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腰椎间盘突出症体感诱发电位改变及其机制 被引量:17
1
作者 李鹤平 庄文权 +2 位作者 杨建勇 陈伟 吴彩华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2年第22期3402-3403,共2页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LDH)体感诱发电位(SEP)改变及其机制。方法分析65例经手术确诊的LDH患者术前SEP的检查结果,并检测分析LDH相关动物模型(大鼠坐骨神经结扎,分正常组、假手术组、急性和亚急性结扎组)的诱发电位(EP)改变。结果LDH...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LDH)体感诱发电位(SEP)改变及其机制。方法分析65例经手术确诊的LDH患者术前SEP的检查结果,并检测分析LDH相关动物模型(大鼠坐骨神经结扎,分正常组、假手术组、急性和亚急性结扎组)的诱发电位(EP)改变。结果LDH患者术前SEP检测的阳性率达90.8%(59/65),主要表现为N40峰潜伏期延长;急性结扎组EP传导速度(V)与正常组、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而亚急性结扎组V与正常组、假手术组比较均明显降低。结论SEP改变与腰骶神经根受压迫有良好相关性,可判断神经根功能,是一种良好的辅助诊断LDH的方法。LDH患者SEP检测异常主要表现为N40峰潜伏期延长。这主要是由于神经髓鞘受到较长时间压迫所致缺血、炎症等的影响,髓鞘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从而导致传导速度减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体感诱发电位 坐骨神经
下载PDF
体感诱发电位评价胶原酶髓核溶解术安全性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李鹤平 庄文权 +2 位作者 杨建勇 陈伟 吴彩华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6期356-359,共4页
目的研究诱发电位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胶原酶髓核溶解术前后的改变,评价胶原酶髓核溶解术的安全性。方法对24例有L5和S1神经根损害表现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胶原酶髓核溶解术前后进行L5和S1体感诱发电位检查,测定其第1负相波N40峰的峰... 目的研究诱发电位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胶原酶髓核溶解术前后的改变,评价胶原酶髓核溶解术的安全性。方法对24例有L5和S1神经根损害表现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胶原酶髓核溶解术前后进行L5和S1体感诱发电位检查,测定其第1负相波N40峰的峰潜伏期,并作比较。结果术前诱发电位检测异常率达87.5%(21/24),主要表现为N40峰的峰潜伏期延长;术前异常的21例中17例术后短期(6~10d)行检查,其峰潜伏期和两侧差异值与术前比较差无统计学意义,均仍属于异常范围;术前异常的21例中10例术后略长时间(29~45d)行检查,其总体峰潜伏期值和两侧差异值与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表现为峰潜伏期值明显缩短,两侧差异值明显减少。术前诱发电位异常的21例患者无论术后短期,还是术后略长时间,共计27例次行诱发电位检查,术后峰潜伏期值与术前峰潜伏期值比较无一例有进一步明显的延长。结论诱发电位检查是在胶原酶髓核溶解术前术后判断神经根功能受损程度和术后神经根功能改善程度客观、灵敏和可靠的检测方法,可协助判断胶原酶髓核溶解术的安全性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移位 髓核溶解术 诱发电位 治疗结果 评价研究
下载PDF
家兔脊椎与脊髓磁共振成像方法和表现 被引量:2
3
作者 李鹤平 庄文权 +3 位作者 杨建勇 陈伟 余深平 江利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2年第24期3711-3712,T005,共3页
