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温阴雨条件下桂味荔枝保留不同梢次末次梢的开花坐果情况分析
1
作者 陈祖王 李靖同 +1 位作者 韦美玲 林翠鸿 《农业科技通讯》 2024年第1期101-104,共4页
灵山县于2022年1-2月出现连续低温阴雨天气异常情况,本研究对灵山县陆屋镇新光农场的桂味荔枝保留不同梢次末次梢的开花坐果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保留2趟梢的桂味荔枝花穗长度略长于保留3趟梢的桂味荔枝花穗长度;由于低温阴雨天气... 灵山县于2022年1-2月出现连续低温阴雨天气异常情况,本研究对灵山县陆屋镇新光农场的桂味荔枝保留不同梢次末次梢的开花坐果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保留2趟梢的桂味荔枝花穗长度略长于保留3趟梢的桂味荔枝花穗长度;由于低温阴雨天气的影响,桂味荔枝的坐果率低于10%,落果集中于花谢后至分单期(授粉受精不良导致的生理落果)。荔枝保留不同梢次末次梢,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存在极显著差异,果形指数、单果重无显著差异。保留2趟梢的桂味荔枝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于保留3趟梢的桂味荔枝。本研究针对桂味荔枝花期出现低温阴雨条件下提出了促花保果技术措施,以期为今后桂味荔枝早春出现低温阴雨天气的花期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阴雨 桂味荔枝 梢次末次梢 花期管理 果实品质
下载PDF
四种药剂对广西群体种茶园茶小绿叶蝉的防治效果比较
2
作者 秦兴华 陈国帅 +9 位作者 陆家明 罗红卫 陈凤祥 何松榆 陈春帆 李靖同 陈艳艳 王磊 韦思肖 黄川 《南方农业》 2023年第11期115-118,共4页
为筛选出防治茶小绿叶蝉安全高效的药剂,采用田间喷雾方法比较了4种不同类型药剂对茶小绿叶蝉防治效果、天敌虫口数及茶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药剂对茶小绿叶蝉均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但对小绿叶蝉天敌虫口数的影响差异显著。其中,1... 为筛选出防治茶小绿叶蝉安全高效的药剂,采用田间喷雾方法比较了4种不同类型药剂对茶小绿叶蝉防治效果、天敌虫口数及茶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药剂对茶小绿叶蝉均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但对小绿叶蝉天敌虫口数的影响差异显著。其中,1)0.5%苦参碱水剂对茶小绿叶蝉的防治效果好,持效期长,药后14 d防治效果仍在97.0%以上,且对小绿叶蝉天敌虫口数没有显著影响;2)4.5%联苯菊酯水乳液药效稳定,药后14 d更是达到100.0%,然而其会导致天敌虫口数持续下降,药后14d降为0头;3)8000IU·μL^(-1)苏云金杆菌悬浮剂速效性稍差,而持效性好,药后14d防治效果仍高于95.1%;4)硅氧团簇分子水剂速效性好,药后14d防治效果略有下降,但仍能保持在85.2%以上。5)苏云金杆菌悬浮剂和硅氧团簇分子水剂药后均显著降低了天敌虫口数,但7d后恢复到药前水平。6)相对于对照,4种药剂处理均能显著增加茶鲜叶产量,药后7 d增产分别为134.7%~206.9%,药后14d则进一步增加至189.4%~280.0%,且均以0.5%苦参碱水剂处理增产最优。7)综合对小绿叶蝉的防治效果、天敌数量及产量的影响,推荐苦参碱作为广西群体种茶园防治茶小绿叶蝉的首选药剂,同时可根据茶叶生产用药标准合理搭配选择以上其他药剂进行综合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小绿叶蝉 药剂 广西群体种 防治效果
下载PDF
荔枝蒂蛀虫绿色防控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叶清 陈艳艳 +7 位作者 陈春帆 彭宏祥 张树伟 卢荣清 李靖同 刘红枫 黄川 丁峰 《亚热带植物科学》 CAS 2022年第2期148-154,共7页
中国是荔枝(Litchi chinensis)的原产地,种植面积和产量规模均居世界第一位,以“岭南果王”著称的中国荔枝在国际鲜果市场享有极高的声誉。荔枝蒂蛀虫(Conopomorphasinensis)在我国广泛分布于热带南亚热带地区,是荔枝的主要害虫,其幼虫... 中国是荔枝(Litchi chinensis)的原产地,种植面积和产量规模均居世界第一位,以“岭南果王”著称的中国荔枝在国际鲜果市场享有极高的声誉。荔枝蒂蛀虫(Conopomorphasinensis)在我国广泛分布于热带南亚热带地区,是荔枝的主要害虫,其幼虫蛀食荔枝果核、果蒂,会影响果实生长发育及商品果率,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荔枝蒂蛀虫的行为隐蔽,世代重叠,难以控制。目前生产上对该虫的控制主要依靠化学防治,但长期使用化学农药容易产生污染环境、药物残留、食品安全以及虫抗药性的问题。本文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着重从荔枝蒂蛀虫生活习性及危害发生规律、预测预报、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及生物源农药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并对荔枝蒂蛀虫绿色防控研究方向及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的综合防治方法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蒂蛀虫 荔枝 绿色防控 光驱避
下载PDF
叶果比对灰枣果实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孙琳琳 王新建 +3 位作者 王建宇 高秋玲 李靖同 吴海军 《中国园艺文摘》 2016年第5期5-9,37,共6页
