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及肿瘤坏死因子-α在妊娠期糖尿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5
1
作者 李高振 宋晓燕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23期86-87,共2页
妊娠期糖尿病是指妊娠期间发现或发病的由不同程度糖耐量异常及糖尿病引起的不同程度的高血糖,包括糖尿病患者妊娠和妊娠期糖尿病,具有较高发病率,给母体健康及胎儿生长发育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研究发现,及早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进行诊... 妊娠期糖尿病是指妊娠期间发现或发病的由不同程度糖耐量异常及糖尿病引起的不同程度的高血糖,包括糖尿病患者妊娠和妊娠期糖尿病,具有较高发病率,给母体健康及胎儿生长发育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研究发现,及早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进行诊治对于促进母体健康及胎儿正常生长发育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 肿瘤坏死因子-Α 妊娠期糖尿病 诊断价值
下载PDF
MMIF-rs755622位点单核苷酸基因多态性与子痫前期发病关系 被引量:1
2
作者 李高振 詹瑛 +1 位作者 叶元华 李超 《齐鲁医学杂志》 2012年第4期329-331,334,共4页
目的研究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MIF)-rs755622位点单核苷酸基因多态性与子痫前期发病的关系。方法选取子痫前期孕妇165例,分为轻度(72例)和重度子痫前期组(93例)。另选同期正常孕妇120例为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 目的研究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MIF)-rs755622位点单核苷酸基因多态性与子痫前期发病的关系。方法选取子痫前期孕妇165例,分为轻度(72例)和重度子痫前期组(93例)。另选同期正常孕妇120例为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对该位点进行基因分型,比较各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的差异。测定各组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水平,计算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比较不同基因型在各组内FBG、FIN以及HOMA-IR的差异。结果 MMIF-rs755622位点共检出GG、GC和CC等3种基因型。子痫前期组与对照组比较,基因型频率与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轻度、重度子痫前期组间基因型频率与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也无显著性(P>0.05)。轻度子痫前期组与重度子痫前期组内GC和CC基因型孕妇FIN及HOMA-IR均高于GG基因型孕妇,差异均有显著性(t=3.17~9.74,P<0.05)。结论 MMIF-rs755622位点单核苷酸基因多态性与子痫前期IR密切相关,CG和CC基因型加重了子痫前期IR的程度,但该位点可能不是中国汉族子痫前期孕妇发病的易感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兆子痫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 多态性 单核苷酸 胰岛素抵抗
下载PDF
拉贝洛尔对子痫前期孕妇子宫动脉及脐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李高振 杨月华 孙晓红 《中国药业》 CAS 2018年第14期41-43,共3页
目的探讨拉贝洛尔对子痫前期孕妇子宫动脉及脐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2年9月至2015年12月诊治的子痫前期高危孕妇1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拉贝镁组和硫酸镁组,各8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25%硫酸镁注射液静脉滴注,拉贝镁组... 目的探讨拉贝洛尔对子痫前期孕妇子宫动脉及脐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2年9月至2015年12月诊治的子痫前期高危孕妇1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拉贝镁组和硫酸镁组,各8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25%硫酸镁注射液静脉滴注,拉贝镁组患者加用拉贝洛尔注射液静脉滴注。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清中D-二聚体(D-D)、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水平,统计治疗前后收缩压及舒张压水平,检测子宫动脉、脐动脉的收缩期最大血流速率与舒张末期血流速率之比(S/D)、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及产后出血、胎盘早剥、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等不良妊娠结局发生情况。结果拉贝镁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以及血清D-D、FIB水平均明显低于硫酸镁组(P<0.05),子宫动脉、脐动脉的S/D,PI、RI水平均明显低于硫酸镁组(P<0.05);拉贝镁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为10.00%,明显低于硫酸镁组的47.50%(P<0.05)。结论拉贝洛尔治疗子痫前期孕妇可有效改善血压水平和凝血功能,有效改善子宫动脉、脐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参数,有利于避免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贝洛尔 子痫前期 子宫动脉 脐动脉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宫内外复合妊娠自然转归(附1例报告) 被引量:2
4
作者 李高振 李健 +1 位作者 张雪茹 杨月华 《齐鲁医学杂志》 2015年第1期114-114,117,共2页
目的探讨宫内外复合妊娠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对本院1例宫内外复合妊娠自然转归至宫内妊娠足月剖宫产的病人进行分析。结果宫内外复合妊娠临床表现不典型,诊断困难。超声为首选的辅助检查;MRI可对异位妊娠部分进行精确测量及定位,对... 目的探讨宫内外复合妊娠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对本院1例宫内外复合妊娠自然转归至宫内妊娠足月剖宫产的病人进行分析。结果宫内外复合妊娠临床表现不典型,诊断困难。超声为首选的辅助检查;MRI可对异位妊娠部分进行精确测量及定位,对血流敏感,是重要的辅助检查手段。结论宫内外复合妊娠临床罕见。提高综合诊断水平,早期发现并治疗对于宫内外妊娠的自然转归相对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妊娠 诊断 治疗结果
下载PDF
