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海湖QH85-14C钻孔孢粉分析及其古气候古环境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58
1
作者 杜乃秋 孔昭宸 山发寿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1989年第10期803-814,共12页
本文主要依据青海湖具有^(14)C 年龄数据的 QH 85-14C 钻孔系统孢粉分析资料,将井深4.5m 岩芯所做的孢粉图式从下至上分为五个区域性孢粉带,进而论述了青海湖区11,000年来的植被曾经历了疏林草原(11,000—10,000年 BP)、森林草原(10,000... 本文主要依据青海湖具有^(14)C 年龄数据的 QH 85-14C 钻孔系统孢粉分析资料,将井深4.5m 岩芯所做的孢粉图式从下至上分为五个区域性孢粉带,进而论述了青海湖区11,000年来的植被曾经历了疏林草原(11,000—10,000年 BP)、森林草原(10,000年 BP)、森林(8,000—3,500年 BP)、森林草原(3,500—1,500竿 BP)和疏林草原(1500年前至今),反映的气候序列为凉干→温湿→温干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新世 孢粉分析 古植被
下载PDF
重液浮选对花粉浓度计算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杜乃秋 陈因硕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1990年第10期794-798,共5页
用重液浮选方法可获得富集、清洁的孢粉制片,但在浮选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在丢弃的底样中留下相当数量的孢粉。本文定量地探讨这些残留孢粉在重液不同比重条件下对花粉浓度计算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重液浮选中,不同类型孢粉的漂浮率有所不... 用重液浮选方法可获得富集、清洁的孢粉制片,但在浮选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在丢弃的底样中留下相当数量的孢粉。本文定量地探讨这些残留孢粉在重液不同比重条件下对花粉浓度计算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重液浮选中,不同类型孢粉的漂浮率有所不同,并因此造成浓度计算中的误差,误差的大小因孢粉类型和重液比重的不同而不同,大体在1—15%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孢粉 花粉浓度 重液浮选
下载PDF
青海湖全新世植被演变及气候变迁——QH85-14C孔孢粉数值分析 被引量:40
3
作者 孔昭宸 杜乃秋 +3 位作者 山发寿 童国榜 罗绍杰 范淑贤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79-90,共12页
本文应用青海湖QH85-14C孔取得的具有^(14)C测年数据所支持的原始孢粉资料,进行数值分析(有序聚类、主成份分析、滑动平均和回归分析)。从而对青海湖区11000年以来的植被和气候变化进一步讨论。
关键词 全新世 孢粉 数值分析 古气候
下载PDF
北京天竺晚上新世以来植被演替与气候变迁 被引量:20
4
作者 姚轶锋 叶超 +4 位作者 寇香玉 徐景先 贾三满 杜乃秋 李承森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1期45-58,共14页
研究了北京天竺TZ01钻孔岩心孢粉样品239块,孢粉组合反映了北京天竺晚上新世以来(约3.580MaBP)植被演替和气候变迁大致经历了10个发展阶段:(1)3.580~3.050MaBP:以针叶林植被为主,气候寒冷偏湿;(2)3.050~2.555MaBP:植被为落叶阔叶和常... 