目的探讨家兔脊椎与脊髓结构的磁共振成像方法和表现。方法对17只健康家兔的脊椎与脊髓结构进行磁共振矢状面和横断面检查,并总结分析其成像方法和表现。结果17只家兔在全麻下采用高场MRI扫描仪、头线圈、薄层扫描,均成功完成脊椎与脊... 目的探讨家兔脊椎与脊髓结构的磁共振成像方法和表现。方法对17只健康家兔的脊椎与脊髓结构进行磁共振矢状面和横断面检查,并总结分析其成像方法和表现。结果17只家兔在全麻下采用高场MRI扫描仪、头线圈、薄层扫描,均成功完成脊椎与脊髓结构的磁共振检查,选用体重≥2.0kg的家兔和采用仰卧体位有利于脊椎与脊髓结构的显示。结论应用磁共振成像检查家兔的脊椎与脊髓结构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方法,今后可用来研究家兔脊椎与脊髓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兔 脊椎 脊髓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胶原酶对大鼠背根神经节亚急性损伤的病理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李鹤平 庄文权 +1 位作者 杨建勇 陈伟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05年第3期131-133,共3页
目的研究胶原酶对大鼠脊神经背根神经节(DRG)超微结构亚急性损伤的影响,以期探讨胶原酶应用的安全性,进一步论证经皮椎间盘胶原酶化学髓核溶解术(PCCN)这项治疗方法的安全性。方法SD健康雄性大鼠27只。按随机配伍原则进行分组:正常组9只... 目的研究胶原酶对大鼠脊神经背根神经节(DRG)超微结构亚急性损伤的影响,以期探讨胶原酶应用的安全性,进一步论证经皮椎间盘胶原酶化学髓核溶解术(PCCN)这项治疗方法的安全性。方法SD健康雄性大鼠27只。按随机配伍原则进行分组:正常组9只;DRG胶原酶亚急性实验模型组9只、亚急性假手术组9只。各组大鼠经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钠(45mg/kg)麻醉后,分离并辨认DRG,实验组局部滴注胶原酶1ml(1200单位/4ml),假手术组局部滴注生理盐水1ml。于注药后7~9d行DRG超微结构的电镜检测。结果实验组背根神经节观测细胞种类、细胞数量、细胞大体形态、胞膜情况、节内神经纤维情况(有髓神经纤维有无肿胀,脱髓鞘,髓鞘松解等改变)、血管等情况与正常组、假手术组比较均无明显变化和差别。实验组背根神经节细胞超微结构与正常组、相应假手术组比较均有明显变化和差别:①核仁部分偏向一侧;②线粒体大量肿胀,部分嵴断裂、空泡形成。各组均未见节细胞成群细胞坏死、细胞膜早期破裂、凋亡小体形成等节细胞凋亡相关表现和节细胞坏死相关表现。结论临床应用于PCCN治疗浓度的胶原酶对背根神经节细胞是有损伤的。要慎用胶原酶的用量和浓度,使胶原酶作用于精确合适的部位,提高胶原酶应用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移位 胶原酶 背根神经节 背根神经节细胞 椎间盘胶原酶 雄性大鼠 急性损伤 病理研究 细胞超微结构 有髓神经纤维
下载PDF
比较CT与超声在导引腹部囊肿经皮穿刺硬化治疗中的作用 被引量:1
5
作者 李鹤平 黄玉莲 +3 位作者 杨建勇 陈伟 庄文权 陈建业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05年第4期238-240,共3页
目的比较CT与超声在腹部囊肿经皮穿刺抽液并硬化治疗中的导引作用。方法CT导引下穿刺腹部囊肿抽液硬化治疗38例,超声导引下45例。结果CT导引下共穿刺46个囊肿,穿刺次数83次,硬化治疗失败6例;超声导引下共穿刺71个囊肿,穿刺次数87次,硬... 目的比较CT与超声在腹部囊肿经皮穿刺抽液并硬化治疗中的导引作用。方法CT导引下穿刺腹部囊肿抽液硬化治疗38例,超声导引下45例。结果CT导引下共穿刺46个囊肿,穿刺次数83次,硬化治疗失败6例;超声导引下共穿刺71个囊肿,穿刺次数87次,硬化治疗失败1例。超声导引下行经皮穿刺腹部囊肿抽液并硬化治疗每个囊肿平均穿刺次数及硬化治疗失败例数均显著少于CT导引。结论经皮穿刺硬化治疗腹部囊肿术中,超声导引较CT导引具有更多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导引 超声导引 腹部囊肿 经皮穿刺硬化治疗
下载PDF
体感诱发电位评价腰椎间盘突出症介入手术疗效的初步研究
6
作者 李鹤平 庄文权 +3 位作者 杨建勇 陈伟 吴彩华 刘世敬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02年第6期423-425,共3页