产程早期体位干预配合分娩辅助设施对分娩的影响
5
作者 李高振 宋晓燕 《泰山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6期672-673,共2页
目的探讨在分娩时早期体位干预和分娩辅助设施应用对产程和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从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来我院分娩的产妇中选出150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为其中一组产妇提供常规产时护理干预,作为对照组;为另外一组则加用早期体位干... 目的探讨在分娩时早期体位干预和分娩辅助设施应用对产程和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从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来我院分娩的产妇中选出150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为其中一组产妇提供常规产时护理干预,作为对照组;为另外一组则加用早期体位干预和分娩辅助设施,作为研究组。分别记录两组产妇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住院时间、剖宫产率以及新生儿窒息率。结果研究组剖宫产率为29.33%(22/75),明显低于对照组50.67%(38/75);研究组新生儿窒息率为1.33%(1/75),明显低于对照组9.33%(7/75),同时研究组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早期体位干预,并运用分娩辅助设备能够有效缩短产程时间,降低剖宫产率,保证母婴双方的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娩 早期体位干预 分娩辅助设施 分娩结局 影响
下载PDF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173G/C位点多态性与重度子痫前期发病及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被引量:1
6
作者 李超 詹瑛 +1 位作者 李高振 刘世国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42-346,共5页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173G/C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重度子痫前期发病及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选择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在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住院的重度子痫前期孕妇124例(子痫前期组),选取同期健康晚...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173G/C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重度子痫前期发病及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选择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在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住院的重度子痫前期孕妇124例(子痫前期组),选取同期健康晚期妊娠孕妇160例为对照组。采用荧光染料PCR技术检测两组孕妇MIF-173G/C位点的SNP,比较两组孕妇基因型频率、等位基因频率的差异。测定两组孕妇的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和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采用稳态模型评估法计算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评估胰岛素抵抗程度,记录孕前体质指数(BMI),比较不同基因型子痫前期组及对照组孕妇FBG、FIN、TC、TG、HDL、LDL、BMI及HOMA—IR的差异。结果(1)MIF-173G/C位点多态性:共检出3种基因型;子痫前期组GG、CG和CC基因型频率分别为62.1%(77/124)、30.6%(38/124)和7.3%(9/124),G、C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77.4%(192/248)、22.6%(56/248);对照组GG、CG和CC基因型频率分别为64.4%(103/160)、30.6%(49/160)和5.0%(8/160),G、C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79.7%(255/320)、20.3%(65/320)。两组间各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子痫前期组内CG、CC基因型孕妇BMI[(25±4)kg/m^2]高于GG基因型孕妇[(22±4)kg/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6,P〈0.05)。(3)子痫前期组内CG、CC基因型孕妇FIN及HOMA—IR[分别为(15.7±2.9)mmol/L、3.3±0.5]均高于GG基因型患者[分别为(13.6±4.0)mmol/L、2.7±0.6],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17、5.58,P〈0.05)。(4)子痫前期组内不同基因型孕妇FBG、TC、TG、HDL、LDL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F-173G/C位点SNP与重度子痫前期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但该位点可能不是子痫前期孕妇发病的易感基因位点;CG和CC基因型加重了重度子痫前期胰岛素抵抗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兆子痫 巨噬细胞游走抑制因子 多态性 单核苷酸 胰岛素抗药性
原文传递
妊娠中期血清脂联素水平及胎盘组织中脂联素表达与子痫前期的关系 被引量:2
7
作者 张雪茹 张文华 +3 位作者 龙红 赵晓娟 李高振 陈静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13年第12期1301-1303,共3页
目的检测子痫前期重度患者在妊娠中期血清脂联素水平及胎盘组织中脂联素的表达并研究其与重度子痫前期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来产前检查并于孕晚期发展为子痫前期重度而无其他妊娠并发症或合并症的单胎妊娠妇女22例为实验组,将同一时期... 目的检测子痫前期重度患者在妊娠中期血清脂联素水平及胎盘组织中脂联素的表达并研究其与重度子痫前期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来产前检查并于孕晚期发展为子痫前期重度而无其他妊娠并发症或合并症的单胎妊娠妇女22例为实验组,将同一时期进行产前检查孕晚期仍为正常的单胎妊娠妇女30例为对照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受试者在妊娠24~28周时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其血清脂联素、血脂水平,并于分娩后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胎盘脂联素的表达水平。结果实验组在妊娠中期血清脂联素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血清脂联素与甘油三酯(TG)(r=-0.92,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r=-0.85,P〈0.01)呈负相关,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呈正相关(r=0.90,P〈0.01),与总胆固醇(TC)无相关关系。实验组胎盘脂联素表达总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31.8%掷86.7%。P〈0.01)。结论妊娠中期存在的低脂联素血症及胎盘脂联素表达低水平与重度子痫前期发病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联素 子痫前期 重度 中期妊娠 免疫组化 胎盘
