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养殖密度对毛蚶生长和水体净化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陈琛 赵伟华 +3 位作者 李鹏全 徐振兴 闫茂仓 张立宁 《浙江农业科学》 2021年第11期2229-2231,2238,共4页
利用陆基集约化平面流水槽,研究了流水模式下不同养殖密度对毛蚶生长和水体净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密度组毛蚶均能显著去除叶绿素a、悬浮颗粒物、有机颗粒物以及无机颗粒物,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但随着放养密度增加,毛蚶生长减慢,特... 利用陆基集约化平面流水槽,研究了流水模式下不同养殖密度对毛蚶生长和水体净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密度组毛蚶均能显著去除叶绿素a、悬浮颗粒物、有机颗粒物以及无机颗粒物,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但随着放养密度增加,毛蚶生长减慢,特定生长率降低,死亡率增加,排泄物增加,自源性污染物尤其是活性磷酸盐、亚硝酸盐、铵盐等营养盐加重,环境压力增大。合理的放养密度是保证滤食性贝类健康快速生长和实现水体净化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蚶 密度 营养盐 叶绿素A 悬浮颗粒物 生长 水体净化
下载PDF
坛紫菜冷藏网海区试验 被引量:2
2
作者 李鹏全 刘伟成 +1 位作者 张鹏 邓华强 《浙江农业科学》 2019年第5期796-800,共5页
以浙东1号坛紫菜新品种为材料,在浙江南部海域进行了冷藏网养殖试验,将长有3~5 cm幼苗的坛紫菜网帘阴干至含水率30%,在-18℃~-20℃冷藏60 d,于11月中旬下海恢复培养,以评估坛紫菜冷藏网苗种储备技术效果和生产效益。结果表明,冷藏网... 以浙东1号坛紫菜新品种为材料,在浙江南部海域进行了冷藏网养殖试验,将长有3~5 cm幼苗的坛紫菜网帘阴干至含水率30%,在-18℃~-20℃冷藏60 d,于11月中旬下海恢复培养,以评估坛紫菜冷藏网苗种储备技术效果和生产效益。结果表明,冷藏网的生长速率优于对照组,冷藏网坛紫菜第一水平均长度为比对照组增加13.0%。冷藏网坛紫菜前三水产量比对照组增加5.42%。冷藏网坛紫菜第一水的粗蛋白含量、藻体厚度、硬度、弹性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随着养殖时间的延长,试验组与对照组均表现出粗蛋白含量下降,叶状体厚度增加的趋势。综上可知,冷藏网技术是保持坛紫菜稳产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坛紫菜 冷藏网 生长 质量
下载PDF
外施2,4-表油菜素内酯对盐胁迫下番茄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郑春芳 范翠枝 +4 位作者 郑青松 刘伟成 陈继浓 丁文勇 李鹏全 《浙江农业科学》 2022年第5期991-995,共5页
为探讨2,4-表油菜素内酯(EBL)缓解盐胁迫对番茄幼苗造成的胁迫伤害机制,研究10^(-9)mol·L^(-1)EBL喷施对75和150 mmol·L^(-1)NaCl胁迫30 d番茄幼苗的光合作用、生物量及地上与根部K^(+)/Na^(+)比值等影响。结果显示,75和150 m... 为探讨2,4-表油菜素内酯(EBL)缓解盐胁迫对番茄幼苗造成的胁迫伤害机制,研究10^(-9)mol·L^(-1)EBL喷施对75和150 mmol·L^(-1)NaCl胁迫30 d番茄幼苗的光合作用、生物量及地上与根部K^(+)/Na^(+)比值等影响。结果显示,75和150 mmol·L^(-1)NaCl均会降低番茄幼苗的净光合速率(P_(n))、气孔导度(G_(s))及地上与根部K^(+)/Na^(+)比值,减少根、茎、叶的鲜、干重。外施EBL可有效提高2种浓度盐胁迫下番茄地上部和根部的K^(+)/Na^(+)比值,减轻Na^(+)毒害,维持离子平衡,提高番茄叶片P_(n)、G_(s)及生物量,最终促进番茄生长。由此可见,外施EBL可有效增强番茄的耐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4-表油菜素内酯(EBL) 番茄 生物量 盐胁迫 离子平衡
下载PDF
水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章欣仪 刘伟成 +3 位作者 张川 李鹏全 叶深 郑春芳 《浙江农业科学》 2022年第9期2132-2137,共6页
水域在生态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健康状况的研究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回顾了生态系统健康的定义,阐述了水域生态系统评价的方法,对比总结了各种评价方法的优缺点及应用前景,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展望了水域... 水域在生态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健康状况的研究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回顾了生态系统健康的定义,阐述了水域生态系统评价的方法,对比总结了各种评价方法的优缺点及应用前景,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展望了水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 水域 健康评价