目的:探讨皮节体感诱发电位(DSEP)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介入手术前后的作用。方法:对40例有L5和S1神经根损害表现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介入手术前后进行L5和S1的DSEP检查,测定其N40的峰潜伏期,并进行手术前后比较。结果:术前DSEP检测的异... 目的:探讨皮节体感诱发电位(DSEP)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介入手术前后的作用。方法:对40例有L5和S1神经根损害表现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介入手术前后进行L5和S1的DSEP检查,测定其N40的峰潜伏期,并进行手术前后比较。结果:术前DSEP检测的异常率达90.0%(36?40),主要表现为N40峰潜伏期延长;术后DSEP复查异常率明显减少,为15.0%(6?40),术前DSEP检测异常者术后DSEP复查表现为N40峰潜伏期较术前明显缩短。结论:DSEP检查是在介入手术前判断神经根功能受损程度和术后神经根功能改善程度客观、敏感和可靠的检测方法,可协助评价介入手术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感诱发电位 评价 腰椎间盘突出症 介入手术 疗效
下载PDF
应用诱发电位测定胶原酶对大鼠脊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英文)
7
作者 李鹤平 庄文权 +1 位作者 杨建勇 陈伟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1期167-169,共3页
背景:目前对于胶原酶应用的安全性仍有不同观点,有学者认为胶原酶可能会对周围组织产生损伤。临床最关心的是胶原酶对注射部位周围的神经是否有损伤。目的:应用诱发电位方法观察胶原酶对大鼠脊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以期评估胶原酶应用的... 背景:目前对于胶原酶应用的安全性仍有不同观点,有学者认为胶原酶可能会对周围组织产生损伤。临床最关心的是胶原酶对注射部位周围的神经是否有损伤。目的:应用诱发电位方法观察胶原酶对大鼠脊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以期评估胶原酶应用的安全性,进一步论证经皮椎间盘胶原酶化学髓核溶解术这项治疗方法的安全性。设计:随机分组设计、动物实验。单位: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介入放射科。材料:实验于2002-07/09在中山大学基础医学院完成。选择SD雄性大鼠57只,随机分为正常组9只、急性假手术组10只、亚急性假手术组8只、慢性假手术组7只、急性实验模型组9只、亚急性实验模型组7只、慢性实验模型组7只。方法:各组大鼠经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钠(45mg/kg)麻醉后,分离并辨认大鼠背根神经节,实验组局部滴注胶原酶1mL(300U/mL),假手术组局部滴注生理盐水1mL。将刺激电极置于坐骨神经干A点,记录电极置于L5神经根背根神经节中枢突段B点,刺激并记录诱发电位A,B(潜伏期),连续记录2次,取其平均值;测量并记录A点与B点的距离。神经电位传导速度=A点与B点距离/潜伏期。急性组注药后1h、亚急性组注药后1周、慢性组注药后1个月行包含背根神经节的一段神经的诱发电位检测。主要观察指标:各组神经电位传导速度。结果:纳入动物57只,均进入结果分析。正常组、急性实验组、急性假手术组、亚急性实验组、亚急性假手术组、慢性实验组、慢性假手术组神经电位传导速度分别为(45.4±10.7),(43.4±5.9),(46.3±6.5),(52.4±10.4),(49.7±8.1),(46.7±11.0),(44.6±6.5)m/s。经单因素方差分析,各组的神经电位传导速度整体比较差异无显著性(F=1.010,P=0.430);经均数间差别多重比较,各组的神经电位传导速度两两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366)。结论:临床应用于经皮椎间盘胶原酶化学髓核溶解术治疗浓度的胶原酶对大鼠脊神经传导速度未产生明显的影响,经皮椎间盘胶原酶化学髓核溶解术这项治疗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有着相对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移位 胶原酶类 诱发电位 神经传导
下载PDF
胶原蛋白水解酶对背根神经节细胞亚细胞结构急性损伤的实验
8
