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木聚糖酶对尼罗罗非鱼生长及血脂血糖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7
1
作者 明红 刘涌涛 +2 位作者 杜习翔 高耀东 聂国兴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6期556-558,共3页
目的研究木聚糖酶对尼罗罗非鱼生长及血脂、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初始平均体重为106.16±16.77g的尼罗罗非鱼分为小麦基础饲料对照组、0.05%木聚糖酶组、0.10%木聚糖酶组和0.15%木聚糖酶组,每组设5个重复,每个重复放养40尾雄性尼罗... 目的研究木聚糖酶对尼罗罗非鱼生长及血脂、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初始平均体重为106.16±16.77g的尼罗罗非鱼分为小麦基础饲料对照组、0.05%木聚糖酶组、0.10%木聚糖酶组和0.15%木聚糖酶组,每组设5个重复,每个重复放养40尾雄性尼罗罗非鱼。实验采用饱食方式,每天投喂4次(8∶30、11∶30、14∶30、17∶30)。在池塘浮式网箱(1.0m×1.0m×1.3m)中进行饲养实验,75d后测定实验鱼体重、血清总胆固醇(Chol)、甘油三酯(Trig)及血糖(BGlu)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0.05%组和0.10%组的增重率分别提高8.29%和17.45%(P<0.01);0.10%组、0.05%组和0.15%组血清Trig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增高(分别为P<0.01、P<0.05、P<0.05);0.10%组血清BGlu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相关分析表明:罗非鱼血脂、血糖与增重率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饲喂不同水平的木聚糖酶可提高尼罗罗非鱼的增重率,对其血脂和血糖水平影响也极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聚糖酶 尼罗罗非鱼 小麦基础饲料 胆固醇 甘油三酯 血糖
下载PDF
糖尿病新发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的临床检验价值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杜习翔 《临床研究》 2019年第3期144-145,共2页
目的探析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血脂检测在糖尿病新发患者病情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1月入本院检查诊断为2型糖尿病的30例新发患者(研究组)作为研究对象,同期纳入健康体检者30名(对照组),所有纳入研究对象... 目的探析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血脂检测在糖尿病新发患者病情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1月入本院检查诊断为2型糖尿病的30例新发患者(研究组)作为研究对象,同期纳入健康体检者30名(对照组),所有纳入研究对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都接受血清hs-CRP及血脂检测,对比多指标组间检测数据差异,并分析各项血脂指标与hs-CRP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患者的hs-CRP、TC、TG、HDL-C、LDL-C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hs-CRP与TC、TG、LDL-C呈正相关(P <0.05),与HDL-C呈负相关(P <0.05)。结论糖尿病是中老年常见病,与血脂紊乱有密切相关,对其新发患者进行hs-CRP检测能一定程度预测后期心血管疾病,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 检验 血脂
下载PDF
糖尿病足部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耐药情况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杜习翔 《中国民康医学》 2018年第17期25-27,共3页
目的:分析糖尿病足部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耐药情况。方法:选取70例糖尿病足部感染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取患者足部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分离出病原菌,根据病原菌结果行药敏试验。分析糖尿病足部感染常见病原菌种类、分布情况及不同病... 目的:分析糖尿病足部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耐药情况。方法:选取70例糖尿病足部感染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取患者足部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分离出病原菌,根据病原菌结果行药敏试验。分析糖尿病足部感染常见病原菌种类、分布情况及不同病原菌的耐药性。结果:70例患者共分离出86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41株(47.67%),革兰阴性菌31株(36.05%),真菌14株(16.28%);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及苯唑西林的敏感性相对较高,其敏感性均能达到80.00%以上,而对青霉素、头孢曲松、红霉素、氨苄青霉素、加替沙星的敏感性最低;革兰阴性菌对头孢泊肟、丁胺卡那霉素、亚胺培南的敏感性较高,而对氨苄青霉素的敏感性最低;真菌对卡泊芬净的敏感性高达100.00%,两性霉素B可达90.00%以上,而对氟康唑的敏感性最低。结论:糖尿病足部感染患者的病原菌以革兰阳性菌为主,由于该病原菌分布较广,因此尽早行药敏试验选择病原菌敏感的抗生素对于保全患者肢体来说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部感染 病原菌 耐药性
下载PDF
酒精性肝病合并HBV感染患者病原学特征及并发肝衰竭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杜习翔 薛广欣 杨向东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2期207-210,共4页
目的探讨分析酒精性肝病合并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患者病原学特征,及并发肝衰竭的相关风险因素,为临床酒精性肝病合并HBV感染患者提供针对性预防措施。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6年2月-2017年3月79例酒精性肝病合并HBV感染患者。酒精性肝病... 目的探讨分析酒精性肝病合并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患者病原学特征,及并发肝衰竭的相关风险因素,为临床酒精性肝病合并HBV感染患者提供针对性预防措施。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6年2月-2017年3月79例酒精性肝病合并HBV感染患者。酒精性肝病合并HBV感染并诊断为相关肝衰竭患者31例作为对照组,另外48例单纯酒精性肝病合并HBV感染患者作为观察A组,采用多因素回归分析并发肝衰竭的相关风险因素。总结酒精性肝病合并HBV感染患者的病原学特征。同时选取未合并酒精性肝病的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患者77例作为观察B组。探讨合并酒精性肝病HBV?ACLF和未合并酒精性肝病HBV?ACLF两组间临床特征和HBV病原学特征比较。结果酒精性肝病合并HBV感染患者谷氨酰基转移酶(GGT)水平明显高于HBV?ACLF患者(P<0.05),清蛋白(ALB)、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及甲胎蛋白(AFP)水平明显低于HBV?ACLF患者(P<0.05);酒精性肝病合并HBV感染患者和无酒精性肝病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病原学特征以A型为主,A型患者为双抗原阳性,即HBsAg、HBeAg抗原为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独立分析显示,CHikl?pugh评分、上消化道出血以及腹腔积液是导致肝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观察A组患者上消化道出血、腹腔积液、肝肾综合征以及肝性脑病等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酒精性肝病合并HBV患者病原学特征为双抗原阳性以及单抗原阳性为主,发生肝衰竭的危险因素包括CHikl?pugh评分、上消化道出血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性肝病 肝衰竭 乙型肝炎病毒 上消化道出血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