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7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知识产权政策对制造业市场竞争力的影响
1
作者 杜传忠 陈永昌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1-103,共13页
基于知识产权示范城市政策的准实验,利用2009—2020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制造业企业的数据,结合三重差分模型考察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对制造行业的企业市场竞争力的作用。研究发现:知识产权示范城市设立对不同制造行业的企业竞争力的影响具有... 基于知识产权示范城市政策的准实验,利用2009—2020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制造业企业的数据,结合三重差分模型考察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对制造行业的企业市场竞争力的作用。研究发现:知识产权示范城市设立对不同制造行业的企业竞争力的影响具有差异性,高技术行业的竞争力相较于传统行业得到进一步提升;对于低股权集中度、国有性质以及大规模等特征的制造业企业,其影响存在差异。进一步分析发现,知识产权示范城市政策能够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影响运营成本以及提高关键技术创新能力推动不同制造行业市场竞争力出现差异性变化。据此提出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建设、完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扶持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联盟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产权保护 市场竞争力 制造业 技术创新 关键核心技术 三重差分法
下载PDF
智能制造对制造企业创新效率的非线性影响——基于制造业服务化的调节效应
2
作者 杜传忠 王晓蕾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7-51,208,209,共17页
增强制造业创新能力是实施制造强国的重点任务,深度探究制造业转型升级中的创新效率问题有助于推动制造业创新发展。基于2013—2019年中国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数据,通过实证考察智能制造对制造企业创新效率的非线性影响,并探究制造... 增强制造业创新能力是实施制造强国的重点任务,深度探究制造业转型升级中的创新效率问题有助于推动制造业创新发展。基于2013—2019年中国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数据,通过实证考察智能制造对制造企业创新效率的非线性影响,并探究制造业服务化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智能制造对我国制造企业创新效率具有显著U型影响效应,主要影响机制是通过降低内部组织成本、减少企业内部融资两个途径提升制造企业创新效率。通过非线性影响的调节效应模型检验发现,制造业服务化对智能制造与制造企业创新效率的非线性关系起到正向调节作用,制造业服务化水平越高,智能制造前期对企业创新效率的负面影响就越弱。异质性分析发现,在大规模或实施策略性创新的企业中智能制造与制造企业创新效率的U型影响关系较显著。为此,企业应系统应对智能制造应用过程中不同阶段对企业创新驱动的作用效应,充分发挥服务化转型对推动智能制造创新发展的重要作用,要根据自身规模和创新方式等选择适宜的智能制造推进路径。同时,应充分发挥政府对智能制造的协调、支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制造 服务化转型 企业创新效率 非线性影响
下载PDF
人工智能影响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机制与效应研究
3
作者 杜传忠 曹效喜 任俊慧 《南开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24,共22页
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具有溢出带动性很强的“头雁”效应,有利于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本文分别基于宏观省级层面和微观企业层面的数据,利用企业机器人数据和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的准自然实验,采用交叠... 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具有溢出带动性很强的“头雁”效应,有利于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本文分别基于宏观省级层面和微观企业层面的数据,利用企业机器人数据和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的准自然实验,采用交叠DID和双重机器学习等方法实证识别了人工智能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人工智能发展应用在宏观和微观两个维度均较为显著地促进了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在宏观层面,人工智能对东部沿海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效应强于对中西部地区的影响;对高市场竞争环境下的全要素生产率作用效应更明显。在微观层面,人工智能对低技术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强于对高技术企业的影响,对规模较大企业的影响强于对规模较小企业的影响。人工智能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机制包括提高要素配置效率、降低企业成本和增强企业研发能力。本文研究结论对于进一步深化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融合,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明确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全要素生产率 智能制造 作用机制
下载PDF
数字化赋能、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与工资收入
4
作者 杜传忠 疏爽 《现代经济探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4,共14页