作者 李鹤平 庄文权 +1 位作者 杨建勇 陈伟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8期87-89,共3页
目的:观察胶原蛋白水解酶(胶原酶)对大鼠脊神经背根神经节细胞亚细胞结构急性损伤的影响,以期探讨胶原酶应用的安全性,并进一步论证经皮椎间盘胶原蛋白水解酶化学髓核溶解术(胶原酶髓核溶解术)治疗方法的安全性。方法:实验于2002-07/09... 目的:观察胶原蛋白水解酶(胶原酶)对大鼠脊神经背根神经节细胞亚细胞结构急性损伤的影响,以期探讨胶原酶应用的安全性,并进一步论证经皮椎间盘胶原蛋白水解酶化学髓核溶解术(胶原酶髓核溶解术)治疗方法的安全性。方法:实验于2002-07/09在中山大学基础医学院完成。SD健康雄性大鼠28只。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9只;胶原酶急性实验组9只、急性假手术组10只。急性实验组和急性假手术组大鼠经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钠(45mg/kg)麻醉后,分离并辨认大鼠背根神经节,实验组局部滴注胶原酶1mL(4mL含1200U),急性假手术组局部滴注生理盐水1mL。于注药后1h行各组大鼠背根神经节细胞亚细胞结构的电镜检测。结果:各组大鼠背根神经节的神经元细胞、节内神经纤维检测结果:急性实验组背根神经节观测细胞种类、细胞数量、细胞大体形态、胞膜情况、节内神经纤维情况(有髓神经纤维有无肿胀,脱髓鞘,髓鞘松解等改变)、血管等情况与正常组、急性假手术组比较均无明显变化和差别。急性实验组背根神经节细胞亚细胞结构与正常组和急性假手术组比较均有明显变化和差别:①核仁部分偏向一侧。②线粒体大量肿胀,部分嵴断裂、空泡形成。各组均未见节细胞成群细胞坏死、细胞膜早期破裂、凋亡小体形成等节细胞凋亡相关表现和节细胞坏死相关表现。结论:临床应用于胶原酶髓核溶解术治疗浓度的胶原酶对背根神经节细胞是有损伤的。掌握胶原酶的用量和浓度,使胶原酶作用于精确合适的部位,才能提高胶原酶应用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移位 胶原酶 神经节
下载PDF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前B型超声观测胆囊三角的临床价值
9
作者 李鹤平 张青萍 《华中医学杂志》 1997年第6期257-258,共2页
应用B型超声观测33例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胆囊三角的术前指标,进而分析这些术前指标与术中观测的胆囊三角指标及代表手术难易程度指标的关系。结果显示:术前指标与术中指标基本相符,术前指标与代表手术难易程度指标关系密切。
关键词 胆囊三角 腹腔镜 胆囊切除术 超声波诊断
下载PDF
子宫动脉化疗栓塞与髂内动脉灌注化疗在局部晚期宫颈癌综合治疗中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13
10
作者 余雷 谭国胜 +4 位作者 向贤宏 郭文波 李鹤平 黄勇慧 杨建勇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02-407,共6页
背景与目的:子宫动脉化疗栓塞与髂内动脉灌注化疗是临床治疗宫颈癌的重要方法,两者疗效有无差异尚无定论。本研究比较子宫动脉化疗栓塞和髂内动脉灌注化疗在局部晚期宫颈癌综合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将1997年4月至2007年11月间收治的175... 背景与目的:子宫动脉化疗栓塞与髂内动脉灌注化疗是临床治疗宫颈癌的重要方法,两者疗效有无差异尚无定论。本研究比较子宫动脉化疗栓塞和髂内动脉灌注化疗在局部晚期宫颈癌综合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将1997年4月至2007年11月间收治的175例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分为两组。子宫动脉化疗栓塞组92例,双侧子宫动脉插管注药后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65例行子宫颈癌根治术,其中37例术前采用192Ir高剂量率腔内后装放疗。髂内动脉灌注化疗组83例,采用双侧髂内动脉插管注药,70例行子宫颈癌根治术,其中34例术前采用同样的腔内后装放疗。两组化疗方案均为以铂类为主的联合方案。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对51例有病理危险因素的患者加用外放射治疗。结果:子宫动脉化疗栓塞组总有效率为64.1%,明显高于髂内动脉灌注化疗组(47.0%,P=0.023)。