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生素骨水泥链珠在创伤性骨髓炎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
作者 李长签 丛海波 +3 位作者 杜全红 史永安 姜辉 隋海明 《山东医药》 CAS 2014年第6期59-61,共3页
目的探讨抗生素骨水泥链珠(以下简称抗生素链珠)对创伤性骨髓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42例创伤性骨髓炎患者,其中胫骨、肱骨中段骨干感染24例,胫骨干骺端骨感染18例。骨缺损3 cm×4 cm^8 cm×5 cm,软组织缺损6 cm×4 cm^10 cm&#... 目的探讨抗生素骨水泥链珠(以下简称抗生素链珠)对创伤性骨髓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42例创伤性骨髓炎患者,其中胫骨、肱骨中段骨干感染24例,胫骨干骺端骨感染18例。骨缺损3 cm×4 cm^8 cm×5 cm,软组织缺损6 cm×4 cm^10 cm×4 cm。42例患者均行创面彻底清创,去除坏死及感染的骨组织及软组织,截除骨折端坏死骨质,反复冲洗创面后予抗生素链珠充填,创面行负压封闭引流(VSD)。24例骨干感染者待创面炎症反应消除后取出抗生素链珠,行植骨术;18例干骺端感染者待创面脓性分泌物较少后再次清创(取出临时抗生素链珠),永久植入抗生素链珠。术后随访6~36个月,观察创面愈合时间、X线表现、感染复发情况等。结果本组病例创面愈合时间21~39 d、平均29 d。随访6~36个月,X线片示所有骨痂生长良好,植骨部分已融合,未再发现死骨及空洞。结论抗生素链珠充填联合VSD是治疗创伤性骨髓炎的较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骨水泥 负压吸引 骨髓炎
下载PDF
骨伤复原汤配合骨搬运技术治疗创伤性四肢大段骨缺损30例 被引量:11
2
作者 李长签 丛海波 +3 位作者 王晓科 丁英杰 余志平 董伟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3期49-51,共3页
目的观察骨伤复原汤配合骨搬运技术治疗创伤性四肢大段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创伤性四肢大段骨缺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术后采用鹿瓜多肽8mg静脉滴注,治疗组患者加服骨伤复原汤。结果随访18~31个月... 目的观察骨伤复原汤配合骨搬运技术治疗创伤性四肢大段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创伤性四肢大段骨缺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术后采用鹿瓜多肽8mg静脉滴注,治疗组患者加服骨伤复原汤。结果随访18~31个月,平均24个月。治疗组骨痂牵拉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治疗组骨愈合优25例,良4例,可1例,差0例,对照组骨愈合优20例,良4例,可4例,差1例,两组骨愈合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伤复原汤配合骨搬运技术可缩短创伤性四肢大段骨缺损的愈合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缺损 骨伤复原汤 骨搬运
下载PDF
针刀联合红外线照射治疗产后腰痛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3
作者 黎作旭 王尚全 李长签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8年第28期3132-3134,共3页
目的观察针刀联合红外线照射治疗产后腰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100例产后腰痛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红外线照射进行治疗,实验组加用针刀疗法治疗,观察2组治疗10 d、20 d后疼痛VAS评分、ODI指数评分、JOA评分变化情... 目的观察针刀联合红外线照射治疗产后腰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100例产后腰痛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红外线照射进行治疗,实验组加用针刀疗法治疗,观察2组治疗10 d、20 d后疼痛VAS评分、ODI指数评分、JOA评分变化情况,随访3个月复发率。结果治疗10 d、20 d后,2组VAS评分和ODI评分均明显降低(P均<0. 05),且实验组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均<0. 05); 2组JOA评分均明显升高(P均<0. 05),且实验组的评分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P <0. 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 00%,而实验组为94. 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随访实验组复发率为4. 00%,对照组为26. 00%,2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针刀联合红外线照射治疗产后腰痛疗效优于单纯红外线照射治疗,可以明显减轻疼痛,改善腰部功能,且复发率低,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刀疗法 红外线照射 产后腰痛
下载PDF
局部封闭疗法结合红外线照射治疗腰椎后路内固定术后并发臀上皮神经疼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
4
作者 黎作旭 张世民 +2 位作者 刘昱彰 吴冠男 李长签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A01期383-384,共2页
目的探讨腰椎后路内固定术后并发臀上皮神经疼痛的原因及治疗方法及应用局部封闭疗法结合红外线照射治疗该病的效果。方法本研究连续收集2014年1月—2017年1月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脊柱一科收治的腰椎后路内固定手术后并发臀上皮神经... 目的探讨腰椎后路内固定术后并发臀上皮神经疼痛的原因及治疗方法及应用局部封闭疗法结合红外线照射治疗该病的效果。方法本研究连续收集2014年1月—2017年1月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脊柱一科收治的腰椎后路内固定手术后并发臀上皮神经疼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局部封闭注射配合红外线照射治疗,对照组仅采用红外线照射治疗,疗程为2周,比较治疗前后的疼痛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疼痛评分及临床疗效较治疗前均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对患者疼痛缓解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差异。观察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局部封闭疗法结合红外线照射治疗腰椎后路内固定术后并发臀上皮神经疼痛,效果显著,临床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后路内固定术 臀上皮神经疼痛 封闭治疗
下载PDF
B超引导下颈神经根阻滞治疗低位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研究
5
作者 李长签 《陕西中医》 CAS 2021年第S01期34-34,共1页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颈神经根阻滞治疗低位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挑选120例低位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当作研究重点,借助随机数字表法把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不应用B超引导下颈神经根阻滞治疗,观察组应用B超引导下颈神经根阻滞治...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颈神经根阻滞治疗低位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挑选120例低位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当作研究重点,借助随机数字表法把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不应用B超引导下颈神经根阻滞治疗,观察组应用B超引导下颈神经根阻滞治疗。结果:与对照组作对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P<0.05);与对照组作对比,观察组治疗后第1周、治疗后第2周、治疗后第3周VAS评分低(P<0.05)。结论:低位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在治疗时,应用B超引导下颈神经根阻滞治疗,具有确切的临床效果,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有利于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超引导下 颈神经根阻滞 低位神经根型颈椎病 临床效果