探究数字化对不同技能劳动力的赋能和对其工资收入的差异性影响,对实现共同富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基于2008-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构建集农业数字化、工业数字化和服务业数字化为一体的数字化赋能指标,探究其通过技能... 探究数字化对不同技能劳动力的赋能和对其工资收入的差异性影响,对实现共同富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基于2008-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构建集农业数字化、工业数字化和服务业数字化为一体的数字化赋能指标,探究其通过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机制对不同技能劳动力工资收入的差异性影响。研究发现,数字化赋能会显著降低低技能劳动力的工资收入,并显著提高高技能劳动力的工资收入,且经过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仍然成立。数字化赋能对不同技能劳动力的就业技能水平有较强的增进效应,但存在差异性和偏向性特征;高、低技能劳动力就业技能水平的提升会增加其就业占比;数字化赋能会使高技能劳动力占比增加,进而优化劳动力的就业技能结构。数字化赋能对不同技能劳动力工资收入的影响存在显著区域和时间异质性。基于以上结论,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赋能 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 就业技能水平 就业技能结构 工资收入
下载PDF
人工智能与高新技术企业竞争力:机制与效应
5
作者 杜传忠 曹效喜 刘书彤 《商业经济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0-49,共20页
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制造企业的生产、运营过程,提升制造企业的知识化、智能化水平,是高新技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文章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分析了人工智能对高新技术企业竞争力提升的作用机制及效应。研究表明:人工智能提... 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制造企业的生产、运营过程,提升制造企业的知识化、智能化水平,是高新技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文章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分析了人工智能对高新技术企业竞争力提升的作用机制及效应。研究表明:人工智能提高了高新技术企业的成本加成率和全要素生产率,主要结论在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发现,人工智能对国有企业和经济不确定感知程度较高的高新技术企业的赋能效果更明显;同时,对处于低市场分割和实体经济基础较好地区的高新技术企业的赋能效果更明显。技术积累、员工结构优化、成本节约和效率提升是实现人工智能赋能高新技术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机制。研究结论对促进人工智能与高新技术制造业深度融合,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明显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高新技术企业 成本加成率 智能制造
下载PDF
以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
6
作者 杜传忠 《中国国情国力》 2024年第1期1-1,共1页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贯穿新型工业化全过程,做好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这篇大文章,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近期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提出,要以人工智能和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贯穿新型工业化全过程,做好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这篇大文章,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近期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提出,要以人工智能和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以场景应用为牵引,加快重点行业智能升级,大力发展智能产品,高水平赋能工业制造体系。以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是新时代新征程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工业化 主攻方向 智能制造 中国式现代化 智能产品 高端化 制造体系 人工智能
下载PDF
我国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机制与路径分析——基于创新生态系统视角 被引量:12
7
作者 杜传忠 疏爽 《社会科学辑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41-149,共9页
国家创新生态系统具有多样共生性、层次交互性、动态稳定性、协同开放性等特征,其主要通过“结构—立体”“活动—功能”和“系统—生态”三大机制提升一个国家的科技创新能力。现阶段我国创新生态系统及创新能力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创新... 国家创新生态系统具有多样共生性、层次交互性、动态稳定性、协同开放性等特征,其主要通过“结构—立体”“活动—功能”和“系统—生态”三大机制提升一个国家的科技创新能力。现阶段我国创新生态系统及创新能力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创新投入—产出的转化率需要提升;创新体制机制尚不健全;创新生态系统能力和政府配置创新资源的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为此,我国应进一步明确多元创新主体职能定位,强化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完善创新体制机制,提升创新生态系统的成果转化率,加快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生态系统,从而实现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持续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能力 创新生态系统 全球创新指数 创新范式 机制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的新型工业化研究——发展逻辑、内涵特征及推进机制 被引量:1
8
作者 杜传忠 王纯 王金杰 《财经问题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41-51,共11页