子宫动脉化疗栓塞组ⅠB期患者的肿瘤缩小有效率(77.8%)明显高于髂内动脉灌注化疗组(41.2%,P=0.037),两组Ⅱ、Ⅲ期患者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7和P=0.524)。术后病理结果显示,子宫动脉化疗栓塞组癌细胞阴性率、盆腔淋巴结转移阴性率、无复发率均略高于髂内动脉灌注化疗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脉管癌栓阴性率略低于髂内动脉灌注化疗组(P=0.072)。子宫动脉化疗栓塞组1、3、5年总生存率与髂内动脉灌注化疗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65)。结论:子宫动脉化疗栓塞联合术前放疗可有效缩小局部晚期宫颈癌的肿瘤体积,但不能增加病理完全缓解率、不能减少淋巴结转移和术后复发,控制脉管癌栓略差于髂内动脉灌注化疗,对远期生存率尚未显示出优势,有待进一步长期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动脉内灌注化疗 动脉化疗栓塞 外科手术 放射疗法
下载PDF
中晚期肝癌肝外供血分析及临床介入治疗 被引量:22
11
作者 许卫国 彭秀斌 +3 位作者 李鹤平 王于 程光森 陈加源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08年第4期294-297,共4页
目的探讨肝癌的肝外动脉供血规律及介入治疗。方法92例肝癌患者发现肝外供血动脉105条,分别超选择插管行化疗栓塞。结果中晚期肝癌肝外动脉来源类型分别源于肠系膜上动脉(33.33%)、右膈下动脉(17.14%)、胃十二指肠动脉(14.29%)、左膈下... 目的探讨肝癌的肝外动脉供血规律及介入治疗。方法92例肝癌患者发现肝外供血动脉105条,分别超选择插管行化疗栓塞。结果中晚期肝癌肝外动脉来源类型分别源于肠系膜上动脉(33.33%)、右膈下动脉(17.14%)、胃十二指肠动脉(14.29%)、左膈下动脉(7.62%)、胃左动脉(6.67%)、右肋间动脉(6.67%)、右肾上腺动脉(4.76%)、脾动脉(4.76%)、右腰动脉(2.86%)和右胸廓内动脉(1.90%)。形成肝外动脉的影响因素较多,包括化疗栓塞的次数、肿瘤在肝内的部位、肿瘤的直径和操作方法。结论肝癌有丰富的肝外动脉供血,对肝外动脉供血支超选择性栓塞治疗,对提高中晚期肝癌患者介入治疗疗效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肝外供血 临床分析
下载PDF
建立大鼠肝动脉插管途径的方法学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许卫国 杨建勇 +2 位作者 李鹤平 陈伟 庄文权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7年第4期264-265,共2页
目的研究并完善直接经胃十二指肠动脉向大鼠肝脏灌注药物或细胞悬液的方法。方法直视下经大鼠胃十二指肠动脉行肝动脉插管并注入药物或细胞悬液。结果SD大鼠52只,47只存活且术后恢复良好,4只死亡,1只插管未能成功。死亡原因可能为血管... 目的研究并完善直接经胃十二指肠动脉向大鼠肝脏灌注药物或细胞悬液的方法。方法直视下经大鼠胃十二指肠动脉行肝动脉插管并注入药物或细胞悬液。结果SD大鼠52只,47只存活且术后恢复良好,4只死亡,1只插管未能成功。死亡原因可能为血管受损、肝脏损伤、麻醉意外和术后感染等。死亡原因在操作技术熟练以及加强术后护理后可以避免。结论大鼠胃十二指肠动脉插管进行肝动脉灌注的方法简单、容易掌握、成功率高,适用于研究药物或细胞悬液经肝动脉灌注对肝脏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动脉 插管 方法学研究
下载PDF
介入治疗联合腔内放疗与根治术治疗宫颈癌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余雷 杨建勇 +5 位作者 李鹤平 庄文权 陈伟 黄勇慧 向贤宏 谭国胜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9期2944-2949,共6页