研究了北京天竺TZ01钻孔岩心孢粉样品239块,孢粉组合反映了北京天竺晚上新世以来(约3.580MaBP)植被演替和气候变迁大致经历了10个发展阶段:(1)3.580~3.050MaBP:以针叶林植被为主,气候寒冷偏湿;(2)3.050~2.555MaBP:植被为落叶阔叶和常绿阔叶混交林—草原类型,该阶段开始升温,但气候较为温暖湿润;(3)2.555~2.300MaBP:植被为温凉偏干的疏林草原,湿度开始下降;(4)2.300~1.770MaBP:植被类型仍为疏林草原,该阶段温度上升,但幅度并不大,湿度基本不变,气候温凉干爽;(5)1.770~1.070MaBP:植被类型为针阔混交林—草原,气候温暖湿润;(6)1.070~0.922MaBP:植被演替为较暖湿略干的针阔混交林—草原;(7)0.922~0.800MaBP:植被为较寒冷干燥的疏林草原,温度降低,降水减少;(8)0.800~0.650MaBP:植被为温暖偏干的以松为主的疏林草原,温度有所上升,但湿度变化较小;(9)0.650~0.160MaBP:植被为温凉湿润的针阔叶混交林—草原;(10)0.160MaBP至今:植被以针阔叶混交林—草原为主,前期气候冷湿,后期较为温暖湿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天竺 晚上新世 第四纪 植被演替 气候变迁 孢粉
下载PDF
烧失量数值波动对北京地区过去气候和环境的特征响应 被引量:47
5
作者 张佳华 孔昭宸 杜乃秋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43-347,共5页
通过对北京地区房山东甘池剖面所取的197个样品的烧失量测定,结合14C测年、剖面岩性特征及孢粉序列分析,初步回答了烧失量作为沉积物有机质含量的代用指标,其数值波动对北京地区15000a以来环境变迁和气候变化的特征响应... 通过对北京地区房山东甘池剖面所取的197个样品的烧失量测定,结合14C测年、剖面岩性特征及孢粉序列分析,初步回答了烧失量作为沉积物有机质含量的代用指标,其数值波动对北京地区15000a以来环境变迁和气候变化的特征响应,同时针对房山东甘池剖面的6个带的烧失量变化特征,提出其在反映气候异常、沉积物地貌单元等的意义,从而为更好地重建过去气候和环境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失量 东甘池剖面 古环境 古气候 特征
下载PDF
句容宝华山山龙眼化石植物群的发现及其在气候学和植物学上的意义 被引量:21
6
作者 孔昭宸 杜乃秋 +3 位作者 张义君 王富葆 梁幼林 王晓春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1991年第4期326-335,共10页
本文依据南京句容宝华山华山口—储山口人工渠道剖面发现的5100aB.P.的植物果实和孢粉组合特征,应用Convex-CI 机对该植物群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山龙眼(Helicla)生长的8种气候因子进行逐步判别分析,从而定量估算5100aB.P.宝华山最冷月平均... 本文依据南京句容宝华山华山口—储山口人工渠道剖面发现的5100aB.P.的植物果实和孢粉组合特征,应用Convex-CI 机对该植物群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山龙眼(Helicla)生长的8种气候因子进行逐步判别分析,从而定量估算5100aB.P.宝华山最冷月平均温度较今高6.3℃,≥5℃年积温较今高1300℃,年平均温度较今高3.5℃。该植物群的研究不仅为探讨全新世高温期提供了植物学证据,而且为了解该区植物区系组成和植被发展增添了历史植物地理学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群 化石 古气候 全新世 宝华山
下载PDF
成都金沙遗址距今3000年的古气候探讨 被引量:15
7
作者 姚轶锋 李奎 +3 位作者 刘建 王宇飞 杜乃秋 李承森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4期549-560,共12页
成都金沙遗址位于成都西郊金沙村,推测是商代晚期至西周时期(约公元前11世纪-前770年)古蜀国的都邑所在地。文中分析了金沙遗址2个探方WT7908和IT8305的31个孢粉样品。探方IT8305孢粉组合表明:蕨类植物孢子占60.3%,草本被子植物花粉... 成都金沙遗址位于成都西郊金沙村,推测是商代晚期至西周时期(约公元前11世纪-前770年)古蜀国的都邑所在地。文中分析了金沙遗址2个探方WT7908和IT8305的31个孢粉样品。探方IT8305孢粉组合表明:蕨类植物孢子占60.3%,草本被子植物花粉占24.8%,木本裸子和被子植物花粉占14.2%,水生植物花粉相对较少,仅占0.7%。蕨类植物主要以蹄盖蕨科、水龙骨科和凤尾蕨属为主,草本植物中野牡丹科占绝对优势,木本裸子和被子植物中主要以松属和桦木属为主,水生植物主要包括双星藻、鸭跖草科和香蒲属。