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实现新型工业化是关键任务。本文在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从经济体制改革、产业结构升级和关键生产要素变迁三个方面,揭示了新型工业化的发展逻辑;阐明了新型工业化的新内涵,... 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实现新型工业化是关键任务。本文在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从经济体制改革、产业结构升级和关键生产要素变迁三个方面,揭示了新型工业化的发展逻辑;阐明了新型工业化的新内涵,即以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为保障,以数据赋能为动力,以兼顾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为目标的智能工业化;通过分析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特征,归纳总结了新型工业化的新特征。最后构建了新型工业化的推进机制:以产业差异化竞争机制和绿色产业长期激励机制为驱动机制,挖掘新型工业化的增长潜力;以多层次人才供给机制和有效衔接的数实融合机制为运行机制,促进新型工业化高质高效运行;以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和政府部门履职评价机制为保障机制,为新型工业化正常有序推进提供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新型工业化 数字技术 产业差异化竞争
下载PDF
数字经济赋能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效应测度及路径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杜传忠 刘书彤 《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43-65,共23页
推进数字经济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提升数字经济赋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已成为推动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本文利用2003—2020年中国制造业省级面板数据,通过构建随机前沿全赋能效应模型,运用反事实分析方法,分析数字经济对中... 推进数字经济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提升数字经济赋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已成为推动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本文利用2003—2020年中国制造业省级面板数据,通过构建随机前沿全赋能效应模型,运用反事实分析方法,分析数字经济对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赋能效应及作用路径。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明显的赋能效应,这种效应主要通过技术进步、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三条路径实现,其中,通过技术进步赋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为主要作用路径。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在合理化、高级化程度较低的地区,数字经济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赋能效应较大,而赋能技术效率的效应相对较小;在市场化水平较高的地区,数字经济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着力发挥数字经济对技术进步赋能作用,使得数字经济深度赋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效果更为明显;数字经济对南方地区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赋能效应更为显著。为进一步提升数字经济赋能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应大力推进数字经济与制造业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制造业 全要素生产率 区域差异 随机前沿模型
下载PDF
无人经济行业人才供需问题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杜传忠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68-73,共6页
随着无人经济开启加速模式,其“自动化+智能化”特征使得“无人业态”逐渐覆盖越来越多的领域。但“无人”不等于“减人”,无人经济对劳动者素质、能力提出新的要求,特别是在数智化技术能力、创新能力、跨界融合能力、安全管理能力、人... 随着无人经济开启加速模式,其“自动化+智能化”特征使得“无人业态”逐渐覆盖越来越多的领域。但“无人”不等于“减人”,无人经济对劳动者素质、能力提出新的要求,特别是在数智化技术能力、创新能力、跨界融合能力、安全管理能力、人文素质等方面,由此可看出化解无人经济发展人才供需矛盾的关键在于“就业转化能力”。为此,需要多方协同努力,优化无人经济人才供需结构、促进无人经济健康发展。正确认识并处理好无人经济发展与劳动力供需之间的关系,既促进无人经济健康发展,又保障劳动力有效就业,是现阶段我国数字经济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经济 人才供需 应对思路
下载PDF
新发展机遇下搭建智能制造国际合作平台的理论机制与路径选择 被引量:1
11
作者 杜传忠 薛宇择 《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10-121,共12页
发展智能制造逐渐成为世界各国提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战略,基于竞争优势差异搭建的国际合作平台则为各国协同打造智能制造竞争优势提供了新的契机。鉴于动态竞争优势模型中基础要素禀赋、产业发展机遇、政府及制度环境等传统因素... 发展智能制造逐渐成为世界各国提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战略,基于竞争优势差异搭建的国际合作平台则为各国协同打造智能制造竞争优势提供了新的契机。鉴于动态竞争优势模型中基础要素禀赋、产业发展机遇、政府及制度环境等传统因素以及国际合作机制对智能制造发展的显著影响,搭建国际合作平台时应充分考虑其现实状况以判断中国竞争优势所在。在科技革命、贸易摩擦等不确定因素叠加下,中国应充分发挥要素禀赋优势和制度环境优势,既要在短期内有序引导智能制造区域合作转移,同欧洲各国、东亚邻国搭建智能制造国际合作平台,达成互惠共利、优势互补的不对称合作机制,又要着眼于国际博弈的长期规律,与北美地区积极展开标准竞争,以自身竞争优势的确定性对冲外部因素的不确定性,实现智能制造国际博弈中的占优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制造 国际合作平台 竞争优势 国际产业链对接 工业互联网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形成发展的强大动力 被引量:1
12
作者 杜传忠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26-30,共5页