目的评价两种介入治疗方法联合腔内放疗与根治术治疗宫颈癌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4月~2007年9月收治的81例FIGO分期为ⅠB、Ⅱ、Ⅲ及ⅣA且进行了介入治疗联合腔内放疗与根治术治疗的宫颈癌患者的随访资料,运用Kaplan-M... 目的评价两种介入治疗方法联合腔内放疗与根治术治疗宫颈癌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4月~2007年9月收治的81例FIGO分期为ⅠB、Ⅱ、Ⅲ及ⅣA且进行了介入治疗联合腔内放疗与根治术治疗的宫颈癌患者的随访资料,运用Kaplan-Meier法估计生存率并使用Log-Rank检验进行比较,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预后影响因素的筛选和评价。结果所有患者1、3及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4.0%、78.0%及78.0%。单因素分析表明肿瘤大小(P=0.016)、盆腔淋巴结转移(P=0.046)、淋巴血管侵犯(P=0.032)、手术切缘侵犯(P=0.000)、间质浸润深度(P=0.002)、病理缓解(P=0.002)及临床疗效(P=0.003)为影响宫颈癌患者总生存率的影响因素,有无职业、绝经和流产,生育次数、病理类型、肿瘤分化程度、化疗方案、术中化疗及术后化疗、术后放疗与否对宫颈癌患者的预后无明显影响。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肿瘤大小(P=0.003)、临床疗效(P=0.014)和病理缓解(P=0.036)是宫颈癌患者总生存率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介入治疗联合腔内放疗与根治术可取得较好的疗效,肿瘤大小、临床疗效和病理缓解是宫颈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在宫颈癌患者的综合治疗中应优先考虑这些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新辅助动脉化疗 栓塞 腔内放疗 子宫根治术 预后因素 生存率
下载PDF
Wistar大鼠腹腔干及其分支动脉的实验解剖学特征 被引量:9
14
作者 向贤宏 李鹤平 +5 位作者 陈伟 李家平 王于 谭国胜 余雷 杨建勇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6期2988-2991,共4页
目的:探讨Wistar大鼠腹腔干及其分支动脉的解剖结构,为相关实验中动脉的准确显露及导管的合理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血管铸型和大体解剖相结合的方法,对10只成年Wistar大鼠的腹腔干及其分支动脉的起源、行程、毗邻关系、显露方法及在... 目的:探讨Wistar大鼠腹腔干及其分支动脉的解剖结构,为相关实验中动脉的准确显露及导管的合理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血管铸型和大体解剖相结合的方法,对10只成年Wistar大鼠的腹腔干及其分支动脉的起源、行程、毗邻关系、显露方法及在实验中的应用等进行描述,并对其直径、长度进行测量.结果:腹腔干起自膈肌下方腹主动脉的右前方,下行至其中点后转向右前上方,分为三个主要分支:脾动脉、胃左动脉、肝总动脉.Wistar大鼠腹腔干与人类腹腔干类似,但无胆囊动脉.在本组有限的样本中,腹腔干变异较小.结论:本研究描述了腹腔干的局部解剖,并在术中准确的显露了动脉,合理的选择了导管,为涉及腹腔干及其分支动脉相关实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STAR大鼠 哺乳动物 腹腔干 解剖
下载PDF
介入栓塞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临床体会 被引量:8
15
作者 许卫国 李家平 +3 位作者 彭秀斌 李鹤平 程光森 陈加源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08年第3期218-220,共3页
目的观察经导管精索内静脉钢圈栓塞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对16例精索静脉曲张患者进行经导管栓塞治疗,分析其疗效。结果16例患者经导管栓塞治疗后阴囊内容物缩小,阴囊坠胀感及疼痛等症状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精液质量明显提高,未出... 目的观察经导管精索内静脉钢圈栓塞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对16例精索静脉曲张患者进行经导管栓塞治疗,分析其疗效。结果16例患者经导管栓塞治疗后阴囊内容物缩小,阴囊坠胀感及疼痛等症状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精液质量明显提高,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结论导管法钢圈栓塞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简单、经济、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栓塞 精索静脉曲张 临床体会
