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厂循环水低温余热回收研究和示范
1
作者 袁新晔 杜一庆 +1 位作者 李朝辉 史志情 《冶金动力》 2024年第4期29-33,共5页
某燃机热电联产电厂采用电加热水罐对除盐水进行加热,此方式耗电量大,效果不好。针对该问题,设计了一种高效低阻折流杆换热器,提出一种利用循环水低温余热加热除盐水代替电加热的新工艺,并进行了工程示范。对该换热器共轭传热进行了数... 某燃机热电联产电厂采用电加热水罐对除盐水进行加热,此方式耗电量大,效果不好。针对该问题,设计了一种高效低阻折流杆换热器,提出一种利用循环水低温余热加热除盐水代替电加热的新工艺,并进行了工程示范。对该换热器共轭传热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来优化设计,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新型折流杆换热器结构在压降、总传热系数之间取得了良好平衡,且在低雷诺数下能维持较高的总传热系数,适应变负荷运行要求。对示范工程进行了低负荷测试,测试结果与模拟值吻合,验证了换热器在低雷诺数时具有良好的换热性能,克服了常规折流杆换热器的通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厂 循环水 低温余热回收 折流杆换热器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开缝V形火焰稳定器的冷态实验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杜一庆 钱壬章 +1 位作者 王键夫 皮博明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67-69,共3页
提出了一种新型加力燃烧室稳定器———中心开缝的V形钝体 .在开式风洞中 ,对两种不同形状的新型V形稳定器在不同缝宽下的阻力特性和尾迹结构进行了实验研究 .对比分析表明 :流线型稳定器的阻力特性优于非流线型稳定器 。
关键词 加力燃烧室 稳定器 钝体 尾迹
下载PDF
开缝钝体火焰稳定器的冷态流场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杜一庆 钱壬章 +1 位作者 张孝春 尚守堂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69-71,共3页
利用RNGk ε湍流模型对开缝钝体火焰稳定器的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 ,模拟结果与阻力实验值相符 .对尾迹结构的分析结果表明 :如果选择合适的缝宽比 (δ/D =18% ) ,开缝钝体可同时具有阻力低、火焰稳定性好的特点 ;而在缝宽比δ/D =10 %和... 利用RNGk ε湍流模型对开缝钝体火焰稳定器的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 ,模拟结果与阻力实验值相符 .对尾迹结构的分析结果表明 :如果选择合适的缝宽比 (δ/D =18% ) ,开缝钝体可同时具有阻力低、火焰稳定性好的特点 ;而在缝宽比δ/D =10 %和δ/D =2 5 %两种情况下 ,由于主、次回流区和中缝流之间的干扰加剧 ,易形成尾迹振荡 ,增加总压损失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焰稳定器 钝体 数值模拟 阻力 尾迹结构
下载PDF
开缝钝体尾迹的拟序结构 被引量:1
4
作者 杜一庆 钱壬章 +2 位作者 张孝春 尚守堂 游庆江 《计算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18-123,共6页
弄清开缝钝体尾迹的拟序结构是认识其火焰稳定机理的基础。在雷诺数R e为470000条件下,采用RNGk-ε模型对通道内的开缝钝体尾迹进行数值模拟来分析大涡尺度的拟序结构。模拟结果显示,偏向一侧的中缝流将近尾分成主回流区和次回流区,主... 弄清开缝钝体尾迹的拟序结构是认识其火焰稳定机理的基础。在雷诺数R e为470000条件下,采用RNGk-ε模型对通道内的开缝钝体尾迹进行数值模拟来分析大涡尺度的拟序结构。模拟结果显示,偏向一侧的中缝流将近尾分成主回流区和次回流区,主回流区的漩涡脱落激发扰动,引起近尾的绝对不稳定。并提出单涡突然置于两剪切层间的漩涡脱落机理来解释拟序结构不稳定特性。为了验证上述结论,在闭式风洞中采用激光粒子测速技术(P IV)对开缝钝体的尾迹进行了实验研究,其结果与数值分析较好地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钝体 尾迹 拟序结构 漩涡脱落
下载PDF
热力管网管损原因数值模拟分析
5
作者 李晓红 杜一庆 +1 位作者 李朝辉 龚箭 《冶金动力》 2023年第6期39-43,共5页