原文传递
影响剖宫产瘢痕妊娠术中大出血发生的高危因素分析及风险预测模型构建 被引量:32
8
作者 李高振 高玉霞 杨月华 《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 2018年第10期30-34,共5页
目的探讨影响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术中大出血发生的高危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青岛市中心医院2008年10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277例CSP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 目的探讨影响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术中大出血发生的高危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青岛市中心医院2008年10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277例CSP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建模组(170例)和校模组(107例),分别构建风险模型,并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检验两者的预测效能。根据最终的治疗结局,将建模组中行"子宫动脉栓塞术(uterine arterial embolization,UAE)+甲氨蝶呤"的73例患者定义为高危组,行"UAE+清宫术"的97例患者为低危组。将校模组中行"腹腔镜下双侧子宫动脉结扎术+病灶清除术"的30例患者定义为高危组,行"腹腔镜监视下清宫术"的77例患者为低危组。结果 (1)建模组中低危组与高危组患者在年龄、距前次手术时间、停经时间、治疗前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beta 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β-h CG)、病灶最大径线、病灶前壁肌层厚度、早孕期阴道流血、超声分型、胎血管搏动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进一步行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停经时间、超声分型、病灶最大径线是独立性危险因素。(2)校模组中低危组与高危组患者在年龄、停经时间、病灶最大径线、超声分型、胎血管搏动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进一步行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停经时间、超声分型、病灶最大径线是独立性危险因素。(3)建模组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 793,95%CI为0. 765~0. 942,截断值P=0. 441。校模组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 793,95%CI为0. 632~0. 921,截断值P=0. 496。两种模型的AU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发病年龄小、停经时间长、包块型CSP、病灶径线大是CSP患者发生大出血的主要危险因素,临床医师对存在上述危险因素的患者应提高警惕。应用预测模型,当患者风险概率>44. 1%时,治疗方案应首先考虑UAE联合化疗或腹腔镜下双侧子宫动脉结扎术,病灶清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瘢痕妊娠 出血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听力筛查联合遗传性耳聋基因在新生儿听力中的应用效果及发病影响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分析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高玉霞 李高振 王海英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18年第8期101-104,共4页
目的探讨听力筛查联合遗传性耳聋基因在新生儿听力中的应用效果及发病影响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分析。方法我院顺利完成分娩新生儿18 473例,胎儿娩出后3d后对新生儿采用初筛耳声发射(OAE)与复筛OAE、选择自动听性脑干反射法对新生儿... 目的探讨听力筛查联合遗传性耳聋基因在新生儿听力中的应用效果及发病影响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分析。方法我院顺利完成分娩新生儿18 473例,胎儿娩出后3d后对新生儿采用初筛耳声发射(OAE)与复筛OAE、选择自动听性脑干反射法对新生儿听力进行筛查;采用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法(荧光PCR)法完成异常基因的筛选;采用医院自拟问卷调查表对新生儿听力正常与异常者临床资料进行调查,对资料进行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 18 473例新生儿均顺利完成听力筛查,新生儿中563例初筛未通过,占3.05%;563例新生儿进行复筛,37例未通过,占6.57%。37例新生儿最终均得到确诊,14例新生儿听力缺损,10例前庭导水管扩张综合征,13例先天性遗传性耳聋;18 473例新生儿共筛选出730例耳聋基因突变写到者,基因突变携带率为3.95%。耳聋基因筛查突变率排在前三位的分别为GJB2基因为235del C杂合突变型、235del AT杂合突变型、SLC26A4基因位IVS7-2A>G杂合突变,分别占:25.89%、12.74%和12.33%;从37例复筛未通过患者中共检测出20例发生基因突变,排在前三位的分别为GJB2位点235del C杂合突变型、SLC26A4位点IVS7-2A>G杂合突变型及IVS7-2A>G纯合突变型,分别占:45.00%、30.00%和10.00%;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表明:新生儿耳聋发病率与耳别、早产、体重、外耳畸形、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窒息关系密切(P<0.05)。结论新生儿耳聋发病影响因素相对较多,且临床上将听力筛查联合遗传性耳聋基因用于新生儿听力筛查中效果理想,有助于提高耳聋筛查率,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耳聋 听力筛查 遗传性耳聋基因 多因素logistic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