下载PDF
结肠癌干细胞样细胞的体外培养、鉴定及n-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结肠癌干细胞样细胞的抗增殖作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方仕 龙健婷 +4 位作者 张冰 杨婷 卢味 李鹤平 石汉平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135-2141,共7页
目的:采取无血清培养法培养出SW620细胞球,并对细胞球细胞进行干细胞鉴定;在细胞水平研究n-3多不饱和脂肪酸(n-3 PUFAs)对结肠癌干细胞样细胞的作用。方法:正常培养人结肠癌细胞株SW620并使其逐步适应无血清培养条件,经无血清培养1周后... 目的:采取无血清培养法培养出SW620细胞球,并对细胞球细胞进行干细胞鉴定;在细胞水平研究n-3多不饱和脂肪酸(n-3 PUFAs)对结肠癌干细胞样细胞的作用。方法:正常培养人结肠癌细胞株SW620并使其逐步适应无血清培养条件,经无血清培养1周后收集SW620细胞球。用免疫荧光法检测胚胎干细胞标志物SSEA-1和TRA-1-81;采用real-time PCR的方法检测干细胞相关基因Sox-2和Oct-4的表达情况;对比SW620贴壁细胞和干细胞样细胞(CSCLC)在软琼脂上的克隆形成能力;采用裸鼠移植瘤模型比较2种细胞的成瘤能力;用MTS法对比2种细胞在递增浓度的5-氟尿嘧啶(5-FU)或mitomycin C处理下的生长抑制情况;用MTS法、Annexin V/PI染色和台盼蓝染色分别观察递增浓度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和二十碳五烯酸(EPA)作用于SW620 CSCLC后细胞生长抑制情况、凋亡情况和死亡情况;MTS法检测5-FU或mitomycin C联合n-3 PUFAs对结肠癌CSCLC增殖的影响。结果:无血清培养法成功从SW620中培养出细胞球。细胞球细胞高表达SSEA-1和TRA-1-81并一过性表达Sox-2和Oct-4基因;对5-FU及mitomycin C相对抵抗;在软琼脂上克隆形成率及在裸鼠皮下的成瘤率均显著高于贴壁细胞,表明这些细胞具有干细胞特性,即为来自于SW620的CSCLC。DHA和(或)EPA作用于SW620CSCLC能抑制细胞生长、诱导细胞凋亡,并能增强5-FU及mitomycin C对其抑制作用。结论:无血清培养法能够从SW620细胞中培养出具有干细胞特性的细胞,它们具有高克隆形成能力及高致瘤性,对化疗药物相对抗拒;DHA和EPA能够诱导SW620来源CSCLC发生凋亡并增强化疗药物的抗肿瘤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肿瘤干细胞 无血清培养 N-3多不饱和脂肪酸 化学治疗
下载PDF
p53基因联合栓塞化疗治疗原发性肝癌22例 被引量:7
17
作者 彭秀斌 许卫国 +3 位作者 李鹤平 程光森 陈加源 张冰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826-1828,共3页
目的探讨经肝动脉灌注p53基因联合栓塞化疗术在治疗原发性肝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7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分成实验组及对照组,分别进行肝动脉灌注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联合栓塞化疗术及常规TACE治疗,对术后反应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目的探讨经肝动脉灌注p53基因联合栓塞化疗术在治疗原发性肝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7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分成实验组及对照组,分别进行肝动脉灌注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联合栓塞化疗术及常规TACE治疗,对术后反应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术后实验组在治疗效果及肝功能都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两组大致相同。结论p53基因联合栓塞化疗术治疗中晚期肝癌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53基因 原发性肝癌 临床应用