成都平原在这个时期的气候分为2个阶段,早期的气候属于亚热带温暖湿润气候,平原上生长着茂盛的草本植物和蕨类植物;晚期的气候虽然还属于亚热带气候,但较早期更加湿热,气温和降雨量都比早期要高,平原上生长的草本植物种类有所减少,蕨类植物种类有所增加。定量分析了金沙遗址距今3 000年的古气候:年均温17.7~19.8℃,最热月均温21.7~28.6℃,最冷月均温11.5~11.9℃,年较差12.1~14.9℃,年降雨量993.3~1 113.3mm,最大月降雨量224.6~268.1mm,最小月降雨量6.9~14.1mm。成都地区3 000年前的年均温比现在要高1.7~2.8℃,年降雨量基本和现在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都 金沙遗址 距今3 000年 孢粉 古气候
下载PDF
青海湖盆地35万年来的植被演化及环境变迁 被引量:41
8
作者 山发寿 杜乃秋 孔昭宸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1993年第1期9-17,T002,共10页
本文依据青海湖南岸二郎剑阶地QH-86孔(深155m)中200余个孢粉样品的分析资料,将该孔深78m以上的孢粉图式,从下至上划分出七个区域性孢粉带,并结合铀系法测年数据,论述了350ka B.P.来的湖区植被和环境演变。其气候曲线与毗邻的柴达木盆地... 本文依据青海湖南岸二郎剑阶地QH-86孔(深155m)中200余个孢粉样品的分析资料,将该孔深78m以上的孢粉图式,从下至上划分出七个区域性孢粉带,并结合铀系法测年数据,论述了350ka B.P.来的湖区植被和环境演变。其气候曲线与毗邻的柴达木盆地,甚至与深海钻孔及洛川黄土,具有可对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湖 更新世 孢粉 古植被 古环境
下载PDF
北京地区百花山、东灵山表土花粉的特征分析 被引量:31
9
作者 张佳华 孔昭宸 杜乃秋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01-103,共3页
本文分析了北京地区百花山、东灵山两个垂直带谱不同植被类型的表土花粉,通过表土花粉百分比和浓度图式分析,结合垂直带谱的植被特征,初步回答了某些植物科属表土花粉与其植被的特征关系,并试图结合植物科属花粉产量的特征、散布能... 本文分析了北京地区百花山、东灵山两个垂直带谱不同植被类型的表土花粉,通过表土花粉百分比和浓度图式分析,结合垂直带谱的植被特征,初步回答了某些植物科属表土花粉与其植被的特征关系,并试图结合植物科属花粉产量的特征、散布能力、保存条件及地形特征对表土花粉中一些植物科属的代表性作了探讨,从而为依据化石孢粉恢复北京地区乃至华北地区的历史植被和环境提供了重要参考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 百花山 东灵山 表土 花粉分析 第四纪
下载PDF
陕北统万城地区历史自然景观及毛乌素沙漠迁移速率 被引量:13
10
作者 孙同兴 王宇飞 +2 位作者 侯甬坚 杜乃秋 李承森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3期363-371,共9页
十六国时期夏国都城———统万城位于陕西省靖边县城北无定河北岸 ,今天的自然景观属于沙漠 ,仅存稀疏的次生灌丛和草本群落。但是 ,在约 16 0 0年以前 ,当地为温带干草原 ,在塬面或山丘上分布有侧柏林 ,沟谷、河岸边生长喜温湿的乔木 ... 十六国时期夏国都城———统万城位于陕西省靖边县城北无定河北岸 ,今天的自然景观属于沙漠 ,仅存稀疏的次生灌丛和草本群落。但是 ,在约 16 0 0年以前 ,当地为温带干草原 ,在塬面或山丘上分布有侧柏林 ,沟谷、河岸边生长喜温湿的乔木 ,河流、湖泊、沼泽中水生植物繁盛 ,在丘间低洼处或盐碱土上分布有灌木和草本植物。当时该地区的年平均温度为 7 8℃~ 9 3℃ ,最热月平均温度 2 3 0℃~ 2 4 9℃ ,最冷月平均温度- 12℃~ - 5 6℃ ,年较差 2 8 5℃~ 38 2℃ ,年降雨量 4 0 3 4~ 5 5 0 0mm ,最大月降雨量 83 8~ 12 3 9mm ,最小月降雨量为 4 4~ 12 2mm。当时的年平均温度比现在高出 0 2℃~ 0 7℃ ,年降雨量也高出 6 0~ 10 0mm。如此的历史景观今天已经向南迁移 ,侧柏林或森林草原退缩至延安以南。在此近 16 0 0年的时间里 ,毛乌素沙漠分布范围不断扩大 ,其南部边缘推进了约 2 0 0km ,推测沙漠扩展的速率达到平均 12 5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自然景观 毛乌素沙漠 次生灌丛 草本群落 统万城地区