工业革命为新质生产力形成打开了机会窗口,正在迅速发展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以数据、算力赋能生产力升级,通过数智技术应用创造“新质劳动力”,外加数字产业化过程催生大量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都为新质生产力的形成提供了强... 工业革命为新质生产力形成打开了机会窗口,正在迅速发展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以数据、算力赋能生产力升级,通过数智技术应用创造“新质劳动力”,外加数字产业化过程催生大量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都为新质生产力的形成提供了强大的产业基础和创新驱动。进入新世纪以来,技术革新在多领域集中爆发,更需要进一步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多措并举加快形成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新质生产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革命 新质生产力 数智技术
下载PDF
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的新趋势 被引量:1
13
作者 杜传忠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54-57,共4页
加快推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是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的必然要求。按融合方向,这一融合可分为两种方式:一是由制造业向服务业融合,二是由服务业向制造业的融合。现阶段我国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还存在... 加快推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是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的必然要求。按融合方向,这一融合可分为两种方式:一是由制造业向服务业融合,二是由服务业向制造业的融合。现阶段我国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还存在认识、体制、技术、模式等方面的问题与制约,应进一步提升认识,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强化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加强平台建设和模式创新,推进两业融合的国际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进制造业 现代服务业 深度融合
下载PDF
数智技术驱动数实融合的演进历程、国际经验与实践路径
14
作者 杜传忠 王亚丽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9-131,共13页
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背景下,数智技术驱动数实融合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伴随着数智技术的迭代升级,经济形态相继实现了信息经济、互联网经济、数字经济和智能经济的动态演进历程。运用“技术—经济范式”理论,从基础设... 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背景下,数智技术驱动数实融合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伴随着数智技术的迭代升级,经济形态相继实现了信息经济、互联网经济、数字经济和智能经济的动态演进历程。运用“技术—经济范式”理论,从基础设施、核心产业、新兴产业和社会变革4个方面,分析了美国、欧盟、日本等世界主要经济体促进数实融合的发展经验。在此基础上,从动力体系数智化、要素体系数智化、产业体系数智化和治理体系数智化4个维度,研究了中国数智技术驱动数实融合的实践路径。有鉴于此,提出大力投资新型基础设施、全面提升数字技能水平、继续深化要素市场改革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智技术 数实融合 数智化 数字经济 技术—经济范式
下载PDF
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耦合协同能提高经济圈竞争力吗?——基于京津冀与长三角两大经济圈的比较 被引量:76
15
作者 杜传忠 王鑫 刘忠京 《产业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9-28,共10页
本文基于系统耦合度模型,通过建立相应的指标体系,具体测度了我国长三角和京津冀两大经济圈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耦合协调度与区域制造业竞争力水平,进而实证分析和比较了两大经济圈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耦合协调度对区域制造业竞争... 本文基于系统耦合度模型,通过建立相应的指标体系,具体测度了我国长三角和京津冀两大经济圈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耦合协调度与区域制造业竞争力水平,进而实证分析和比较了两大经济圈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耦合协调度对区域制造业竞争力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结果显示:两大经济圈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耦合协调度对区域制造业竞争力具有明显提升作用,这种作用在两大经济圈之间以及各个经济圈内部各省市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别。总体上看,两大经济圈应进一步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提高其与制造业之间的耦合协调水平,以提升区域制造业竞争力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业 生产性服务业 京津冀经济圈 长三角经济圈 耦合协调 制造业竞争力
下载PDF
风险投资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机制及效应 被引量:16
16
作者 杜传忠 李彤 刘英华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64-72,共9页
风险投资对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具有资金支持、技术筛选与集聚、孵化和增值服务促进和阶段性投资及激励等作用。本文选取节能环保产业中小板和创业板的43家上市公司,实证分析了风险投资对该产业发展的作用效应。实证结果表明,研发投... 风险投资对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具有资金支持、技术筛选与集聚、孵化和增值服务促进和阶段性投资及激励等作用。本文选取节能环保产业中小板和创业板的43家上市公司,实证分析了风险投资对该产业发展的作用效应。实证结果表明,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率、净资产收益率与公司成长性显著正相关,总资产规模、期间费用率、资产负债率、总资产周转率与公司成长性显著负相关,表明中国节能环保产业总体处于发展初期,还有很大发展空间。应进一步拓宽风险投资资金来源、有效发挥政府引导基金作用、完善中介服务组织体系、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等,以进一步发挥风险投资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投资 战略性新兴产业 节能环保产业 政府引导基金 中介服务组织 多层次资本市场
