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创血清学模型对酒精性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7
1
作者 王晓彤 韩涛 李雅玥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4-6,共3页
目的探讨无创血清学模型中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与血小板比值(RPR)、γ-谷氨酰转移酶(GGT)与血小板比值指数(GPRI)、S指数、基于4因子的肝纤维化指标(FIB-4)、AST与血小板比值指数(APRI)对酒精性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的预测价值。方法... 目的探讨无创血清学模型中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与血小板比值(RPR)、γ-谷氨酰转移酶(GGT)与血小板比值指数(GPRI)、S指数、基于4因子的肝纤维化指标(FIB-4)、AST与血小板比值指数(APRI)对酒精性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酒精性肝硬化患者126例,其中伴轻中度静脉曲张者20例(轻中度组)、重度静脉曲张者67例(重度组),无静脉曲张者39例(无曲张组)。收集各组血常规(RDW、PLT)、肝功能(ALT、AST、GGT、ALB)指标,计算RPR、GPRI、S指数、FIB-4、APRI。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4种指标对食管静脉曲张的预测价值。结果重度组RPR、GPRI、S指数、FIB-4、APRI均高于轻中度组、无曲张组(P均<0.05)。而轻中度组与无曲张组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RPR、GPRI、S指数、FIB-4预测食管静脉曲张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02、0.828、0.960、0.883、0.799,预测重度食管静脉曲张的AUC分别为0.891、0.782、0.836、0.816、0.762。结论无创血清学模型中RPR、GPRI、S指数、FIB-4、APRI对预测酒精性肝硬化伴食管静脉曲张及其严重程度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可作为非侵入性评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静脉曲张 酒精性肝硬化 无创血清学模型
下载PDF
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基对大鼠肝癌细胞系CBRH-7919增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周佳美 向慧玲 +5 位作者 朱争艳 吕洪敏 骆莹 王鹏 李雅玥 尹春阳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11年第4期455-458,共4页
目的:探讨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基对大鼠CBRH-7919肝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分离Wistar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鉴定后进行体外培养,制备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基(BMSC-CM),MTT比色法检测BMSC-CM对7919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目的:探讨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基对大鼠CBRH-7919肝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分离Wistar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鉴定后进行体外培养,制备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基(BMSC-CM),MTT比色法检测BMSC-CM对7919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BMSC-CM对7919肝癌细胞周期的影响,ELISA检测BMSC-CM对7919肝癌细胞分泌AFP的影响。结果:MTT比色法结果显示:25%、50%、75%及100%BMSC-CM组的吸光度值(A值)分别为:0.395±0.050、0.459±0.079、0.501±0.084及0.566±0.099,各组均高于0 BMSC-CM组(0.277±0.064()P均<0.05),并且随着浓度的增加,A值逐渐升高,呈浓度依赖性。流式细胞仪结果显示:25%、50%、75%及100%BMSC-CM组的细胞增殖指数均高于0 BMSC-CM组,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且随着浓度的升高,细胞增殖指数逐渐增加。ELISA结果显示:25%、50%、75%及100%BMSC-CM组的AFP值分别为:12.562±0.071、14.660±0.106、16.397±0.058及23.196±0.137,均高于0 BMSC-CM组(3.143±0.033()P均<0.05),并且随着浓度的增加,AFP值逐渐升高。结论: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条件培养基可以促进大鼠肝癌细胞系CBRH-7919肝癌细胞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条件培养基 CBRH-7919肝癌细胞 增殖 大鼠
下载PDF
大鼠CBRH-7919肝癌细胞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血管内皮细胞分化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周佳美 向慧玲 +5 位作者 朱争艳 吕洪敏 骆莹 王鹏 李雅玥 尹春阳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9期21-25,共5页