下载PDF
椎间孔镜联合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VAS评分影响观察 被引量:5
6
作者 吕达 王树人 +1 位作者 李长签 奚向宇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第6期103-103,105,共2页
目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应用椎间孔镜联合针刀治疗的效果及对患者VAS评分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2014年1月-2018年1月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2例,将其随机均分并设组,给予椎间孔镜联合针刀治疗为观察组,给予单纯椎间孔镜治疗为对照组,每... 目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应用椎间孔镜联合针刀治疗的效果及对患者VAS评分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2014年1月-2018年1月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2例,将其随机均分并设组,给予椎间孔镜联合针刀治疗为观察组,给予单纯椎间孔镜治疗为对照组,每组41例。结果:观察组治疗优良率为90.24%,对照组为80.49%(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VAS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理想治疗方案是椎间孔镜联合针刀,此方案疗效显著且能够降低患者疼痛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针刀 椎间孔镜
下载PDF
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6
7
作者 纪树青 吕达 +1 位作者 李长签 奚向宇 《中外医学研究》 2017年第15期7-8,共2页
目的:观察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腰间盘突出症患者72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36例。对照组实施保守治疗,观察组实施椎间孔镜术治疗。比较两组VAS、JOA、ODI评分。结... 目的:观察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腰间盘突出症患者72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36例。对照组实施保守治疗,观察组实施椎间孔镜术治疗。比较两组VAS、JOA、ODI评分。结果:治疗后1、3个月,观察组VAS、ODI评分较对照组明显低,JOA评分明显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椎间孔镜技术治疗可缓解患者疼痛程度,促进关节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孔镜技术 保守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 关节功能
下载PDF
舒筋活血汤熏洗对肩袖修补术后康复的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奚向宇 崔瑛 +1 位作者 李长签 吕达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18年第12期281-281,共1页
目的:探讨舒筋活血汤熏洗对肩袖修补术后康复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84例行肩袖损伤术治疗的患者,分为参照组(42例)与研究组(42例),给予参照组常规治疗,给予研究组加用舒筋活血汤熏洗。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情况与肩关节功能评分,进行统计... 目的:探讨舒筋活血汤熏洗对肩袖修补术后康复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84例行肩袖损伤术治疗的患者,分为参照组(42例)与研究组(42例),给予参照组常规治疗,给予研究组加用舒筋活血汤熏洗。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情况与肩关节功能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比对两组患者疼痛程度,研究组术后4周、术后8周均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呈P﹤0.05。比对两组患者肩关节功能评分,研究组术后4周、术后8周均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呈P﹤0.05。结论:对肩袖损伤术后加用舒筋活血汤熏洗,能有效缓解疼痛,促进肩关节功能恢复,治疗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袖损伤 舒筋活血汤熏洗 肩袖修补术后
下载PDF
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Bennett骨折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纪树青 吕达 +1 位作者 奚向宇 李长签 《中国伤残医学》 2017年第9期17-18,共2页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Bennett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就诊于我院的86例Bennett骨折患者为观察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2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观察组运用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对2...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Bennett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就诊于我院的86例Bennett骨折患者为观察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2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观察组运用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对2组骨折复位效果及腕关节活动度展开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骨折复位优良率为95.35%,与对照组的100.0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腕关节活动度相近,2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Bennett骨折方面,闭合复位内固定与切开复位内固定具有相当的疗效,且闭合复位内固定易于操作,可减少创伤,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NNETT骨折 闭合复位内固定 切开复位内固定
下载PDF
组织瓣移植结合骨搬运修复重建小腿大范围复合组织缺损 被引量:8
10
作者 丛海波 王晓科 +2 位作者 丁英杰 余志平 李长签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61-464,共4页
目的 探讨组织瓣移植结合骨搬运修复重建小腿大范围复合组织缺损(大面积软组织缺损合并大段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92例小腿大范围复合组织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男71例,女21例;年龄19 ~56岁,平... 目的 探讨组织瓣移植结合骨搬运修复重建小腿大范围复合组织缺损(大面积软组织缺损合并大段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92例小腿大范围复合组织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男71例,女21例;年龄19 ~56岁,平均38.3岁.所有患者术前均采用中医外敷法湿敷创面;后行亚急症皮瓣移植结合骨搬运治疗小腿大范围皮肤缺损合并大段骨缺损,肌皮瓣移植结合骨搬运重建毁损的肌肉功能并修复大段骨缺损;组织瓣移植术后,再采用水蛭地龙汤抗凝.结果 92例患者手术实施成功率达100%,无一例患者发生感染,吻合血管游离移植106块组织,除1例患者皮瓣远端部分干性坏死外,其他移植组织全部成活;手术次数平均为2.6次,骨愈合时间平均为256 d.92例患者术后获10 ~ 48个月(平均24.6个月)随访,按照国际Paley等的标准评定功能:优53例,良26例,可9例,差4例,优良率达85.9%.结论 对于小腿大范围复合组织缺损,组织瓣移植结合骨搬运可以最大限度地恢复患肢的功能,是一种较好的修复重建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移植 软组织损伤 修复外科手术 骨搬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