下载PDF
互联网推动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路径分析 被引量:26
17
作者 杜传忠 杨志坤 宁朝山 《地方财政研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9-24,31,共7页
互联网革命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产生极大而深入的推动作用,并且对我国制造业生产方式、商业模式、价值链和管理方式等产生巨大而深刻的影响,最终促进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研究发现,在生产方式方面,互联网推动制造业大规... 互联网革命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产生极大而深入的推动作用,并且对我国制造业生产方式、商业模式、价值链和管理方式等产生巨大而深刻的影响,最终促进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研究发现,在生产方式方面,互联网推动制造业大规模个性化定制,促使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在商业模式方面,互联网平台创新传统原材料采购方式,形成线上线下市场营销新模式,促进制造业服务化更普遍;在价值链方面,互联网优化制造业价值链结构、提升运行效率以及促进各环节融合发展;在管理方式方面,互联网更新传统制造企业管理理念,完善制造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形成制造企业扁平化管理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制造业转型升级 生产方式 商业模式 管理方式
下载PDF
基于系统耦合视角的中国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实证研究 被引量:37
18
作者 杜传忠 刘英基 郑丽 《江淮论坛》 CSSCI 2013年第1期33-39,153,共8页
文运用granger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对我国现阶段工业化与城镇化系统的耦合协调度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工业化对城镇化发展的带动作用较明显,而城镇化对工业化的促进作用不明显。目前,我国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协调水平总体偏低且存在... 文运用granger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对我国现阶段工业化与城镇化系统的耦合协调度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工业化对城镇化发展的带动作用较明显,而城镇化对工业化的促进作用不明显。目前,我国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协调水平总体偏低且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东部沿海地区二者的协调水平相对较高,中西部地区的协调水平较低。制约我国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体制性及机制性因素、城市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能力明显不足、城镇化发展模式存在一定缺陷以及产业升级与城镇化发展没有实现有效结合。为此,应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推进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加快转变城镇化发展模式,实现产业结构升级与城镇化推进的有机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化 城镇化 耦合协调度
下载PDF
德国工业4.0战略对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借鉴 被引量:81
19
作者 杜传忠 杨志坤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82-87,共6页
作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德国工业4.0战略通过构建信息物理系统,以"智能工厂"和"智能生产"实现制造业设计、生产、运营及服务的全方位系统整合,力求使德国占据新一轮国际产业竞争的制高点。德国工业4.0... 作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德国工业4.0战略通过构建信息物理系统,以"智能工厂"和"智能生产"实现制造业设计、生产、运营及服务的全方位系统整合,力求使德国占据新一轮国际产业竞争的制高点。德国工业4.0战略的智能化、数字化和服务化的制造业发展基本方向,系统、关联、集成、协同与融合的制造业产业体系,充分发挥中小制造业企业的有效机制,大规模、个性化、定制化的制造业生产方式,完善的技术创新平台和统一的工业制造业标准以及充分发挥人力资源潜力等值得中国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4.0战略 制造业 转型升级 借鉴分析
下载PDF
中国酿酒业上市公司生产效率的实证研究——基于DEA模型的两阶段分析 被引量:10
20
作者 杜传忠 吕坤 刘玉海 《经济问题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87-93,共7页
酿酒工业是食品饮料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运用DEA-Tobit两阶段模型对中国16家主要酿酒业上市公司2004年至2007年期间的生产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结合Malmquist生产力指数,对主要酿酒... 酿酒工业是食品饮料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运用DEA-Tobit两阶段模型对中国16家主要酿酒业上市公司2004年至2007年期间的生产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结合Malmquist生产力指数,对主要酿酒企业的效率变化进行了动态评价。实证结果显示,样本期间内酿酒企业的综合技术效率平均值偏低、综合技术效率总体上呈现上升态势;其次,酿酒企业在样本期间内平均全要素生产率和各年度全要素生产率均呈现不同程度的提高,且两者均得益于行业技术的进步;最后,总资产周转率、技术人员比例和人均资本与酿酒企业效率值均呈显著的正相关,而企业规模则与酿酒企业效率值存在不显著的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酒业上市公司 生产效率 DEA模型 TOBIT回归 MALMQUIST生产力指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