下载PDF
西藏色林错湖相沉积物的花粉分析 被引量:41
11
作者 孙湘君 杜乃秋 +3 位作者 陈因硕 顾兆炎 刘家麒 袁宝印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1993年第12期943-950,共8页
通过对藏北色林错湖相沉积物的花粉分析,得到11000年以来该地区植被与环境发展的历史。约11000-9600年前期间,低花粉浓度指示植被稀疏,气候寒冷干燥,与今日的高山稀疏植被相当。约9600-6000年前期间草原代... 通过对藏北色林错湖相沉积物的花粉分析,得到11000年以来该地区植被与环境发展的历史。约11000-9600年前期间,低花粉浓度指示植被稀疏,气候寒冷干燥,与今日的高山稀疏植被相当。约9600-6000年前期间草原代替高山稀疏植被,在大的范围内森林植被扩展,林线下降,气候明显变暖,距今600年以来,植被虽然仍以草原为主,但高花粉浓度及乔木花粉数量的增加都说明植被更加繁茂,气候较现在温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全新世 花粉 植被 环境
下载PDF
北京房山东甘池15000年以来炭屑分析及对火发生可能性的探讨 被引量:25
12
作者 张佳华 孔昭宸 杜乃秋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61-168,共8页
火是森林和草原生态系统的重要因子。本文通过北京房山东甘池15000aB.P.沉积物的炭屑、孢粉及烧失量(LOI)的分析,试图讨论北京地区15000aB.P以来火发生的可能性,提出火与植被中某些成分的相互关系及影响火发... 火是森林和草原生态系统的重要因子。本文通过北京房山东甘池15000aB.P.沉积物的炭屑、孢粉及烧失量(LOI)的分析,试图讨论北京地区15000aB.P以来火发生的可能性,提出火与植被中某些成分的相互关系及影响火发生的一些因素,同时结合考古和历史地理资料说明人类活动引起火灾的情形和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学 林火 炭屑
下载PDF
25000年以来渤海湾西岸古环境探讨 被引量:23
13
作者 许清海 吴忱 +5 位作者 王子惠 童国榜 吴绍杰 张俊牌 杜乃秋 孔昭宸 《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20-32,共13页
本文依据孢粉、微体古生物、放射性碳测年、因子分析等资料,表明25000a,BP以来渤海湾西岸的古植被,古地理环境演变既受气候冷暖变化的影响,又受海平面变化的制约。25000—23000a,BP为高海平面时期,古植被为森林草甸植被,23000—12000a,... 本文依据孢粉、微体古生物、放射性碳测年、因子分析等资料,表明25000a,BP以来渤海湾西岸的古植被,古地理环境演变既受气候冷暖变化的影响,又受海平面变化的制约。25000—23000a,BP为高海平面时期,古植被为森林草甸植被,23000—12000a,BP,气候冷干,为低海平面时期,以草原植被为主,前期和后期为沼泽草甸植被。12000—5000a,BP气候温凉或温暖湿润为海平面上升时期,为阔叶林草甸或沼泽草甸植被,5000a,BP以来,气候变凉变干,为海退时期,古植被由沼泽草甸演变为盐生草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气候 古环境 古生态学
下载PDF
云南西部羊邑和龙陵地区晚上新世植被和古气候 被引量:12
14
作者 徐景先 王宇飞 杜乃秋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2期217-223,共7页
云南西部羊邑和龙陵地区晚上新世孢粉组合均以被子植物占优势 ,蕨类和裸子植物次之 ,藻类类群少。龙陵孢粉组合比羊邑孢粉组合含有更丰富的亚热带被子植物成分 ;裸子植物类群相对较少 ;蕨类类群较多 ,但孢子含量低。与研究地区现生植被... 云南西部羊邑和龙陵地区晚上新世孢粉组合均以被子植物占优势 ,蕨类和裸子植物次之 ,藻类类群少。龙陵孢粉组合比羊邑孢粉组合含有更丰富的亚热带被子植物成分 ;裸子植物类群相对较少 ;蕨类类群较多 ,但孢子含量低。与研究地区现生植被对比研究的结果显示羊邑孢粉组合的大部分类群来自常绿针阔叶混交林 ,现在分布于羊邑地区海拔 2 80 0~3 1 0 0m的地带 ,其余部分来自海拔 3 2 0 0m以上的云冷杉林 ;而龙陵孢粉组合的大部分类群来自山地湿润常绿阔叶林 ,分布于今日龙陵地区海拔 1 60 0~ 2 50 0m的地带 ,其余部分来自海拔 2 30 0~2 90 0m的常绿针阔叶混交林。这些云南西部晚上新世植被反映了湿润的亚热带山地气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龙陵地区 羊邑地区 晚上新世 古气候 孢粉组合 植被