湖北某热力有限公司开发区热力管网由原“高参数”改为“低参数”运行,出现了管损过大的问题,剖析管损根源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利用湿蒸汽模型对该问题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首先,按原设计的“高参数”对其中的管段进行了校核,模拟中未出... 湖北某热力有限公司开发区热力管网由原“高参数”改为“低参数”运行,出现了管损过大的问题,剖析管损根源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利用湿蒸汽模型对该问题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首先,按原设计的“高参数”对其中的管段进行了校核,模拟中未出现蒸汽冷凝现象,计算值与原设计值接近。其次,对“低参数”运行进行了模拟,结果显示,阻力比原设计增加25%,在干管中发生了蒸汽冷凝,发现了蒸汽管道非平衡冷凝“回温”特征,这个研究结果也与有关文献公布的实际测试吻合。阻力增加是管损过大的原因之一,蒸汽干管出现冷凝,增加了疏水损失,这是管损过大的第二个原因。建议采用“高参数”供汽方案对管网实施改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力管网 管损 数值模拟 CFD 冷凝
下载PDF
TRT机组叶片冲蚀磨损故障诊断及处理措施 被引量:10
6
作者 杜一庆 闫孟秋 《冶金动力》 2002年第5期35-37,共3页
通过对武汉钢铁公司5#高炉TRT机组叶片故障进行诊断,分析了故障的原因,指出积灰、气流脱流和堵塞加剧了叶片的冲蚀磨损,从而导致机组故障。提出了排除机组故障的方案,实施后效果良好。
关键词 TRT机组 叶片 冲蚀磨损 故障诊断 高炉 煤气 发电设备
下载PDF
轻烃燃料及其相关技术新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杜一庆 苏红星 靳世平 《节能》 2004年第3期8-10,共3页
轻烃是一种石化工业的副产品 ,可用作清洁廉价的燃料 ,既保护了环境又节约了宝贵的能源。通过分析轻烃燃料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可以看出 ,轻烃燃料的燃烧方式目前主要采用气化燃烧 ,该方式对轻烃品质和安全检测有严格的要求 ,且存在残液... 轻烃是一种石化工业的副产品 ,可用作清洁廉价的燃料 ,既保护了环境又节约了宝贵的能源。通过分析轻烃燃料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可以看出 ,轻烃燃料的燃烧方式目前主要采用气化燃烧 ,该方式对轻烃品质和安全检测有严格的要求 ,且存在残液的问题。对轻烃燃料的燃烧技术进行了展望 ,初步提出一种崭新的两相燃烧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烃燃料 石化工业副产品 清洁燃料 发展现状 气化燃烧 两相燃烧
下载PDF
燃气热电联供机组动态模型及仿真 被引量:1
8
作者 杜一庆 梁鑫 单明 《冶金动力》 2015年第1期31-34,36,共5页
依据基本的质量平衡和能量平衡原理,分析了燃气燃烧、锅炉蓄热、过热器差压、汽轮机动态的特点,并针对机组压力、发电功率,建立机组在较大范围变工况运行下简化的非线性动态模型。模型采用机组稳定运行工况点的数据确定静态参数,利用汽... 依据基本的质量平衡和能量平衡原理,分析了燃气燃烧、锅炉蓄热、过热器差压、汽轮机动态的特点,并针对机组压力、发电功率,建立机组在较大范围变工况运行下简化的非线性动态模型。模型采用机组稳定运行工况点的数据确定静态参数,利用汽轮机调门开度扰动和燃料量扰动实验确定动态参数。在确定武钢集团热能电站热电联产机组动态仿真模型后,采用Simulink平台对该机组进行动态仿真。结果显示,该模型可对武钢热电联产机组变负荷动态进行较为准确的预报,误差控制在±10%以内,简单实用,具有良好的工程应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电联产 动态 模型 SIMULINK 仿真
下载PDF
加力燃烧室中缝式稳定器技术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张孝春 李江宁 +3 位作者 徐兴平 刘涛 钱壬章 杜一庆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81-887,共7页
提出了一种加力燃烧室新型中缝式稳定器.冷、热态试验研究表明中缝式稳定器具有结构简单、重量轻、低流阻、高燃烧效率、宽广的稳定工作范围等综合性能.利用PIV激光流场测试技术研究了中缝式稳定器尾迹流场,揭示其良好的燃烧性能取决于... 提出了一种加力燃烧室新型中缝式稳定器.冷、热态试验研究表明中缝式稳定器具有结构简单、重量轻、低流阻、高燃烧效率、宽广的稳定工作范围等综合性能.利用PIV激光流场测试技术研究了中缝式稳定器尾迹流场,揭示其良好的燃烧性能取决于回流区结构和特殊的旋涡脱落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 航天推进系统 加力燃烧室 火焰稳定器 回流区
下载PDF
微小型凹腔燃烧器内甲烷/空气预混火焰特性 被引量:4
10
作者 万建龙 刘毅 +2 位作者 范爱武 皮博明 杜一庆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3418-3424,共7页