对5年生不同叶果比(6.34∶1、8.14∶1、16.79∶1)下的灰枣,以及相同叶果比(9.5∶1)灰枣树的不同部位、不同树龄的果实进行品质测定。结果表明:叶果比为16.79∶1的灰枣较其他2种叶果比枣果品质好;相同叶果比树上,老枣股上枣吊坐的果较新... 对5年生不同叶果比(6.34∶1、8.14∶1、16.79∶1)下的灰枣,以及相同叶果比(9.5∶1)灰枣树的不同部位、不同树龄的果实进行品质测定。结果表明:叶果比为16.79∶1的灰枣较其他2种叶果比枣果品质好;相同叶果比树上,老枣股上枣吊坐的果较新枣头上枣吊坐的果品质好;木质化枣吊坐的果较非木质化枣吊坐的果品质好;花期早坐的果较花期晚坐的果品质好;枣吊前端坐的果较枣吊后面坐的果实品质好;树龄大的品质较树龄小的枣果品质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果比 灰枣 果实品质
下载PDF
化学疏花对荔枝果实品质及叶片全N含量的影响
5
作者 陈艳艳 李靖同 +7 位作者 李叶清 黄川 彭宏祥 卢美英 丁峰 刘长鑫 罗红卫 陈国帅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263-1269,共7页
【目的】观察喷施外源乙烯利及荔枝丰产素对荔枝花穗疏剪效果,并分析其对果实品质和叶片全N含量的影响,为科学合理运用乙烯利和荔枝丰产素进行荔枝疏花及优质高产栽培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桂味荔枝始花期... 【目的】观察喷施外源乙烯利及荔枝丰产素对荔枝花穗疏剪效果,并分析其对果实品质和叶片全N含量的影响,为科学合理运用乙烯利和荔枝丰产素进行荔枝疏花及优质高产栽培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桂味荔枝始花期树冠喷洒53 mg/L(T1)、106 mg/L(T2)和160 mg/L(T3)的乙烯利水溶液,以及荔枝丰产素水溶液(T4)和清水(T5,对照),测定脱落的花蕾、枝梗和果实数量,测定果实品质和叶片全N含量。【结果】5个处理的花蕾脱落数和枝梗脱落数排序为T3>T2>T1>T4>T5,果实脱落数总数排序为T5>T4>T3>T1>T2。5个处理对单穗重、果粒数、小横径、果形指数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下同),且肉质、风味、香气、涩味、果肉内膜褐色也无明显差异,但对单果重、可食率和种子重有一定的影响,其中单果重排序为T2>T1>T4>T3>T5,T2处理的单果重(19.45 g)比T5处理(13.68 g)增重42%;T1、T2、T3和T4处理(即乙烯利和丰产素处理)可食率为78%~79%,焦核率为97%~99%,分别较T5处理(清水处理)提高30%~32%和31%~34%。5个处理下叶片全N含量无显著差异,全N含量排序为T2>T1>T4>T3>T5。单果重、果皮重、种子重、可食率、焦核率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叶片全N含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86、0.851、0.898、0.739、0.740和-0.947,其中单果重和种子重均与叶片全N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下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叶片全N含量呈显著负相关。【结论】乙烯利和荔枝丰产素能对桂味荔枝进行花穗疏剪,且乙烯利一次性喷施浓度106 mg/L能起到最佳控花穗的效果,有效实现省工省力增产的目的,可用于实际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味荔枝 果实品质 全N含量 疏花保果
下载PDF
基于荧光原位杂交的‘燕山红栗’核型分析
6
作者 李靖同 刘宁伟 +7 位作者 孙芝林 孙岩 房克凤 张卿 邢宇 赵永廉 曹庆芹 秦岭 《分子植物育种》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28-233,共6页
板栗染色体核型分析是开展育种工作的基础。为明确板栗染色体形态结构特征,本研究以‘燕山红栗’为试验材料,采用体细胞染色体常规制片法及荧光原位杂交法,对其染色体进行核型检测及分析。结果表明:板栗染色体数为2n=24,核型公式为2n=2x... 板栗染色体核型分析是开展育种工作的基础。为明确板栗染色体形态结构特征,本研究以‘燕山红栗’为试验材料,采用体细胞染色体常规制片法及荧光原位杂交法,对其染色体进行核型检测及分析。结果表明:板栗染色体数为2n=24,核型公式为2n=2x=24=2M(sat)+18m+4sm,染色体组总长度为13.04滋m,其中长臂总长为7.31滋m,核型不对称系数为52.06%,核型相对对称。精准的染色体核型分析为板栗种质资源利用和新品种选育提供了细胞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 Bl.) 核型分析 荧光原位杂交
原文传递
板栗实时定量PCR内参基因的筛选与验证 被引量:7
7
作者 陈国松 李靖同 +4 位作者 刘阳 曹庆芹 张卿 秦岭 邢宇 《植物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78-386,共9页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具有高灵敏性和高特异性,被广泛应用于基因表达分析,选取合适的内参基因是利用该技术准确分析目的基因表达变化的前提。本文以板栗的7种不同组织器官(根、茎、叶、种子、花芽、雌花和雄花)为材料,采用qRT-PCR技术分...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具有高灵敏性和高特异性,被广泛应用于基因表达分析,选取合适的内参基因是利用该技术准确分析目的基因表达变化的前提。本文以板栗的7种不同组织器官(根、茎、叶、种子、花芽、雌花和雄花)为材料,采用qRT-PCR技术分析了板栗中6个候选内参基因(EF1α、TUA、TUB、UBQ、18S rRNA和Actin)的表达趋势,运用geNorm、NormFinder和BestKeeper 3种软件对候选内参基因的表达稳定性进行了综合分析,并利用目的基因CmSPL9对筛选出的内参基因进行验证。结果表明:Actin和EF1α在板栗不同组织器官中稳定性最佳, Actin、EF1α或Actin+EF1α可作为板栗的内参基因进行后续试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栗 内参基因 实时定量PCR CmSPL9基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