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对反侦查犯罪心理痕迹的解读
被引量:
2
1
作者
李青悦
《法制与经济》
2017年第12期161-162,共2页
反侦查犯罪心理痕迹对于刑事侦查工作有重要意义。文章从犯罪预谋阶段解读反侦查犯罪心理痕迹,包括对作案时间、作案地点、作案工具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犯罪实施阶段的反侦查犯罪心理痕迹,主要分析化妆手段、破坏...
反侦查犯罪心理痕迹对于刑事侦查工作有重要意义。文章从犯罪预谋阶段解读反侦查犯罪心理痕迹,包括对作案时间、作案地点、作案工具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犯罪实施阶段的反侦查犯罪心理痕迹,主要分析化妆手段、破坏犯罪现场两个方面,进而对犯罪完成阶段的反侦查犯罪心理痕迹进行剖析,以期对刑事侦查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侦查犯罪心理痕迹
解读
作案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反侦查犯罪心理痕迹
2
作者
李青悦
《天津检察》
2016年第5期16-19,共4页
犯罪心理痕迹是一个新兴的概念,本文从痕迹的角度解读了反侦查犯罪心理,并分别从犯罪预谋阶段、犯罪实施阶段和犯罪完成阶段进行了分段分析,从犯罪学的角度探讨其解读意义及在认定犯罪主客观要件方面的应用价值,希望能为犯罪心理痕...
犯罪心理痕迹是一个新兴的概念,本文从痕迹的角度解读了反侦查犯罪心理,并分别从犯罪预谋阶段、犯罪实施阶段和犯罪完成阶段进行了分段分析,从犯罪学的角度探讨其解读意义及在认定犯罪主客观要件方面的应用价值,希望能为犯罪心理痕迹的研究打开新的思路,为侦查工作带来进展,也为预防和控制犯罪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侦查
犯罪心理痕迹
反侦查犯罪心理痕迹
预防和控制犯罪
原文传递
犯罪与被害的互动研究
3
作者
李青悦
《天津检察》
2015年第5期17-20,共4页
犯罪与被害是相对一组概念,二者互相影响,并在一定情况下可以相互转化。被害人自身存在着致害因素,根据被害人的过错大小可将致害因素进行划致害的不同影响着犯罪与被害之间的互动关系。本文从被害人自身的致害因素展开剖析,对犯罪...
犯罪与被害是相对一组概念,二者互相影响,并在一定情况下可以相互转化。被害人自身存在着致害因素,根据被害人的过错大小可将致害因素进行划致害的不同影响着犯罪与被害之间的互动关系。本文从被害人自身的致害因素展开剖析,对犯罪发生、犯罪发生时、犯罪发生后三个阶段的犯罪与被害互动情况进行论述,从被害的角度为犯罪责任分担和犯罪预防提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
被害
互动
致害因素
原文传递
题名
对反侦查犯罪心理痕迹的解读
被引量:
2
1
作者
李青悦
机构
天津市河东区人民检察院
出处
《法制与经济》
2017年第12期161-162,共2页
文摘
反侦查犯罪心理痕迹对于刑事侦查工作有重要意义。文章从犯罪预谋阶段解读反侦查犯罪心理痕迹,包括对作案时间、作案地点、作案工具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犯罪实施阶段的反侦查犯罪心理痕迹,主要分析化妆手段、破坏犯罪现场两个方面,进而对犯罪完成阶段的反侦查犯罪心理痕迹进行剖析,以期对刑事侦查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
反侦查犯罪心理痕迹
解读
作案
分类号
D917.2 [哲学宗教—心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反侦查犯罪心理痕迹
2
作者
李青悦
机构
河东区人民检察院
出处
《天津检察》
2016年第5期16-19,共4页
文摘
犯罪心理痕迹是一个新兴的概念,本文从痕迹的角度解读了反侦查犯罪心理,并分别从犯罪预谋阶段、犯罪实施阶段和犯罪完成阶段进行了分段分析,从犯罪学的角度探讨其解读意义及在认定犯罪主客观要件方面的应用价值,希望能为犯罪心理痕迹的研究打开新的思路,为侦查工作带来进展,也为预防和控制犯罪提供帮助。
关键词
反侦查
犯罪心理痕迹
反侦查犯罪心理痕迹
预防和控制犯罪
分类号
D917.2 [哲学宗教—心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犯罪与被害的互动研究
3
作者
李青悦
机构
河东区人民检察院
出处
《天津检察》
2015年第5期17-20,共4页
文摘
犯罪与被害是相对一组概念,二者互相影响,并在一定情况下可以相互转化。被害人自身存在着致害因素,根据被害人的过错大小可将致害因素进行划致害的不同影响着犯罪与被害之间的互动关系。本文从被害人自身的致害因素展开剖析,对犯罪发生、犯罪发生时、犯罪发生后三个阶段的犯罪与被害互动情况进行论述,从被害的角度为犯罪责任分担和犯罪预防提供建议。
关键词
犯罪
被害
互动
致害因素
分类号
D669.5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对反侦查犯罪心理痕迹的解读
李青悦
《法制与经济》
2017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论反侦查犯罪心理痕迹
李青悦
《天津检察》
2016
0
原文传递
3
犯罪与被害的互动研究
李青悦
《天津检察》
2015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