下载PDF
不同冷藏条件下大黄鱼质构和风味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徐军方 牟柏林 李鹏全 《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 CAS 2018年第5期12-17,共6页
为探讨贮藏温度和储藏时间对大黄鱼质构和风味变化的影响,运用电子鼻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谱联用法(HS-SPME-GC-MS)分析在4,-20,-80℃的3种条件下,储藏不同时间(1,3,5,7,30,60,90 d)时大黄鱼肉的挥发性风味变化,并应用质构仪测定大黄鱼... 为探讨贮藏温度和储藏时间对大黄鱼质构和风味变化的影响,运用电子鼻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谱联用法(HS-SPME-GC-MS)分析在4,-20,-80℃的3种条件下,储藏不同时间(1,3,5,7,30,60,90 d)时大黄鱼肉的挥发性风味变化,并应用质构仪测定大黄鱼肌肉质构特征参数.结果发现,4℃条件下贮藏3~7 d,其质构参数值明显相对于-20℃条件偏大(主要为硬度、韧性、回复性和黏着性差异显著);-20℃和-80℃条件下储藏30~90 d,-80℃条件下贮藏大黄鱼肉质构特性优于-20℃条件;而且,随着贮藏温度降低,大黄鱼挥发性物质种类减少.在-20℃和-80℃条件下,大黄鱼挥发性成分相对较少,且各成分占总峰面积的相对含量变化不明显,主要挥发性物质为烃类和醛类;在4℃条件下贮藏的鱼肉,其挥发性组分复杂且相对含量变化明显.结果表明,低温冻藏能有效保留大黄鱼肉质构特性和风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鱼 质构 风味 冷藏
下载PDF
野化训练中饵料源与放养密度对大黄鱼生长、消化和免疫活性的影响
6
作者 李绅豪 陈少波 +2 位作者 李鹏全 秦松 刘伟成 《浙江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2年第6期490-498,共9页
增殖放流是修复大黄鱼资源的重要举措,但自然条件下大黄鱼放流存活率低,增加了资源修复的难度。大黄鱼放流存活率主要取决于其在自然环境中的捕食能力和避敌能力,而野化训练是实现其食性转化、提高捕食能力的重要手段。本文研究野化训... 增殖放流是修复大黄鱼资源的重要举措,但自然条件下大黄鱼放流存活率低,增加了资源修复的难度。大黄鱼放流存活率主要取决于其在自然环境中的捕食能力和避敌能力,而野化训练是实现其食性转化、提高捕食能力的重要手段。本文研究野化训练时改变大黄鱼的摄食环境,探究饵料结构和放养密度对大黄鱼生长的影响,以期为大黄鱼资源恢复提供参考。通过相关试验,开展了自然摄食(试验组)与人工养殖(对照组)条件下大黄鱼生长指标、消化酶活性和代谢酶活性的对比研究。结果显示:(1)中密度与高密度放养条件下实验组大黄鱼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低密度放养条件下实验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可见中、高密度放养试验组大黄鱼生长状况与人工养殖条件下还有差距,而低密度放养条件下大黄鱼生长状况与人工养殖条件下已无差别,表明了低密度放养条件下通过摄食自然饵料生物可以提高大黄鱼在自然环境下的捕食能力。(2)消化酶活性对比研究显示:试验组胃蛋白酶、脂肪酶指标普遍高于对照组,表明摄食自然饵料可以提高大黄鱼的消化能力,实现大黄鱼食性转化。(3)代谢酶活性对比研究显示:试验组超氧化物歧化酶、溶菌酶与过氧化氢酶活性指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表明通过摄食自然饵料可以提高大黄鱼的抗氧化与免疫能力。综上研究表明,通过改变大黄鱼饵料源与放养密度可以提高大黄鱼捕食能力、消化能力和免疫能力,从而提高其在自然环境下存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鱼 饵料源 放养密度 消化酶 代谢酶
下载PDF
鲻鱼苗集约化培育试验
7
作者 赵伟华 陈琛 +5 位作者 张立宁 邵鑫斌 单乐州 李鹏全 陈劲飞 马建忠 《科学养鱼》 2022年第8期64-65,共2页
鲻鱼隶属鲻形目、鲻科、鲻属,广泛分布于西北太平洋沿岸海域和河口水域。鲻鱼以生长快、适应能力强、个体大、饵料要求低等优点被誉为“海洋中的牛羊”,是很多国家的重要养殖品种,然而传统的苗种培育方式效率低,严重限制了鲻鱼养殖业的... 鲻鱼隶属鲻形目、鲻科、鲻属,广泛分布于西北太平洋沿岸海域和河口水域。鲻鱼以生长快、适应能力强、个体大、饵料要求低等优点被誉为“海洋中的牛羊”,是很多国家的重要养殖品种,然而传统的苗种培育方式效率低,严重限制了鲻鱼养殖业的发展。集约化培育具有生产效率高、占地面积少、排放少、污染少的特点,是一种高密度、高品质、高效益的现代水产苗种培育方式。本试验通过鲻鱼水花苗水泥池集中标粗后,采用地膜池流水一级小规格苗种培育,待苗种体长在6厘米左右时利用海水池塘跑道式内循环进行二级大规格苗种接力培育。本文对鲻鱼苗集约化培育试验进行总结,以供苗种培育者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育方式 水产苗种 占地面积 鲻鱼 西北太平洋 水泥池 苗种培育 沿岸海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