目的体外观察大鼠CBRH-7919肝癌细胞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向血管内皮细胞分化及其机制。方法分离Wistar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鉴定后构建BMSC与肝癌细胞的共培养模型,分3组:共培养组、单独BMSC组及含有抗VEGF抗体的共培养组,4... 目的体外观察大鼠CBRH-7919肝癌细胞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向血管内皮细胞分化及其机制。方法分离Wistar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鉴定后构建BMSC与肝癌细胞的共培养模型,分3组:共培养组、单独BMSC组及含有抗VEGF抗体的共培养组,48 h和72 h后,免疫荧光法检测VEGFR2和CD31的表达,半固体培养基检测毛细血管样结构的形成。结果 BMSC表型鉴定为CD29+/CD44+/CD45-/CD34-,48 h后,共培养组BMSC少量表达CD31和VEGFR2,阳性率分别为(11.50±1.87)%和(12.33±1.37)%,且出现毛细血管样结构(8.00±0.05),72 h后,共培养组CD31和VEGFR2表达明显增多,阳性率分别为(24.43±2.23)%和(24.86±0.69)%,毛细血管样结构也明显增加(22.00±0.02),而单独BMSC组和含有抗VEGF抗体的共培养组均阴性。结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大鼠CBRH-7919肝癌细胞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成血管内皮细胞过程中起了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BRH-7919肝癌细胞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分化 血管内皮细胞
下载PDF
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科研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孙扬 高洁 +2 位作者 李雅玥 翟道宽 韩涛 《吉林医学》 CAS 2016年第6期1560-1563,共4页
随着近年来我国人民经济水平的飞速发展,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正在逐步提高,人们对与其密切相关的医疗资源的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同样也成为推动医学科学发展和进步的强劲动力,与临床医疗工作相辅相成。科学研究是医... 随着近年来我国人民经济水平的飞速发展,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正在逐步提高,人们对与其密切相关的医疗资源的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同样也成为推动医学科学发展和进步的强劲动力,与临床医疗工作相辅相成。科学研究是医院创新的突破口,加强科研管理,对开展技术创新,提升医院整体技术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生命科学迅速发展的今天,三级医院是集医、教、研于一体的的大型医疗机构,也是进行医学科学研究的重要主体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现状 科研管理 对策研究
下载PDF
肝细胞癌ASC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及其mRNA表达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白彧 杜智 +5 位作者 高英堂 杨斌 朱争艳 李雅玥 王毅军 刘彤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437-441,共5页
目的:探讨肝细胞肝癌(HCC)ASC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与mRNA表达及其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运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58例肝细胞癌及其相应癌旁组织、15例肝硬化肝组织、5例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组织和... 目的:探讨肝细胞肝癌(HCC)ASC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与mRNA表达及其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运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58例肝细胞癌及其相应癌旁组织、15例肝硬化肝组织、5例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组织和5例正常肝组织中ASC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及其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58例肝细胞癌组织中有40例(69.0%)发生ASC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其相应癌旁组织中有27例(46.6%)发生该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而在肝硬化、肝炎和正常肝组织中均未检测到该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ASC基因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甲基化频率高于其相应癌旁组织(P=0.015)。ASC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与肿瘤直径(P=0.001)、生长方式(P=0.003)以及国际抗癌联盟第6版TNM(TNM6)分期(P=0.001)有关。以ASC基因在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量为参照,58例肝细胞癌组织中有33例出现ASC基因mRNA低表达或表达缺失,其相应癌旁组织中有14例出现低表达或表达缺失,而在肝硬化及肝炎肝组织中ASC基因mRNA均呈正常表达。与癌旁组织相比,肝细胞癌组织中ASC基因mRNA表达明显下调(P<0.05)。在发生ASC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的40例肝细胞癌组织中有26例出现mRNA低表达。结论:ASC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是肝细胞癌中的频发事件,可能在肝细胞癌的进展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ASC基因 甲基化 实时荧光定量PCR
