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东青岛黄岛区王家楼北墓地发掘简报 被引量:1
1
作者 彭峪 钱程(执笔/摄影/绘图) +7 位作者 韩祥利(摄影) 石大玮(摄影) 覃小斐(绘图) 于超(绘图) 于超 付胜龙 李祖敏 杜义新 《文物季刊》 2023年第3期38-62,共25页
王家楼北墓地位于青岛市黄岛区珠海街道办事处王家楼村西南约700米的岭地上。为配合基础设施建设,2019年,青岛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联合青岛市黄岛区博物馆开展了考古发掘工作。共解剖封土2座,发掘墓葬22座,出土器物45件(套)。主要埋葬... 王家楼北墓地位于青岛市黄岛区珠海街道办事处王家楼村西南约700米的岭地上。为配合基础设施建设,2019年,青岛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联合青岛市黄岛区博物馆开展了考古发掘工作。共解剖封土2座,发掘墓葬22座,出土器物45件(套)。主要埋葬年代应在西汉中晚期,下限或延续到新莽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岛市 王家楼北 墓地 汉代
下载PDF
青岛西海岸区域周代文化遗存浅析——兼议齐长城青岛段相关问题
2
作者 翁建红 杜义新 《文物天地》 2023年第5期4-9,共6页
齐长城是中华民族的重要文化遗产之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长久以来,众多文史学家都非常关注,并对其进行了多方面研究,发表和出版了大量文章和著作。本文全面梳理西海岸区域历年考古发现以及采集的文物标本等周代文化遗存,并对这... 齐长城是中华民族的重要文化遗产之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长久以来,众多文史学家都非常关注,并对其进行了多方面研究,发表和出版了大量文章和著作。本文全面梳理西海岸区域历年考古发现以及采集的文物标本等周代文化遗存,并对这一区域的文化因素进行分析,结合文献材料,对齐长城的建造年代、作用以及齐国对这一区域的统治与管理等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长城 青岛段 周代遗存
原文传递
山东青岛土山屯墓群四号封土与墓葬的发掘 被引量:79
3
作者 彭峪 綦高华 +13 位作者 于超 石玉兵 林玉海 李祖敏 杜义新 翁建红 覃小斐 徐梅 郭长波 于法霖 郝智国 韩尊成 李琦 韩祥利 《考古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05-438,共35页
土山屯墓群位于青岛市黄岛区土山屯村东北的岭地上(图一),地表原存封土十五处(图版壹,1)。2011年,为配合公路建设,青岛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联合胶南市博物馆对其中三处封土、十三座汉墓进行了发掘〔1〕。2016年5月至2017年11月,为配合... 土山屯墓群位于青岛市黄岛区土山屯村东北的岭地上(图一),地表原存封土十五处(图版壹,1)。2011年,为配合公路建设,青岛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联合胶南市博物馆对其中三处封土、十三座汉墓进行了发掘〔1〕。2016年5月至2017年11月,为配合基础工程建设,青岛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联合黄岛区博物馆,对土山屯墓群部分区域进行了发掘。此次发掘采用探沟法解剖封土,即先在封土上布“十”字形探沟,对探沟剖面进行分析,根据发掘需要再布设小探沟,以求全面厘清封土形制及各遗迹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岛市 发掘 墓群 墓葬 山东 基础工程建设 文物保护 公路建设
原文传递
即墨县衙旧址明清瓷器坑发掘报告 被引量:1
4
作者 林玉海 杜义新 +3 位作者 彭峪 陈宇鹏 韩尊成 郑禄红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6-127,共42页
即墨县衙为山东省目前仅存的三堂老县衙遗址,自隋开皇十六年(596年)迁城立衙至今,已有1400余年历史。2011年9至11月,青岛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在遗址内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发掘了房址、路面、灰坑、水渠、过道、水井等各类遗迹,出土瓷... 即墨县衙为山东省目前仅存的三堂老县衙遗址,自隋开皇十六年(596年)迁城立衙至今,已有1400余年历史。2011年9至11月,青岛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在遗址内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发掘了房址、路面、灰坑、水渠、过道、水井等各类遗迹,出土瓷器、陶器、石器、铁器等大量遗物,是青岛乃至山东地区近年来明清考古重要发现之一。其中,清理的一个灰坑出土了大量瓷器残片。经过拼对修复,可复原瓷器标本近300件,基本都是产自景德镇的民窑青花瓷碗,时代从明万历时期延续到清康熙时期。该灰坑对本次发掘划分地层及断代具有重要作用,灰坑内出土的瓷器对了解当时县衙起居生活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也为明末清初民窑青花瓷器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即墨县衙 明清时期 青花瓷器
原文传递
山东青岛龙泉河东遗址西周时期炭化植物遗存研究报告
5
作者 魏娜 林玉海 +1 位作者 杜义新 靳桂云 《海岱考古》 2021年第1期75-99,434-436,共28页
一、引言自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胶东地区的先秦考古工作取得了重大成就,基本建立了该地区的考古学文化序列,直至今日,有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了胶东地区古文化的重要性和特殊性。根据文献记载,周人以农业立国,尤其在当时的海岱地区,... 一、引言自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胶东地区的先秦考古工作取得了重大成就,基本建立了该地区的考古学文化序列,直至今日,有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了胶东地区古文化的重要性和特殊性。根据文献记载,周人以农业立国,尤其在当时的海岱地区,齐国农业发展水平在列国中居于前列。胶东地区作为农业研究的重要地带,对其农业的考察,不仅可以为复原胶东地区先民社会生活提供重要信息,而且可以进一步探究周文化的不断渗透对胶东半岛农业的影响。然而,目前学术界对于周代胶东地区农业的发展概况不甚了解,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胶东地区缺乏系统的植物考古工作,不能提供足够的信息数据来支撑胶东地区农业及生态经济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古学文化 先秦考古 山东青岛 农业发展水平 胶东地区 胶东半岛 西周时期 农业立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