对有凹腔的微细通道内甲烷/空气的预混燃烧进行了实验研究,并与无凹腔的情况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无凹腔时,只出现了稳定或振荡的倾斜火焰;有凹腔时,在很宽的速度范围内火焰均能被有效地稳定,当进气速度接近吹出极限时,火焰锋面发生弯... 对有凹腔的微细通道内甲烷/空气的预混燃烧进行了实验研究,并与无凹腔的情况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无凹腔时,只出现了稳定或振荡的倾斜火焰;有凹腔时,在很宽的速度范围内火焰均能被有效地稳定,当进气速度接近吹出极限时,火焰锋面发生弯曲和脉动。当量比为0.8、0.9和1.0时有凹腔的微细通道的吹出极限分别为0.8、1.35和1.75 m·s-1,是对应进气条件下燃烧速度的几倍,这表明凹腔具有很强的稳燃能力。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凹腔的斜壁与下游的水平壁面之间的转折点存在很大的速度梯度和剪应力,导致了火焰在高速下被拉断而吹出。总之,有凹腔的微细通道内火焰的稳定性主要由反应区和流场之间的相互作用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通道 甲烷 凹腔 火焰稳定性 吹出极限 流场 数值模拟
下载PDF
一种新的火焰稳定机制(英文) 被引量:1
11
作者 钱壬章 邬田华 +1 位作者 靳世平 杜一庆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83-490,共8页
传统的钝体稳焰机制以高温烟气的回流预热初始燃料,促使着火提前,强化燃烧,达到稳定火焰的目的.这种钝体稳焰机制并未将回流区所具备的全部功能都发挥出来.本文提出的开缝钝体燃烧机制,即在钝体中心设置缝隙,向回流区送入少量燃料与空气... 传统的钝体稳焰机制以高温烟气的回流预热初始燃料,促使着火提前,强化燃烧,达到稳定火焰的目的.这种钝体稳焰机制并未将回流区所具备的全部功能都发挥出来.本文提出的开缝钝体燃烧机制,即在钝体中心设置缝隙,向回流区送入少量燃料与空气,使其在最有利的环境中立即着火,形成一值班火焰,以明火点燃主流.这样,回流区的"被动热源"将转变成"主动热源",从而大大增强了回流区对主流的稳焰效果.本文还对开缝钝体燃烧器的燃烧机制和实验结果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烧机理 火焰稳定 回流区 开缝钝体
下载PDF
并列流化床煤气化炉内结块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熊友辉 杜一庆 +1 位作者 高胜斌 孙学信 《煤炭转化》 CAS CSCD 1997年第2期75-79,共5页
对并列流化床煤气化炉内的结块进行了包括光学显微镜、热重(TGA/DTA/DTGA)、x射线分析(XRD)等多种方法的实验研究,分析了结快形成的过程机理,探讨了防止结块的相应措施。
关键词 流化床 煤气化 结块 反应器 气化炉
下载PDF
转炉冷却烟道泄漏故障分析
13
作者 黄文豪 王军 杜一庆 《冶金动力》 2006年第3期27-29,共3页
针对武钢三炼钢厂的转炉烟气冷却系统汽化器的漏水故障,对系统实际运行参数进行了实测,并根据测得的数据进行高精度热力校核计算。基于校核结果的进一步分析和测试表明,腐蚀疲劳是汽化器漏水故障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转炉 烟气冷却 泄漏 腐蚀疲劳
下载PDF
解决锅炉主蒸汽温度偏低的一种新方法
14
作者 王健夫 靳世平 +1 位作者 杜一庆 钱壬章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5-37,63,共4页
针对攀钢发电厂 1号炉主蒸汽温度偏低的现象 ,提出了抬高燃烧器喷口上仰角度和减小切圆的改造方案 ,并通过数值计算和热力校核计算相结合的方法来确定喷口上仰的角度和切圆的直径 .改造结果表明 :改造后主蒸汽温度达到预定目标值 ,从而... 针对攀钢发电厂 1号炉主蒸汽温度偏低的现象 ,提出了抬高燃烧器喷口上仰角度和减小切圆的改造方案 ,并通过数值计算和热力校核计算相结合的方法来确定喷口上仰的角度和切圆的直径 .改造结果表明 :改造后主蒸汽温度达到预定目标值 ,从而说明采取的改造方法是可行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蒸汽温度 喷口 切圆 数值计算
下载PDF
高炉TRT机组故障诊断 被引量:1
15
作者 贾聚凤 杜一庆 阎孟秋 《冶金能源》 2000年第5期50-52,共3页
通过对武汉钢铁公司 5号高炉TRT机组叶片故障诊断 ,分析了故障的原因 ,指出积灰、冲蚀磨损、气流脱流和堵塞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是机组故障的主要原因。提出了排除机组故障的方案 。
关键词 高炉 故障诊断 TRT机组 高炉煤气 发电装置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