本研究表明常规药物治疗组中,用药态度通过提高治疗依从性来改善精神性症状,整合治疗症状改善与治疗依从性改善有关,与用药态度可能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整合治疗 心理社会干预 治疗依从性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患者1年中不同治疗阶段工作状况的预测因素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李锐铿 宁玉萍 +3 位作者 邓秀荣 吴超 佘生林 郑英君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9期2940-2945,共6页
目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在不同治疗阶段的工作状况建立预测和分类模型,以探讨其工作状况的预测因素。方法收集随机分到综合治疗组和常规药物治疗组的17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基线及3、6、12个月的工作状况和人口学、社会和临床指标,用分类... 目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在不同治疗阶段的工作状况建立预测和分类模型,以探讨其工作状况的预测因素。方法收集随机分到综合治疗组和常规药物治疗组的17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基线及3、6、12个月的工作状况和人口学、社会和临床指标,用分类回归树的方法建立预测模型。结果基线时首次发病年龄预测患者是否工作的分割点是25岁,模型正确估计了患者总数的67.6%;随访3个月时,自知力水平总分大于13分、接受综合治疗和受教育年限大于9年可以产生82.6%的节点(工作的患者),模型正确估计了患者总数的73.4%;随访6个月和12个月时,个人和社会功能大于70或72分。病程或受教育年限是预测工作状况的主要指标,模型总体预测准确率分别为74.8%和73.7%。结论急性期的患者其工作状况主要和首次发病年龄、精神症状严重程度有关;恢复期患者工作状况主要和自知力的水平、是否接受综合治疗有关;巩固期患者工作状况主要和社会功能的恢复情况、病程以及受教育程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工作状况 分类回归树
下载PDF
药物、认知行为心理治疗联合应用于焦虑症患者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李锐铿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第27期88-90,共3页
目的分析探讨药物联合认知行为心理治疗焦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126例焦虑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3例。对照组接受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认知行为心理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简易智能... 目的分析探讨药物联合认知行为心理治疗焦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126例焦虑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3例。对照组接受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认知行为心理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及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前SAS评分与PS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SAS评分(48.54±3.11)分与PSQI评分(8.44±2.10)分均低于对照组的(53.43±4.65)、(13.87±3.87)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MMSE评分与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MMSE评分(23.76±3.13)分与SF-36评分(87.65±4.21)分均高于对照组的(18.65±3.55)、(80.76±3.1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物联合认知行为心理治疗焦虑症的临床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虑症 认知行为心理治疗 生活质量 睡眠质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