下载PDF
北京地区不同沉积环境对孢粉沉积影响的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张佳华 孔昭宸 杜乃秋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A12期57-63,共7页
本文在对北京东甘池东剖面进行孢粉分析、炭屑统计、烧失量测定等的基础上,通过与北京东甘池西剖面、坟庄剖面、高里掌剖面的孢粉谱等对比,讨论了北京地区不同沉积环境和地貌单元中沉积物沉积和孢粉沉积的差别,进一步分析了东甘池东剖... 本文在对北京东甘池东剖面进行孢粉分析、炭屑统计、烧失量测定等的基础上,通过与北京东甘池西剖面、坟庄剖面、高里掌剖面的孢粉谱等对比,讨论了北京地区不同沉积环境和地貌单元中沉积物沉积和孢粉沉积的差别,进一步分析了东甘池东剖面、西剖面整个时期孢粉浓度偏低,特别是7000aB.P.以后孢粉浓度、炭屑统计、烧失量产生低值的原因。为科学地利用孢粉资料和其他古气候记录资料恢复过去植被和气候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环境 孢粉组合 古植被 古气候 更新世
下载PDF
中国某些地区全新世高温期植被和气候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3
16
作者 孔昭宸 杜乃秋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99-102,共4页
植物的生长、发育和衰亡与外界环境(气候、土壤、山岳、湖海)有着密切联系,因此植物被称之气候变化的温度计.近年在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历史时期气候变化及其影响”课题研究中,从“过去是了解现在和未来的钥匙”的观点出发,试图... 植物的生长、发育和衰亡与外界环境(气候、土壤、山岳、湖海)有着密切联系,因此植物被称之气候变化的温度计.近年在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历史时期气候变化及其影响”课题研究中,从“过去是了解现在和未来的钥匙”的观点出发,试图通过对历史植物遗存,恢复过去植被,进而研究植被带分布的气候主要因子—热量和水分.正如竺可侦先生早已指出的“植物化石对气候变化的标志比动物化石更为有效”,同时又指出“植物结构比较脆弱,所以较难保存”.虽然孢粉分析与植物化石相比,有其优越性.但又因考古时期历史植被产生的孢粉组合,往往取决于当地或区域性植被的植物组成、生活型、孢粉产量、传播和保存以及其他自然和生物等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全新世 高温期植被 气候变化 植物 生态环境
下载PDF
第四纪花粉的无酸碱分析法 被引量:22
17
作者 李小强 杜乃秋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1999年第7期782-784,共3页
第四纪花粉无酸碱分析方法,是从第四纪沉积物中提取花粉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该流程简单,易于操作,已被大量分析实验证实,与常规的酸碱分析法相比具有不使用酸碱、流程短、花粉破坏少、成本低、污染少等特点。是目前高精度、高分... 第四纪花粉无酸碱分析方法,是从第四纪沉积物中提取花粉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该流程简单,易于操作,已被大量分析实验证实,与常规的酸碱分析法相比具有不使用酸碱、流程短、花粉破坏少、成本低、污染少等特点。是目前高精度、高分辨第四纪花粉分析的有力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四纪 花粉 无酸碱 分析方法
下载PDF
北京地区15000年以来环境变迁中灾害性气候突变事件的讨论 被引量:7
18
作者 张佳华 孔昭宸 杜乃秋 《灾害学》 CSCD 1996年第2期71-75,共5页