下载PDF
An Ecocritical Interpretation of John Steinbeck' s Americans and the Land
6
作者 李雅玥 《International English Education Research》 2016年第6期100-101,共2页
The paper is intended to analyze John Steinbeck' s Americans and the land by the method of literary stylistics, which based on the theory of ecocriticism. The lexical choice, the syntactical structure and Steinbeck'... The paper is intended to analyze John Steinbeck' s Americans and the land by the method of literary stylistics, which based on the theory of ecocriticism. The lexical choice, the syntactical structure and Steinbeck's ecological ideas can be revealed through the interpretation of his work. Between the lines, his deep love and pity for nature is all-around. What Steinbeck aspire for is the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 and he appealed to human beings for protecting the living environ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ericans and the Land ECOCRITICISM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下载PDF
抑瘤素M通过诱导衰老抑制肝癌细胞增殖 被引量:2
7
作者 张艳艳 骆莹 +6 位作者 吴国珍 王鹏 焦晓磊 李雅玥 高英堂 朱争艳 杨斌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360-364,共5页
目的:通过分析抑瘤素M(oncostatin M,OSM)对肝癌细胞生长的效应,研究其影响细胞增殖的分子机制。方法:OSM处理SMMC-7721和Hep G2肝癌细胞系,观察细胞的增殖速率和形态变化,结合特异性β-半乳糖苷酶染色和细胞周期分析,研究OSM是否通过... 目的:通过分析抑瘤素M(oncostatin M,OSM)对肝癌细胞生长的效应,研究其影响细胞增殖的分子机制。方法:OSM处理SMMC-7721和Hep G2肝癌细胞系,观察细胞的增殖速率和形态变化,结合特异性β-半乳糖苷酶染色和细胞周期分析,研究OSM是否通过诱导肝癌细胞进入衰老状态来抑制其增殖;进一步通过监测细胞周期抑制蛋白p16、p21、p27和癌基因c-Myc的表达变化,分析OSM诱导细胞衰老的原因。结果:OSM可以抑制肝癌细胞系生长,且抑制率呈现一定剂量依赖性;细胞形态变化和β-半乳糖苷酶染色进一步证实OSM可诱导细胞衰老。细胞周期分析表明OSM阻滞肝癌细胞于G0/G1期,并伴随p21和p27周期抑制蛋白的表达增高。最后,通过分析STAT3信号途径下游癌基因c-Myc的转录与蛋白水平,表明OSM可能是通过癌基因的激活而诱导细胞的衰老。结论:由癌基因激活而导致的细胞衰老,是机体的一种防御机制。OSM通过激活STAT3信号途径、上调癌基因cMyc表达的同时,也加速了细胞的衰老,从而最终表现为对肝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细胞 抑瘤素M 细胞衰老 C-MYC 增殖
下载PDF
大肠杆菌O110 O-抗原基因簇序列的破译及特异基因鉴定
8
作者 夏秋雨 王威 +4 位作者 王岩 李雅玥 郭宏杰 王磊 耿运琪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5-128,118,共5页
目的定大肠杆菌O110标准株的O-抗原基因簇序列,对其基因结构进行遗传学分析,鉴定可用于快速分型的特异DNA序列。方法用长距离PCR扩增O-抗原基因簇序列,建立鸟枪法文库进行随机测序,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进行序列拼接与分析,根据测定的序... 目的定大肠杆菌O110标准株的O-抗原基因簇序列,对其基因结构进行遗传学分析,鉴定可用于快速分型的特异DNA序列。方法用长距离PCR扩增O-抗原基因簇序列,建立鸟枪法文库进行随机测序,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进行序列拼接与分析,根据测定的序列设计引物,用PCR的方法确定针对大肠杆菌O110的特异基因。结果与结论确定了大肠杆菌O110标准株的O-抗原基因簇序列以及该基因簇中7个开放阅读框架(openreadingframe,orf)的功能,分别为糖基转移酶基因(orf1,orf2,orf7),小分子修饰酶基因(orf3,orf5),O-抗原转运酶基因(wzx)和O-抗原聚合酶基因(wzy)。鉴定出了可以用于PCR方法对大肠杆菌O110快速检测的特异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 O-抗原基因簇 特异基因 分子分型
下载PDF
拍摄体位对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X线评估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2
9
作者 杨国跃 李雅玥 +3 位作者 罗殿中 程徽 肖凯 张洪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954-960,共7页