下载PDF
动脉插管化疗治疗晚期舌癌 被引量:5
18
作者 许卫国 彭秀斌 +3 位作者 李鹤平 王于 陈加源 程光森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4期284-286,共3页
目的探讨动脉插管诱导化疗在晚期舌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对2例临床分期均为Ⅲ期的舌癌患者,由股动脉超选择插管至舌动脉注入顺铂150~200mg,5-FU1.5~2.0g以及平阳霉素50~80mg及数支明胶海绵条,14d后再施行舌颈联合根治术。结果栓塞化... 目的探讨动脉插管诱导化疗在晚期舌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对2例临床分期均为Ⅲ期的舌癌患者,由股动脉超选择插管至舌动脉注入顺铂150~200mg,5-FU1.5~2.0g以及平阳霉素50~80mg及数支明胶海绵条,14d后再施行舌颈联合根治术。结果栓塞化疗1周后肿瘤缩小,局部出现坏死、崩解或液化,无全身性不良反应,术后1年半随访,未发现肿瘤复发或转移。结论对中晚期舌癌患者术前进行选择性动脉栓塞化疗疗效好,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插管 舌癌 晚期 化疗栓塞
下载PDF
CT引导与B超引导肝脓肿经皮穿刺抽吸治疗的作用比较 被引量:8
19
作者 古杰洪 李鹤平 +3 位作者 张冰 江新青 吴梅 黄玉莲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0年第6期32-33,44,共3页
目的探讨比较CT引导与B超引导肝脓肿经皮穿刺抽吸治疗的作用。方法 CT引导下肝脓肿经皮穿刺抽吸治疗16例,B超引导下15例。结果 CT引导下共穿刺16个脓肿,穿刺次数28次;B超引导下共穿刺15个脓肿,穿刺次数17次。两种引导方法每个脓肿平均... 目的探讨比较CT引导与B超引导肝脓肿经皮穿刺抽吸治疗的作用。方法 CT引导下肝脓肿经皮穿刺抽吸治疗16例,B超引导下15例。结果 CT引导下共穿刺16个脓肿,穿刺次数28次;B超引导下共穿刺15个脓肿,穿刺次数17次。两种引导方法每个脓肿平均穿刺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超引导下行肝脓肿经皮穿刺抽吸治疗每个脓肿平均穿刺次数显著少于CT引导。结论肝脓肿经皮穿刺抽吸治疗术中,B超引导较CT引导具有更多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引导 B超引导 肝脓肿 经皮穿刺抽吸治疗
下载PDF
子宫良性病变经腹超声导引病理活检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郭文波 杨建勇 +3 位作者 陈伟 庄文权 李鹤平 姚书忠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8期466-468,共3页
目的探讨经腹超声导引病理穿刺活检诊断子宫良性病变的可行性。方法对62例诊断为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症患者行经腹B超引导下穿刺病理活检。对于单发病灶,行病灶多点穿刺活检。对于多发病灶,行各病灶的多点穿刺活检。诊断主要根据临床症... 目的探讨经腹超声导引病理穿刺活检诊断子宫良性病变的可行性。方法对62例诊断为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症患者行经腹B超引导下穿刺病理活检。对于单发病灶,行病灶多点穿刺活检。对于多发病灶,行各病灶的多点穿刺活检。诊断主要根据临床症状和超声、磁共振检查。比较病理活检与临床诊断的符合率,观察并发症。结果60例患者成功进行穿刺病理活检,穿刺成功率为96.8%(60/62),病理诊断率为100%(60/60),诊断子宫肌瘤52例,子宫腺肌症8例。2例临床诊断为子宫肌瘤穿刺不成功。活检过程无不良反应。结论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症的经腹穿刺病理活检是可行和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检 治疗性栓塞 平滑肌瘤 子宫腺肌症 诊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