通过高分辨率孢粉分析及烧失量、炭屑实验结果的统计分析,结合14C、古地磁等,对北京房山东甘池15000a以来植被变化和环境变迁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特别强调气候变化的灾害性突变事件。初步得知约在14100~14000... 通过高分辨率孢粉分析及烧失量、炭屑实验结果的统计分析,结合14C、古地磁等,对北京房山东甘池15000a以来植被变化和环境变迁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特别强调气候变化的灾害性突变事件。初步得知约在14100~14000aB.P.前后曾出现与哥得堡反转相对应的事件,在10000aB.P.左右出现类似与新仙女木事件相对应的事件,在大约5770aB.P.和4560aB.P.左右及2850~2650aB.P.出现了大暖期的突然降温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变迁 灾害性气候 气候变化 北京地区
下载PDF
云南吕合地区晚第三纪孢粉植物群 被引量:5
19
作者 徐景先 王宇飞 +1 位作者 杜乃秋 张翠芬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2000年第5期526-532,共7页
吕合地区晚第三纪孢粉植物群研究表明该植物群属北极第三纪植物区系 ,孢粉组合以被子植物为主 ,温带成分如Alnus、Betula、Carpinus、Corylus、Quercus、Castanea、Ulmus等 ,亚热带、热带成分如Cyclobalanopsis、Castanopsis、Liquidam... 吕合地区晚第三纪孢粉植物群研究表明该植物群属北极第三纪植物区系 ,孢粉组合以被子植物为主 ,温带成分如Alnus、Betula、Carpinus、Corylus、Quercus、Castanea、Ulmus等 ,亚热带、热带成分如Cyclobalanopsis、Castanopsis、Liquidambar、Carya、Davidia、Ilex、Palmae等。吕合附近海拔较高的地带分布松科Abies、Tsuga、Pinus等针叶树种。吕合孢粉组合中温带成分比热带、亚热带成分花粉类型多 ,每种类型的花粉含量也多。植被类型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 ,反映温暖湿润的亚热带气候类型。植物群对比揭示吕合植物群时代为中新世中晚期_上新世早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第三纪 孢粉植物群 吕合地区
下载PDF
浙江庆元百山祖地区表土孢粉的初步研究
20
作者 李欣科 张芸 +2 位作者 孔昭宸 杜乃秋 吴鸣翔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241-2248,共8页
浙江庆元百山祖地区拥有中国最典型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以及山地生态系统完整的垂直带谱,基于对该区海拔高度300~1700 m所采集的9个表土花粉样品的孢粉组合图式,探讨该区植被与表土花粉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该区表土花粉谱按照海拔从... 浙江庆元百山祖地区拥有中国最典型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以及山地生态系统完整的垂直带谱,基于对该区海拔高度300~1700 m所采集的9个表土花粉样品的孢粉组合图式,探讨该区植被与表土花粉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该区表土花粉谱按照海拔从高至低可划分为3个孢粉组合带,分别对应于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和温性针叶林、常绿阔叶林和暖性针叶林带以及次生针阔混交林林和农田地带(人类活动干扰导致),以松属(Pinus)、栲属(Castanopsis)、栎属(Quercus)等木本植物占优势,以里白属(Hicriopteris)和水龙骨科(Polypodiaceae)为主的蕨类植物也较多。该区冷杉属(Abies)花粉含量和产量都较低,可能与目前百山祖冷杉数量较低及其分布范围相对较窄有一定关系。此外,基于孢粉复合分异度指数的孢粉多样性的分析结果表明,人类干扰因素导致该区较低海拔的表土孢粉不能反映区域的地带性植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土花粉 冷杉属 松属 人类活动 百山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