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胡杨PeERF1基因提高转基因银腺杨84K耐旱性研究
1
作者 葛晓兰 杜久军 +2 位作者 张磊 曲冠证 胡建军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3-90,共8页
[目的]分析PeERF1基因在胡杨干旱胁迫下的作用和PeERF1转基因植株抗旱的生理适应机制,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在木本植物中的抗旱调控机制奠定基础。[方法]以胡杨为材料进行20%PEG6000模拟干旱(0、12和24 h)处理,对胡杨PeERF1基因进行时空... [目的]分析PeERF1基因在胡杨干旱胁迫下的作用和PeERF1转基因植株抗旱的生理适应机制,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在木本植物中的抗旱调控机制奠定基础。[方法]以胡杨为材料进行20%PEG6000模拟干旱(0、12和24 h)处理,对胡杨PeERF1基因进行时空表达模式分析。以非转基因(WT)、过表达35S::PeERF1转基因植株(PE)、显性抑制35S::PeERF1-SRDX转基因植株(SE)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浓度PEG6000(对照组,20%)处理WT、PE和SE模拟干旱胁迫,并对其进行表达模式、生长性状和生理指标分析。[结果]研究结果表明PeERF1基因在胡杨叶中的表达水平最高,其次是茎和根。在正常状态下,转基因植株和WT生长性状、叶绿素含量、过氧化氢酶(CAT)、丙二醛(MDA)和过氧化物酶(POD)含量变化不大。在20%PEG6000处理后,PE转基因植株比WT表现出更好的生长状态,PE转基因植株的叶绿素含量、CAT和POD含量高于WT,PE转基因植株MDA含量低于WT。而SE转基因植株则表现出相反的性状。[结论]本研究结果初步显示干旱胁迫下,PeERF1基因转基因植株生长状态、叶绿素含量、过氧化氢酶、丙二醛和过氧化物酶等相关生理指标均发现显著变化。PeERF1对转基因杨树响应干旱起到了正向调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腺杨 转基因 干旱胁迫 生长性状 生理指标
下载PDF
裂叶榆叶绿体基因组及CP-SSR位点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杜久军 左力辉 +4 位作者 刘易超 于晓跃 董研 王进茂 杨敏生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87-1196,共10页
榆树材质优良,具有良好的耐旱、耐寒和耐盐碱能力,从温带、暖温带到亚热带都有分布。本研究对榆科植物(裂叶榆)的叶绿体基因组进行De novo测序,裂叶榆叶绿体基因组序列全长为158953 bp,为典型的四段式结构,其中LSC区长度为88032 bp,SSC... 榆树材质优良,具有良好的耐旱、耐寒和耐盐碱能力,从温带、暖温带到亚热带都有分布。本研究对榆科植物(裂叶榆)的叶绿体基因组进行De novo测序,裂叶榆叶绿体基因组序列全长为158953 bp,为典型的四段式结构,其中LSC区长度为88032 bp,SSC区长18846 bp,两个IR区长26037 bp,GC含量为35. 57%。裂叶榆叶绿体基因组总共编码139个基因,包括85个蛋白编码基因、8个r RNA和46个t RNA基因。裂叶榆的叶绿体基因组存在755个SSR位点,SSR序列长度主要以6~8 bp的短序列为主,SSR共有49个重复单元,以A/T和AT/AT为主,占所有SSR位点的66. 09%。选取42个物种叶绿体基因组的共有蛋白编码基因进行系统进化分析表明,裂叶榆与大麻科、桑科物种亲缘关系最近,榆科与大麻科、桑科均属于荨麻目,与传统分类学相吻合。本研究报道了裂叶榆的叶绿体基因组序列,对今后榆树的光合作用研究、CP-SSR引物开发、进化研究及叶绿体转基因工程等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叶榆 叶绿体基因组 CP-SSR
下载PDF
5种榆树光合特性对比 被引量:9
3
作者 杜久军 左力辉 +3 位作者 梁海永 张双 王进茂 杨敏生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2348-2357,共10页
本研究以5种榆树为材料,在生长季节采用Li6400、Porket PEA高速连续激发式荧光仪及Pam-2500调制叶绿素荧光仪对其光合效率及叶绿素荧光参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榆树的光合能力存在显著差异,黑榆的光合能力显著高于其他榆树,主要... 本研究以5种榆树为材料,在生长季节采用Li6400、Porket PEA高速连续激发式荧光仪及Pam-2500调制叶绿素荧光仪对其光合效率及叶绿素荧光参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榆树的光合能力存在显著差异,黑榆的光合能力显著高于其他榆树,主要原因是黑榆具有较高的光能利用率,即在单位反应中心可以吸收更多的光能,且较大部分用于还原QA,从而有更多的能量用于固定CO2,进而促进光合作用;黑榆光合机构的光系统PSⅡ的实际光能转换效率较高,且通过热耗散散失的能量和光系统Ⅱ调节性能量耗散的量子产额较少,能量散失较低。综合分析表明,不同榆树影响净光合速率的主导因素及作用方式的不同,不同榆树的原初光化学活性、PSⅡ受体醌QA、QB及受体侧库PQ间的差异,是造成不同榆树光合能力差异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榆树 光合特性 叶绿素荧光 机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