目的探讨拍摄体位对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患者骨盆矢状面倾斜及髋关节发育X线参数的影响。方法2015年12月2016年10月收集接受伯尔尼髋关节周围截骨术的女性DDH患者78例(DDH组),年龄(28.41±... 目的探讨拍摄体位对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患者骨盆矢状面倾斜及髋关节发育X线参数的影响。方法2015年12月2016年10月收集接受伯尔尼髋关节周围截骨术的女性DDH患者78例(DDH组),年龄(28.41±9.91)岁(范围18~49岁);共135髋,单侧21例、双侧57例。另招募26名(52髋)无脊柱及髋关节疾病的女性志愿者(对照组),年龄(23.54±5.58)岁(范围18~49岁)。两组均拍摄仰卧位和站立位骨盆前后位X线片。通过测量骶尾关节至耻骨联合的距离(pubic symphysis to sacrococcygeal distance,PSSC)评估骨盆矢状面倾斜程度,以外侧中央边缘角、臼顶倾斜角、Sharp角评估髋关节发育不良程度,以泪滴距评估股骨头与髋臼的水平位置关系。数据均由两名测量者分别测量2次,分析骨盆及髋关节参数与拍摄体位的相关性。结果对照组仰卧位和站立位PSSC分别为(53.73±16.22)mm、(36.45±14.21)mm,差值为(-17.28±8.07)mm,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913,P=0.000);DDH组仰卧位和站立位PSSC分别为(56.76±13.54)mm、(48.62±15.44)mm,差值为(-8.13±13.02)mm,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16,P=0.000);站立位时DDH组PSSC大于对照组,仰卧位时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侧、双侧DDH患者两种体位PSSC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仰卧位和站立位外侧中央边缘角分别为30.33°±4.69°和29.70°±3.83°、臼顶倾斜角分别为4.05°±3.51°和4.36°±3.07°、Sharp角分别为40.53°±4.34°和41.79°±3.16°、泪滴距分别为(6.80±0.98)mm和(6.65±1.30)mm,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DH组仰卧位和站立位外侧中央边缘角分别为3.07°±12.07°和1.69°±12.11°、臼顶倾斜角分别为22.62°±9.31°和23.82°±9.45°、Sharp角分别为48.01°±4.68°和48.49°±4.74°、泪滴距分别为(10.51±3.51)mm和(10.93±4.23)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仰卧位到站立位骨盆矢状面以后倾为主要趋势,与正常女性比较DDH患者站立位时存在骨盆前倾,单双侧发病不是骨盆倾斜的影响因素。女性DDH患者从仰卧位到站立位,髋关节覆盖程度下降,股骨头出现水平外移,提示髋关节不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脱位 先天性 骨盆 摄影测量法 截骨术
原文传递
大肠杆菌O120 O-抗原基因簇的破译及特异分子标识的鉴定
10
作者 李雅玥 王威 +1 位作者 王荃 王磊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623-628,共6页
目的完成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O120 O-抗原基因簇的破译,筛选和鉴定检测用特异分子标识。方法利用鸟枪法进行O-抗原基因簇序列的测定,进行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发现基因并预测基因功能,利用PCR方法筛选针对大肠杆菌O120特异基因和特异引物,... 目的完成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O120 O-抗原基因簇的破译,筛选和鉴定检测用特异分子标识。方法利用鸟枪法进行O-抗原基因簇序列的测定,进行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发现基因并预测基因功能,利用PCR方法筛选针对大肠杆菌O120特异基因和特异引物,利用基因芯片方法筛选特异探针。结果O-抗原基因簇序列全长12 485 bp,共含有10个基因:dTDP-鼠李糖合成途径基因(rmlB、rmlD、rmlA和rmlC),O-抗原转运酶基因(wzx),O-抗原聚合酶基因(wzy),3个糖基转移酶基因和1个功能未确定的基因。另外筛选和鉴定了2个特异基因、4对特异引物和6条特异探针,在模拟样品的鉴定中得到验证。结论多种特异分子标识可从样品中特异地检测出大肠杆菌O120,具有快速、灵敏和准确进行分子分型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O120 O-抗原基因簇 特异基因 特异探针
原文传递
2009—2018年天津市某三甲综合医院网络直报传染病疫情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云 倪强 +2 位作者 刘巨霞 李晓霞 李雅玥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21年第3期340-343,共4页
目的通过对2009—2018年天津市某三甲综合医院网络直报传染病疫情进行分析,了解其流行特征与变化趋势,为医院制定传染病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09—2018年某三甲综合医院网络直报的传染病数据,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描述... 目的通过对2009—2018年天津市某三甲综合医院网络直报传染病疫情进行分析,了解其流行特征与变化趋势,为医院制定传染病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09—2018年某三甲综合医院网络直报的传染病数据,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描述性分析与χ2检验。结果2009—2018年共报告传染病48353例,其中乙类传染病10394例(21.5%),丙类传染病32360例(66.9%),其他类传染病5599例(11.6%),无甲类传染病报告。死亡病例29例,病死率0.6‰。其中15~<30岁年龄组报告比例最高(30.0%),男性(53.4%)报告比例高于女性(46.6%)。传播途径分类中,以肠道传染病为主,报告36443例(75.4%),其次是呼吸道传染病6589例(13.6%)。2009—2018年传染病报告前五位分别是:其他感染性腹泻28819例(59.6%)、细菌性痢疾5742例(11.9%)、水痘3093例(6.4%),尖锐湿疣2228例(4.6%),手足口病1729例(3.6%)。结论肠道传染病和呼吸道传染病是今后该地区传染病防治工作和医院感染工作的重点,应加强医院传染病管理和防控力度,做好传染病的筛查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医院 传染病 网络直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